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5篇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土人情,比如草原。草原上有熱情的牧民,一首首高亢的歌曲讓我們聽了陶醉,還有一支支舞蹈讓我們感受了她們的優(yōu)美,各樣的樂器彈奏著如癡如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娘L土人情的中考作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1
這都說大理是個好地方,如今看來,不假。
云南是民族氣息比較重的一個地方,特別是大理。大理是白族人民的地盤,在這里,人們的民族信仰都非常重,很信風水。
很多人就要問了,風水,是什么呢。
像我們大多數(shù)居住性房屋都要求朝南的好,通透氣,采光也好,可大理的白族人民建的房子就不是這樣,它們朝東。
東邊是洱海,西邊是蒼山,都說“背靠蒼山,面朝洱?!?,在他們白族人的腦海中,水是聚財?shù)?,而山是守財?shù)模@,就叫風水。
可如果這樣,院子里的采光,就遠遠達不到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往往在他們的院子里,有一塊照壁。
照壁,顧名思義,就是幫助照明采光的墻壁,是一塊白色的墻壁,布滿了手工的浮雕,中間是一枚大銅錢,兩邊各有一只張牙舞爪的貔貅。從這塊照壁上,可以看出這家人是做什么的,是什么世家,經(jīng)濟狀況怎么樣,以及家里幾口人,全部清清楚楚。
而說到貔貅,“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并后仰。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痹⒁庾齑蟪运姆?,只掙不賠。傳說,貔貅除了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zhèn)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這,也是風水。
大理是個充滿了煙火氣兒的地方。相比起昆明,相比起麗江,相比起瀘沽湖,大理更像個看破紅塵之人所居住的地方。
為什么這么說呢?相信去過麗江古城,去過束河古鎮(zhèn)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風景并不比大理古城差,山清水秀,放眼望去滿眼的綠。但同樣的,那里商業(yè)氣息太足,整個麗江就像一個大型的旅游區(qū),并沒有市井味兒,所以過多的繁華很容易會讓人視覺疲勞。
而大理古城則完全相反。
青石路兩邊都是一棟棟的雙層或三層房屋,下面的一兩層用作商鋪,而上層是直接居住的。因此,早上去的時候,上層的窗戶基本都是緊閉的。而且,這里是沒有城管的,各個商鋪都是自家蓋的老房子,不用交房租,也不用早早就起來開店,想多晚開門,就多晚開門,想多早關門,就多早關門,在這里,生活是非常愜意的。
其實我如果這樣說,大家可能不會感同身受?,F(xiàn)在如果真的去了的話,就知道什么叫做民族風情,什么叫做民族信仰。
云南是少數(shù)民族的聚集地,習俗也非常非常的多,非常的雜,有很多的不同。但相同的是,所有的少數(shù)民族對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都懷著一種摯愛,對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懷著一種自豪。
我相信,當你們真的在大理;當你們看到古城內(nèi)穿著民族服飾的人們;當你們看到古色古香的“兩頭翹”房頂;當你們身處在青磚白墻的巷子里;當你們虔誠的跪在佛祖面前時,你們一定會明白的。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2
輕靠在大客車不算太舒適的座椅上,我感覺到前所未有過的享受。閉上眼,只覺車上的發(fā)動機和自己的心跳聲。我對旅游并無特別的愛好,我只是把它當作在繁忙學習中的一次放松。盡管一再有人說那是個水鄉(xiāng),是個靈地,我的心湖也不曾泛起漣漪,直到我真的踏上同理那片土地……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边M入同理,腦海中立即回旋起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只不過同理沒有《秋思》中的任何一點悲涼,有的只是座座樸實的小橋,條條流動的小溪,幢幢精美的讓我覺得不該是在人間的古建筑。強烈的古鎮(zhèn)氣息就在那一刻灌入我的每一個毛細血管中,充滿我呼吸的空氣。
