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讀后心得

俊杰0 分享 時間: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啊跺羞b游》讀后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逍遙游》讀后心得1

在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時期,我偏愛于道家代表人物莊周,也喜歡看他的代表作《莊子》,其中最讓我身臨其境的,就是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钡谝痪湟怀?,讀起來就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韻味。文章描述的都是虛無縹緲,并非真實存在的。但在腦海中,卻能意外浮現出深海中一條大魚的情景。深黑的海,襯托著大魚更加的醒目。

“而化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蹦敲麨轹H的大魚游著游著就飛起了,從深黑的海洋到湛藍的天空,他的翅膀就像天邊的云彩,是那樣的輕巧。閉起雙眼,就仿佛我坐在他的脊背上,吹著微風,領略著河山的美,就突然冒出奇特的想法,像詩仙李白那樣,斟一杯小酒,那可真是逍遙自在了。

逍遙游,至始至終,語言簡潔,讀起來卻讓人深陷其中的意境,無法自拔。從文章的第一句開始,就陷入了章子創(chuàng)造的,只有在夢境李才會出現的畫面。就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無欲無求,逍遙自在的在自己的世界里馳騁。

《逍遙游》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肆意,卻又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一篇文章讀下來,哪怕并不了解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些什么,但也能被它所散發(fā)出來的浪漫氣息和自由逍遙的氣息所感染。

《逍遙游》讀后心得2

《逍遙游》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肆意,卻又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一篇文章讀下來,哪怕并不了解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些什么,但也能被它所散發(fā)出來的浪漫氣息和自由逍遙的氣息所感染。

其實,文中不論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還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這篇文章借此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道理。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成為真正的“逍遙”。里面的大道理,對于我來說或許很難一時去理解,但我能體會到,文章中每一詞,每一句所散發(fā)出來的自由和逍遙的感覺。

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境界,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才能是真正的“逍遙者”。

我很向往那種忘我的境界,想去更深入的理解到底什么是逍遙、什么是忘我。在如今這個誘惑極多、十分嘈雜的世界里,有誰能夠進入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呢?我想做一個現代的“逍遙者”,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我對追求逍遙的理解就是減少對物質上的需求,我們需要提高在精神上的享受,做真正逍遙的人。

《逍遙游》讀后心得3

北冥有魚,其名為鹍,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天池也。

語出莊子《逍遙游》。何為逍遙?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無己者逍遙?!钡踩藷o法得到逍遙因為會有所憑借有所限制,做人無論如何也會受到壽命的限制。如此怎樣也不得逍遙。莊子因此說:“此之悲矣?!庇谑?,與其說是鵬的逍遙游,不如說是莊子的逍遙嘆吧?

莊子說,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旋向上直沖九萬星高空,背負青天,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鷃卻因此譏笑他。此則小大之辯矣。

是啊,鵬鳥之志,斥鷃又豈知哉?因此那此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一方群眾才能可以取信一國的人,追逐到了功名利祿他們自己很得意,其事如斥鷃一樣所見甚小。

是啊!昔日繞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說:“天下已經治理好了,我接替你豈不是為名而來名是依附于實的客體,難道我要做有名無實的客體嗎?”可是不去追求地位,不去追求名利,不去追求成就,能同大鵬版超然,也只有莊周吧?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周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彼钠拮铀懒?,他竟還能“鼓盁而歌,送妻升遐”可見他參透了生死,只是剩的逍遙了。

仿佛和那莊周相比,你我的人生真是太可笑,追求高分,追求容貌姣好,追求事業(yè)的成功,比起至人,神人,圣人如何?我們都是斥鷃罷了。可即使如此,和莊周一般無為,又對了嗎?宿命論強加在我們身上,只有莊周才能看的開吧?因此,大小之辯也無法言對錯。

如是命運早有安排,誰還會擊打破既定的命運?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比起莊周,我無法理解他的超然卻渴望宋榮子般的不屑,我不向往無為,卻追求鯤鵬般的高飛,我尚未參透生死,卻追求莊周般的逍遙。

《逍遙游》讀后心得4

“逍遙游”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莊子對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對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從主觀形體和客觀現實環(huán)境中提煉?!跺羞b游》的主旨是人應該擺脫一切功名利祿權勢的束縛,在精神上達到一個超然物外、悠然無為、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借《逍遙游》為人們開辟了一個自由空靈、超脫時空的天地。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出些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鉤心斗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他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得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他,去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逍遙游》讀后心得5

一、“逍遙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

人教版第四冊所選《逍遙游》為《莊子》一書的首篇,主旨是講人生的境界。在莊子看來,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遙游”。那么,什么是“逍遙游”呢?

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tài)或內心狀態(tài)?!肚f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如“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故“逍遙”的本質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tài)。

其次說“游”?!坝巍弊鳛槿说闹黧w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肚f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但莊子哲學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游”一詞時,多數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漫游”。

“逍遙游”中的“游”也是如此?!坝巍笔切挠危亲屝挠斡凇盁o限時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tài),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游”才“逍遙”。

二、“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遙”者

莊子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道”論。莊子認為,“道”生天地萬物,“道”使天地萬物生滅流變,無窮無盡。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無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也無論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都是這個“道”運行的結果,也是這個“道”的具體表現,這叫“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暗馈钡谋举|特征就是自自然然,無為無不為,無目的又合目的。人類是順“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質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甚或無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樣,本屬自然,無目的又合目的,無所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莊子》一書中,“真人”也被稱作“至人”“神人”“圣人”。因為“真人”是依乎天道、順乎人性自然地活著,達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莊子又稱其為“至人”:“真人”在人世間順性自然,無為無不為,超凡脫俗,故莊子也稱其為“神人”:“真人”是領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間生活已無所不通,《說文解字》說:“圣者,通也”,故莊子還把“真人”稱作“圣人”?!跺羞b游》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三者名殊而實指為一?!盁o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無名”“無功”同樣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這三種狀態(tài)都是人在體道自然中無為無不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而“無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遙游”。

《逍遙游》讀后心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09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