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學一年級精選優(yōu)秀美術教案

涵櫻1147 分享 時間: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及基本規(guī)律,理解視平線、消失點,初步掌握畫出透視效果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對比觀察的方法,運用透視規(guī)律,嘗試用油畫棒或水粉、水彩等材料表現(xiàn)身邊的景物,畫出縱深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分析原理,運用透視原理,進行風景畫的寫生。教學難點:表現(xiàn)“近大遠小”的畫面時,對直立物體的認識及表現(xiàn)。

教學設計

一、照片觀察,感知近大遠小,點明課題(約4分鐘)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外出游玩嗎?你們去過哪些地方?能展示一下嗎?(課前布置學生帶外出游玩照片,選擇有代表性的風景照片1-2張,用投影放大觀察。)

2.師:請照片的主人給大家介紹一下照片中的風景。(在分享交流中教師引導觀察遠近區(qū)別,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近處看到什么?遠處有什么景物?你怎么看出是遠處的?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照片中的景物越遠越怎樣?

3.老師也帶來一張照片,我們來看一下。畫面中看到了什么?你發(fā)現(xiàn)鐵軌的變化了嗎?遠處的鐵軌本身是不是真的變窄變細了呢?那么為什么我們看到它們越遠就越小了呢?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近大遠小”。(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

二、直觀體驗近大遠小,揭示原理

1.教具演示。

取一疊大小相同的綠色彩紙重疊,在重疊的紙面上剪出一棵樹的形狀,用毛衣針從中間穿過,等距排列開。然后從側面(橫向)和正面(縱向)觀察比較——側面(如圖①)看相同大小的樹排列整齊;將樹形正面微側面向學生(如圖②)再觀察,產生近大遠小的視覺效果,如不明顯還可以將教具一端靠近學生的眼睛,以產生明顯的透視效果。

師(梳理提問):這些樹大小一樣肯定沒錯吧?看來可以肯定樹木的尺寸沒有變化,可是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樹卻是近大遠小的,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生:討論為什么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

2.揭示原理。

師:物體反射的光透過瞳孔投射在視網膜上,人的視覺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夠遮擋的視覺角度大,離得遠的景物能夠遮擋的角度就小,因此,會出現(xiàn)“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其實物體本身的尺寸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是我們的眼睛帶給我們的錯覺。(板書:錯覺)

3.互動游戲。(1)師:為了讓同學們更簡單的理解,請大家伸出自己的手臂一前一后,睜開一只眼睛,用你的小手掌遮擋住觀察的視線,看看手掌離眼睛的遠近與觀看的結果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你的手會不會真的一大一小?其實是我們的“眼睛”欺騙了我們呢,其實很簡單,靠眼睛越近,物體越大,離眼睛越遠,物體越小。

(2)師:下面考考你們,看下老師這里的兩個小朋友,我們是從哪個角度看他們,才會看到這樣的形象?(俯視人物形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理解近大遠小現(xiàn)象產生的原理。

三、圖片觀察,驗證透視規(guī)律,學習表現(xiàn)

1.跟我找。

師:原來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是我們的眼睛帶給我們的錯覺,那么只要是我們視線里的.事物就應該都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跟老師來找一找,這些圖片中你找到這樣的規(guī)律了嗎?在哪兒?①大片向日葵。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向日葵花盤的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教師適當引導觀察遠處山坡上的樹木與向日葵的大小比較,得出結論,近大遠小適用于所有景物。

②林蔭道。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路面、樹木梳理出“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處的清晰,遠處的模糊”等同原理的透視規(guī)律。

③學生在園林中寫生的場景。請學生找找畫面中的“近大遠小”。(包括人物、墻壁、格窗、長廊、柱子等。)

師:像這樣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同學們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明顯的例子?2.跟我學。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確定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無處不在,那么怎樣能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呢?先跟老師來看一看透視分析圖。帶領學生觀察示意圖,簡單了解消失點、視平線以及水平面和垂直面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示意線。

3.跟我畫。

師:有了這幾個法寶概念,表現(xiàn)一個林蔭道就容易多啦。(正立面林蔭道)

教師示范:在四開淡綠色卡紙上用藍色粉筆畫出視平線,確定消失點,確定路面寬度透視示意線,確定道路兩側樹木的透視示意線。然后迅速的用水粉色(或者炫彩棒)鋪出路面、草地天空的大色塊。

師:現(xiàn)在誰來幫我在道路兩邊種上樹?請學生上來用大筆調色確定道路兩側樹木的位置,畫

出主干,充分體現(xiàn)垂直面透視示意線的作用,教師幫忙快速表現(xiàn)枝葉,完成風景速寫。四、作品賞析,鞏固透視規(guī)律,拓寬視野。

課件展示風景名勝攝影、中外名畫、生活中的設計、同學的畫四組圖片。

第一組:風景名勝攝影(天安門,長城,引導尋找近大遠小現(xiàn)象,展示示意圖。)

