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5篇

時間:2019-05-28 16:26:38

  快臨近高考了,高三的應(yīng)用文作文又有哪些呢?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的全部內(nèi)容了,希望大家會喜歡。歡迎閱讀參考!

  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一):奶奶,您聽我說

  寫下這個題目,總想拿著京劇的腔調(diào)兒哼一句“我家的表叔數(shù)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可是,奶奶,今天咱們不唱京劇,讓我扶著您,在您最喜歡的墩兒上坐下,細(xì)細(xì)地聽我說。雖然,如今您眼神渾濁,經(jīng)常在聽我說話時就睡著了,還會像孩子一樣流下口水。

  奶奶,讓我再摸摸您臉上那深深的皺紋吧,那里藏著我的童年,和太多伴著我成長的故事。幼時的我,最喜歡纏著您講故事,什么牛郎織女呀、七仙女和董永啊、梁山伯祝英臺呀、長工和地主斗智呀……每次我扭纏著您的衣服、央求著您再講一個的時候,您臉上細(xì)細(xì)的笑紋就出來了,多得數(shù)不清,好像每一條笑紋里都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越長大,我的問題就越多,我總是好奇,仙女穿什么樣的衣服,祝英臺變成大蝴蝶好不好看,地主是不是都是大胖子……您的故事越講越長,雖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但我就是愛聽,更愛您在我的追問下,彎彎繞繞把兩次的不同再說成是一碼事。小時候的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因為您的故事太多太長了,皺紋也就變深了呢?其實我沒告訴過您,除了哥哥一大堆的小人書,您的故事曾是我童年最美的夢境。

  哎呦,奶奶,您看您的坐姿真端正。小時候,最佩服您的是兩件事:一是您的坐姿,永遠(yuǎn)都是端正挺拔,不管是您做針線活,還是坐在小板凳上紡線或者做什么別的;二是您的坐功,您盤腿坐著,能半天半天地不動地方,我也試過盤腿坐,半個小時不到腿就麻了?珊髞恚勒嫦嗟奈,就再也沒羨慕過您。是的,您是纏過小腳的。每次看到您那被古人稱為“三寸金蓮”的小腳,都忍不住心里發(fā)緊:那是把四根腳趾的骨頭生生拗?jǐn),再踩在腳底才能形成的“蓮瓣”呀!您不能奔跑,不能久站,不得已才練就了這讓我們佩服不已的“坐功”。您曾嘲笑我是“大腳片子”“跟蒲扇似的”,當(dāng)時我確實不高興了,哪個年輕的女孩子喜歡被人說不好呢?可如今想來,我無法體會年少的您忍受了怎樣的痛苦,可我寧可被您嘲笑,也慶幸自己有一雙天足。

  奶奶,您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吧?您笑了,一夸您您就高興。說實話,一開始真沒覺得您是什么寶。我那么小的時候,您要教我紡線,還說“哪有女孩子不會紡線織布的”。我的同學(xué)朋友都到田里去抓蛐蛐了,我才不愿意學(xué)呢。不管您怎么教我左手如何捏住棉花捻子,右手怎樣搖紡車,兩手怎么均衡用力,我最終還是沒學(xué)會。您教我縫被子、踩縫紉機(jī)、納鞋底……說“藝多不壓身”,還說“求人不如求己”“免得日后不會做了自己為難”……十一二歲的我真的不懂那么多,勉勉強強學(xué)了一些。如今,才越發(fā)知道您的話確實有道理。如今帶著孩子到那些革命根據(jù)地參觀時,我能清楚地告訴孩子紡車、織布機(jī)的工作原理;如今棄了羽絨被、羊毛被,還是覺得棉花被最舒服,棉被的拆洗從來難不住我;現(xiàn)在坐在縫紉機(jī)前我還能扎出直直的線……

  唉,您又睡著了!看著您的睡顏,聽著您輕微的鼾聲,心里莫名地覺得平靜。您今天竟然沒有流口水,那就讓我拍張照吧。平時我要用手機(jī)給您拍照,您總不讓。您好像對手機(jī)特別抵觸。我們看手機(jī)的時候,您老大不高興,說:“看那干啥?”我們跟您說手機(jī)里什么都有,它連著世界,想看什么看什么。可您說什么都看不清,亮亮的屏幕晃得您眼疼。只有我們用手機(jī)放您最愛聽的佛曲的時候,您才轉(zhuǎn)頭看看它,說:“這么個小玩意,還行!”

