如何提高雅思閱讀解題效率
雅思閱讀備考沒有捷徑可走,雅思閱讀速度提升也是如此,只能通過提升理解力和做題速度來提升雅思閱讀的整體速度。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如何提高雅思閱讀速度?提升理解力是關鍵
雅思閱讀速度快慢是雅思閱讀考試能否取得高分的關鍵,因為雅思閱讀考試時間很緊,只有提升閱讀速度才能保證自己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所有閱讀題,而雅思閱讀速度提升的關鍵點則是英文理解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還要提升做題速度。
一. 理解力是雅思閱讀速度提升的關鍵
英文理解力是雅思閱讀速度提升的關鍵,也是做好雅思閱讀的基礎。提升了英文理解力,大家就能迅速理解題意和題目對應文章的內容,從而快速做出答案。但是提升英文理解力,大家需要打好詞匯和語法基礎。
1. 詞匯過關
詞匯是提升理解力的一大基礎,如果一句英文句子中生詞過多,肯定不能快速理解,但是雅思考試沒有給出詞匯大綱,所以也沒有關于雅思閱讀詞匯的限定范圍。那么雅思詞匯備考如何才算過關呢?雖然雅思沒有給出詞匯大綱,但是市面上還是有很多關于雅思詞匯的書籍,這些詞匯書籍是根據(jù)考試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個大致范圍,大家可以選用一些詞匯書來擴充詞匯量。除了背詞匯書外,還要在做題的過程中積累生詞,劍雅4-13中遇到的生詞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熟記。
2. 語法過關
提升英文理解力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語法。如果把雅思閱讀比作一堵墻的話,那詞匯相當于磚頭,而語法則是砌墻的石灰,兩者結合起來才構成了雅思閱讀的篇章。所以單有詞匯基礎是不夠的,語法知識也要過關。語法的學習其實只要學習最為基本的即可,許多考過雅思的小伙伴表示,雅思閱讀考試只要掌握熟練高中語法就夠了。如果大家語法基礎相對薄弱,建議看一遍語法書,掌握基本語法知識。
二. 做題速度提升
除了提升最為關鍵和基礎的理解力外,提升做題速度也有助于提高雅思閱讀的整體速度。提升做題速度需要大家對雅思閱讀考試中各類題型都有了解,還要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
1. 了解各類題型
雅思閱讀考試中并不全部是選擇題,考題類型大致分為三種:填空題、判斷題和選擇題。如果再細分下來一共有十大類,比如完成句子、尋找信息、配對等等。想要提升雅思閱讀做題速度,必須要熟悉各類題型以及這些題型的做題技巧。
2. 先易后難做題方法
做題順序對做題速度也會有影響,許多考生在經驗分享里會提到先易后難做題方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總覽所有閱讀文章,按照難易度排序,最難的放在最后來做;每一篇閱讀先做簡單再做難度較大的題目。其實,每篇閱讀的題目可以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做題,但是閱讀文章難度排序感覺不是很有必要,畢竟排序之前要總覽文章,比較浪費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英文理解力是雅思閱讀速度提升的關鍵,而提升英文理解力需要擴充詞匯量,打好語法基礎。另外,做題速度也對雅思閱讀速度提升有著很大影響,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要了解各類題型,可采取先易后難的做題方法。
雅思考試閱讀技巧:鏡像法
在很多時候所謂雅思閱讀中的對立并不十分明顯,甚至非常隱蔽,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一眼識別兩條信息是否存在對立的情況呢?答案是有的,而且使用起來也非常簡便。方法就是把兩句句子單獨列出來,考慮一下這兩句話在邏輯上是否有同時成立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就選False,而有的話,就選Not Given。下面就是考試吧整理的雅思閱讀考試鏡像法技巧。
判斷題一直是雅思閱讀的最難的題型之一。難點就在于這種題型不僅要求廣大考生根據(jù)原文信息判斷題干的正確與錯誤。而且還需要判斷另外的一個很模棱兩可的可能性:Not Given. NG麻煩就在于它是有雙重標準的一個可能:首先它可以指的是題干中的信息原文根本沒有出現(xiàn)。例如題干中寫"他喜歡玫瑰"(筆者碎碎念:咱們暫且不要想象什么樣的男人喜歡玫瑰。。。),而原文中寫"他喜歡喝酒"(筆者碎碎念:這種男人很容易想象)。這種不沾邊的題目是最典型的也是最簡單的NG的情況。但是NG還有另外的一個標準:根據(jù)原文的信息無法肯定判斷題干的對或錯。例如:題干中寫"他最喜歡玫瑰",但是原文中寫"他很喜歡玫瑰"。因為"很喜歡"不一定就等于"最喜歡",所以題干的"最喜歡玫瑰"就有可能成立,但也有可能不成立。這就是出題人所玩的邏輯游戲。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實際上判斷題中最麻煩的就是NG的情況。很多的雅思老師都針對判斷題想出了很多的解題方法。力求能夠用簡單的規(guī)律性來幫助大家揭開NG的面紗。但是大家還是經常搞不懂到底什么是"無法判斷"。
