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主題作文

文瓊221147 分享 時間: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礎和前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我的扶貧故事主題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我的扶貧故事主題作文

我的扶貧故事作文1

“你看,你的扶貧對象在你的關心幫扶下,精神狀態(tài)越來越好了!”這是今年端午節(jié)前,同事們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這四年來的扶貧之路,心中感慨頗多。

還記得第一次與幫扶對象見面的場景:那是2015年12月的一天,根據區(qū)扶貧辦提供的姓名和地址我找到了他家,一間出租房,說是住宅房,其實就是一間雜房,卷閘門拉到一半,我彎腰進門一看,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里面零零碎碎丟滿了紙箱子、塑料盒,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場。聽村主任說:他去附近的煤場做事去了。于是我風塵仆仆趕往煤場。那時天氣已經轉冷,而他穿得很單薄,全身都是黑黑的煤灰,只看得到那雙轉動著的眼珠子。他看起來有些膽怯、害羞、不知所措。我說明了來意,并讓他記下我的姓名、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有事情可以隨時聯(lián)系我。臨走時,我從包里掏出400元塞給他,讓他給自己買點好吃的。從那時起,我有了屬于自己的“貧困戶”。

接下來的日子,我基本每月至少去他家一趟,慢慢對他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他從小因發(fā)燒救治不及時患了腦膜炎,雖然現在已經50來歲,但智力水平相當于幾歲的孩子。他在40歲時娶了一個聾啞人為妻,幸運的是生了個兒子還算健康,現在都已經上小學了。娘家人擔心他們養(yǎng)活不了小孩,就把他妻子和孩子接回娘家照顧,平常家里只剩他一人。一個三口之家,一人病一人殘還有一個未成年,全都是弱勢群體,每每想到這些,心里總是會非常難受。如此悲慘的家庭,基本沒有經濟來源,擁有最基礎的生活保障都是件困難的事情,我能給予如何的幫扶呢?

當看到他住在破舊不堪的出租屋里,我決定從幫他改善居住環(huán)境做起。于是我主動與他的兄弟姐妹們溝通,希望一起幫助他在原來破爛的老房子上進行重建。我積極為他爭取危房改造資金3萬元,再加上親戚們的資助,房子一天天成型。直到2016年年底,我的扶貧對象順利搬進了新房子??粗垂獍l(fā)亮的不銹鋼大門、雪白的墻面、光滑的地板,在他滄桑的臉上露著孩童般的笑臉時,我的心中也樂開了花。

4年來,我一直向鄉(xiāng)政府、村委會了解當前的幫扶政策,先后為他爭取殘疾人補助、雨露計劃、教育獎勵金等各類幫扶資金,畢竟我能給的補貼是非常有限的;4年來,我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信任和友誼,我經常噓寒問暖,會鼓勵他多給兒子打電話交流,學會表達父愛;4年來,每當逢年過節(jié),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他,要去看望他……

還記得有一次我計劃去看他,電話怎么打也沒人接,我心里著急了,輾轉問了很多人,才得知他生病了,患了膽結石,在三醫(yī)院住院,我急匆匆趕到醫(yī)院去看他。當看到我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閃過一道光,插著管子的身體試圖坐起來,欲言又止。我讓他好好休息,以后要注意飲食。就在走出醫(yī)院的那一瞬間,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已經把他當成了親人,因為我擔心他的安危,擔心他的健康,擔心他是否過得開心。

人與人的交往是相互的,當用心去做換回的永遠是比金錢更寶貴的真情。今年的大年初一,我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那是我的扶貧對象打過來的:__,祝你新年快樂,工作順利啊!多么簡單樸實的一句話,但又是多么讓我倍受鼓勵和感動,縱使他平常跟個小孩一樣不通人情事故,但在他內心,他能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好,而且他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的扶貧故事作文2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泵撠毠?、精準扶貧,是這幾年談的最多的話題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年,也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戰(zhàn)年。

面對貧困地區(qū)、貧困人民,黨和國家想方設法,發(fā)展生產脫貧、易地搬遷脫貧、生態(tài)補償脫貧、發(fā)展教育脫貧、社會保障兜底、就業(yè)扶貧、健康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在現行脫貧標準“不愁吃、不愁穿,即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貧干部們的努力下,確實有大批貧困人口脫貧,實現了一大批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脫貧攻堅,我們最初的關注點放在物質脫貧上,溫飽問題的確是人最本能的需求。我們對“三農”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雞犬之聲相聞”的農村、“看天吃飯”的農業(y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此說起扶貧,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了“捐款捐物”的雛形,“扶貧”莫名地帶上了一點“此高彼低”的姿態(tài)。其實,在物質脫貧的基礎上,精神脫貧也相當重要,扶貧亦要扶起貧困群眾的“尊嚴”?!懊褚允碁樘臁?,誰敢說“三農”不重要?

