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
看完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讓人印象深刻,感觸良多,他們是“最美鐵路人”,是新時代鐵路奮斗者的榜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蠲黎F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一)
1月2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干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者。
突然想到《絨花》的歌詞里這樣唱到:“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泵恳淮硕加忻恳淮说那啻?,而在青春里綻放的最美的花,就應該屬于奮斗。
在2020年度的最美鐵路人評選上,我們就見證了一批奮戰(zhàn)在一線的鐵路人,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敬業(yè)職守,發(fā)揮了自己最大的能量。我們看到駕齡26年的的動車組司機邢云堂,對標停車“一把閘”,誤差不超過20厘米,安全駕駛列車走行400余萬公里,相當于繞赤道100多圈;我們看到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的當“線路醫(yī)生”的于本蕃,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堅持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和玉珠峰等地區(qū)養(yǎng)護線路,一絲不茍地呵護高原“天路”的每一寸鋼軌……
我們看到在新冠疫情之后,為滿足更多企業(yè)復工復產(chǎn)需求,抓住鐵路運輸新的增長點,堅持為重點企業(yè)提供快速物流服務。他們分屬在不同的鐵路部門,不同的鐵路工種。但不論在高原平原,是火車司機還是貨運員,但他們都同樣地“鉆”在自己的行業(yè)里,“研”出了最美的鐵路精神。
奮斗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字眼。這個詞總能激發(fā)人無限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美好的時光應該用在美好的事業(yè)上,由此被打上“奮斗”烙印的青春才最美麗。
對我們這一代青年人來講,生活在了非常物質條件非常富足的年代,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利用當下,要有海綿汲水般的學習精神,向書本學習、向歷史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先進的榜樣學習,實現(xiàn)自己奮斗的一生。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二)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干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
用夢想照進現(xiàn)實,用平凡書寫價值。2020年度“最美鐵路人”全部來自鐵路工作基層一線,他們又是不平凡的,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卓越成績,讓你我深深敬仰。你看,有的駕駛列車安全走行400余萬公里,以冬夏溫差70攝氏度下安全運行,_了世界級課題;有的刻苦鉆研動車組檢修技術,用匠心擦亮中國高鐵名片;有的在“小慢車”上,待旅客如親人,熱心服務幾十載,給旅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溫暖;有的堅持標準化作業(yè),一絲不茍地呵護著高原“天路”的每一寸鋼軌。“最美鐵路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奮斗精神。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領。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機務段寶豐檢修車間內燃機車鉗工高級技師李向前、鄭州橋工段檢查監(jiān)控車間探傷工高級技師徐鵬,兩人分別榮獲202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他們的榮譽,鼓舞著更多的鐵路人不斷向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他們的奉獻精神、鉆研精神、不斷追夢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他們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崗位上沉下去、踏實干,并長期堅守下來,從而贏得了一個個喜人的成績,無形中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帶來幸福生活。“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薄白蠲黎F路人”就是一群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鐵路事業(yè)的執(zhí)著,更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業(yè)務,不斷擦亮鐵路服務品牌,用一個個閃光點,展示出鐵路人勞動之美、服務之美、文明之美,釋放出驕人的成績。
“最美鐵路人”用實際行動譜寫的新時代鐵路最動聽的“好聲音”,他們的精神釋放出滿滿正能量,成為大家學習的標桿。我相信,在“最美鐵路人”榜樣力量引領下,將在我們身邊不斷涌現(xiàn),將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征程上榮耀綻放。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三)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干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者,在2021年春運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