第二組:中外名畫(中國畫《大漠之舟》,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引導觀察不同角度的近大遠小的表現(xiàn)。比如油畫那幅可以設計提問:這幅畫里近大遠小的透視線和林蔭道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纖夫們在往畫面的哪個方向走?畫家站在纖夫們的哪一邊看到這樣的情景?)第三組:生活中的設計(建筑上的巧妙設計,課本中展示的兩例墻畫。引領感受近大遠小的巧妙利用,可以產生奇妙的效果,以實例展示拓寬學生的視野,發(fā)散思維)

第四組:同學的畫(《門前的路》《小巷深深》,從奇妙利用回到表現(xiàn)目標,明確今天的作畫內容)

五、作業(yè)要求,表現(xiàn)近大遠小,評價總結

1.提出作業(yè)要求。

(1)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畫畫你生活中的景物,畫出縱深感;

(2)用你擅長的畫法作畫,提倡用色彩直接表現(xiàn),可以選擇水粉色或者炫彩棒、油畫棒。

2.繪畫題材參考。

師:老師搜集了一些在生活常見的景象,可以給你們的畫面作一些參考。

3.展示與評價。

將學生的作業(yè)布置成展,師生共同點評,側重畫面的縱深感、景物的正確透視。對角度不單一,色彩表現(xiàn)大膽有層次,特別是在近大遠小的基礎上還表現(xiàn)出“近清遠糊”的作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加以褒贊,給學生正確的色彩表現(xiàn)方向的指引。

六、課后拓展,巧做近大遠小,玩玩看看

教具展示:書本“小實驗”之二的圖例做成的陀螺,放到投影下捻轉觀察。

另外,今天我們學習了“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請同學們充分地運用所學的透視知識觀察和寫生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要養(yǎng)成隨時寫生的好習慣。

作業(yè)要求

本課設計有兩次學生作業(yè)。

第一次作業(yè):在小紙片(便利貼)上用彩色筆迅速的畫出《林蔭道》的透視示意圖。第二次作業(yè):用色彩表現(xiàn)一幅風景畫,體現(xiàn)近大遠小的透視規(guī)律,畫出縱深感。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2

學一年級美術教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剪紙拉花,初步了解拉花制作的方法。

2.學會能夠剪制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拉花,并體驗紙材的特性,學會使用剪刀剪出美麗的圖案。

3.通過教學拓展同學的思維,讓同學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考慮、想象、自主學習等欣賞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紙材和剪制手段表示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來美化教室、家里自身的房間等環(huán)境。

教學難點:

對于剪刀的使用,小朋友們較難控制,薄紙剪時要細心,做到不剪斷,拉花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和在剪制彩練時對于紙張和色彩的選擇與排列。

課前準備:

小朋友:多種彩色紙油光紙、剪刀、膠水等

教師:課件各種拉花范作,剪刀、膠水、訂書機、橡皮筋、多種彩色紙。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一根橡皮筋,問:你認識它嗎?

生:橡皮筋。

師:我想請一位小助手來幫我拉一拉橡皮筋。(出示半個課題:拉。師生同拉,使之變長)你發(fā)現(xiàn)橡皮筋有什么變化?

生:橡皮筋變長了。

師:老師這里又有一樣東西,你說是什么?

生:紙。

師:每組同學的桌上都放著這樣的紙條,請你們拉一拉,它會變長嗎?

生:(試驗)不會變長!

師:你能想方法讓它變長嗎?

(生表示疑惑)

師示范)你瞧,這樣剪一刀就比原來的長了,你還能變長嗎?讓我們來比一比,誰能讓紙條變得更長。

(生討論、制作、比較)

師(小結):真好!經過同學們的一起努力,我們讓一張紙條跟橡皮筋一樣變長了,還想出了那么多使紙條變長的方法,你們可真厲害!同學們,你知道你自身做的東西叫什么嗎?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做的“剪拉花”(出示課題:《剪拉花》)。

2、欣賞拉花,激發(fā)興趣:

(1)欣賞課件中的范作

(2)前后四人小組討論,指導同學拉花的用途。

六一兒童節(jié)、過年……等喜慶的日子來美化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3、學做拉花:

(1)提問:怎樣表示拉花?用什么工具和資料?

