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英語資料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摘 > TOEFL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精選匯總

TOEFL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精選匯總

陳鈴1147 分享 時間: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準備托??荚嚕【幗o大家整理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流星與流星雨

流星與流星雨

什么是流星?外空間的塵埃顆粒闖入地球大氣,與大氣摩擦,產(chǎn)生大量熱,從而使塵埃顆粒氣化。在該過程中發(fā)光形成流星。塵埃顆粒叫做流星體。

大小 在獅子座流星雨中,一顆5等流星通常僅由一個0.00006克、直徑0.5毫米的流星體產(chǎn)生。獅子座流星雨中的可見流星的大部分流星,體直徑在1毫米到1厘米之間。

速度 一個微小的流星體就足以產(chǎn)生在幾百公里之外就能看見的亮光,其原因就在于流星體的高速度。在剛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獅子座流星雨中流星體的速度可達71公里/每秒。

光之來源 當(dāng)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時,它與大量的空氣分子相碰撞,使顆粒的外層微粒被撞離母體。在碰撞的過程中,一些空氣分子發(fā)生電離。當(dāng)被離解的電子再次被原子俘獲時便會產(chǎn)生發(fā)光現(xiàn)象。

流星的顏色 大部分的獅子座流星顏色,像鈉燈燃燒時的色彩。一個流星的顏色是流星體的化學(xué)成分及反應(yīng)溫度的體現(xiàn):鈉原子發(fā)出橘黃色的光,鐵為黃色,鎂是藍綠色,鈣為紫色,硅是紅色。

聲音 流星通常不會發(fā)出可以聽見的聲音。如果你沒有看到它的話,它就會悄無聲息的一掃而過。對于非常亮的流星,曾經(jīng)有人聽到過聲音。這些聲響主要集中在低頻波段。一個非常亮的流星,如火流星,可能會聽到聲音。如果流星體的直徑大于大氣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則在流星體的前邊會產(chǎn)生大量的激波。偶然情況下,這些激波會深入到大氣的底層從而被我們聽到。聽起來像遠處發(fā)出的隆隆聲。

持久余跡 流星有時會在它通過的軌道上留下一條持久的余跡。余跡主體顏色多為綠色,是中性的氧原子。持續(xù)時間通常為1到10秒??梢娪噗E亮度迅速下降,在極限星等為4到5等的情況下,一般可持續(xù)1到30分鐘。這些亮光來自熾熱空氣和流星體中的金屬原子。

火流星 質(zhì)量較大的流星體,有機會造成火流星,亮度至少比金星(-4等星)亮,出現(xiàn)時間可持續(xù)2~3秒。有時火流星可接近至地表一、二十公里處才消失,我們可聽到火流星發(fā)出的聲音

流星雨在一年中的某些天,可以看到大量的流星從同一個天區(qū)劃落下來。這就是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就是其中之一。

輻射點 流星雨中的所有流星仿佛是從天空同一處散開的,這點就稱為輻射點。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獅子座。輻射點是一種透視效果。流星從一個觀測者的前后左右掃過天空,然而它們的反向延長線交匯一處,即輻射點。

流星雨從何而來 流星雨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獅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體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軌道相同,所以一般認為坦普爾-塔特爾彗星是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

流星體因何離開母彗星 彗星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當(dāng)彗星逐漸靠近太陽時,冰氣化,使塵埃顆粒像噴泉之水一樣,被噴出母體而進入彗星軌道。

彗尾 大顆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圍形成塵埃彗發(fā);小顆粒被太陽的輻射壓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質(zhì)繼續(xù)留在彗星軌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噴發(fā)速度,也會引起微粒公轉(zhuǎn)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歸時,小微粒將滯后母體,而大顆粒將超前于母體。當(dāng)?shù)厍虼┻^塵埃尾軌道時,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流星雨。

流星雨活動性 位于彗星軌道的塵埃粒子云被稱為“流星體群”。當(dāng)流星體顆粒剛從彗星噴出時,它們的分布是比較規(guī)則的。由于大行星引力的作用,這些顆粒便逐漸散布于整個彗星軌道。目前,這個過程還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過流星體群時,各種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發(fā)生了。

周期性的流星雨 每年地球都要穿過許多彗星的軌道。如果軌道上存在流星體顆粒,便會發(fā)生周期性的流星雨。大部分年份,獅子座流星雨的數(shù)量都不是很大。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回歸周期是33.2年。當(dāng)它運行到近日點時,地球穿過它的軌道就有可能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流星暴雨。

近彗型流星雨 當(dāng)只有母彗星運行到近日點時才發(fā)生的流星雨,稱為近彗型流星雨。這說明流星體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幾百年以內(nèi)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為該類型。如獅子座流星雨。