  我扶您到床上睡吧。您好好睡,等您醒了,咱們再好好說話。我喜歡跟您這樣說話,就像在歲月中穿行,這也是生活深情的饋贈。

  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二):這就是我

  提起自我介紹,我還真有些下不了手,思來想去,忽然想到朋友對我的形容,“你就是個多變的魔女!”想想不禁愕然一笑,這就是我。

  第一變霸氣側(cè)漏

  “安靜,上課了,馬上回到座位!閉嘴!”一聲厲喝從教室傳來。幾“只”課前“積極”分子不禁后背一涼,木然地回過頭,愈發(fā)緊張。他們后面是什么?當(dāng)然是我,他們“親愛”的班長大人!只見我神色淡然,抱著手站在“積極分子”的背后,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眼前人看著我的微笑,立即飛奔回座位,閉上了剛才一直嘮叨個不停的嘴巴。我眼里含著笑意,不滿地嘟囔:“跑那么快干嘛?人家那么’和藹可親‘。”我刻意將“和藹可親”四個字咬重了語氣,睹著安靜下來的教室,“飄”回座位。我想幾個人應(yīng)該在回憶當(dāng)初的慘痛回憶吧。當(dāng)初我才當(dāng)上班長,由于個子比較小,容易被忽視,有很多人不服?晌矣采殉煽儚陌嗉壡笆酝馓岬搅税嗉壡叭,更以鐵血手腕、獎罰分明的規(guī)則使眾人閉上了嘴。他們說我笑得越燦爛就越殘忍,人送外號“嬤嬤”,其主要靈感來自于《還珠格格》里的容嬤嬤。

  第二變惡搞分子

  “政治科代表,政治老師找你。”我與閨蜜一臉嚴(yán)肅地通告著剛剛把政治考砸的政治科代表。政治科代表滿臉郁悶地離開教室,直奔老師辦公室。殊不知,我們周圍的人早已笑得直不起腰來了。終于,即將步入辦公室的政治科代表后知后覺地反應(yīng)過來。“拜托,老大,我求你了,你別玩我了,我好像沒惹你。”“乖,把你臉上的郁悶收了,我看了不爽。不過是一次小測驗,別一直拉著臉。還不趕快看看主要扣分扣在哪,下次努力。”貌似聽進(jìn)去了,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我趕緊溜開,因為……下一刻,一聲吼聲響起,“啊~你又把我當(dāng)小孩哄!別讓我逮到你!”我再次出現(xiàn),一臉“友好”的笑容,“你要逮我嗎?”他迅速收起臉上的表情,“沒沒沒,我開玩笑的。”我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噢,原來是開玩笑。”說完就一直盯著他,他一溜煙跑了。其實別看我們這樣,我們可是好哥們,總是這樣鬧著玩,我們班可是一個極其團(tuán)結(jié)的班。

  第三變?nèi)鰦少u萌

  “賣萌是可恥的。”閨蜜手叉著腰看著在她面前撒嬌賣萌的我,一臉無奈。“可是不賣萌更可恥的說,喵~”我順勢抱著她的胳膊,“你最好了,我們?nèi)コ运崂狈哿死瞺”閨蜜翻了翻眼瞼,“拜托,偶爾吃一次還好,你已經(jīng)連續(xù)吃了一周了!再吃我都上火了。”我不依地蹭了蹭她的胳膊,“最后一次了啦~陪我去吧~”最終,我親愛的閨蜜在我的軟磨硬泡下還是去吃酸辣粉了……