貧困群眾有尊嚴,才能讓他們產生更多內生動力,自然而然地檢視地區(qū)自身的陳規(guī)陋習,主動邁開脫貧的步伐。精準扶貧、深度扶貧,更多關注貧困群眾的心理訴求。他們盼望“富裕”,更盼望“有尊嚴”地富裕;他們“窮則思變”,更希望“挺直腰桿”思變;不是外人覺得他們需要什么,他們就需要什么;別人給什么,他們就必須要什么;扶貧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種并肩共進、促膝共商的關系,還得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貧困村大膽啟用“先富起來”的致富能手做村支書,共商致富良方,讓全村人都富起來。“貧”是窮困,也是精神上的貧乏。貧困群眾需要黨和國家選配的“主心骨”,讓他們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豐富,引導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獨特”的向往,再以這個“需求”為導向,扶貧。扶的是“貧”,也是他們的“尊嚴”。

近年來,富裕發(fā)達地區(qū)對口支援貧困地區(qū),已經從簡單的資金對接到不吝輸送人才、提供致富良策。隨著抖音、快手、梨視頻等短視頻的興起,很多地方的縣委書記、縣長、村支書也帶頭開直播,親自“帶貨”,叫賣農產品,為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代言”?!耙再彺琛睙o疑是一種給予貧困群眾“尊重”的扶貧方式,通過推廣特色產品、特色旅游,摘掉的是貧困的帽子,帶來的是情感的滿足,田間地頭的“苦味”,變成了文化輸出的“洋味”,這也從心理上很好地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農民種的是糧食,需要的是知識?!跋Mこ獭笨胺Q精神扶貧的起點。那張“我要上學”的標志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滿臉都寫著“渴望”。20多年過去了,助學助困有了更為平等、自立的“作業(yè)本公益計劃”,這個民間公益項目,面向中西部貧困中小學生,以學生個人的寫作本換取愛心認助,改變了單向的經濟和物資資助模式,鼓勵孩子用寫作、畫畫等方式,完成一學期的日記,來換取每學期的愛心認助款。這種交換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給予了孩子尊重、尊嚴和平等,這些被“尊重”澆灌長大的孩子,內心一定不會自卑、怯懦。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泵撠毠?,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讓貧困大山里孕育的產品有產量有銷量,讓“農村”用筆直的腰桿與“城市”對話;脫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走得出去、更愿意回歸,拿同等的知識回饋建設家鄉(xiāng);脫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qū)的綠水青山,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銀山”,非但“人夸顏色好”,更有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清氣滿乾坤”。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我的扶貧故事作文3

676,這是我來到基層的第676天,是我第676天看見鄉(xiāng)鎮(zhèn)的天空,走過鄉(xiāng)鎮(zhèn)的河畔,遇見鄉(xiāng)鎮(zhèn)的百姓,也是我第676個與鄉(xiāng)鎮(zhèn)干部并肩作戰(zhàn)的日子。

剛剛踏入基層時的我,是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小白,環(huán)境陌生、語言不通,更不知道什么是扶貧,怎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當我第一次跟駐村干部走訪農戶時,才知道還有很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農戶,還有不少小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這給我?guī)砹艘唤z沖擊,也讓我明白基層干部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幫助群眾實現脫貧。而我,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這六百多天的時間里,我看著鎮(zhèn)、村干部日復一日地走村入戶,調查收集貧困群眾的致貧原因;看著組團聯(lián)村成員不厭其煩地現場調研,深挖村莊特色;看著領導干部邀請專家、鄉(xiāng)賢、村民代表一遍遍研討行之有效的增收之道。漸漸地,這些扶貧之路上的充滿真心、耐心、恒心的故事讓我從一位旁觀者成為一個參與者,讓我也想和這些“戰(zhàn)士們”并肩作戰(zhàn),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

一瓤西瓜的甜

“來來來最全面的站,山尖岙村的西瓜,保管每個都又紅又甜,要買的來排隊!”駐村干部毛哥把村里農民賣不出去的西瓜拉到集鎮(zhèn)上,賣給鎮(zhèn)干部和其他村民。“毛哥,給我先來3個。”“小毛小毛,我要6個,上回走訪農戶,我可是嘗到了他們自家種的西瓜,甜得沁到心里了?!贝蠹叶技娂娚锨百I西瓜……半個小時以后,毛哥把西瓜都賣完了,隔天就把錢拿到村民家中,“老周,你的西瓜都賣完了,來,這是賣西瓜的錢。”老周接過錢,“謝謝了,謝謝了,這還有一些西瓜,每年都要麻煩你們,你拿去給鎮(zhèn)干部嘗嘗?!泵邕B連擺手,“不用了,這是應該的,你們住在山上,路也不好走,近年發(fā)動村民種點經濟作物增收,我們肯定要支持的?!笨粗现軋?zhí)意要送,毛周敗下陣來,“好吧,我就拿兩個給同事嘗嘗,多的就不能拿了?!?/p>

