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老人的由來介紹
傳說圣誕老人是北歐神話中專司智慧、藝術(shù)、詩詞的奧丁神,在寒冬時節(jié),他騎上那八腳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fā)禮物。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關(guān)于圣誕老人的由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圣誕老人的由來
圣誕老人原來的名字叫做尼古拉,在第四世紀的時候,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后,便把豐富的財產(chǎn),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后來作了神父,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圣誕老人是他后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據(jù)說在尼古拉(圣誕老人的前身)不遠的地方,住著三個美麗的少女,父親是一位清寒的學者,經(jīng)??拷柝泚磉^日子。有一次,因為沒有能力還債,只好狠心把美麗健康的三女兒,賣給債主帶到非洲去做女仆人。三個女兒知道了這件事情,便擁抱在一起傷心的痛哭著,家中悲傷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這件事,跑到她們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里,尼古拉就裝了三長襪子的金子,偷偷地掛在三個少女的窗前。她們有了金子,還了父親的債,三女兒也就脫免了作女仆的命運。第二天正是圣誕節(jié),她們知道是尼古拉作的好事,便請他來一面慶祝一面感謝。以后每到圣延節(jié),這三個少女就講這個故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羨慕,也希望圣誕老人,來送給他一襪子禮物。
一位專門為好孩子在圣誕節(jié)前夜送上禮物的神秘人物。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駕乘由9只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里,或者堆在壁爐旁的圣誕樹下。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通常裝扮成頭戴紅色圣誕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因為總在圣誕節(jié)前夜出現(xiàn)派發(fā)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圣誕老人"。
圣誕節(jié)飲食文化
火雞
一般英國家庭都喜愛自行烹調(diào)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十來磅的火雞肚子里,再在表層抹上多種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爐烤。
在傳統(tǒng)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圣誕節(jié)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jié);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tǒng)的食品。
為什么要在圣誕節(jié)吃火雞呢?據(jù)說在1620年的圣誕節(jié),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的樸里毛斯山,由于當時這里除了滿山遍野隨處可見的火雞外,幾乎沒有別的食物,于是便只好烤火雞過節(jié)?;痣u體大肉多,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膽固醇含量又低,因此受到西方人的青睞。圣誕節(jié)吃火雞便從此延續(xù)下來,成為一種傳統(tǒng)。
樹干蛋糕
樹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是的法國圣誕美食。還未發(fā)明電力以前,法國人以一棵好柴作為圣誕禮物。法國人天性浪漫,連美食的起緣也浪漫過人:從前有一個買不起圣誕禮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撿了一段木頭送給情人,不但贏得芳心,而且從此平步青云。因此,樹干蛋糕也成為祝愿來年好運的象征。
圣誕蛋糕
蛋糕是平時與節(jié)慶不可缺少的食品,圣誕節(jié)更是不可錯過,巧克力口味即是圣誕蛋糕主要的口味之一,此刻幾乎每一家都會制作以巧克力為主的蛋糕。人們常常把圣誕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醬澆“圣誕快樂”的字樣,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誕蠟燭。