  第四變忠實嵩鼠

  請注意我沒有把字打錯,嵩鼠——許嵩的粉絲。所有明星中我最喜歡許嵩。尚且記得剛進(jìn)教室時,我極興奮地歡呼:“班上有沒有嵩鼠?”一個女生跳起,“你也是嵩鼠嗎?!”兩手相握,無需言語,我們就像相識多年,知己一般。從此,我們二人結(jié)為莫逆之交。我個人比較反感那種明明沒聽過許嵩的歌卻大放厥詞,說什么他唱歌如何如何不好聽。其實不好聽你別聽不就行了,沒人強求你聽。

  即使我是一個這樣的人,但我也有我的理想,我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自己選的路,無論有多困難,就算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這就是我!

  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三):我眼中的魯迅先生

  在漫長的暗夜里,先生是一位孤獨而執(zhí)著的行者,他在最深刻的孤獨里產(chǎn)生了最偉大的思想。----我眼中的魯迅先生。

  魯迅,一個從1918年一直輝煌至今的名字,可是,又有誰真正懂得先生的內(nèi)心,誰真正了解先生那曾在風(fēng)雨中飄搖的靈魂故園?

  魯迅,原名周樹人,他的祖父是清朝的翰林,由于祖上的榮耀,整個大家族都很看重教育,魯迅因此從小的時候就被送入學(xué)堂讀書,三味書屋就是他幼時讀書的見證。幼時的魯迅曾如此向教書的先生提問,難道讀書就是為了求取功名?就是考取了功名我照樣也無法改變這個社會的黑暗啊?!教書先生無以為答,只一聲嘆息……后來,祖父在朝廷被害入獄,父親因過度操勞也患病死去,家道因此中落。幼時的魯迅就看多了別人的冷眼,聽多了別人的冷語。即使族人,也多是嫌貧愛富,所謂今時不同往日,言語表情行動也多有厭棄。幼時的魯迅就飽嘗了人世間的冷暖,拯救民族于危患的想法也在他的頭腦中萌芽……

  及至先生長大,先生幾經(jīng)周折,先是東渡日本,希望學(xué)醫(yī)以拯救國人。后來,先生猛然意識到國人思想的麻木與冷漠才是更可怕,更可悲的,于是棄醫(yī)從文。也就是從那時起,一代文學(xué)巨匠逐步成長與輝煌起來了。

  時至今日,先生在文壇的影響仍然被認(rèn)為是巨大的而且無可替代的。在我的印象中,先生仿佛一冊線裝的古書,古樸而不失淡雅,極具內(nèi)涵又有厚重的質(zhì)感。細(xì)細(xì)想來,先生的一生真可謂鋼鐵的一生。試想,整個社會熙攘喧鬧且為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小人所操縱,假如很多人都熱衷于奸佞小人式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那么,我們所敬愛的先生又怎么能不陷入“慣于長夜過春時”的孤獨與迷惘?與社會格格不入,先生沒有選擇自己與哪個畸形的社會相介入,而是選擇了一條與黑暗抗衡的思想之途。一枝筆,幾葉紙,一枝紙煙成了先生戰(zhàn)斗的武器,先生為之奮斗一生也未曾怨悔。因為先生面對周圍污濁的空氣的確出離地憤怒了!眉頭緊鎖,先生低吟“怒向刀叢覓小詩”;頭發(fā)直立,先生高呼“我以我血薦軒轅”。無情地揭露丑惡的夢魘,先生盡力去喚醒那些精神缺鈣的懵懂民眾;身無媚骨,先生有著一顆堅毅的靈魂。