搞不懂就不要搞啦!!
實際上大家對NG的執(zhí)著讓我們忽略了另外的一個可能性:只要我們能夠把True和False做出來,剩下的就全都是NG。根本就不需要會判斷NG.
怎么解決呢?我們來看判斷題的出題思路。題干與原文一致(包括從原文可以推論出題干)就是TRUE,題干與原文相矛盾就是FALSE。打個比方, 如果題干是正確的話,題干就是原文的雙胞胎,是同一個模子里面扣出來的。那么,F(xiàn)ALSE的題干就相當于原文在鏡子中的樣子,左右是完全相反的。這就是我們鏡像法做題的出發(fā)點。簡單來講,我們拿到一個題目,就直接將它假設為正確的,也就是把它當作原樣。同時再思考一下題干的逆命題,也就是與題干左右相反的鏡像。然后回原文中帶著題干的原樣和鏡像一起去找。找到原樣的話,那么這個題干就是正確的;如果找到的是鏡像,那么這個題干就是錯誤的。如果原樣和鏡像都找不到的話,那么這個題目就是NG。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有效地將煩人的NG情況繞過去。
讓我們用劍橋雅思6中的題目來演示一下:
Cambridge IELTS 6
Academic Test 1
Reading Passage 2
18-22
18. International trade is increasing at a greater rate than the world economy.
鏡像:International trade is NOT increasing at a greater rate than the world.
題干原樣是說 International trade 增長的比world economy快。
它的鏡像就是International trade增長的不比world economy快。
原文:While the global economy has been expanding at a bit over 3% a year, the volume of trade has been rising at a compound annual rate of about twice that.
原文寫的是世界經濟增長3%每年,但是trade增長的是2倍于這個速度。
所以出現(xiàn)的是題干原樣,所以是正確
19.Cheap labour guarantees effective trade conditions.
鏡像:Cheap labour does not guarantee effective trade onditions.
題干原樣是說cheap labour可以保證effective trade conditions.
它的鏡像就是cheap labour 不能保證effective trade conditions.
原文:Cheap labour may make Chinese clothing competitive in America, but if delays in shipment tie up working capital and cause winter coats to arrive in spring, trade may lose its advantage.
原文寫的是cheap labour有可能讓中國的衣服有競爭力,但是也有可能最終失去優(yōu)勢。所以就是cheaper labour不能保證effective trade conditions,所以出現(xiàn)的是題干的鏡像,所以是錯誤。
20.Japan imports more meat and steel than France.
鏡像:Japan does not import more meat and steel than France.
題干原樣說是Japan比France進口更多的肉和鋼鐵。
它的鏡像就是Japan不比France進口更多的肉和鋼鐵。
原文: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agriculture and manufacturing we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ectors almost everywhere, accounting for about 70% of total output in Germany, Italy and France, and 40-50% in America, Britain and Japan.