毛哥拿回鎮(zhèn)里,分給大家吃,“來來來,老周給我們帶的西瓜,大家來嘗嘗。小郭,來,拿一塊?!蔽夷脕硪蝗繃L了起來,甜滋滋的味道充斥著口腔,我仿佛能想象到瓜農把西瓜賣出去的笑臉。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扶貧干部的真誠與實干,感受基層干部和群眾間的濃濃情誼。

一雙鞋上的泥

至今還記得第一次下村,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帶著我走訪低收入農戶,那天剛好下起了大雨,毫無經驗的我穿著一雙運動鞋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雨水和泥水把我的鞋打濕。駐村干部調侃到,“小郭,還是小年輕啊,沒有經驗,這樣的天氣應該把雨鞋穿起來,我那邊還有一雙雨鞋,下回下村拿去穿。好了,到農戶家了,進來先看看情況?!?/p>

經過扶貧干部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范文寫作這一年多來,我看見低收入農戶參與村集體種植,有了更多收入,看見“光伏小康”給農戶帶來收益,看見貧困農戶享受更多的政策幫助……那雙運動鞋現在放在我鞋架的最上方,上面黃色的泥點依稀可見。我已經不記得下過幾次村,穿過幾次雨鞋,但是鞋上的泥點還是能讓我想起第一次下村的情景。駐村干部的教導、村干部的引導、還有農戶的樸實……這雙鞋上的泥象征著我從學生走向基層干部,從城市走向田間,從辦公室走向群眾。

一抹河岸的綠

項目現場,聯(lián)村領導和駐村干部又來到項目施工地查看。“吾部,你們上午都來了幾趟了,放心放心,我一定會監(jiān)督到位的,現在這么大太陽,太辛苦了?!贝逯魅握f道?!澳銈兌疾慌拢覀兒ε率裁闯钥?,主要是放不下心,這個工程關系著全村百姓的居住環(huán)境,我一定要把好每一關,把精品村建好、建美?!蔽岵空f道。在精品村建設期間,吾部帶著鎮(zhèn)村干部一家一家農戶查問題、找意見。從節(jié)點打造,到公廁建設,再到庭院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基層干部的身影。為了進一步增加當地低收入農戶的收入,還特地開辟了蔬果區(qū),讓低收入農戶參與管理種植,不僅美化壞境,還增加了收入。如今的精品村已經完成建設,曲曲折折的鄉(xiāng)間小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澈見底的小溪,花魚嬉戲,河岸上綠草茸茸。鄉(xiāng)村的風貌提升了,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干群的關系更緊密了。

扶貧路上,有一位位甘于平凡又不甘于平庸的扶貧干部。在基層鄉(xiāng)鎮(zhèn)近兩年的時間里,我看著扶貧干部們持之以恒地幫助貧困農戶如何脫貧,如何增收,讓人為之敬佩,更讓我想成為他們的伙伴,一起幫助老百姓實現他們的幸福生活。2020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將和所有扶貧干部一起奔跑,并肩作戰(zhàn),共同收獲。加油!“小郭”們!

我的扶貧故事作文4

“農閑人不閑,打工忙掙錢?!笔⑾臅r節(jié),四川省旺蒼縣木門鎮(zhèn)的茶園里,貧困戶譚永連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指著正在茶園里鋤草的妻子說道,“幾年前,她常常說生活沒出路?,F在好了,天天出工比我還早!”

譚永連夫婦是木門鎮(zhèn)黃梁村的貧困戶,2010年遭遇車禍,雙雙殘疾,兒子也去世了,僅剩一個女兒在外打工?!暗锰澴T總來到我們村,建起了扶貧車間,讓我們把錢掙了不說,還把家里也照顧了。”

譚永連口中的譚總,就是四川木門茶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波,也是土生土長的木門鎮(zhèn)人?;貞浧甬敵醮蛩憬◤S的時候,譚波說:“剛來時只看到一片荒坡,資金有限、基礎設施完全沒有,還缺乏專業(yè)人才,差點打了退堂鼓?!?/p>

知悉情況后,當地政府立即為譚波協(xié)調了廠房住址,添購了加工設備,還幫助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審批貸款,給予財政補貼,免費發(fā)放種苗。

