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生活課堂 > 禮儀 > 校園禮儀 > 校園文明的禮儀常識

校園文明的禮儀常識

美婷1873 分享 時間: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所必要的,那么關于校園文明的基本禮儀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校園文明的禮儀常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校園文明的禮儀常識

一、課堂禮儀: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上課遲到,應喊"報告",經(jīng)教師同意后方可進教室,走進教室后,應速坐好,保持安靜。

2、聽講:上課時坐姿要端正。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nèi)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時可起來回答;發(fā)言時,身體要立正,態(tài)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使用普通話。

3、下課:下課時,全體同學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有領導或教師聽課時,要讓師長先走,全體學生起立迎送。

二、集會禮儀:

1、參加集會,要準時、有序。要按指定地方整齊就座,不早退,不隨便進出,會議結(jié)束后要有序退場。

2、會議期間,要認真傾聽,不得看書、談話、吃東西、扔雜物、打瞌睡,講話或報告結(jié)束后要鼓掌,以示感謝。

3、每周一升國旗儀式,統(tǒng)一著裝,準時參加,列隊整齊,面向國旗,肅立致敬。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認真聆聽國旗下講話,不得說話、搞笑。升降國旗時,凡經(jīng)過現(xiàn)場的同學都應面對國旗,自覺肅立,待國旗升降完畢,方可自由活動。

三、 尊師禮儀:

1、在校園內(nèi)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要讓老師先行,并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買飯、打水或乘車時對教師應主動禮讓。

2、對師長或來賓要主動問好致意,主動讓座,讓路,答問時彬彬有禮,不圍觀嘲笑,指指點點。家長或親友來校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在家長和老師間作介紹。

3、與老師談話時應立正,在教室座位上與老師談話應起立,得到老師允許后,再坐下聽講。領獎或向師長交物品時,雙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進老師的辦公室或宿舍,先喊“報告”或先敲門,經(jīng)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6、尊重老師的勞動,聽從老師的指揮。對老師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在課后與老師交換。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四、 同學間禮儀:

1、同學間要團結(jié)互助。不說臟話、粗話,不罵人,不說傷害同學的話,不做對同學無理的事。

2、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時歸還,并要致謝。

3、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tài)、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

4、嚴禁對同學人身攻擊,打架斗毆,聚眾鬧事等違紀違法行為。

5、誠實守信,說做一致,有錯就改。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借他人錢物及時歸還。外出時要禮貌待人、謙虛好學,展現(xiàn)三中學子的風采,維護學校聲譽。

五、校內(nèi)公共場所禮儀

(一)校園

1、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亂扔紙屑、粉筆頭、果皮、包裝袋。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校園嚴禁吃泡泡糖、瓜子類食品。

2、愛護標語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樹木。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電器設施;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不踐踏草地,不攀枝摘花;節(jié)約用水用電,不開長明燈。

3、嚴禁吸煙、喝酒、、看黃色影視書刊、不進“網(wǎng)吧”,不參與迷信、邪教活動。

4、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自行車要存放在指定的地點,不亂停、亂放,嚴禁在校內(nèi)騎車、帶人。

(三)餐廳

1、不搶跑、搶飯。自覺排隊、不插隊,不大聲喧嘩,不敲擊碗筷,不把飯菜撒在地上。

2、要尊重食堂工作人員的勞動,愛惜糧食,注重節(jié)儉,不亂倒剩菜剩飯。吃不完的食物應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四)宿舍

1、宿舍內(nèi)要保持整潔。箱子、衣服、鞋帽、日用品等應放在指定位置,不往窗外或樓下倒水,扔東西、吐口水。

2、按時起床、就寢。熄燈鈴后不得談話、打鬧,不得進行體育或其他活動。

3、講究文明,不說臟話粗話,嚴禁吸煙喝酒。

4、到他人宿舍,應先敲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非經(jīng)教師同意,男、女生不準互串宿舍。

5、文明用廁,愛護衛(wèi)生設施,損壞設施應主動賠償。

校園文明禮儀規(guī)范

一、接訪禮儀 

尊重來賓(領導、專家等),在校園公共場所遇見來賓應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

如遇到來賓提問要彬彬有禮,認真回答。

來賓進入課室、會場等場所時,要起立鼓掌歡迎他們的到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遵守課室、會場紀律,不吸煙,不交頭接耳,并關閉通訊工具;結(jié)束時,要起立鼓掌歡送來賓,待領導(專家)離開后再離開。

遇有來賓召集訪談,應按約定的時間提前15分鐘到達指定地點,衣著整潔、樸素大方;舉止文明、行為得體;關閉通訊工具;要把握語言技巧,發(fā)言要有準備,不說不負責任的有損學院形象的話。

來賓進入辦公室、教室、學生宿舍時,學生應主動起立、問好和讓座,來賓離開時起身送行。

二、言行禮儀 

語言文明,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進、坐)、歡迎您(光臨、參觀、指導)、謝謝、沒關系、對不起、再見、晚安等,音量適中,講普通話,不說粗話。

男女交往舉止得體,在公共場所的行為不超乎一般同學關系。

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起身和落座時不發(fā)出聲響;抽屜、窗戶要輕輕拉推;不影響他人,保持安靜。

愛護公物,講究衛(wèi)生,不踐踏草坪;不在校園內(nèi)亂寫、亂畫、亂張貼;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三、餐廳禮儀 

節(jié)約糧食,文明就餐。

不相互喂食。

維護食堂秩序,排隊打飯,相互謙讓。

維護食堂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

尊重食堂工作人員的人格和勞動,不與食堂工作人員爭吵,更不得有辱罵、毆打和其它無理行為。

禮儀的含義

是"禮"和"儀"兩個詞組合起來的合成詞,是在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符合禮的要求,維護禮的精神,指導、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的行為方式和活動形式的總和。

禮儀是在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符合禮的要求,維護禮的精神,指導、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的行為方式和活動形式的總和。

禮儀的表現(xiàn)形式有:禮節(jié)、禮貌、儀表、儀式、器物、服飾、標志、象征等。

禮儀教育的內(nèi)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內(nèi)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guī)范稱為禮節(jié),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xiàn)稱為禮貌。

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校園文明的禮儀常識相關文章:

小學生校園文明禮儀

小學生文明行為順口溜

校園文明禮儀倡議書模板5篇

有關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

關于校園文明禮儀標語

校園禮儀之課堂禮儀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

文明禮儀在校園心得體會3篇

117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