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立冬養(yǎng)生的食療推薦
“立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jié)氣的第19個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女性立冬養(yǎng)生的食療推薦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女性立冬養(yǎng)生的食療推薦,歡迎查閱!
女性立冬養(yǎng)生的食療推薦
當歸生姜羊肉湯
用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用清水洗凈后再用生姜爆炒,當歸則以紗布包裹,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此湯特別適宜氣血虧虛、大病久病及產(chǎn)后的女性食用,對改善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也有顯著效果。
高麗參田七燉豬蹄掌
用料:高麗參15克、田七10克、豬蹄掌(也可換成雞或瘦肉)50克。隔水燉一小時。此湯有補氣、活血、通絡的功效,適用于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骨關節(jié)炎患者。
歸參山藥豬腰
配料:當歸10克,黨參10克,山藥10克,豬腰500克,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凈,放入鋁鍋內(nèi);
2.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口,放入鋁鍋內(nèi);
3.在鋁鍋內(nèi)加適量水,清燉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冷卻后,切成薄片,放在盤子里;
4.將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等與豬腰片拌勻即成。
白果蘿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清蒸人參雞
配料:人參15克,母雞1只,火腿10克,水發(fā)玉蘭片10克,水發(fā)香菇15克,精鹽、味精、蔥、生姜、雞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母雞宰殺后,退毛去凈內(nèi)臟,放入開水鍋里燙一下,用涼水洗凈;將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均切片;
2.將人參用開水泡開,上籠蒸30分鐘取出;
3.將母雞洗凈,放在盆內(nèi),置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大火上蒸至爛熟;
4.將蒸熟的雞放在大碗內(nèi),將人參切碎,與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將蒸雞的湯倒在勺里,燒開,撇去沫子,調(diào)好口味,澆在雞肉上即成。
銀耳粥
配料:銀耳20克、粳米150克、冰糖20克。
做法:
1.將銀耳用溫水發(fā)透,除去硬蒂、雜質(zhì),撕成瓣狀。粳米洗凈。
2.將粳米、銀耳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攪勻即成。
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有養(yǎng)肺、益氣和血、補腦強心的作用。
五香牛肉
配料:牛肉2500克,食鹽90克,白糖24克,紅醬油60克,姜塊2塊,蔥結(jié)只,料酒、茴香、桂皮、紅米汁各適量。
做法:
1.選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纖維用叮直切開后,切成500克左右的塊,然后用刀根戳出一排非刀洞,四面戳到。板上先撤上少許食鹽,將肉塊放在上面反復推擦,擦至鹽粒溶化(俗稱出汗),然后放在缸內(nèi)腌3—4天(夏季腌一天),經(jīng)過多次翻動,腌至肉紅、硬、香;
2.將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滾(水要多),投入肉塊,上下翻動幾次,撈出刷洗干凈;
3.在鍋底先放鍋墊,墊上放牛肉塊,加入茴香,桂皮、蔥結(jié)、姜塊、料酒、白糖、醬油和紅米汁,在大火上燒滾,·至牛肉變紅色時,再加入白湯淹沒牛肉,放入適量食鹽,試味后,加蓋燒至沸滾,再移小火上燜煮2小時左右,等用筷子能戳進牛肉時,撈出。冷透后,按其肌肉纖維橫向切片即成
阿膠蜜棗燉雞
用料:阿膠15克、蜜棗1個、雞肉50克。隔水燉一小時。此湯有補血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頭暈、失眠、胃痛者食用,男女均宜。
黨參杞子紅棗燉雞
用料:黨參30克、杞子15克、紅棗15克、雞肉150克。隔水燉。此湯既能補氣血又比較平和,一周吃兩次即可。適宜虛不受補的人。
立冬的由來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贝斯?jié)氣水已經(jīng)能結(jié)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jié);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jié),太陽已到達黃經(jīng)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立冬習俗意義
中國的節(jié)氣是農(nóng)耕風俗的載體,歷史過去了,留下的是文化。節(jié)令風俗實際是農(nóng)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現(xiàn)代生活中雖然已無實際意義,但增添了生活情趣。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
在現(xiàn)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立冬進補各地“吃得”五花八門。北方人大多在立冬這天要吃餃子,而在我國南方,立冬這天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