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
年味兒不僅是鞭炮的歡鬧般濃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朧在水汽中,需要細細口味。很是享受幼時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圍在廚房中,隱約在霧汽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guān)于《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你,歡迎查閱學(xué)習(xí)!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1
很多人認(rèn)為,現(xiàn)在中國在時代的潮流中選擇了融合,而將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拋之腦后,在國際的大交匯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優(yōu)秀精粹。例如韓國的端午祭就是國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現(xiàn),隨之而來的是質(zhì)疑:作為中國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春節(jié),是否也在漸行漸遠呢?
在我這邊,農(nóng)歷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戶就將自己的門楣裝扮的紅紅火火,爭相邀請別人家來自家吃分歲酒,象征著去年與今年的分界,也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攜手度過。到處都是一股過年的喜樂融融。大年三十,則要貼春聯(lián),撕下去年的,讓今年遒勁的筆力來相伴一個春秋。漿糊,刷子的揮舞間,這家人的精氣神就得了完全的體現(xiàn)。晚上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靜候著倒數(shù)的到來。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樂,驚嘆于鬼斧神工,這一天就歡快的流逝過去了。正月初二初三還是吃酒,不過改了個名兒,叫正月酒。紅包該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間,孩子的臉上洋溢著歡樂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強行拉去劃龍船。這可不同于端午的龍船,而是更偏向于裝飾龍的一種。一長條扁木上固定著各種各樣的木刻人物,大多來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義,形態(tài)神色栩栩如生。那一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的木雕,飛揚的長髯,緊迫的神色,都仿佛讓人身臨其境感受三國亂世。過不多時,龍船開動了,主要由龍頭賣力,我在21號位只用象征性的提著就行了。話雖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細雨下走路也是很難的事。間或著龍船被領(lǐng)跑了起來,后面跟著龍身,每個位置上掛著的鈴鐺叮叮作響,好不壯觀!每經(jīng)過一家門前,那家人都會出來放鞭炮慶祝,并燃起一堆稻稈,名為“踏紅”,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紅火。講究點的人家還會撒些糯米以示對劃龍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龍船還得停上一會祭祀祖先。虔誠的進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來年。當(dāng)隊伍重新整裝待發(fā),還要再劃一會兒龍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著專門的先生出來,陳列按順序的每一戶人家的功績(當(dāng)然事先付過錢的),對龍船一拜再拜,對祖宗祈福。
中國的年味難道真的越來越淡了嗎?我不這么認(rèn)為。試看這邊的龍船,春節(jié)、過年,這些與中華民族緊密聯(lián)系的字眼兒,永遠鑲嵌在每人的心中。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2
爺爺在灶后添柴燒火,紅艷的光照得他臉紅彤彤的,身后的墻上映著他的身影,搖晃著。奶奶和媽媽圍在抹了一層面粉的木桌旁,靈巧而嫻熟地操縱著面團,在人眼花繚亂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圍裙、護袖上白撲撲的一層粉。爸爸打雜,時而在洗水池前,時而在灶臺邊,時而去發(fā)酵面粉的大籃筐旁看看。我呢,則“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邊上。
