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
明月幾時有?月,令人陶醉。它寄托了人們的祈愿與祝福,也象征著團圓與美好。它是美的化身,是希望的載體。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奶K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是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是個團團圓圓的日子,平時的月亮都是彎彎的像一把又細又長的鐮刀,而今天的月亮要大要圓很多。月亮好像一個羞答答的少女,悄悄地撥開云霧,露出半個腦袋,看著我,我對她一笑,她看著沒什么動靜,從云層中跳了出來。剛開始月亮上好像蒙著一塊神秘的紗布,漸漸明亮起來。在晚上,我來到陽臺不開燈,默默的'站在窗前,看那輪明月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樓頂。那輪明月好像比原來更明亮了,雖然每個月的15號月亮都會圓,但是8月15的月亮和往常的截然不同。
透過這皎潔的明月,我仿佛看到了吳剛小時候不專心學習,天帝震怒,讓他砍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說:“你砍倒這些月桂樹就可以得到法力?!眳莿偪骋淮?,刀口就會馬上愈合,他不停的砍啊,砍啊……。
啊!那么皎潔的月亮,默默的掛在天邊,我喜歡這萬籟俱靜的月夜,更愛這一輪明月的世界,因為她照亮了黑夜,給人們帶來光明的夜晚,引起了無限的遐想。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2
聽人們說,今年的月亮要比往年的月亮更大、更圓、更亮。于是在中秋的晚上,我們邀上三倆好友,一行七人驅(qū)車來到蠡湖公園。
公園里游人如織,原來人們不約而同都來觀賞明月了。我們走到供游人休息的桌椅旁,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水果。坐下來,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一邊觀賞著美麗的月亮。望著宛如銀盤的明月,我仿佛看到嫦娥裙裾飄飄,正翩翩起舞,好像望見吳剛正用力地砍那棵桂花樹,似乎瞧見玉兔手拿玉杵,正跪地搗藥。我們一個個頭頂明月,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
吃完月餅,賞完明月,我們開始了“環(huán)湖一游”。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兒美麗極了。綠草茵茵,雖然沒有鮮花點綴,卻仍然生機勃勃。小河也依然流淌,“嘩嘩”地唱著歌向前方流去。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像朵朵奪目的鮮花盛開在深藍色的天空中。漫步在幽靜的長廊上,欣賞著良辰美景,感受著習習晚風,此刻我真覺得文字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無法表達這愜意的感覺。
啊!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月亮,怎不讓我生出一種愿與清風作伴,明月共眠的愿望呢?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3
倚在窗邊,眼望向窗外,看見一輪明月,高高的懸掛在空中。此刻,總是靜謐的,竟讓人有種悲涼的感覺。
——題記
從小,就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喜愛頗多,也對這神秘的月亮充滿了敬畏感。記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句,就這皎潔的月亮充滿了好感。背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詩句,我才明白,原來月亮也有幾分哀傷,幾分惆悵?!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兩人坐在草地上,遙望明月,許下美麗的誓言……。
太陽落下,升起一輪明月?!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所見的月亮有時也是這般。一縷縷輕而薄的云,環(huán)繞著月亮周圍,給人一種美感。月亮真的'就像“白玉盤”一樣,又大又圓。月亮散發(fā)出皎潔的月光,“煙籠寒水月籠沙”,我們也都被籠罩在這一片月光之中了,也被籠罩在這一片靜謐之中了,萬籟俱寂,遙望明月,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悲涼。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兩個人在離別時,流著淚,哭訴著,都不想離開彼此,都不想遠隔天涯海角,然而事實總是那樣殘酷,不得不分離,只有在離別之時,對上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猶記得,兒時聽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故事是那樣的凄美,最后,嫦娥升到了月亮之上,住在廣寒宮中,旁邊只有玉兔相伴,該是怎樣的孤獨與寂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當時的李白,是有多么的惆悵,抬頭望明月,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有多么思念故鄉(xiāng),而此時只能把這些思念寄托給高高在上的明月,又是怎樣的無奈呢?