遠彗型流星雨 由于行星的引力攝動作用,長周期彗星的流星體群可能與母彗星相差甚遠。在母彗星不在近日點時也有可能發(fā)生流星雨,這種流星雨便是遠彗型流星雨。如Lurid就是這種。這種流星雨很難預(yù)報

流星暴雨 當(dāng)每小時出現(xiàn)的流星超過1000顆時,我們稱為流星暴雨。當(dāng)然,流星雨和流星暴雨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

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蟻丘

anthill 的背景資料

蟻丘不只是螞蟻在建構(gòu)大型地底居室的過程裡,所挖掘堆積的一堆泥土那麼間單而已。蟻丘的結(jié)構(gòu)異常復(fù)雜,它們的形狀對稱、富含有機物質(zhì)、通道與巢室密布相連,同時還夾雜了草、葉、莖干碎片,以及小圓石與細小木炭。實際上,蟻丘是突出於地表的螞蟻都市,裡面住滿了螞蟻與其幼期個體。蟻丘最常見於氣溫與濕度皆極端的棲息地,例如:濕地、溪流河岸、針葉林區(qū)以及沙漠地區(qū)。而建造蟻丘的螞蟻種類,往往也是最擅長進行氣候調(diào)節(jié)的螞蟻。

北歐森林中的保溫大蟻丘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研究最透撤的蟻丘,是分布於寒帶地區(qū)的山蟻屬螞蟻所建筑的大型結(jié)構(gòu)物。這種大型建筑是由體色呈紅色或黑色的林蟻,包括:多梳山蟻及其近親種螞蟻建構(gòu)而成,并成為北歐森林裡的常見景觀。這種蟻丘可以由地表堆疊高達1.5公尺,目的在提高內(nèi)部螞蟻的體溫,讓牠們可以在春季期間儘早展開覓食,也可以提早開始撫育下一代子嗣。蟻丘外圍的一層殼狀物可以減少熱量與濕度的流失,蟻丘突出可以大幅增加表面積,讓蟻巢接受更多陽光。部分山蟻屬螞蟻所筑蟻丘的朝南斜坡較長,可以進一步增加太陽能的接收量。由於蟻丘斜坡有固定方向,因此幾世紀以來,阿爾卑斯山脈的居民一直將蟻丘當(dāng)成天然指南針。螞蟻所採集的植物性物質(zhì),在腐爛的過程裡還可以產(chǎn)生更多熱量,成千上萬隻螞蟻在擁擠的居室裡一起工作,也會產(chǎn)生熱量。

在歐洲或美洲的寒、溫帶森林中,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如小土丘般的蟻巢,此類螞蟻隸屬山蟻亞科下的木匠蟻屬,俗稱為木蟻(wood ant)或林蟻。蟻丘是什麼呢?應(yīng)該說是木蟻的摩天大樓吧!為何木蟻要將牠們的家建得如此高大呢?一般而言,昆蟲幼蟲在發(fā)育的過程中,環(huán)境溫度的高低經(jīng)常影響其發(fā)育速率的快慢,螞蟻的幼蟲也不例外。在寒溫帶的森林地區(qū),地底的溫度一般都比較低,因此木蟻便將大部分的蟻巢建筑在地面上,一方面可減少因地面潮濕所帶來的寒氣,另一方面也能增加陽光照射的面積。但并非所有的螞蟻都建筑如城堡般雄偉的蟻丘,如在臺灣中低海拔的樹林中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到的懸巢舉尾蟻(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便是把蟻巢建筑在樹上,其形狀如同一個繡花球般,因此常被誤認為蜂巢;渥氏棘蟻(Polyrhachis wolf)則把整個蟻巢建在地下,地面上只有一個進出小孔,很難想像地下有個規(guī)模浩大的螞蟻帝國。在木蟻的蟻丘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房間,房間有大有小各具不同功用。蟻丘的最底部也就是在地面以下的部分,此處的溫度雖比地面以上為低,但一年四季的溫度變化相對較為穩(wěn)定,且較不易受螞蟻天敵的攻擊,因此這裡是為蟻后的房間及(存放較脆弱蟻卵的)卵室的最好位置;而蟻丘高處受到陽光照射及漸離地面的雙重影響,其溫度也愈高,木蟻便依照各齡期幼蟲發(fā)育所需之溫度來分配房間,愈高之處為齡期愈大的幼蟲室,而最溫暖的部位就屬化蛹室了;存放食物的房間則零散地分布在蟻丘中。舉尾蟻的蟻后室則位於球狀蟻巢內(nèi)部的中央,幼蟲室分布在周圍,越往外層溫度越高,幼蟲室中的蟲齡也越大。但并非所有的螞蟻都有如此完整的「房間管裡」,如爪哇分針蟻(Pachycondyla japans)的蟻巢,雖有卵室及幼蟲室等的分別,但卻是零星地分布於巢內(nèi)。瘤顎家蟻屬(Strumigenys)種類的巢則僅有一個房間,大大小小的個體均生活在一起。

