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藝術性運用分析(2)
若水221147由 分享
時間:
二、轉化工作中,批評方式的選用妥當與否,直接關系著轉化效率。批評方式有多種,事后批評是其中的一種。在實際工作中,事后批評的選用,有時更能敲開后進生的心扉,為了解當時情況,公正地進行評價、處理打下教育基礎。當然,事后批評決不是姑息遷就,而是等待時機,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什么是事后批評?事后批評,也叫延緩性批評,就是在問題發(fā)生后先設置一個緩沖階段 ,等當事人頭腦冷靜下來后再作批評教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冷處理”。準確把握冷處理,對解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矛盾能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
1、采用事后批評,能發(fā)揮被批評者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作用。
人的心理狀態(tài)對接受批評信息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當人們的情緒處在穩(wěn)定或心情舒暢時,最易于接受批評的信息;當情緒處于被動或在氣頭上時,感受到批評的信息就會引起猜疑和抗拒心理。 事后批評就是讓人在情緒穩(wěn)定易于接受信息的狀態(tài)下接受批評,以獲得最佳效果。作為班主任,常碰到兩個學生發(fā)生口角或打鬧的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班主任都會立刻制止,然后進行批評教育,但有時效果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是當事學生的情緒還沒有穩(wěn)定下來,還未意識到口角、打鬧本身就不對,其思維還停在老師該如何給自己做主上。此時,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或是壓服、或是各打五十大板、或是有失公允;實際工作中,每當我遇到這種事時,總是巧妙地動用事后批評的教育手段,先讓當事者回去考慮對方到底錯在哪里,我到底對在哪里;然后再等到過了一段時間后進行處理。由于通過時間的延緩,給雙方了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使他們被激情淹沒了的理智重新恢復過來。當我在對此事進行處理時,雙方均能覺察到自己的錯誤根源。所以,恰當?shù)剡\用這一手段,能發(fā)揮被批評者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作用。
2、采用“冷處理”可以起到:“鈍化矛盾”的作用。
所謂鈍化矛盾,就是在矛盾一時無法根本解決的情況下緩沖矛盾?,F(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有多種多樣,有的矛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地步,就因順勢解決;有多矛盾比較復雜,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時還不具備解決的條件,如果把它先鈍化一下,再待機處理,也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歷史上“將相和”的故事,可以說是鈍化矛盾的典型例子?,F(xiàn)實中,我班有兩名女生,在初一時就相互推諉。一次出黑板報時,雙方又斗起嘴來,問其原因,小學一個班時彼此矛盾重重,老師沒有解決,到了初中,又是一個班,于是矛盾再一次激化。為此,我不失時機地采用“鈍化矛盾”這一手段,先讓雙方停止口角,然后和她們約定:這一周內不準和對方講一句話,誰先說話就是誰錯。一周后,再回頭處理這事時,雙方覺得彼此之間無深仇大恨,也覺察到了斗嘴吵架不僅影響集體榮譽,也影響了雙方的學習情緒,彼此不說話卻相安無事,于是,雙方共同達成協(xié)議,互不說話,共同維護性集體的榮譽??梢?,鈍化矛盾有利于排除學生間的不安定因素,使班級工作順利開展。
3、采用“冷處理”,要注意選擇時機。冷處理主要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1)性格暴躁,自制力差的學生犯了錯誤;
(2)家庭原因或身體不適的學生犯了錯誤;
(3)某學生的錯誤比較復雜,而且抵觸情緒比較大時。
教師在運用時,要根據(jù)情況靈活使用。但是,“冷處理”不能坐待時機,相反,還應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時機的到來。我班有個學生,一次在課堂上頂撞了自己認為課講得不好的老師,我得知此事后,就想,如果馬上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進行批評教育,然后責令他向老師賠禮道歉,這名學生表面上可能屈服,內心里極有可能還會遇事爆發(fā),因此,我不失時機地使用事后批評這一方式,沒有直接地談論此事,只是輕輕地說:“我聽到你對某某老師很不禮貌,很出意外,明天到我的辦公室里談談?!苯?jīng)過一晚上的思考,冷靜下來的學生在第二天上我辦公室時終于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我知道這一延緩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它既為學生在談話前自我反省提供了條件,又促使學生自我反省,激起了學生感情上的變化,使其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采用事后批評這一教育手段時,特別要注意時機的把握。
三、講究批評的藝術性,合理地使用批評用語,有時能更好處理一些在校園內發(fā)生的矛盾。
作為班主任,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講究批評的藝術性,加大情感的多投入,善于借鑒其他老師的教育經(jīng)驗,就會讓自己的工作減少難度。筆者曾經(jīng)借助一位極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的教育個案,有幸地調節(jié)了一位學生和他的任課教師之間發(fā)生的矛盾,因為調節(jié)地及時,這位學生的情緒很快就平復了。記得是這么一天,一名后進學生,下課后找到我,說上節(jié)課她根本沒有違犯紀律,而是她旁邊的同學沒有注意聽講,老師卻把她批評了。說話的語氣,是氣呼呼的,給人感覺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我一看,這是來告狀的??磳W生的表情,老師可能真的批評錯了。怎么解決?聽完后,我稍停了一下,然后問她:“你是不是感到心里特別的委屈的?”“是呀,”學生回答。接著我又問她:“老師問你一個問題,人這一輩子,有沒有不受一點委屈的?”她說:“沒有,誰能一輩子一點委屈都不受?”我說:“是呀。人都有受委屈的時候,這樣人就有一個承受委屈的能力問題。能夠承受委屈的人,在委屈面前就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被意想不到的委屈壓垮,活的就剛強,就自我。不能承受委屈的人,一點小的委屈,就可能把自己壓垮。而承受委屈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鍛煉出來的。每受到一次委屈,挺過來了,承受委屈的能力就強了一點。讓我說啊,你今天是占了個大的便宜,第一,老師批評你,客觀上是在關心你,這點對吧?”她點了點頭?!暗诙?,恰恰是老師的失誤,讓你真實的感受到一次受委屈的體驗,如果正確對待,你就有了一次鍛煉的機會,而且很難得的機會。你說是吧?”聽我這么一說,這名學生不再生氣了,而是笑了。從人生視野的角度說服了學生。一次誤會,一次教育學生的機會。而且是機會難得。
總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棘手問題,如果要采用批評的手段,那么一定要注意批評時機的選擇和批評方式的選用,再加上合理的使用批評用語,講究批評的藝術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與后進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從而達到教育改正其行為必先改正其心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