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5篇
破舊的老式縫紉機,在某個地方,運作著,咿咿呀呀地晃著底下踏板……縫紉機隨著踏聲,一針針穿進衣布里,猶如俏皮的鳥,噠噠噠地啄著,拼接起那破碎的衣服。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拿鑼懣p紉機作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1
在我家,有一臺老式的“西湖牌”縫紉機。它很破舊,油漆快掉光了,顏色也變淡,皮帶也松松垮垮了,奶奶還是像寶貝一樣珍藏著。一次爸爸說:“這臺縫紉機要換個地方放放了”。奶奶一聽,可急壞了說,寧可把床搬掉,也不能動。到了后來,我從奶奶的口中,知道了它的故事。
在上世紀的70年代,國家經(jīng)濟還不發(fā)達,買東西都要憑票。那時市場上還沒有各種各樣的漂亮衣服,都是要自己拿布票買來布料自己做的。我爸爸和姑姑的衣服都是奶奶用縫紉機自制的,像夏天穿的襯衣,冬天穿的棉衣,還有小背心之類的,都是奶奶辛苦做出來的呀!我知道,那是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深深地愛。
這臺縫紉機,來之不易。那時候,奶奶一個月的工資才32元,四個月的工資,就是128元。一臺縫紉機用了奶奶四個多月的工資買來的呢!想想看,這是多么不客易啊!奶奶她在工廠里拼命掙錢,不就是想讓生活變得好一些嗎?
奶奶說,那時候我爸爸非常調(diào)皮。不會好好愛護自己的衣服,要么把衣服上的紐扣一顆顆扯下來,要么摔一跤把褲子膝蓋或者屁股摔破,這樣的話衣服就得補。每當爸爸衣服、褲子破了,奶奶就會從家里找出一塊布來,和衣褲破的地方比比、看看,然后坐在縫紉機前,認真地穿起線來。老遠就能聽到腳踩踏板發(fā)出“噔、噔、噔”的聲音。一條條線在衣服破洞口嵌上去了。嵌入的是奶奶對爸爸地愛——“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啊,什么樣的東西能比過陪伴過奶奶歲月的縫紉機呢?!
這臺老式縫紉機,讓我看到了上世紀70年代人們的生活,看到了奶奶勤勞、善良又愛孩子的一生!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2
去年過春節(jié)回老家,在奶奶的一間雜物間我發(fā)現(xiàn)了一臺老式的縫紉機,從它那銹跡斑斑的外觀,我推斷應(yīng)該有許多年頭了。
吃完年夜飯我好奇地問奶奶,這臺縫紉機有多少了歲了。奶奶抬起了頭認真地算著,意味深長地回答道:“這是奶奶當年嫁給你爺爺時的嫁妝,算起來有三十幾年了,也是當時最像樣的家當了。不僅如此呀,這里還承載著你爸爸小的時候很多的故事。你爸爸和叔叔小的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奶奶當年用這臺縫紉機做的……”
聽著奶奶地講述,在看著這臺已經(jīng)油漆都脫落了、布滿凹凸不平劃痕的縫紉機,我仿佛回到了爸爸小時候,看著爸爸穿著奶奶親手縫制的衣服,舒服自由的奔跑著。
爸爸地呼喊聲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我又繼續(xù)追問奶奶:“那現(xiàn)在這臺縫紉機還可以用嗎?”奶奶笑笑說道:“當然還可以用了,別看它外觀不好看,用還是可以用的。你小時候的小衣服、鞋子、小被套都是奶奶用它做的寶貝?!蔽腋吲d得手舞足蹈起來:“我還想穿您給我做的衣服!”奶奶哈哈大笑道:“奶奶現(xiàn)在想做也不行了,眼睛看不清啦,手腳也沒有那么靈便了,做出來的衣服又不好看。再說,現(xiàn)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物品琳瑯滿目,價格實惠,沒有人愿意去穿這些粗糙的衣服了!”
看著這臺被擦拭地很干凈的縫紉機,讓我明白了無論時代怎么變遷,怎么發(fā)展,不變的永遠是家人牽掛和關(guān)懷。我是一名生活在交通便捷、生活更加智能的00后,我也要帶著爺爺、奶奶坐上高鐵,去看看偉大祖國70年的巨大變化……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3
在我家的客房里,有一臺老式縫紉機,它是我奶奶年輕時買的。后來爸媽結(jié)了婚,奶奶就讓我們搬回家用。
這臺縫紉機是黑色的,上面有兩個方正燙金大字:蝴蝶。現(xiàn)在想來,媽媽的卻說過那是蝴蝶牌的。
這臺縫紉機的一邊有一個圓盤狀的輪子。另一邊是長狀的,說不清的一塊鐵。大概是保養(yǎng)的好,從未生銹過。底座是一塊黑鐵,正好有一個機子那么寬,那么長。
下面的臺子是實木的,雖然用了幾十年了,但它仍然像新的一樣,一塊大木板下一一個實木小盒,用來放針線,機子是踩踏式的,所以側(cè)面掛著一個白色的,裝機油的小盒。
在我小時候,媽媽還年輕,常忙碌于縫紉機前,機子保養(yǎng)的也很好。媽媽經(jīng)常用它給我縫補衣裳,小時候我淘氣。衣服經(jīng)常被我弄破。媽媽便在夜晚拿起我的衣服,放在機子下,一根針下畫出流暢的線條。過不了多久,那條長長的口子就被縫補地完好無損的。完全看不出來它原來破過。搬著縫紉機“咔嚓--咔嚓”的聲音。不知怎么,我竟然睡著了。