(2)同學考慮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嘗試用各種紙張剪制。提示:①可以進行小組討論;②嘗試比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紙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尋找拉花制作的規(guī)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問: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3)同學上臺扮演,教師講述并補充。

(4)

4.剪制拉花,巡視指導。

(1)嘗試制作花樣,并互相交流。

(2)變化各種拉花,可以將拉花連起來,也可以變成另一件裝飾物。

(3)同學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褒揚創(chuàng)新小組。

提示:對于個別不善于用剪刀和不善于觀察考慮的同學,應多加鼓勵,同時請同組能力較強的同學協(xié)助。

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個小組,將自身剪切的拉花組接起來美化教室的四角。

(2)用拉花打扮一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

(3)教師小結。在視頻展示臺上投影出各種形式的拉花,鼓勵同學自身設計新花樣。

提出評價建議:能否與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變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創(chuàng)意、與眾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課題,研究拓展。

(1)嘗試制作其他樣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和裝飾環(huán)境。

(2)課后探究拉花還可以用什么資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和拉花的其他用途。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3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享受自制“食品”的喜悅,提高對美食的興趣與欣賞水平。

2、學習泥塑的簡單技法,用可塑性材料進行食物造型。

3、在布置食品店,進行模擬商品交易過程的游戲中,體驗社會生活分工協(xié)作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泥塑的簡單技法,用可塑性材料進行造型。

教學難點:制作的精巧,細致。

教學準備:

教具:學成蛋糕房,各類范品,制作用具。

學具:彩泥等各類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準備制作用具,規(guī)范美術制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演示:學成蛋糕房,引導學生欣賞。

1)你看到了什么?

(蛋糕,面包,糕點,餅干等)

2)你去過哪兒嗎?什么時候去過?

3)你能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4)你對他們哪兒的什么印象最深刻?

2、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教師出示多份蛋糕,供合作小組欣賞感知。

1)這是什么?

2)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嗎?

3)你覺得好看嗎?你覺得哪里最好看?

4)聞聞他的味道,怎么樣?

5)想不想嘗嘗?品嘗蛋糕。說說味道?

2、教師制作的范品展示。

1)你知道這是又是用什么做的嗎?

2)你知道做的是什么?

3)你知道制作的步驟嗎?

3、學生們相互討論,交流。

你們覺得做糕點怎么樣才能做的象?

(抓住糕點的特征,重點是制作糕點的奶油的.樣式,精致的制作奶油裝飾)。

4、情境創(chuàng)設

四人小組為單位,合資開一家小小食品店,你有什么高招來促進銷售呢?

1)你們是怎樣分工的?

2)你們主要是經營什么食品?

3)你們的特色食品是什么?

4)價格怎么樣?

四、學生嘗試練習

用彩泥,彩紙等各色材料制作“食品”,經營小小食品店。

五、教師巡回指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展示,游戲。

1、“小小食品店”開張,模擬經營。

2、學生扮演,“店主”食品介紹,“顧客”挑選。

3、學生們游戲活動小結。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昆蟲的外形、色彩、名稱、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2、激發(fā)學生更強的探索學習興趣和愛護動物的情感。

重點難點:

1、能根據昆蟲不同的特點畫出不同昆蟲的作品。

2、學生評價時描述的多角度。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到入新課

1、教師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飛”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美麗的小蟲。他們有的在空中輕舞飛揚,有的在草叢中悠閑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著搬家,有的卻在樹葉上沐浴陽光。下面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蟲。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昆蟲的影片。教師扳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你們看了這些美麗的昆蟲,你最喜歡那一種昆蟲?為什么喜歡呢?

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昆蟲,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2、教師歸納板書:形狀、顏色、習性。讓學生明白了解的要點。

老師這里有很多昆蟲,它們馬上就要來到你們中間了。請你們互相說一說這種昆蟲,討論完后每組選一名同學來介紹它。

3、教師發(fā)給每組學生昆蟲的圖片,學生分組討論——如何來介紹這種昆蟲?選一位同學來介紹。

4、學生介紹完那一種昆蟲,教師就在實物投影儀上就出現(xiàn)這一種昆蟲形象(繪畫作品)。請學生看是怎樣表現(xiàn)昆蟲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畫家們是怎樣表現(xiàn)的。

三、表現(xiàn)

1、教師演示畫出昆蟲。一邊畫一邊講故事情節(jié)。

2、學生分小組進行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學生說說上堂課的學習內容給你什么收獲,談談體會。

二、小組活動,互相說說自己所畫昆蟲的特征

三、學生活動,把畫畫完整

四、小觀摩活動,學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體會樂趣。

五、評價:同學們做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昆蟲,你們看,它們正在開聯(lián)歡會呢。去欣賞一下,他們是誰?美在哪里?

1、將學生的作品剪出,貼在展臺上,學生分組欣賞參觀。

2、教師隨意拿一只“昆蟲”放在投影儀上,同學們說一說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說一說學會了什么?

這節(jié)課你們收獲很大,你將如何處理你的小昆蟲呢?是送給好朋友,還是放在家作小擺設,或就扔掉呢?

3、引導學生將作品保管好。


2020小學一年級精選優(yōu)秀美術教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55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