  難以想象,一個民族的思想的轉(zhuǎn)變該是多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先生一生選定了一個目標(biāo)就矢志不渝地去做了。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青年一代,擔(dān)心有的青年會退化成“蟲豸”,說明先生剛硬軀殼里有著一顆柔情的心靈;面對一些卑鄙文人的流言蜚語,先生又從來睥睨視之,不屑置辯。正所謂“陽春之曲,和者必寡”,先生的身影從人群中掠過,人群中總會驚起恐懼的尖叫和憤怒。

  故園遭侵,先生幾度吶喊;國家危亡,先生幾度彷徨。先生思維依然縝密,先生的文筆依然犀利,先生的思想穿越了時光的隧道,使得一切世俗的假惡丑變得脆弱無比,就像黑暗見不得光明一樣不堪一擊!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先生的早逝令人倍感惋惜,身披寫著“民族魂”的五星紅旗,先生走得很是從容……

  先生所處的陰霾歲月已然逝去,但先生的事跡與思想依然在三味書屋被人講述,在百草園與人聆聽,在咸亨酒店引人無盡回味與陶醉……

  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四):朝拾昔花

  小沈陽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

  有些事情,需要多去回憶。不然,容易遺忘。時間不會等你,一旦時間過去了,忘了,追不回了。所以,我想用文章來尋回我的記憶。不是刻意,不是做作,也不是為了某種目的,我只想認(rèn)認(rèn)真真找回我殘缺的斷片。

  一

  讓記憶回到10年前,讓時間停留在那一瞬間。

  恍惚中,朦朧中,又想起了那一幕幕熟悉卻又陌生的畫面,難以磨滅,難以忘懷……

  仿佛是翠綠的竹林,那種綠是透徹的,不是渾濁的顏色;仿佛是灰色的石子路,一個挨著一個;仿佛是三幢并列的老房子,透著淡淡的鄉(xiāng)間特有的土味兒;仿佛是一個老人,挨在門前……

  “外婆——”我正似脫籠的鳥兒,朝著那里——敞開的門奔去。

  往往,我都在剛進(jìn)門時就碰到了剛要出來的她,外婆。難掩臉上的喜悅,她忙拉著我進(jìn)里屋,往往都是泡白糖水給我喝。往往,都是在我喝的時候問我:“媽媽來了嗎?”

  “恩,來了,我先來的呢。”

  她慈祥地摸我的頭,手很粗糙,但是手的冰涼讓我倍感舒適……

  每次回來之前,她都親自送我們走一段路。一路上,她會啰嗦地問媽媽大堆瑣事,不厭其煩,直到目的地。然后,目送我們離開。我會調(diào)皮地轉(zhuǎn)身,很奇怪,沒此轉(zhuǎn)身都只看到她背對這我們。那身影,在抖動。與那偉岸的大山相比,顯得那么突兀。我知道,她很寂寞,一直很寂寞,舅舅舅媽都不理解她,不理解她……

  那時候,她大概77左右。

  二

  又是好幾年過去了,她愈發(fā)老了。

  怕她一個人悶著了,媽媽把她接到了家里住。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比如說那時候的我這個小孩子,又闖禍了,闖出了一個遺憾的錯誤。

  飯桌上。

  “我不要!我要吃炒蛋飯!”我撅起嘴抗議。

  “你這孩子,真是的,就為你一個人重做,麻煩不麻煩啊?快點吃飯,不吃一邊去……”

  外婆示意媽媽不要說下去了,接過話茬:“孩子,外婆做給你吃。”

  “不要!你做的東西太臟了,我不要!”我一生氣,甩下筷子跑了出去。

  ……

  事后,媽媽告訴我,外婆哭了,因為我的那句話。我很內(nèi)疚,但,于事無補。當(dāng)我向外婆道歉的事后,她什么也沒說,沒怪我,只是叫我別放在心上。

  童言無忌,既然連孩子也嫌棄自己,那么,她就有理由被大人嫌棄了吧。

  三

  一兩年又過去了,她更加老了,甚至,已經(jīng)到了糊涂至極的地步。

  媽媽那邊的親戚都不愿意全權(quán)照顧外婆,他們打算輪流照顧她。那時候,我也長大了點,懂事了點。那段時間,是外婆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我與她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再那段時間里了解了她大半個人生。