邢云堂、劉曉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張波、吳亞東、陳志強、周榮亮、亞庫甫·阿沙木都等10位先進個人和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1個先進集體,是鐵路行業(yè)300余萬干部職工的優(yōu)秀代表。他們奮斗在鐵路工作基層一線,有的潛心鉆研高寒高鐵操縱方法和作業(yè)標準,填補了世界相關技術領域空白;有的年紀輕輕就成為“工匠達人”,用勤學苦練證明“90后”不是“嬌滴滴的一代”;有的堅守在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站區(qū),用工作“零誤差”保障青藏鐵路安全暢通;有的長年在“慢火車”上為彝族老鄉(xiāng)服務,被譽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有的精準服務鐵路疏港運輸,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條件下促進貨運增量;有的將青春獻給鐵路科研,助力復興號關鍵系統(tǒng)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有的投身“智慧京雄”建設,讓雄安站熠熠生輝;有的矢志不渝科技攻關,為高鐵裝上“智慧大腦”;有的從警15年,用慧眼和鐵腕守護鐵路車站安全;有的在貧困村撲下身子一干6年,展示了鐵路扶貧的“鐵擔當”;有的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堅守武漢站,成為防疫物資轉運的“頭雁”……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集中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和奮斗精神。
發(fā)布儀式現(xiàn)場播放了“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和價值追求。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為他們頒發(fā)“最美鐵路人”證書。
“最美鐵路人”獲得者表示,新時代中國鐵路領跑世界,奮斗其中,倍感自豪,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要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崗位、篤定前行,積極投身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生動實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展現(xiàn)新作為、做出新貢獻。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四)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廣為人知的名字,也是中國高鐵自主創(chuàng)新的集大成者。2012年底,中國標準動車組研制工作正式啟動。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波,擔任鐵科院集團公司復興號總體技術及核心系統(tǒng)研發(fā)項目團隊牽頭人。
牽引系統(tǒng)是高鐵列車的“心臟”。為了讓復興號擁有“中國心”,張波帶領團隊從零開始建立圖形化軟件開發(fā)平臺,代碼量超過100萬行,集成600余個標準化功能塊,最終構建起第一套軟件系統(tǒng)。“復興號牽引系統(tǒng)的軟件和軟件開發(fā)平臺都是自主研發(fā),這為未來技術創(chuàng)新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制動技術則是高鐵列車的“安全閥”。為保證硬件穩(wěn)定可靠,張波帶領團隊成員深入生產(chǎn)車間密切跟蹤每一個細節(jié)。為確保制動安全,他們進行了上百萬次測試。最終,研發(fā)團隊突破了時速350公里等級防滑控制技術,制動系統(tǒng)從控制軟件到閥類硬件、基礎制動技術完全實現(xiàn)自主化,真正成為復興號的“安全守護神”。
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貞洰敃r情況,張波仍激動不已:“我將勇攀科技高峰,以鐵路人的不懈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按時自動開車、區(qū)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奔馳在北京和張家口之間的高鐵列車擁有自動駕駛的“智慧大腦”。而這背后,離不開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志強的貢獻。
2017年,中國通號組建高鐵C3+ATO自動駕駛創(chuàng)新團隊,陳志強擔任項目負責人。項目從立項到上道試驗只有不到1年時間,陳志強鼓勵大家:“真正的核心技術買不來,只能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干出來。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p>
2018年6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啟動高鐵自動駕駛系統(tǒng)現(xiàn)場試驗。其間,C3+ATO系統(tǒng)持續(xù)安全穩(wěn)定運行,以近乎零缺陷的高水平表現(xiàn)通過了專家組數(shù)百項細致嚴格的測試。
2019年12月30日,時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鐵路——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實現(xiàn)全程自動駕駛,陳志強帶領的C3+ATO自動駕駛系統(tǒng)創(chuàng)新團隊也獲得了當年的火車頭獎杯。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五)
邢云堂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棵樹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動車組司機。他駕駛過的車型不下10種,對標停車一把閘,誤差不超過20厘米。20多年來,他駕駛列車安全走行400余萬公里,相當于繞赤道100多圈。
2012年,我國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在即,迎來第一臺動車組試驗車上線參與聯(lián)調聯(lián)試。平時沉默寡言的邢云堂擲地有聲:“我是黨員,我來跑第一趟!”首趟試驗圓滿完成。
哈大高鐵要克服的最大困難,就是嚴寒和風雪。黑龍江冬季氣溫可達零下35攝氏度,動車組運行時,車頭卷起的積雪附著在鋼軌上,極易造成車輪空轉、牽引力丟失等問題。在沒有現(xiàn)成經(jīng)驗可借鑒的情況下,邢云堂小心摸索,創(chuàng)新采用“回手柄”減少50%牽引力和“比例制動”方式控車,_了這一駕駛難題。
此后,邢云堂從零起步,又主持編寫了《哈大高鐵應急處置指導書》等教材,填補了高寒地區(qū)高鐵司機作業(yè)標準空白,成為高寒地區(qū)高鐵司機的必修書目。
蘭州局集團公司蘭州西車輛段輪軸裝修工劉曉燕,雖是“95后”,卻已經(jīng)成長為崗位能手。劉曉燕隨身帶著一個黑色小本,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自動平衡”“修整坐標”等操作要點、重要環(huán)節(jié)步驟,以紅色下劃線標注,看起來工整醒目。她苦練檢測本領,把滾子、保持架、密封座等軸承零件的70多個檢修限度全部熟記。
漸漸地,劉曉燕的業(yè)務技能突飛猛進,多次被車間及段評定為“三星級職工”,還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機輛部鐵路車輛專業(yè)貨車檢修崗位職業(yè)技能競賽中取得過檢修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全路技術能手稱號。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觀后感個人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