遙望明月,真的感覺到一些哀傷,一些悲涼,一些痛楚,一些寂寞。倚在窗邊,雙手拖住下巴,看著那一輪明月靜靜地掛在空中,朝我微笑。我猛然覺得:這樣的時光還能有多少?這樣仰望明月的時光還能有多少?只有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只有錯過了才會懂得他的珍貴。難道我們不應(yīng)好好的珍惜這小扇輕搖,遙望明月的時光嗎?這樣安逸,這樣閑適。
我們都睡下了,而那輪明月仍然散發(fā)著他那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射進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帶給我們寧靜……。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當我吟誦起這首詞時,一種不知是什么滋味的心情就會在我的全身蕩漾開來,讓我冥思遐想我的中秋故事。
中秋,是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景。記得我也曾有這樣美好的回憶。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年快到中秋節(jié)時,我們都會前往我大姑家吃飯。我,我姐姐,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兩個哥哥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會到我大姑家去。我們歡聚一堂,大人們談天說地,小孩們在庭院間嬉戲玩耍,直到大人叫好幾遍才到屋里去吃飯。
還未等吃完飯,我們這些小孩子便迫不及待的跑出去,在一塊嬉戲打鬧。本來就熱鬧騰騰的氣氛變得更旺了,是什么呢?嘿嘿,我大姑家添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孫女,我因此成了別人的姑了。于是,每年我們到我大姑家去,每個人都要抱抱這個可愛的小女孩。中秋的家宴因為這個小女孩的存在變得更加歡快了。
吃完飯后,我們一家人有時會和我大伯家一起回來,于是我,我姐姐和我哥哥就怎么玩也玩不夠,少不了晚上的又一頓中秋宴了。終于,神圣的中秋節(jié)到來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月餅后,便大手牽小手,一起踏出門外,去賞月,一路上,總能聽到一陣陣歡聲笑語……
那時的月亮,是橘黃色的,照在我的心上,暖烘烘的,幸福感爬遍我的`全身。
現(xiàn)在,中秋節(jié)好像變了。就說今年吧,只有我,我父母,我大娘到我姑家去,飯局上一下冷清了不少,雖說還有我的小侄女在一旁嘻嘻哈哈,但我的姐姐和哥哥都在工作,因此氣氛一下不如從前了,我也歡快不起來了?;丶液螅瑳]有了第二頓中秋宴,沒有了吃月餅的習慣,沒有了出去賞月的心情。爸爸和媽媽還在干活,只有我自己抱著一個小板凳坐在院子中央,抬頭看月亮。
這時的月亮,是淡黃色的,照在我的心上,涼涼的,像冷風吹過的樣子。
中秋節(jié),被我們漸漸淡忘了;吃月餅的習慣也因為我的過度排斥而消失了;一家人的團聚轉(zhuǎn)變成了電話里的祝福與等待。試問“明月幾時有?”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5
當晚,月靜風清,一輪皎潔的如玉盤的明月懸掛在夜空。微風吹拂著河岸邊的柳條,一根根柳條兒愜意的搖擺著輕柔的身子,像是在感受月光的皎潔,河岸邊有一張石圓桌、四個石凳。河里水波蕩漾,像是在開月光舞會,蕩過來又蕩過去,卻不停歇,周圍的一切都在盡情的搖擺著??墒?,河岸邊的小木屋里卻有一顆孤單、寂寞、思鄉(xiāng)的心,這顆心的主人便是蘇軾。
他靜靜的坐在床邊,思念著親人,擔憂著他們,可他有心無力,無法讓自己在這美妙的夜晚過得逍遙自在。就在他想到弟弟子由的時候,忽然瞟見透過窗戶灑進房間里那潔白的月光。于是酒性大發(fā),拎著酒瓶瀟灑自如的走向石桌,呼吸著美景下的空氣,在明月的照耀下,他獨自一人坐在石凳上盡情地暢飲著,試圖忘掉心中的牽掛與不悅??杀涞木扑趺匆矡o法沖掉心中那割舍不下的牽掛與思念。彷徨的他舉著酒瓶問天:“月亮什么時候才會圓滿的出現(xiàn)?”他猜疑著此時天上的月宮是多少年多少月,天上的人們在做些什么,懷揣著這些疑問憤憤不平的飲著酒,心里十分心酸。眼看中秋已到,本是與家人團圓之時,自己卻與親人們相隔萬里。他想乘著這一股股微風,駛向那里,卻又擔心太高太遠,自己無法承受那種凄涼之苦。想著這些,他更覺得揪心。便高舉酒杯,起身與清風共舞,柳條兒伴舞,溪流聲伴奏,月夜做背景,這樣翩翩起舞,讓自己的影子隨之舞動,心情美麗了,樂著說道:“在天上哪比的.在人間好?”
就這樣讓時光肆無忌憚的匆匆流逝著……
月光轉(zhuǎn)過朱紅的樓閣,低低的照進雕花的紙窗,照著因思念擔憂而睡不著覺的人們,伴隨他們?nèi)胨瘔羿l(xiāng)。他暗自思索著:“月亮如此純潔、明亮,對人們應(yīng)該沒有什么怨恨吧?可為什么總是人們離別時它卻又圓了呢?”各種各樣的疑問在他的腦海里此起披伏,堵住了他思念子由的心房。哼著富有情調(diào)的小曲,望著皎潔的月亮,再想想人生,他也看明白了許多東西,心情也逐漸松弛下來。
在人世間,人類與動物、植物都有悲歡離合,都會有一些難以用語言所描述的情感與經(jīng)歷,就像這月亮,有陰、有晴、有園、有缺,總是那么不盡人意,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兩全的,但關(guān)鍵在于你怎么看待與分析。想開了,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煩惱與不安。只要親人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好,即使相隔萬里又如何,不是照樣能共同沐浴著皎潔的月光共想這美好的月夜么?為什么要那么偏執(zhí)呢?為什么要讓自己過得那么憋屈呢?
的確,看懂了想明白了也就不那么憂傷了。蘇軾愉快的舉起酒杯,像是與明月干杯,然后爽快的喝進這杯參雜著思念與擔心的酒,仿佛是在感謝明月使他領(lǐng)悟了這些。
在輕快地河流聲與一剎剎風聲的伴奏下,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小蟲的鳴叫聲下,蘇軾拂起衣裙起步慢搖的走進房門。躺在床上與子由共賞這美好月夜……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相關(guān)文章:
蘇軾明月幾時有的作文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