我的腳走過崎嶇的石路,好像聽到孩童們拿著風車開心地笑鬧;我的手拂過“退思園”門窗上精致的雕花,好像看到氣質(zhì)高雅的貴婦徘徊著仍不時眺望遠方;我的身體擦過花園中茂盛的枝葉,好像看見姑娘們在亭間旁快活穿梭的倩影。
我就像那小湖里的魚,快樂地穿行在同理的大街小巷,享受“自由”帶給我的舒暢,古鎮(zhèn)帶給我的一個又一個驚喜。色香味美的臭豆腐,翠綠的枝葉如蔭,小小的河聯(lián)系著一座風韻猶存的莊園,小船搖曳在微風中,食物的余香徘徊在唇齒之間,真是愜意至極。
于是在小巷深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一處“驛站”。稱它為“驛站”是從一篇描寫各地廁所的文中見到的,覺得這個詞用的也恰到好處。付了兩角錢,我做好一些心理準備向我的目的地邁進。但令我驚訝的是周圍環(huán)境出奇的干凈,潔白的瓷磚,清爽的地板沒有一絲異味,有的只是墻外青草的清香。我不禁將先前緊繃的心弦放松。沒想到同理的“驛站”也能令人眼前一亮。有人說:要了解一個城市的市貌就去看它的公共廁所吧。是的,我們見過不同地方的許多公廁,很少有讓不為之皺眉的,然后在同里這樣一個旅游勝地,我竟能有幸“參觀”這“別具一格”的地方,不覺嘴角也泛起了笑容。走到鏡子前,我整理自己的衣裳,從鏡中望見同理——一個慈祥的老爺爺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轉過身,我回了一抹微笑?!巴娴瞄_心點!”老人的話讓我有些詫異?!爸x謝你!我玩得很開心了!”又一個微笑。是的,我無法不對這樣一個善良的老人來一個微笑,這仿佛成了我唯一能回報給這眼前的老人,回報給這座水鄉(xiāng)的了。
水鄉(xiāng)的小河在不斷流淌著,也一定會一直這樣流淌下去,帶著這座古鎮(zhèn)的別樣風土,別樣風情,一直地流淌下去,直到永遠永遠……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3
從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我學會了“宅”,但我“宅”的是我的家鄉(xiāng)生我養(yǎng)我的村子,未曾去欣賞過外面的世界。風土人情是什么?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但我看來就只是風中充滿泥土與人情味的氣息,可如今的我卻不那么認為了。
“感德”二字說出來是何等簡單,可是卻那么令人難以想象,倘若你不曾去過那兒便是你的遺憾了。它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神秘,也如那潺潺流水般清純,原來這兒與別處不同。
剛剛到感德高速出口,還沉浸在車窗外的小世界中,便被遠處的巨石震撼到。一下車,茶館的工作人員接待我們,帶我們觀賞茶館。一進門迎面吹來淡淡的花香,不遠處的幾個小亭子吸引著我們。小草叢中有只石做的松鼠,待工作人員接通電源才知那是個音箱,興許是我們的到達整個茶館變得熱鬧了,他們泡著感德特產(chǎn)的茶,伴著濃濃的茶香味一杯杯送到我們手中,訴說著那感德的故事。茶館是個大園,工作人員生活在這里,要說感德興盛什么,當然非茶莫屬了,茶館無茶怎能坐鎮(zhèn)于此,茶館不僅有茶還有那獨特的美景。
第一次到達茶館心中無比激動,看那山,那水,山高而不陡,那水清澈見底,天空似乎也伴隨著一切的變化。頓時,我感到似乎哪兒有些不一樣。
如今的水啊,能見到清澈的河流那是有“眼?!钡?,而在以前卻是小巫見大巫。是什么改變了環(huán)境?是我們?nèi)祟?,原來不同在這里。傾聽著風的聲音,似乎在說:“看啊,這就是感德的人們,這就是感德風景。”說完了,他又悄悄的走了,徒留下一道濃濃的茶香,那香氣不像香水般刺鼻反而清新讓人回味。
漫山是樹,這在感德如一日三餐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遠遠望去,那滿山新植的小樹,為人們創(chuàng)造著新鮮的空氣,倘若早起的人兒來呼吸著空氣,該會有怎樣的感慨!工業(yè)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污染連天空也受著影響,然而這里的世界卻與外面不同。雖說感德是茶業(yè)之鄉(xiāng),但也是因為他們注重環(huán)境保護才會以茶葉而出名,因環(huán)境而得美譽吧!
