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精選總結5篇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精選總結5篇

傅維1147 分享 時間:

直到高二,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獲取知識一方面從教師那里接受,但這種接受也應該有別于以前的被動接受,它是在經過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礎上接受。另一方面通過自學主動獲取知識。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是成績能否突破的關鍵。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嘉锢碇R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1

1.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一個熱力學系統,從某一狀態(tài)出發(fā),經過某一過程達到另一狀態(tài)。若存在另一過程,能使系統與外界完全復原(即系統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同時消除了原來過程對外界的一切影響),則原來的過程稱為“可逆過程”。反之,如果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系統和外界完全復原,則稱之為“不可逆過程”。

可逆過程是一種理想化的抽象,嚴格來講現實中并不存在(但它在理論上、計算上有著重要意義)。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與熱現象有關的實際宏觀過程都是不可逆過程。

2.對于開氏與克氏的兩種表述的分析

克氏表述指出:熱傳導過程是不可逆的。開氏表述指出:功變熱(確切地說,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兩種表述其實質就是分別挑選了一種典型的不可逆過程,指出它所產生的效果不論用什么方法也不可能使系統完全恢復原狀,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請注意加著重號的語句:“而不引起其他變化”。比如,制冷機(如電冰箱)可以將熱量q由低溫t2處(冰箱內)向高溫t1處(冰箱外的外界)傳遞,但此時外界對制冷機做了電功w而引起了變化,并且高溫物體也多吸收了熱量q(這是電能轉化而來的)。這與克氏表述并不矛盾。

3.不可逆過程的幾個典型例子

例1(理想氣體向真空自由膨脹)如圖1所示,容器被中間的隔板分為體積相等的兩部分:a部分盛有理想氣體,b部分為真空?,F抽掉隔板,則氣體就會自由膨脹而充滿整個容器。

例2(兩種理想氣體的擴散混合)如圖2所示,兩種理想氣體c和d被隔板隔開,具有相同的溫度和壓強。當中間的隔板抽去后,兩種氣體發(fā)生擴散而混合。

例3焦耳的熱功當量實驗。

這是一個不可逆過程。在實驗中,重物下降帶動葉片轉動而對水做功,使水的內能增加。但是,我們不可能造出這樣一個機器:在其循環(huán)動作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時使水冷卻而不引起外界變化。由此即可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普朗克表述”。

再如焦耳-湯姆生(開爾文)多孔塞實驗中的節(jié)流過程和各種爆炸過程等都是不可逆過程。

4.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

對上面所列舉的不可逆過程以及自然界中其他不可逆過程,我們完全能夠由某一過程的不可逆性證明出另一過程的不可逆性,即自然界中的各種不可逆過程都是互相關聯的。我們可以選取任一個不可逆過程作為表述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但不論具體的表達方式如何,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在于指出:一切與熱現象有關的實際宏觀過程都是不可逆的,并指出這些過程自發(fā)進行的方向。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2

一、傳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并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傳感器.它的優(yōu)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wěn)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二、傳感器的應用(一)

1.光敏電阻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3.電容式位移傳感器

4.力傳感器————將力信號轉化為電流信號的元件.

5.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將電磁感應這個磁學量轉化為電壓這個電學量的元件.

外部磁場使運動的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在導體板的一側聚集,在導體板的另一側會出現多余的另一種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左右兩例會形成穩(wěn)定的電壓,被稱為霍爾電勢差或霍爾電壓.