機子雖然耐用,但偶爾也需要上油的。媽媽愛護縫紉機就像對待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她時常會拿著一個白色塑料小壺,上面尖尖的,卻也能滴出油來。她捏著小壺,細致的網(wǎng)螺絲釘里滴上機油。以免不讓它卡住。滴出了一滴機油。有急忙退回來,不讓它漏油,細致地滴完約莫十五分鐘。
然而,長大后。我喜歡手工,需縫之處也多,便央求母親教我使用縫紉機,因為手縫太麻煩了。媽媽圈上一筒黑線,幫我穿好針線,又讓我坐在凳子上,我拿著一塊布放在針尖下。媽媽手把手教我轉(zhuǎn)動那個大大的輪子。用腳慢慢踩踏那塊鐵板細針一下一上一下。極速的工作著。媽媽這一套動作也渾然天成。一塊方正的布立即被縫上了,媽媽不知從哪拿出剪刀,遞給我。我笨拙地把線剪斷。望著一塊雖不漂亮的布,生出了強烈的自豪感。
這臺三十六歲的縫紉機給我?guī)砹藷o數(shù)快樂時光,雖然現(xiàn)在我和媽媽都不常使用它,也有點落灰了。但它依然在家中的那個角落里散發(fā)出了它獨有的光芒。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4
外婆身為新中國的同齡人,收藏的老物件當然也不少。不論是有四五十個年頭的《毛澤東選集》,還是在那個年代少有的英雄鋼筆,抑或是市面上已經(jīng)找不到的老式縫紉機,都承載著數(shù)不清的回憶……
在這么多的老物件中,我對縫紉機倍感好奇。我家的縫紉機顏色偏土黃色,面板上有木頭的花紋??p紉機的機頭是黑色的,上面有一個蝴蝶形狀的商標。縫紉機的底部有一塊踏板,一腳蹬下,縫紉機的輪子就會“轱轆轱轆”地轉(zhuǎn)。
我家的縫紉機當屬老物件里使用價值最高的了。外婆常常用它來輔助自己制作一些玩意兒,比如精致的電視蓋布、布滿花紋的沙發(fā)套、五彩繽紛的靠枕以及各式各樣的收納袋等,全都有這個“老朋友”的功勞。也正因為這樣,外婆一直舍不得扔掉它。
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趁著國慶假期,我詢問外婆這個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外婆,咱家這個縫紉機得有好些年頭了吧!那它到底有什么老故事???”
“嗯,這臺縫紉機還是個老牌子呢!是上海‘蝴蝶牌’的。你要說這牌子,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它和你媽媽的年齡差不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商品十分緊缺,老百姓都向往“三轉(zhuǎn)一響”這個東西。我記不清是靠什么途徑取得了一張商品采購券,買到了這臺縫紉機。這玩意兒在當時可新奇了,我就用它給你媽媽和小姨做漂亮的衣服,可令人羨慕了!”外婆仔細地回憶著那些年的事,時不時地笑一下,“這臺縫紉機陪伴著我度過了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雖然面板已經(jīng)有些破損,但它機械性能良好,整體的質(zhì)量還不錯,所以我沒舍得丟!”聽完外婆的話,我點點頭,感慨萬千。在那個時代,原來擁有一臺縫紉機就已經(jīng)是一件羨煞旁人的事了呀!看當今時代,科技進步,物資豐富,中國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婆的縫紉機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也能看出時代的進步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小小的縫紉機背后卻有大大的意義,不禁讓我想為建設(shè)新中國而出一份力!
關(guān)于描寫縫紉機的初一語文作文5
雨天,爺爺?shù)氖种割^又開始隱隱作痛了,窗外滴答的雨似無情的針,向爺爺?shù)闹戈P(guān)節(jié)刺去。
聽爺爺說,這是以前沒日沒夜做衣服落下的病根。
我?guī)е幐嗳フ覡敔敗傔M門,便聽到了熟悉的“嗒嗒”聲,爺爺又在用縫紉機做衣服了。
“爺爺,下雨天怎么還做衣服!手不疼啦?”我?guī)е焸涞恼Z氣問道。“這件西裝別人急著要,我要快點做好?!睜敔斁镁貌呕卮穑贿叺目p紉機發(fā)出沉悶笨重的聲音,賣力地工作著。
這縫紉機少說也要三四十年了,木質(zhì)桌板坑坑洼洼,破的破,損的損。腳下的踏板和縫線的機器也都生了鐵銹,使用起來一鈍一鈍的,可它工作時笨重的響聲又像在宣告:我沒老,還可以干很多活!
我讓爺爺稍微歇一會兒,一邊給他抹著藥膏一邊問:“爺爺,現(xiàn)在工廠做衣服效率高產(chǎn)量大,為什么你還要用這個破舊的縫紉機給別人做衣服?。俊?/p>
“有些人跟我一樣,更喜歡用縫紉機踩出來的衣服,一針一線,感覺更有人的感情,穿著也更舒心踏實。不像那種工廠里的機器,快是快,可沒有一點用心。”
我再次好奇地問:“你為什么不換個新一點的,做起衣服來快一點啊。”
爺爺輕輕一笑:“這個縫紉機跟我三四十年了,和人一樣,有感情嘍,哪舍得扔掉啊。而且現(xiàn)在的機器和以前的材質(zhì)也不一樣,我是更喜歡這臺縫紉機的?!?/p>
片刻,房間又響起熟悉的“嗒嗒”聲……
在這聲響中,我陷入了思考??p紉機早已被工廠流水線取代,可爺爺仍在堅持用縫紉機做衣服,也仍有人在堅持買縫紉機踩出來的衣服。或許,像縫紉機這類的老手工會被淡忘,但絕不會被遺忘;或許,像爺爺這樣的手藝人是極少數(shù)的,卻也一定總有人在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