  她說,她是童養(yǎng)媳,十五六歲就呆在了外公家里。與外公結(jié)婚后生了9個孩子,加上從小夭折的,大概有11吧。那時候的日子很苦,吃不飽,穿不暖,生計成了一個大問題。每次說到這里她都淚眼婆娑。外公死得早,他在媽媽還沒嫁人就去世了。后面的三十年,外婆都是一個人過的。

  我經(jīng)常幫外婆洗頭發(fā),因為媽媽不是經(jīng)常有時間的。外婆的頭發(fā)很長,沒有全白,只有少部分是白的,發(fā)質(zhì)很好,柔順,不過稀疏,而且容易打結(jié)。一個慣例就是我每次都要幫她將全部頭發(fā)梳成一個發(fā)髻盤上去。她說,這樣子整個人就顯得精神多了。

  時過境遷,她的記憶力日漸消退,已經(jīng)近乎小孩子的智商了。她經(jīng)常鬧笑話,于是就成了大人們飯后的笑料。

  ……

  四

  “阿珍,外婆走了。”媽媽對我說這句話的事后很平靜,語氣里沒有任何的起伏。我知道,她還沒有爆發(fā)。

  我沒有相信,我以為她在騙我,但是沒有,外婆確實已經(jīng)去世了。

  剎那間,百感交集:詫異,心痛,后悔,慚愧……種種不同的情愫噴涌而來。為什么,她那么快就走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和她分享,我還有很多的話沒有對她傾訴,我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向她問清楚,我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還沒有來得及做……為什么,這么快?

  我還記的,她那梳得光亮的整齊的頭發(fā),我還記得,她教我寫的那個“茶”字,我還記得,她給我喝的白糖開水……

  然而,一切都已成為了回憶。

  時間,太快,現(xiàn)實,太真。

  那遍地散落的花瓣,那有關(guān)外婆的印記,那美好的往事。

  朝拾昔花,昔花朝拾,多回憶回憶你的小人生吧。回頭看看,不也樂乎?

  2019高三精選寫人作文1200字以上(五):誠信與善良

  誠實善良

  父親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他10歲喪父13歲喪母,14歲獨自從老家寧鄉(xiāng)動身,一路打零工,歷時近一年來到湘北。先是幫人看牛,后作區(qū)鄉(xiāng)通信員,再到公安派出所當(dāng)干警,最后調(diào)供銷社工作。

  老人又是一個命硬的人。1976年患頸部惡性腫瘤,死里逃生。1978年因血吸蟲病引發(fā)肝硬化腹水,奇跡般康復(fù)。1986年從家里新房子的二樓摔下,至脊椎骶骨骨折。2008年74歲,患帶狀皰疹等病,以為閻王有請,但最終化險為夷,F(xiàn)身體狀況不錯,經(jīng)常騎著一輛除了鈴子(沒鈴)全身都響的舊單車在城里穿行,買菜或者購些日用品、藥品等;在家則承擔(dān)他與母親老兩口的炊事工作。

  家父不善言辭,但他的三句話,我沒齒難忘。

  第一句話,“必須分清公家與私人!”這話說在上世紀(jì)70年代末期。那時,我經(jīng)常到父親單位上去玩。父親是多年的商店經(jīng)理,幾乎每天打烊后,都要帶領(lǐng)大家一起點數(shù)錢幣及糧票、布票、油票、糖票、火柴票等有價證券。我總擔(dān)心錢和有價證券會出問題,誰弄(在我們小鎮(zhèn),“弄”有乘人不備非法謀取的意思)一張到腰包豈不拐了?我好多次都想提醒父親。有一天與父親一起回家,我終于把問題提了出來。不想我話一出口,從來性情溫和的父親臉上突變、雷霆大發(fā),全然不顧是在小鎮(zhèn)的大街上,“只有你有那樣的壞思想!弄錢弄票是犯罪!你要好好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以后參加工作必須分清公家與私人,不然以后會成為國家的罪人!”當(dāng)時不到16歲的我被罵得措手不及、烏龜不眨眼睛,然后是淚眼婆娑。幸虧是在街上,父親才沒動手教育。父親這么教育我和兄弟姊妹,也是這么做的。父親工作期間多與錢物打交道,從未出過差錯。

