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
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你們發(fā)現(xiàn),春天到了,小草就會發(fā)芽,是呀,春天來了,大地就會變得萬紫千紅、生機勃勃,特別的美。一起看看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
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春天萬物蘇醒的美麗景象。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關注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春娃娃》的PPT
2、小圖片:春娃娃的朋友(蝌蚪、花、草、筍)等若干。
3、經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觀察、認識一些春天的景物。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2.現(xiàn)在是春天了,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春天的秘密呀!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你們發(fā)現(xiàn),春天到了,小草就會發(fā)芽,是呀,春天來了,大地就會變得萬紫千紅、生機勃勃,特別的美。
4.我們已經知道春天來了,小樹、小動物知不知道春天來了呢?它們是怎么知道的呀?
(二)欣賞故事
1.引出故事:“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它會告訴我們動物、植物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的!
2.出示PPT,邊看圖片邊聽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
(1)春娃娃去了哪里了呀?
(2)布谷鳥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
(3)春娃娃對布谷鳥說了些什么?
(4)布谷鳥醒來以后是怎么做的?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動作。鳥飛,學說“布谷布谷”
(5)春娃娃又給柳樹姐姐做什么?分男女孩子用肢體學柳樹的搖擺動作。
(6)那么,還去催誰開花呢?
4、拓展思維:
(1)春娃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你猜猜他還會去找誰呢?
(2)他會對好朋友說什么話呢?
(三)游戲、互動。
1、游戲《春娃娃找朋友》:(春天景物的小圖片若干)
(1)出示有關春天的小圖片,并與旁邊的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么?
(2)對這個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讓春娃娃看看誰說的聽,好嗎?
2、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聲中,找一位老師講一講自己想說的話,孩子和聽課老師一起相互交流欣賞。
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2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從聆聽《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樂作品感受“春”的意境,并開展想象、聯(lián)想,即興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
二、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的表演《嘀哩嘀哩》、《春天舉行音樂會》,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三、聽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教學重點:聽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 歌曲表演《嘀哩嘀哩》。
二、 聆聽《春到沂河》。
教學過程:
一、 歌曲表演《嘀哩嘀哩》。
1、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2、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并模仿歌曲中黃鸝鳥的叫聲。
3、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4、學習曲調:分兩部分學唱,即前16小節(jié)和后16小節(jié)。
? 前16小節(jié)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jié)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jié),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jié)。
? 后16小節(jié)從聽辨相同節(jié)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jié),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jié)。
?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5、 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6、 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伴奏,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的方案。
二、 聆聽《春到沂河》。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導入。
? 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 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二遍)。
設問:這段曲調熟悉嗎?它源于那一首民歌?這段曲調給你的情緒有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的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這首歌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聆聽全曲。結合樂曲的名稱及三個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課后反思:今天的這一節(jié)課,,我個人感覺是,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所提高,音色,音準,節(jié)奏掌握得比較好,,但在小組合作方面還有待加強訓練.
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3
教學內容:
一、聆聽小提琴協(xié)奏曲《春》。
二、歌曲表演《春天舉行音樂會》。
教學過程:
一、 聆聽小提琴協(xié)奏曲《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聲中導入本課的欣賞。
設問:歌曲《嘀哩嘀哩》講的是什么主題?
2.聽《春》的主題音樂。
設問:你能從這一段音樂聲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個季節(jié)?說說
你的感受。
3.分別聆聽第一、二、三插段音樂。
4.完整地聽全曲,邊聽邊看著課本上的圖形譜及插圖,想像音
樂所描寫的情景,并校對、調整自己剛才填寫的答案。
5.用彩色筆涂色塊,描述音樂的情緒變化與發(fā)展。
二、 歌曲表演《春天舉行音樂會》。
1、談話導入:大自然里有各種美妙的聲音,你能用人聲來模仿一下嗎?春雷的聲音?春水的聲音?春雨的聲音?春風的聲音?
這些聲音組成了春天的音樂會——課題揭示的《春天舉行音樂會》。
2、聆聽范唱(教師示范或聽錄音)。
3、設問: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學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節(jié)):
? 有感情地、有節(jié)奏地吟讀歌詞(按音樂節(jié)奏)。
學生吟誦歌詞時,教師彈這16小節(jié)曲調為他們伴奏,既作為背景,又為學曲調鋪墊,注意:
? 在有感情熟讀這段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曲調與歌曲。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以樂句為單位,以聽唱法為主學唱曲調。“春天舉行音樂會”是點題樂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動作表演。
7、以打擊樂伴奏渲染其氣氛。
8、打擊樂的編創(chuàng)有兩個方面:一是選擇樂器,二是選擇節(jié)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擊樂器選擇其適合表演的節(jié)奏型。如金屬類宜表演長音,而木塊類則宜短音。
中班音樂春天的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