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名畫的作文3篇

宮詩1147 分享 時間: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泵總€人心中都收藏了一幅畫。有些是我們美麗的夢想,有些則是我們虛幻的幻想,還有些是快要達成的理想,這些,都造就了我們心中的一幅畫。

  名畫說明文

  今天,我在網(wǎng)上觀賞了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長528.7厘米,屬于國寶級文物。它是一幅現(xiàn)代主義的風(fēng)俗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水平,現(xiàn)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館,它以精致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朝、徽宗時代首都汴京的人民生活情景。整幅畫描繪的是秋季的景色,“清明”二字并不是指清明時節(jié),而是描寫當時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全圖分為三個部分。首段畫的是汴京郊野的風(fēng)光——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屋、草橋、流水、古樹、扁舟……一片不遠處的柳林中,樹的枝頭上剛剛長出幾片嫩葉。路上幾個人抬著一頂大花轎子,里面坐著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后跟隨著騎馬的、挑擔(dān)的,也有從京城踏青、掃墓歸來的人,獨特的畫面為整幅畫拉開了序幕。

  中段描繪的是繁忙的汴河碼頭——畫面上人煙稠密,許許多多的店面分鋪兩邊。有的人在茶館中品茶、休息;有的人在酒樓上飲酒作樂;有的人在路旁的攤鋪上算命;還有的人在小店里買祭祀用的物品,真是好不熱鬧啊!看看河邊,許多的纖夫和船夫辛苦的忙碌著。河上架著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木質(zhì)拱橋,它的結(jié)構(gòu)輕巧,造型優(yōu)美,如同飛鴻一般,于是便叫“虹橋”。一只大船正準備通過橋洞,船夫有的用竹竿撐著,有的用麻繩挽住船,有的則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只通過。鄰船的人也畫得惟妙惟肖,仿佛仔細聆聽,就能聽到他們在吆喝什么。

  后段也很熱鬧:許多百姓在街道上穿梭著,有做生意的商人。有欣賞街景的學(xué)士,有騎馬的官吏,有問路的外鄉(xiāng)游客……男女老少,士農(nóng)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各種各樣的牲畜,大大小小的房屋、城樓,充分的體現(xiàn)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感嘆: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構(gòu)圖多么精確細致,場面多么宏偉壯大人物刻畫得多么栩栩如生,就像一個場景真實地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這么大的一幅傳世名畫,凝結(jié)了張擇端多少心血啊!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一幅如此大的名畫,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啊!張擇端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令人敬佩不已。

  名畫

  一幅名畫這幅《鳶尾花》是我最喜歡的凡高的畫之一.

  怎么說呢,也許僅僅是被她的美麗所吸引.雖是很平凡的植物,卻被畫得那么可愛,我認為他畫的鳶尾花一定比真正的還美,還真實.

  提奧曾說這幅畫在獨立沙龍上“很受觀者的欣賞.他遠遠地就吸引住你的目光.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畫面上洋溢著清新的氣氛和活力.”

  就在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就在我面前,擺著這幅鳶尾花.只可惜畫是印刷品,目前我按原尺寸臨摹中.

  我天天都看著她,的確是說不出的美.你會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而當回想起凡高的種.種不幸及這些畫的種.種命運,你又會發(fā)出無盡的感嘆,感嘆大師為我們留下的無窮無盡的享受,而他自己卻永遠無法知曉,永遠在痛苦與無奈中漂泊.

  我真的很奇怪,像這樣一幅畫在當時竟沒有人買!也許歐洲人也很老古董,意識僵化.我覺得凡高后期的許多作品都是很唯美的,大部分是很向上的.那些畫是對大自然的贊美,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們?yōu)槭裁床槐蝗死斫饽?

  在1988年,這幅畫被拍了5300萬美元!

  就像《凡高的歷程》中說的:“公眾又一次面對這一幅不可捉摸的繪畫作品,其價值的高低竟然靠拍賣時的競價大戰(zhàn)來決定,其利潤的獲得者竟然是跟這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毫不相干的人.”

  看到這些,你能說什么呢?為凡高高興?因為他在今天真正成了大師;為他悲傷?因為他早上了天堂,永遠無法享受人民對他的愛戴了.

  名畫的作文

  在離我們遙遠的清朝,生活著一位名叫郎世寧的大畫家,在他的筆下,一幅在世界上排名前十名的畫,誕生了。這幅畫被起名叫《百駿圖》,長813厘米,高102厘米,畫著馬群悠然自得的生活。這幅畫已經(jīng)非常古老了,但幾百年悠久的歷史卻沒能使它是去往日美麗的色彩!

  畫上有許多姿態(tài)不同、顏色不同的馬兒,一共有一百多匹,有臥在地上的,有趴在樹下的,有在喝水的,有在找食的,有在散步的,有在和同伴一比高低的……幾乎全世界所有馬兒的姿態(tài)和顏色都展現(xiàn)在畫上了。

  除了馬,四周的景色也毫不遜色。嫩綠的小草被風(fēng)一吹,地面立刻掀起一道綠色的波浪;樹上紅色的果子和綠色、黃色的葉子交織在一起,使原本就美麗的畫面更加錦上添花。畫面上的牧民們哼著歡快的小曲,趕著馬兒回家;孩子們則在馬兒身旁又蹦又跳,一邊還撫摸著馬兒。

  最有意思的是河中央的情景:一匹像奶牛一樣的馬平靜地站在河中,長長的鬃毛順著光滑的脖子蠢了下來。馬身后,一個七歲左右的孩子拿著一把毛刷給馬一遍遍地梳理鬃毛,還唱著童謠,而馬卻還是一動不動,仿佛十分享受的樣子。你瞧,郎世寧的畫是多么動、靜分明啊!

  這幅名揚中外的畫作,不但表現(xiàn)出牧民的日常生活,更體現(xiàn)了人們對馬兒的喜愛和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2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