  第二句話,“老實人不會吃虧的。”1984年起,父親改任基建倉庫保管員。1986年我們家做房子,沒占單位半點便宜;借用倉庫十多根杉木支撐模板,工程結(jié)束及時歸還。在將杉木從二樓撤下準(zhǔn)備運還倉庫時,父親從樓上摔下。記得有個親戚從倉庫買幾包水泥,想多拿幾包回去,被父親嚴(yán)詞拒絕。單位上一些人認(rèn)為我們家建房肯定占了公家的大便宜。倉庫就父親一個人管理,要作弊確實不難。但在父親因傷病提出提前退休、對倉庫進(jìn)行盤底交接后,一切真相大白。倉庫賬目清楚,實物齊全,升溢16萬多元。16萬元的升溢,這在當(dāng)時的一個基層供銷社可是天文數(shù)字。后來供銷社主任親自上門慰問父親,說差點冤枉了一個好同志。父親笑道,“我建房借了一大半。我寧可欠賬,也不能拿公家的一包水泥、一根鋼筋。一個是圖個心安,二個是為崽女帶過好頭。”主任走后,我小心地問父親,“您一生清白、老實。您說說,做老實人好嗎,劃得來嗎?”父親望著已是高中語文老師的兒子,語態(tài)出奇的平和,“做老實人好啊,劃得來啊!我一個外地人,獨自到異鄉(xiāng)生活,能夠扎下根來,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經(jīng)濟(jì)整頓中能不受挨跘(本地方言,意為打擊、傷害),靠的就是老實。你想,我管基建倉庫,要弄些建筑材料并不難。但是那太危險了,小則受處分、被開除,大則坐牢。何苦啊!虧點賬,慢慢還,我不行還有你們兄弟姊妹嘛。老實人不會吃虧的!我?guī)状未箅y,你賀伯伯都預(yù)言說,‘像老聶這樣的老實人、大好人,死不了!’這次從樓上摔下,剛好落在沙子上,稍微偏一點必死無疑。你賀伯伯聽說我受了重傷,來看望我,不是當(dāng)著你們母子的面說,‘那么幾娘母不要急,老聶絕對不會死!’你賀伯伯跟我同事多年,關(guān)系很好,對我十分了解。他為什么一次次堅信我不會早死?是因為他堅信‘老實人不會吃虧的!’”

  第三句話,“把我的骨灰灑到洞庭湖或長江喂魚!”看到城郊大大小小的山丘和農(nóng)村的一些良田里,墓碑林立,父親很是反感:“死人為什么要跟活人爭地?這么爭來爭去最后我們的后人種什么,吃什么?”他要跟胡總書記或者溫總理寫信,建議中央重視殯葬改革,在所有黨員和養(yǎng)老金享受者中強制推行火葬,而且最好不留骨灰、不建墓地。老人非常贊賞一些佛教群眾的做法,死后把骨灰灑到江湖與水族眾生結(jié)緣。他強調(diào)他死后,“把骨灰灑到洞庭湖或長江喂魚!”

  父親的話,讓我讀懂了他平凡而多舛的一生,更讓我有了人生的標(biāo)桿。第一句話時時警醒著我,公私分明,清白一生;第二句話時時鼓舞著我,腳踏實地,老實一生;第三句話則時時鞭策著我,無私無我,豁達(d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