“茶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入駐茶廠,對我們進行全面指導?!弊T波說,隨著茶廠規(guī)模不斷擴大,公司依托木門鎮(zhèn)青龍村、三合村兩大茶園,建成青龍、三合、黃梁、元壩、茶園五個村1萬畝的茶葉產業(yè)園區(qū)。

2017年,茶園掛牌成為就業(yè)扶貧車間。通過幫扶種植茶苗、建立茶園、貧困戶勞動力到車間務工等方式,帶動1個貧困村、20戶貧困戶78人脫貧。同時,還吸納農民工和下崗再就業(yè)職工65人,解決了當地2000多戶茶農賣茶問題。

譚永連給記者算了筆賬:夫妻倆每年在扶貧車間務工,工資能有將近4萬元。自己還跟著種了4畝茶,收入3萬多?!皹欠可w起來了,電視、冰箱、空調等電器都有了。”譚永連說。

“今年我們還將新建300畝中國黃茶品比園?!弊T波說,車間做得越大,他就越開心,因為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能在家門口端牢飯碗?!拔覀円淀憽M軍號’!”

目前,旺蒼縣已建成投入運行扶貧車間廠房56座,解決了1660人就業(yè),其中貧困勞動力806人。2020年要新建廠房11座,預計帶動156人就業(yè),其中貧困勞動力138人。

我的扶貧故事作文5

一大早,村民楊遠芬來到離家不遠的蛋雞養(yǎng)殖扶貧車間上班。這個扶貧車間位于貴州省開陽縣毛云鄉(xiāng)魯底村,由當地致富能人秦大江創(chuàng)建。扶貧車間占地400畝,消毒、投料、拾蛋、分揀……十幾名工人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楊遠芬過去在家務農,自從去年8月扶貧車間建起來后,她便來到車間上班,每月工資2400元。從家里到車間僅需步行5分鐘,而車間的工作半天就能完成,楊遠芬基本上能實現上班、務農兩不誤。

在扶貧車間里,像楊遠芬這樣的工人還有12個,他們均來自當地的低收入家庭。相同性質的扶貧車間,秦大江在全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28個行政村建成29個。

從建立扶貧車間伊始,秦大江就堅持用企業(yè)化的思路經營管理車間,他成立的貴州開陽珍硒瀚寶富硒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在當地重點發(fā)展蛋雞養(yǎng)殖產業(yè)。

說起建立扶貧車間的初衷,秦大江表示,過去自己在四川、云南等地做爆破工程,工作危險不說,還經?;夭涣思摇,F在車間建起來,不僅自己能夠留在家鄉(xiāng),和家人一起,還能帶著老鄉(xiāng)們一起增收致富,秦大江內心充滿幸福感和成就感。

養(yǎng)雞拾蛋這個活兒普通村民就會干,只要進行簡單的培訓,統(tǒng)一標準,村民很快就能上手?!按迕癫挥秒x鄉(xiāng)離土,降低了交通和生活成本,賺的錢能實實在在存下來。”在秦大江看來,這是在村里建立扶貧車間的最大好處。

春節(jié)期間,新冠疫情讓秦大江的每個扶貧車間都處于停滯狀態(tài)。那段時期很艱難,車間每天產出的雞蛋需要資金回收,工人工資要按時支付,4個剛建成的養(yǎng)殖基地也正等著資金購買雞苗投入生產……而當時一切都無法推進,秦大江感到焦頭爛額。

正當秦大江一籌莫展之時,縣里農業(yè)、畜牧、就業(yè)等部門的同志主動上門,了解困難,和他一起找銷路、解難題。

“開陽縣農業(yè)農村局幫我們向銀行協(xié)調了50萬元低息貸款;開陽縣商務局幫我們對接了貴陽市農投集團旗下150多家超市;貴陽市商務局推薦我們參加農特產品產銷會;貴州省農業(yè)農村廳、林業(yè)廳、科技廳等部門則到現場指導……”各級政府部門對扶貧車間的一系列支持,秦大江如數家珍,“要是沒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怕挺不過這個難關?!?/p>

有了這次的經驗,秦大江對扶貧車間今后的發(fā)展充滿信心。目前,秦大江的29個生態(tài)富硒蛋雞養(yǎng)殖基地扶貧車間里,上千名低收入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yè),年支出勞務工資超過100萬元。


我的扶貧故事主題作文相關文章: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征文五篇2020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2020我的脫貧攻堅故事征文精選5篇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匯總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作文優(yōu)秀范文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話題作文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yōu)秀征文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作文800字范文5篇2020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征文優(yōu)秀作品五篇2020

5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