原文寫的是農業(yè)和制造業(yè)占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總產量的70%,占美國,英國和日本的40%-50%。既沒有出現(xiàn)原樣,也沒有出現(xiàn)鏡像。所以是NG。
21.Most countries continue to prefer to trade with nearby nations.
鏡像:Most countries do not continue to prefer to trade with nearby nations.
題干原樣說是大部分國家繼續(xù)偏好trade with nearby nations.
它的鏡像就是大部分國家不繼續(xù)偏好trade with nearby nations.
原文:Countries still trade disproportionately with their geographic neighbours.
原文寫的是國家依然繼續(xù)trade with neighbours. 所以出現(xiàn)的是原樣,所以是正確。
雅思閱讀材料:A storm in a Teacup
A storm in a Teacup杯水風波;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A storm in a Teacup字面意思“茶杯里的風暴”;美國英語為“a tempest in a teapot/barrel”,也作tea-pot tempest.
A storm in a Teacup出自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記述,這句話出自18世紀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名言。有一次,他聽說圣馬力諾發(fā)生了,就用“茶杯里的風暴”來評論。因為圣馬力諾是歐洲最小的共和國,只有一萬人口,孟德斯鳩認為那里的動亂對整個歐洲局勢無足輕重。
探源搠流,遠在公元前古希臘了羅馬的名人著作中就有過類似的形象比喻。如古羅馬著名作家和演說家西塞羅(Cicero)在其著作《論法律》中就有這樣的話:excitare fluctus in simpulo,意即to stir up waves in a ladle。此外,還有a storm in a cream-bowl;a storm in a wash-hand basin等說法。盡管它們比喻的形象不同,但都是用來表示much excitement about something trivial;a lot of fuss about a trifle之意。按其比喻意義,相當與“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The people next door are continually quarreling ,but it is usually a storm in a teacup.
What is it all about?Nothing serious,just a tempest in a teapot.
雅思閱讀材料:have an axe to grind
have an axe to grind別有用心;另有企圖;懷有私心
have an axe to grind是個源自美國的成語,字面意思是“讓斧頭磨一磨”,寓意是to have private interests to serve;to have sth to gain for oneself;to have a selfish reason等之意。
據(jù)英國《朗曼英國成語詞典》等記述。這個成語出自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所寫的一則故事。富蘭克林幼年時,在院子里遇到一個帶有斧頭的陌生人,那人稱贊院子里那個磨石 (grindstone)很好,想看看它好不好使,便花言巧語的讓他轉動磨石,而那人就在上面磨利自己的斧頭。
據(jù)“美國之音”英語廣播節(jié)目《詞匯掌故》說,這個成語出自181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一家報紙上首次刊登的一則故事。故事說的是有個陌生人手持一把斧頭,想找磨石來磨利他的斧頭。他在街上遇到一個男孩,就問道:“好孩子,你爸爸有磨石嗎?”那男孩就帶他到家里來,幫他轉動磨石磨斧頭。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件艱苦的活,男孩把手都磨破了,累個半死才把斧頭磨得閃閃發(fā)光。那個人見目的達到,不僅沒向小孩道謝,反而教訓孩子快點去上學,以免遲到.
2個出典實質上講的是同一件事。富蘭克林作為一位杰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擔任的最后一項公職就是賓夕法尼亞州廢奴委員會會長,為廢除奴隸制而奔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賓夕法尼亞州一家報紙在富蘭克林逝世20周年發(fā)表那篇小故事,應該就是他生前所講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清楚:“持斧待磨者” 用恭維的話來達到個人目的,人們不要上當受騙。
He may offer you a post in his firm,but he has an axe to grind, he wants to stand well with your father.
His interest in our venture cannot be sincere,because i knew he has an axe to grind.
In the first place,let me assure you,gentlemen,that i have not an axe to grind
如何提高雅思閱讀速度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雅思閱讀解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