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甲烷水合物

Gas Hydrate

Gas Hydrate又稱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系水分子與甲烷于低溫高壓(0℃,26大氣壓或10℃,76大氣壓下)形成類似冰狀物質(zhì),在常溫常壓下即分解成水與甲烷,Gas Hydrate在水深數(shù)百公尺的大陸邊緣地區(qū)存在如太平洋海域之大陸邊緣,大西洋的大陸斜坡,南極大陸周邊海域,Kvenvoden 1996年估計Gas Hydrate總儲量為1 x 1016(m)3,如能夠開采將成為重要之能源,因為甲烷為溫室效應(yīng)氣體,故其與全球氣候之變化將為海突候之變化將為海洋鉆探研究之重點。Gas Hydrate之存在與海底之穩(wěn)定性亦有密切之關(guān)系。

什么是甲烷水合物

「可燃燒的冰塊」,這是許多人在介紹甲烷水合物時很喜歡引用的標題。在實驗中人工合成的甲烷水合物就像一塊不透明的冰塊般純白、潔凈,在室溫下一點火,它就自我燃燒起來(圖一)。嚴格說來,甲烷水合物指的是甲烷氣體分子在高壓及低溫的狀態(tài)下,被呈籠狀晶結(jié)架構(gòu)的水分子所包合,而形成一種類似冰晶的化合物。這種氣體分子和水分子的結(jié)合并不依靠化學(xué)的鍵結(jié),純粹是氣體分子被包裹在水分子的籠狀架構(gòu)空隙中,與一般化學(xué)反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水合物性質(zhì)并不相同。有的學(xué)者因而認為應(yīng)稱其為「甲烷氣水包合物」(methane castrate),以別于一般以化學(xué)鍵方式結(jié)合的水合物。另外,大自然中與水分子結(jié)成籠狀包合物的氣體分子并不限于甲烷,乙烷、丙烷等烷氫類氣體,甚至二氧化碳、氮氣等常見氣體,在適當(dāng)?shù)母邏旱蜏貤l件下,均會與水分子結(jié)合成氣水包合物。事實上,這類氣水包合物的英文名稱為「gas hydrate」,直譯應(yīng)為「天然氣水合物」或「瓦斯水合物」。由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氣水合物其氣體成份以甲烷為主(超過90%),因此一般人常把氣水包合物稱為「甲烷水合物」。本文隨俗,用「甲烷水合物」代表學(xué)理上較嚴謹?shù)摹柑烊粴鈿馑衔铩挂辉~。

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紅海的鹽份

紅海的鹽份

世界上地質(zhì)年代最年青的內(nèi)陸海。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為印度洋的地中海。南以曼德海峽與阿拉伯海的亞丁灣相接﹐北經(jīng)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與大西洋的地中海相連。全長2253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為306公里﹐總面積為4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58米﹐最大水深3039米。1869年開辟了蘇伊士運河后﹐使北歐-北印度洋航線縮短了9000公里﹐紅海成為直接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道。在通常情況下﹐紅海海水呈藍綠色﹐有時當(dāng)紅海束毛藻大量繁盛時﹐海水便轉(zhuǎn)變?yōu)榧t褐色﹐故稱“紅?!薄?/p>

地質(zhì)地形岸濱陸架水深大多淺于50米﹐且多礁石。紅海沿岸廣泛發(fā)育著珊瑚礁﹐兩岸幾乎全由珊瑚礁形成的曼德海峽﹐寬僅26~32公里﹐水深約 150米。海峽中散布著淺灘﹑暗礁和小島﹐以丕林島最大(面積僅13平方公里)。海峽下部還有一道海檻。這些都限制了紅海與亞丁灣的水交換。紅海的中軸線為中央海槽﹐大部深于1500米。海槽中部出現(xiàn)幾處深邃的“V”形裂谷﹐為紅海最深的地方。

海盆是大陸分裂的產(chǎn)物﹐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之間的裂谷沿海盆軸通過。如將兩側(cè)大陸的輪廓線并合在一起﹐恰能密切嚙合。研究證實﹐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約在2000萬年前﹐而在近300~400萬年來﹐由于海底擴張﹐紅海兩岸仍以每年2.2厘米的平均速度繼續(xù)分離。因此﹐紅海是地球上最年青的海域﹐是個未發(fā)育成熟的大洋。海底沉積物﹐主要由珊瑚礁和其他鈣質(zhì)生物碎屑組成﹐并含有少量由風(fēng)帶來的陸源物質(zhì)。