奶奶在廚藝方面絕對是個好手,她拽過一塊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團成個球狀。又在桌上一壓,成一圓餅狀。再拿起來用大拇指按出一個大小剛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來。接著取來一筷子我喜愛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餅邊在手心中轉(zhuǎn)一圈兒,揪在一塊兒,接著一旋、一按,一個好看別致的封口花兒便完成了。這花兒是奶奶獨會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繞有興趣地細細觀察研究,仍模仿不來。
奶奶一邊手上忙著,嘴也不停歇,講著村里遇上的、聽來的有趣的事兒,繪聲繪色的,似說書的一般。其他人時不時插上一句,或評論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魚尾紋忽又深了幾分,卻刻著愉悅,盈盈地彎曲。我那時年幼也不大聽得懂方言,但見大家都嘴角掛笑便跟著樂呵呵的了。其樂融融。
不一時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團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鍋蓋了。白霧壓抑了很久終于可以釋放了,忽地升騰起來。我?guī)缀蹩梢愿惺艿侥菗涿娑鴣淼臒釟?。小小的廚房很快被白汽充滿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見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霧中若隱若現(xiàn),還有爺爺那邊發(fā)出的紅光似天邊的霞。沒有多余嘈雜的聲音很是寧靜。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們的呼吸都混在廚房的空氣中了,斜陽也將余光滲入其中,一起發(fā)酵,醞釀。愈加溫暖、愉悅,又覺仿若置身于蓬萊仙境,云霧繚繞,安詳?shù)夭徽媲衅饋怼k[隱約約只覺如夢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濃烈卻足以沁人心脾。這味兒我至今仍記得,可因為生活的忙碌已幾年未能得到機會再細細品嘗一番了。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3
媽媽的生日是臘八。所以印象中每當(dāng)媽媽過完生日,春節(jié)就不遠了。
媽媽過生日后的那幾天總是最忙碌的。洗窗簾,擦燈具,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會被他打掃的一塵不染。據(jù)說這叫“除塵”,與“除陳”同音。也就是“除塵布新”,意思是掃去了一年的灰塵,亦如掃去了一年所有的煩惱憂愁,以潔凈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將小家整理妥當(dāng)后,我們便會在門上貼一個“福”字,然后回到鄉(xiāng)下的奶奶家,和親人們過一個團圓年。
到了鄉(xiāng)村,就能感到濃濃的喜慶氤氳在街道的每一個角落。路上的行人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匆匆往家趕、獨門獨院的小樓門頭上都掛著幾串火紅的辣椒和燈籠、從外地趕回來的車輛也多了起來,原本寧靜的街道變得熙熙攘攘。
轉(zhuǎn)眼間就到了年三十兒。年味兒更濃了。年夜飯也是這一天的“重頭戲”。清晨一大早,大人們便忙碌起來啦。洗菜的洗菜,殺雞的殺雞,煲湯,年蒸,忙的熱火朝天。最幸福的便是我們孩子了。在這一天可以任性的吃零食,看電視玩游戲,時間全由自己支配。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全家人終于圍坐在一起,享受這一年中最豐盛的大餐。因為條件好了,年夜飯基本是平時都能吃到的菜。然而,在這一天她們被賦予了許多吉祥的寓意。紅燒魚,意味著“年年有余”、青菜豆腐象征“幸福平安”、五谷雜糧則代表著“五谷豐登”,這些都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望。席間我們推杯換盞,大塊朵頤,豪氣干云。老老少少說說笑笑,述舊事,展望未來,不時舉杯互送祝福,幸福和滿足,像花兒一樣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鞭炮聲響徹夜空,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我們孩子們也個個精神抖擻,困意全無,奔到院子里,放起了煙花和爆竹。無數(shù)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照亮了天空,讓這個夜晚格外熱鬧。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4
過年,是作家筆下永遠道不盡說不完的話題。有“噼噼啪啪”震天價響的鞭炮,有層層疊疊的玉盤珍羞,有千遍萬次繁瑣不一的吉利話,有孩子幾個月前就規(guī)劃好如何花銷的壓歲錢……諸如此類,不可或缺。正是這些物象營造了過年的意象,才有了我們所說的抽象的“年味兒”。
