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倫理思想(2)
若水221147由 分享
時間:
二、道家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
?。ㄒ唬┑婪ㄗ匀??!暗婪ㄗ匀弧笔堑兰业闹饕軐W觀點,包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币饧慈艘缘貫榉▌t,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它自身的本性為法則。“道”在老子看來,它是它先于天地存在,是世界萬物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也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道是自在自為的,它可以被別物所效法,但自己卻別無所法,只能依照自身的本性,遵循自然而然、無為而又無不為的法則,所以說“道法自然”。
老莊認為:起初道和人處在原始混沌的統(tǒng)一之中,道、天、地、人融為一體,人通過德表現(xiàn)出一種無為、恬淡、淳樸的自然本性,這是對人自身的一種肯定;后來由于道和人的分離,人們疏遠了天地萬物,開始迷戀繁文縟節(jié),追求虛文浮華,文過飾非,貪多務得,爭權奪利,物欲橫流,爾虞我詐,甚至相互殺戮殘害,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本性喪失殆盡。這正是老莊所深惡痛絕的人類文明產(chǎn)生之后的現(xiàn)實世界,它是對人的自然本性的否定接著便是人通過天地向著道的回溯,即向著自己的自然本性的復歸,人們在返回到自然無為、逍遙無待的過程中,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境界,人與道在更高的層面獲得了新的統(tǒng)一。“道法自然”有其消極的一面,它主張人應該擯棄主觀目的、愿望和意志,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被動服從自然。但在今天,當人們在自然面前意志膨脹、為所欲為時,用它來克服人類惟我獨尊、目空一切、不尊重自然的思想傾向卻有著積極的意義。
?。ǘ┕?jié)制物欲,節(jié)用資源。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都主張節(jié)欲,這種思想客觀上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節(jié)用資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反對鋪張,暴殄天物,是歷代思想家的共識。這方面,道家由于對民眾、人性及社會理想的某種不甚樂觀的看法,更是竭力主張節(jié)制物欲,節(jié)用資源。老子《道德經(jīng)》說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即在有可能引起物欲的地方就開始進行節(jié)制。此外老子又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迸_灣學者馮滬祥對這“三寶”的解讀是“可以說是環(huán)境倫理的三大寶——一曰慈,代表關愛萬物生命,二曰儉,代表節(jié)約各種能源,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更代表不敢凌駕萬物眾生。”莊子也同樣主張節(jié)制,在他看來,節(jié)制物欲并不是輕視生命,相反的是,輕視物質利益才是重視生命的本義,人“重生則輕利”《莊子·讓王篇》。
?。ㄈ┪餆o貴賤的道德平等論。道家從“道”出發(fā),提出“物無貴賤”的命題,認為天下萬物在“道德”面前的地位和作用是均一的。“道德”的境界其實是一種無差別的境界,也就是一種對天下萬物一視同仁的客觀無私的境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薄独献印返?3章“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薄肚f子·秋水》站在“道”的立場來看,世界萬物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人和自然的關系是一種均等的關系。
三、佛家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
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本身不是生態(tài)學,但卻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其一,萬物有靈,萬物皆有佛性,都有內(nèi)在價值。佛教認為包括山川、草木、大地等在內(nèi)都具有佛性,禪宗強調“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體現(xiàn),都蘊涵著無窮的禪機,都有著平等的內(nèi)在價值。其二,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生命觀。佛教的眾生平等不僅是不同個體和種族的人的平等,而是超越人的范圍,是宇宙間一切生命的平等,包括動植物。在此前提下,佛家進一步提出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觀念。佛家為此提出了“不殺生”的戒律要求,成為約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爸T罪當中,諸功當中,不殺第一”《大智度論》第13卷。其三,追求“極樂世界”的凈土理想。凈土,指的是佛的居所,也即是佛教徒追求的清凈處所。為此,佛教徒喜歡在青山綠水間筑庵建廟,為清修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他們順應自然,融入自然,栽花種樹,憐惜生命,美化自身及周圍的環(huán)境。這一點對于我們今天倡導環(huán)保、美化家園有著深刻的啟示作用。
當然,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豐富多彩,除了儒道佛三家主要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之外,其他思想家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同樣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承與發(fā)展。難怪西方一些學者研讀了東方一些文明古國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后,驚嘆于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倫理思想所蘊涵的巨大的價值魅力,認為如果能夠將其合理地傳承、利用并推廣,這對于保護環(huán)境、善待自然以及重建和諧家園將起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