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在裂谷底層水中﹐發(fā)現(xiàn)了若干水溫和鹽度特別高的地點﹐那里近底層水溫達34~56 C﹐鹽度達74~310﹐比其他深層海水鹽度約高2~9倍。研究查明﹐這是由于裂谷擴展時﹐涌上來的熔巖加熱了沿裂隙下滲的海水﹐而富含溶解鹽類和礦物質(zhì)的熱水重新上升所至。

氣候干熱的熱帶沙漠氣候﹐并兼有季風(fēng)氣候特征。冬半年﹐北部盛行西北風(fēng)﹐南部盛行東南風(fēng)﹔夏半年﹐全海區(qū)多東北風(fēng)﹐風(fēng)速為3.4~10.7米/秒。全海區(qū)多塵埃﹐明朗的日子少。月平均氣溫2月最低(北部15.5 C)﹐8月最高(南部32.5 C)。降水多集中于冬季﹐年平均降水量北部28毫米﹐南部約127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2100毫米。由于無徑流入海﹐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的水交換也極微。只是由于從印度洋流入紅海的水量超過紅海流出的水量﹐才使紅海不致因為強烈的蒸發(fā)而干涸。

水文特征紅海為世界上鹽度最高﹑水溫很高的海域之一﹐其平均值分別為40.35和22.67 C﹐月平均水溫以2月最低(18 C)﹐8月最高(35.5 C)﹐年變幅為9~10 C。年平均鹽度北高(>41.0)南低(36.5)﹐年變幅為2.0~2.5。主要水團有﹕紅海表層水﹐位于 50~100米以淺的水層﹐溫﹑鹽度的時空變化較顯著﹔變性亞丁灣水﹐分布于中部以南的次表層﹐由曼德海峽流入的亞丁灣水變性而成﹔紅海深層水﹐只限于200~2000米的深層﹐溫﹑鹽度分布較均勻﹐季節(jié)變化和逐年變化也很小。

海流受控于海面的蒸發(fā)過程。冬﹑春季﹐源于亞丁灣進入紅海的補償流﹐在盛行東南風(fēng)的影響下比較發(fā)達﹔夏季﹐風(fēng)向相反﹐該海流只能在曼德海峽的中層流入。而在紅海表層則出現(xiàn)一支由紅海流向亞丁灣的風(fēng)海流。在曼德海峽底層還經(jīng)常有一支從紅海流出的底層密度流。這支高溫﹑高鹽水體越過曼德海峽后向南擴展﹐成為印度洋次表層高鹽水的主要源頭。另外﹐在紅海中還有相當(dāng)顯著的橫向海流。

潮汐屬半日潮性質(zhì)﹐南北兩端潮汐位相幾乎相反﹐當(dāng)南端為高(低)潮時﹐北端為低(高)潮﹔潮差不大﹐南北兩端大潮潮差分別為1.0米和0.6米。潮波由印度洋經(jīng)曼德海峽傳入﹐協(xié)振潮特征較為典型。

生物和資源海洋生物具有印度洋 -太平洋熱帶生物的區(qū)系特征。植物種類較少﹐動物種類頗多﹐魚類有400余種﹐海豚﹑儒艮﹑鯊魚和大型龜鱉等均屬常見。初級生產(chǎn)力較低﹐葉綠素含量為19毫克/米﹐約與大西洋的馬尾藻海相當(dāng)。礦物資源有石油和蒸發(fā)鹽礦床﹐以及在裂谷洼地底層軟泥中新發(fā)現(xiàn)的重金屬礦。

新托福閱讀背景知識:Lava

Lava

Lava is magma that breaks the surface and erupts from a volcano. If the magma is very fluid, it flows rapidly down the volcano’s slopes. Lava that is stickier and less fluid moves slower. Lava flows that have a continuous, smooth, ropy, or billowy surface are called pahoehoe (pronounced path HOH eel hob eel) flows; while a (pronounced ah ah) flows have a jagged surface composed of loose, irregularly shaped lava chunks. Once cooled, pahoehoe forms smooth rocks, while a a forms jagged rocks. The words pahoehoe and a are Hawaiian terms that describe the texture of the lava. Lava may also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its composition and the type of rock it forms. Basalt, andesitic, decides, and hyalite is all different kinds of rock that form from lava. Each type of rock, and the lava from which it forms, contains a different amount of the compound silicon dioxide. Basaltic lava has the least amount of silicon dioxide, andesitic and deictic lava have medium levels of silicon dioxide, while holistic lava has the most.

27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