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1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guī)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jīng)常會進行大段講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高三物理易錯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高三物理易錯知識點總結(一)
一、分子動理論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兩種模型,固體與液體分子通常用球體模型,氣體分子通常用立方體模型.
(2)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是10-10m;
②分子質(zhì)量:數(shù)量級是10-26kg;
③測量方法:油膜法.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1.mol任何物質(zhì)所含有的粒子數(shù),NA=6.02×1023mol-1
2.分子熱運動
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
(1)擴散現(xiàn)象
相互接觸的不同物質(zhì)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可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
(2)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
3.分子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總是斥力變化得較快.
二、內(nèi)能
1.分子平均動能
(1)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
(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
由分子間相對位置決定的能,在宏觀上分子勢能與物體體積有關,在微觀上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
3.物體的內(nèi)能
(1)內(nèi)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2)決定因素:溫度、體積和物質(zhì)的量.
三、溫度
1.意義: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標志物體中分子平均動能的大小).
2.兩種溫標
(1)攝氏溫標t:單位℃,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作為0℃,沸點作為100℃,在0℃~100℃之間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熱力學溫標T:單位K,把-273.15℃作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熱差別來說,兩種溫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點不同,所以二者關系式為T=t+273.15.
(4)絕對零度(0K),是低溫極限,只能接近不能達到,所以熱力學溫度無負值.
高三物理易錯知識點總結(二)
1、目的: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
2、器材:方木板一個、白紙一張、彈簧秤兩個、橡皮條一根、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3、主要測量:
a、用兩個測力計拉細繩套使橡皮條伸長,繩的結點到達某點O。
結點O的位置。
記錄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
兩測力計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個測力計重新將結點拉到O點。
記錄彈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圖:刻度尺、三角板
5、減小誤差的方法:
a、測力計使用前要校準零點。
b、方木板應水平放置。
c、彈簧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方向應一致,并與木板平行。
d、兩個分力和合力都應盡可能大些。
e、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記兩條細線方向的兩點要盡可能遠些。
f、兩個分力間的夾角不宜過大或過小,一般取600---1200為宜
高三物理易錯知識點總結(三)
(1)判斷兩個矢量是否相等時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時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時不注意運用牛頓第三定律進行說明;
(3)不管題目要求g值習慣取10m/s2;
(4)受力分析時不完整,尤其是電學中重力的分析;
(5)字母不用習慣寫法或結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寫不分(如L和l);
(6)不按題目要求答題,畫圖不規(guī)范;
(7)求功時不注意回答正負功;
(8)不注意區(qū)分整體動量守恒和某方向動量守恒;
(9)碰撞時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損失,兩物體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時,動能(機械能)損失最多,損失的動能在碰撞瞬間轉變成內(nèi)能;
(10)運用能量守恒解題時能量找不齊;
(11)求電路中電流時找不齊電阻,區(qū)分不清誰是電源誰是外電阻,求通過誰的電流;
(12)求熱量時區(qū)分不清是某一電阻的還是整個回路的;
(13)實驗器材讀數(shù)時不注意有效數(shù)字的位數(shù);
(14)過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開始階段,而忽視對全過程的討論;
(15)分析題意時,不注意是水平平面還是豎直平面,是記重力還是不計重力,計算數(shù)值錯誤等引起分析題意出現(xiàn)差錯,無法求解。
高三2021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高三2021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