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生活課堂 > 健康知識 > 立冬為什么吃蘿卜

立冬為什么吃蘿卜

文瓊4061 分享 時間:

我國民間歷來將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同時也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營養(yǎng)專家建議人們冬吃蘿卜”,為何冬天要多吃蘿卜?到底有哪些好處,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立冬為什么吃蘿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立冬為什么吃蘿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大家經(jīng)常聽到這句話,但是冬天吃蘿卜到底有哪些好處呢?大家都知道嗎?為什么冬天適合吃蘿卜呢?

立冬過后,冬天到了,天氣也逐漸變冷,人體的陽氣開始潛藏,以用來養(yǎng)護五臟,而身體外面就表現(xiàn)出陰氣盛,所以冬天人們都喜歡吃肉來溫補,時間一長,吃肉太多,我們的胃就會受不了,所以身體就會出現(xiàn)燥熱上火等癥狀,有些小孩子還會出現(xiàn)積食,蘿卜正好是寒涼的食物,有清熱生津,順氣消食的作用,因此在飲食上蘿卜正適合這個季節(jié)食用。

蘿卜雖然很普通屬于廉價蔬菜,但是它的營養(yǎng)卻很高,富含豐富的維C還有鋅元素,可以增強抵抗力,蘿卜中還含有一種芥子油,可以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從而有消食順氣的作用,而且蘿卜還含有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身體的代謝,擬制身體對脂肪的吸收,常吃還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呢!蘿卜還有一種功效,就是可以防癌,因為白蘿卜中含有豐富的木脂素,可以提高人體內巨噬細胞的活性,減少病毒對細胞的傷害,另外蘿卜中含有的多種酶類物質,還能抑制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生成。

蘿卜的吃法也非常多,熱炒、做餡、腌咸菜、煲湯都非常好吃,今天給大家來做一道家常素炒,雖然是素菜,但是比肉菜還好吃,加入了香菜和辣椒,超級美味下飯,一起來看一下做法吧!

立冬四種蘿卜換著吃

我國民諺有云:“立冬蘿卜賽參湯,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養(yǎng)生食療專家提醒人們,立冬是一年中進補的重要時機,此時多吃蘿卜,可以潤肺止咳、健脾防干。立冬時節(jié),有四種蘿卜人們盡可以換著吃。

胡蘿卜潤膚美容

胡蘿卜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以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胡蘿卜含的β―胡蘿卜素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對皮膚表皮層有保護作用,可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

營養(yǎng)專家建議,人們食用胡蘿卜宜用油炒,或將胡蘿卜切成塊,與肉類一起燉。但需要注意在烹飪過程中不可放醋,因為醋會破壞β—胡蘿卜素。

白蘿卜潤肺止咳

秋末冬初,很多人會感到肺部不適,尤其北方一些農村地區(qū),秋冬時節(jié)秸稈焚燒產生大量粉塵顆粒污染物,可能導致當?shù)厝顺霈F(xiàn)痰多咳嗽等癥狀。

營養(yǎng)專家建議,白蘿卜有一定潤肺止咳功效,對肺部健康頗有好處,其生吃促消化,熟吃補氣,很適合立冬時節(jié)食用。冰糖和蜂蜜都有潤肺、養(yǎng)肺功能,和蘿卜一起搭配,少了白生蘿卜的辛辣之氣,多了冰糖和蜂蜜的香甜,更好入口。

青蘿卜健脾防口干

立冬以后,空氣變得干燥,許多上班族感覺口干唇燥。營養(yǎng)專家介紹,青蘿卜具有健脾防痰,生津止渴等功效,有“水果蘿卜”的美稱,正適合立冬時節(jié)食用。

青蘿卜所含熱量較少,纖維素較多,可促進胃腸蠕動。常吃青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水蘿卜伴豬肝有解酒功效

立冬時節(jié)正是民間進補的旺季,時近年底人們的應酬可能增多,飲酒的次數(shù)或許也多了起來,營養(yǎng)專家建議,水蘿卜利尿功能特別好,有利于解酒,對于需要應酬飲酒的朋友,水蘿卜豬肝粉絲湯是不錯的“伴酒湯”。

各地立冬進補的傳統(tǒng)食物

1、涮羊肉和羊肉爐

民俗云:“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北京地區(qū)立冬有吃涮羊肉的習俗,乃是仿照清代宮廷,立冬的規(guī)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抵御寒冷的作用。另外,南方沿海等地區(qū)立冬有吃羊肉爐的習俗,羊肉配上補血益氣的紅棗、枸杞子、當歸、黨參等中藥材,能夠加強助元陽、補精血的功效。

注意: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不宜過量,而且吃羊肉最好要搭配涼性和平性的蔬菜,如冬瓜、白菜、金針菇、香菇、蓮藕、筍能起到解毒去火的作用。有三高、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羊肉。

2、四物雞和麻油雞

南方多地在立冬節(jié)氣有吃清燉麻油雞的習俗,麻油雞屬于川菜。臺灣等地還有吃四物雞的習俗,四物雞湯以當歸、地黃、白芍和川芎等四味中藥組成和雞同煲,具有補血、活血和止痛之效用。在江西靖安,在立冬以雞肉和白蘿卜進補。中醫(yī)雞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活血脈、強筋骨,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月經(jīng)不調、貧血等人群

注意:雞肉最好選擇土雞肉和烏雞肉,去皮食用。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口腔糜爛、大便秘結、感冒發(fā)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癥、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雞肉。

3、姜母鴨

姜母鴨是福建臺灣等地區(qū)的漢族傳統(tǒng)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立冬進補吃姜母鴨,有養(yǎng)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疏肝潤肺的功效。

注意:鴨肉性涼,身體虛寒,胃部冷痛、腹瀉清稀、動脈硬化、慢性腸炎、受涼引起的食欲不振等應少食。另外,鴨肉雖然相對其他禽畜肉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一些,但仍舊不適合慢性疾病患者過多食用。

4、草根湯

福建閩中地區(qū)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三明尤溪地區(qū),家家戶戶要熬制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熬出濃濃的草根湯后,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制成湯。尤溪人認為草根乃滋補藥材,對其情有獨鐘。

注意:豬蹄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老年人的腸胃消化功能減弱,不可多吃?;悸愿窝?、膽囊炎、膽結石、動脈硬化、三高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吃豬蹄。

立冬為什么吃蘿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5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