蠟燭形狀小巧,只有三四寸長,但用料精致,五顏六色,有的還做成螺旋形。點燃之后,由主人次熄,然后大家分吃蛋糕。人們有時還在蛋糕里放進三粒豆子,以此代表圣經(jīng)故事中的三個東方賢土,誰吃著豆子誰就當上了“三王”,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杏仁布丁
在丹麥當圣誕晚餐開始時,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的一個人,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讓他們高興。
圣誕布丁是在圣誕節(jié)吃的一種應節(jié)食品。今日的圣誕布丁源于傳統(tǒng)圣誕食物牛奶麥粥及干果布丁,因此圣誕布丁的成分雖沒有梅子,但也稱為干果布丁,成為圣誕菜式的新成員。傳統(tǒng)上,圣誕來臨時,每位家庭成員都要共同制造一個圣誕布丁,象征團結(jié)和諧,且各人在攪拌一下面團時,都會默默許下一個愿望,最后還會在面團里藏一個硬幣。
93.jpg
紅酒
這一傳統(tǒng)形成的理由是:肉象征著耶酥基 督的肉身,紅酒代表他的血。耶穌替人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血肉之苦,是應該被紀念的。
圣誕紅酒有特殊的喝法:在酒中加入紅糖、橘子皮、肉桔、桔仁、葡萄干等作料,然后在火上一邊加溫一邊攪拌(注意不可開鍋),最后淋上一點伏特加,起鍋之后,一杯下肚,真是又香又暖。
姜餅
德國最的圣誕食品是姜餅(Lebkuchen),是一種介乎于蛋糕與餅干之間的小點。傳統(tǒng)的姜餅,以蜂蜜、胡椒粒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姜餅經(jīng)過改良,外面灑上一層糖霜,不但口感豐富,外型也相當討好。
德國最著名的傳統(tǒng)圣誕食品是姜餅。姜餅的英文有兩種一種是Gingersnap,從字面就很好理解姜+薄而脆的餅;而另一種說法來自德語,叫Lebkuchen??傊灳褪鞘フQ節(jié)時吃的小酥餅,通常用蜂蜜、紅糖、杏仁、蜜餞果皮及香辛料制成。
姜餅的故鄉(xiāng)雖然在德國,但歐陸人也習慣在圣誕期間吃姜餅。芬蘭人會一邊享用姜餅,一邊喝glogi酒,它是一種摻入杏仁與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荷蘭人甚至會把圣誕禮物藏在布丁或羊腸里呢!至于波蘭人則分為兩派,一派喜在圣誕前夕吃大餐,另一派卻整日齋戒祈禱!
海鮮
在意大利,鱈魚、蝦、烏賊、貝殼類肉做成的魚肉 色拉,還有胡瓜魚,鰻魚堅果制成的醬。
圣誕三文魚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jié)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jié)也很注重全家團聚,共進節(jié)日大餐,火雞是必備的美食,煙熏火腿、圣誕三文魚、圣誕布丁等美味也都會搬上餐桌。三文魚是一種流行的食品,亦是一種甚為健康的食品。魚肉含有高蛋白質(zhì)及OMEGA-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卻較低。魚肉呈橙色,是紅肉的魚類,但有少量白肉的野生品種。
三文魚的食法有多種,歐洲及美國人則會以熱或冷煙熏方式制作煙熏三文魚,熏好的魚片一般會加上黃油,配著新鮮的檸檬汁一起享用。
78.jpg
glogi酒
芬蘭人會一邊享用姜餅,一邊喝glogi酒,它是一種摻入杏仁與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
沙灘宴
當居于北半球的人們在寒風呼嘯中歡度圣誕節(jié)時,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正是仲夏時節(jié)。澳大利亞 熱情如火的“仲夏圣誕節(jié)”既有熱帶風情的慶祝方式,也融合了歐洲傳統(tǒng)圣誕節(jié)的經(jīng)典元素,盡管戶外人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但商店櫥窗里卻精心布置了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圣誕樹和穿紅棉襖的圣誕老人。
玉米粥
在美國,圣誕晚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并放一些果料。
煮肉
非洲的圣誕餐相對簡單,只有一些面包、米、大蒜和煮肉。
熏火腿
熏火腿應該算是圣誕大餐中最傳統(tǒng)的正菜了。不僅方便食用,還能滿足節(jié)日用餐人多的需求,甚至就算剩下了也不怕。煙熏烤火腿往往會在表面涂抹上含有甜味的醬汁,如蜂蜜或者櫻桃石榴醬。
利用這些甜味醬可以與紅酒成為搭配熏火腿食用的完美組合,因此就需要選擇果味稍濃口感豐富一些的紅酒來配合煙熏火腿外層上甜膩的味道。
關(guān)于圣誕老人的由來相關(guān)文章:
圣誕老人的由來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