不過,年味兒也許不是這般粗暴就可以下定義的。它更多的源于每個人內(nèi)心對過年的不同感受、不同看法及不同思考。乍問某人何為年味,他也許會不知所措結(jié)舌瞠目??墒且坏┑搅舜汗?jié),那種年味兒每個人自然就能感受到——即便并不能用語言準(zhǔn)確表達。也許偶然看到人家陽臺上懸掛的那串串香腸、一對咸魚或幾只風(fēng)干雞,你就能感受到年味;也許寫作業(yè)或睡覺時樓下突兀地一聲爆響,緊接著又是一陣尖銳刺耳的鞭炮聲,你在驚嚇之余就能體味到年味;也許除夕看到媽媽忙著料理蒸籠、鍋盆和電飯煲,一片片氤氳著油氣和酒香的白霧從廚房飄來逗引著你的鼻粘膜時,你能意識到年味;也許爸爸吆喝著讓你幫忙貼春聯(lián)時,你就能沉浸在年味之中。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一陣無厘頭的想法,一段漫不經(jīng)心的回憶,都會使你突然發(fā)覺:這是過年哎。
我的年味兒又是什么呢?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父母去爺爺家拜年。爺爺住在鄉(xiāng)下,那附近鮮有同齡的玩伴,亦無花擔(dān)兒舞龍之類習(xí)俗,百無聊賴之際我拎了把凳子在屋旁的田野邊翻翻閑書,眼前景色雖顯荒涼無趣,倒也怡然自樂。往年,家家戶戶肯定擠滿了來拜年的兒孫晚輩,院子里人聲鼎沸,笑語歡聲不斷。如今,只有耳邊偶爾傳來的嘈雜驅(qū)散著田野上的寂靜、空曠,不知名的鳥雀在頭頂雜亂細碎的鳴叫,像水洗過的藍綢緞,涼匝匝得干靜明澈。臨近春天了,麥苗早已探出了頭,有一指多高了,雖然仍很瘦小,在泥土地里仿佛驚恐的孩子一樣蜷縮起身子,可是仍然能夠想象一個多月后整田整田流動的綠浪。我放下書,沿著田埂向田野更深處走,這時遠處一聲驚雷,“轟——啪——”,打破了這詩樣的寧靜——是爆竹。狗氣勢洶洶地狂吠,扭轉(zhuǎn)身子甩著尾巴找尋著那不速之客,雞鴨也在窩里不安地騷動。這重重一聲響,徹底點亮了那蓄勢已久、騷動難耐的年味兒。
在那須臾片刻之間,我從未那樣深刻地意識到過年了。因為那樣的沉寂和突然的熱鬧是我所熟悉的:每年春節(jié)在鄉(xiāng)下,總不似書中所描繪的過年那般熱鬧非凡、花團錦簇。每每回憶往年的春節(jié),印象中也只有將午未午時迷霧一樣金色的陽光,以及鳥雀啁啾、樹林陰翳的閑散下午。我的年味兒無關(guān)乎鞭炮、紅包抑或?qū)β?lián),而是一種熨帖、清朗、悠閑的心境。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5
中華上下五千年,她的魅力是一代代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她獨特的東方文化滋養(yǎng)著龍的傳人。而她的諸多節(jié)日之中,數(shù)最重要的就應(yīng)該是農(nóng)歷的春節(jié)了。
年味兒是那“噼噼啪啪”作響的、直上云天的鞭炮,是那耀眼的煙花,是那孩童腳上的虎頭鞋,是熱熱鬧鬧的團圓飯,還有,是家門口上,紅彤彤的對聯(lián)的化身。
記得小時候,腳上踩著可愛的虎頭鞋,手里拿著撥浪鼓,身上的大紅棉襖亮閃閃的,見大人貼春聯(lián)便要跑去插一腳。"哈!”,我拍手笑,“我也要貼!”于是,春聯(lián)的最后一個角讓我壓平了。這可是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的結(jié)果呀!我滿意的望著,臉上笑開了花?!肮?,看,這個福有什么不一樣嗎?”“哦?哎!貼反了!福倒了!”我大聲說,清脆的童音在樓道里回蕩?!芭?真乖!”我不明所以,被大人鬧糊涂了,可轉(zhuǎn)眼,一顆糖就已到了手上。我不管不顧,一蹦一跳地吃糖去了。
長大一些,便知道了“團圓飯”的意義,一家人圍在桌旁,你說我笑,好不和諧。忽然,“祝果子一帆風(fēng)順,芝麻開花年年高!”一塊芝麻白糖年糕就到了我的碗里?!白4蠹覊郾饶仙?”我用筷子挑起了長壽面?!白<依锬昴暧杏?”每個人的碗里出現(xiàn)了一塊魚肉。“呵,真乖!”大人們摸著我的頭,笑笑。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每個人都樂哈哈的。吃完飯,老人家鄭重其事的給我發(fā)了紅包,并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話。領(lǐng)了心意,我就出門玩去了。在地上用繩炮擺出一個魚的造型,點燃,別提多壯觀了!放個摔炮,足以把大家嚇一大跳。幾種小的不過癮,大家又放起了“沖天炮”,只見放炮的人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引子,一個箭步閃到一邊,提醒大家往后退……“咻……”煙花飛上天,霎時,漆黑的夜空變成了巨大的畫布,煙花譜寫出了一首首絢爛的詩歌,繁花似錦,爭相開放。煙花將一切照得熠熠生輝,光亮如晝……
現(xiàn)在長大了,知道放煙花有害環(huán)境,晚上便和爸爸媽媽出去逛逛,不時抬頭望望夜空,看看少數(shù)的花火……回到家,便忙活開了,把家里布置得紅紅火火,又翻箱倒柜找出零食,嘴里含支棒棒糖,眼睛里充滿希望,直勾勾地盯著電視機,時不時還舔舔嘴唇。哎呀!實在撐不下去了,便伸個懶腰,打個長長的哈欠,一頭栽在床上,睡著了……
春節(jié),是中華五千年培育出的花朵;年味兒,是兒女們在母親膝下演繹出的傳奇故事。讓我們把春節(jié)的點點滴滴,融入傳統(tǒng)的海洋里,為她注入新鮮的血液,幻化出更美的光彩!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傳承作文800字2021
《難忘的年味》初一800字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