天氣原本陰陰的,興許它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吧,這不,下起了牛毛般的細雨,滋潤著茶葉與感德的人們,那夢一般美好的感德陪同著它,不久就能釋懷了吧。感德的人們淳樸好客,一進感德?lián)浔嵌鴣淼牟粌H僅只有茶香還有那茶人的氣息混合著,他們世世代代以茶為生,因茶而耕,是茶葉養(yǎng)育了他們,但也是他們傳播著茶文化。
原來像風一樣傳播著的是那般永不停息的茶文化。頓時覺得風中不僅只有泥土與人情味,還蘊含著濃濃的茶香,這里是他們的家,這里,有他們的愛,這里的風土人情我會把他放到心上去。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4
風輕輕地飄,飄過了山,飄過了水,飄到了客家圍屋,在圍屋下歇歇,看看這誘人的天堂,看看這古樸的世界。
——題記
此時的我正和爸爸在五龍客家風情園內(nèi)游玩,走到一個巨大圓柱體型的房子前停下來歇了下來,目光不禁被眼前的巨大土黃色物體所吸引,心里默想:“難道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圍屋嗎?”突然,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說道:“兒子,知道這個房子叫什么嗎?”我搖搖頭。爸爸說:“你看看四周的山峰疊起,連綿起伏,將客家人牢牢地‘困’在這個貧瘠的山地里,客家人也不逃避這一切,既來之則安之,山地又如何?貧瘠又如何?我們客家人有手?。∫裁淳妥约鹤鍪裁?,沒什么就制造什么,只要人依在,何以懼溫飽?就這樣,客家人用那雙普通的雙手制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圍屋就是其中之一?!?/p>
風輕輕地飄動,悠悠地欣賞著這不曾看過的村莊,風漂泊闖蕩了這么多年,這客家圍屋可是第一次欣賞到啊,那房前的半月潭,映著天空的景色。潔凈的潭水將天空毫無保留地搬到了圍屋前,似乎大材小用的藍天卻道出了圍屋的另一番風景,偶爾當當配角也不錯啊,何況是陪襯客家圍屋呢。
我隨著陣陣清風飄入了圍屋,穿入了深深的小巷,摸摸古紅古紅的大門擦擦飽經(jīng)風霜的圍欄,看著手持煙斗,搖著搖椅的安逸長者們,舔舔客家人們從古到今的用水之源——古老,殘垣的大井。拂過每一位好客的主人們,體會每一份真摯古樸的情感。
望著毅力在山間的圍屋,伴隨著夕陽,我走了,而風也再次起航了,這次它要飛向山外的世界。風并不自由,它必須履行它的職責,那就是把客家文化帶到城市里去,帶到每棟高樓大廈里住著的人們,它要告訴他們:“別忘了,我們是客家人!”
它笑了,因為它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我笑了,因為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幸福、最淳樸的風情。
關于風土人情的溫州中考作文5
你還記得華夏民族的炎帝、黃帝嗎?你還記得“商圣”范蠡嗎?你還記得“戰(zhàn)神”吳起嗎?你還記得歷史古國曹國嗎?你還記得出身卑微而建立了大漢王朝的的漢高祖劉邦嗎?你還記得當年輔佐劉邦的大功臣彭越嗎?你還記得一代禪宗臨濟大師嗎?或許你學識淵博,你早已知曉。但是,你真的了解嗎?
定陶,古名濟陰,堪稱“千古陶都”。想當年,上古時期炎黃二帝在定陶活躍一時,一代“商圣”范蠡故在定陶,“戰(zhàn)神”吳起出生自定陶,曾經(jīng)被曹國定為都城,漢高祖劉邦在此地登基,彭越被封地在定陶,一代禪宗臨濟大師在定陶現(xiàn)名為左山寺的悠久古寺左山寺出家。這些,你知道嗎?定陶,古代多少名人學士仰慕它,尊敬它。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陶都現(xiàn)在已被時間的流逝所遺忘,那一方故土,我對之感情甚厚。天地之大,讓我感慨萬千,盛極必衰,難道真的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嗎?難道真的被遺忘了嗎?世人真的要用物質(zhì)的的眼光評價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古城嗎?家鄉(xiāng)左山寺的沉寂的鐘聲、戚姬寺旁晚鴉的啼叫,喚起了我對我家鄉(xiāng)文化的一絲絲思緒。我苦思冥想,伴隨著清真寺院莊嚴的念經(jīng)聲,思想的火花讓我不再沉寂,它讓我豁然開朗,心明德智。明白了文化豈能與利益相提并論,縱使是家鄉(xiāng)經(jīng)濟貧窮落后,但是也埋沒不了燦爛文明的光輝!
??!家鄉(xiāng)的一切,總是讓我感到心花怒放。每當我離開家鄉(xiāng)走向遠方,外面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東西,有時它讓我恐慌,有時它讓我排斥,但我會用心接受他方的文化,正所謂費孝通先生所說“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語言,家鄉(xiāng)的方言文化,總是讓外來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有時覺得好笑,因為那是最淳樸的語言,它沒有繁花似錦的修飾,它沒有讓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隔閡。在外地,當我們聽到與自己的語言是同一家鄉(xiāng)的時候,我們會倍感親切!?。〖亦l(xiāng)的大槐樹據(jù)說已經(jīng)有幾百年的歷史,而也它見證了我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每次過年我母親都會領我到大槐樹旁拜訪“槐花姑娘”。我母親告訴我只準看不準摸,我就乖乖聽話,瞪大無辜的眼睛好好的看一下她的秘密,心中涌起了無限的遐想。姑娘啊,質(zhì)樸的人們對你寄托了無限的希望,希望你能夠讓他們求得一平安如意。啊!多么美好的回憶啊,人長大了,心也大了,但那一絲愛戀家鄉(xiāng)的心緒不會變!
驀然回首,你還是那么純真,你還是那么質(zhì)樸,你還是那么無瑕。文化定陶,你被歷史披上了一層沾滿塵埃的面紗,但是,淳樸的民風和歷史的古韻會把你面紗上的塵埃一點點吹落。家鄉(xiāng)啊,那是生我、養(yǎng)我、教我的地方啊,我會用我的心來感受你的存在,我永遠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