三、傳感器的應用(二)

1.傳感器應用的一般模式

2.傳感器應用:

力傳感器的應用——電子秤

聲傳感器的應用——話筒

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電熨斗、電飯鍋、測溫儀

光傳感器的應用——鼠標器、火災報警器

四、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1、光控開關

2、溫度報警器

五、傳感器定義

國家標準GB7665-87對傳感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guī)定的被測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數學函數法則)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為,傳感器的存在和發(fā)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p>

“傳感器”在新韋式大詞典中定義為:“從一個系統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種形式將功率送到第二個系統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們?yōu)榱藦耐饨绔@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

而單靠人們自身的感覺器官,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guī)律以及生產活動中它們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而傳感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在現代工業(yè)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用各種傳感器來監(jiān)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tài)或狀態(tài),并使產品達到的質量。因此可以說,沒有眾多的優(yōu)良的傳感器,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在基礎學科研究中,傳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進入了許多新領域:例如在宏觀上要觀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觀上要觀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縱向上要觀察長達數十萬年的天體演化,短到s的瞬間反應。此外,還出現了對深化物質認識、開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種極端技術研究,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弱磁場等等。

顯然,要獲取大量人類感官無法直接獲取的信息,沒有相適應的傳感器是不可能的。許多基礎科學研究的障礙,首先就在于對象信息的獲取存在困難,而一些新機理和高靈敏度的檢測傳感器的出現,往往會導致該領域內的突破。一些傳感器的發(fā)展,往往是一些邊緣學科開發(fā)的先驅。

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yè)生產、宇宙開發(fā)、海洋探測、環(huán)境保護、資源調查、醫(y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之泛的領域??梢院敛豢鋸埖卣f,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復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由此可見,傳感器技術在發(fā)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發(fā)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傳感器技術將會出現一個飛躍,達到與其重要地位相稱的新水平。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1、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和時間的關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1)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勻變速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和時間的關系:s=v0t+1/2at

注意:當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當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兩個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內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和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數比。

自由落體運動: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靜止下落的物體所作的運動;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論:2gh=vt2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4

一、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生電流的條件:

(1)自由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和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1、定義式:I=U/R;

2、推論:R=U/I;

3、電阻的國際單位時歐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線:

三、閉合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電鍵組成;

1、電動勢: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E表示;

2、外電路:電源外部的電路叫外電路;外電路的電阻叫外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外電壓;3、內電路:電源內部的電路叫內電阻,內點路的電阻叫內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內電壓;如:發(fā)電機的線圈、干電池內的溶液是內電路,其電阻是內電阻;

4、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外電壓之和;E=U內+U外;U外=RI;E=(R+r)I

四、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閉合電路里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1、數學表達式:I=E/(R+r)

2、當外電路斷開時,外電阻無窮大,電源電動勢等于路端電壓;就是電源電動勢的定義;

3、當外電阻為零(短路)時,因內阻很小,電流很大,會燒壞電路;

五、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升越高而減小;

六、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降低到某一值時電阻消失,成為超導;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5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四、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fā)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見第一冊P175〕

5.機械波、橫波、縱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fā)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xù)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fā)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見第二冊P21〕}

注:

(1)物體的固有頻率與振幅、驅動力頻率無關,取決于振動系統本身;

(2)加強區(qū)是波峰與波峰或波谷與波谷相遇處,減弱區(qū)則是波峰與波谷相遇處;

(3)波只是傳播了振動,介質本身不隨波發(fā)生遷移,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

(4)干涉與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動圖象與波動圖象;

(6)其它相關內容:超聲波及其應用〔見第二冊P22〕/振動中的能量轉化〔見第一冊P173〕.

六、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I:沖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統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非彈性碰撞Δp=0;00

(6)物體的內能是指物體所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對于理想氣體分子間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為零;

(7)r0為分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分子間的距離;

(8)其它相關內容:能的轉化和定恒定律〔見第二冊P41〕/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環(huán)保〔見第二冊P47〕/物體的內能、分子的動能、分子勢能〔見第二冊P47〕.

九、氣體的性質

1.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T=t+273{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

(1)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t為攝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十、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精選總結5篇相關文章:

1.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

2.高二物理知識點精選整合5篇

3.2020最新高二物理考試知識點精選5篇分享

4.高二生物會考知識點精選總結五篇

5.最新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分享五篇

6.最新高二物理知識點復習集錦五篇

7.精選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三篇

8.最新高二物理復習知識點歸納梳理5篇

9.高二物理最新重點知識點梳理五篇

10.2020高二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三篇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精選總結5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