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
談到傳承,我立刻就憶起了祖輩對植物之韻的熱情。任何珠寶都沒有這種代代相傳的花情更為高貴,更為一家族的摯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查閱學習!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例文1
爺爺?shù)母赣H愛養(yǎng)竹,尤其喜愛鳳尾竹。鳳尾竹枝端多生枝蔓, 長長的“龍須”, 再配上水頭極好的翡翠翠綠似的斑斕,簡直是太精致。傳說那竹枝是菩薩救助世人,掃去洪水,所以這竹子有了平安之意的花語,節(jié)節(jié)高升。爺爺便隨了曾祖父的嗜好,閑暇之中,執(zhí)著于養(yǎng)花。
日常中點點滴滴的輪廓越加清晰了起來……
爺爺教得很精心。自己植花,讓孫女兒邊看邊學養(yǎng)花的整套流程。類似梅,要費些功夫。有些喜陰且喜寒,所以爺爺都是規(guī)律周期長些澆水。冬天刮寒風,又因品種較為稀貴。爺爺便帶著我把大理石上搬下來,一絲不茍的刨、插、削、捏、揉……大大小小數(shù)十種工藝,不來半點兒虛假;對于水仙,最關鍵的工序是除。爺爺先用手仔細的摸著,用手紋深深感知著它那脈絡、語言,忽然一覺,拿削刀一點點從那部位開始,一點一點把那一層層厚厚的皮裁去,而那綠綠的嫩芽便像著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水母精靈似的探出腦袋。爺爺?shù)挠镁唠m十分簡單,但倍受關愛的它們卻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爺爺還一邊飲茶,一邊咂咂嘴,一邊幫我總結著養(yǎng)花寶典:”這太珍貴了!”。他的眼神如醉如癡,而且很著意看了我一眼。呦!這一眼可真厲害,我懂了。平常生活中我都會忙里偷閑的去澆水、松土,。我能感知著世間的美好,且鳥兒常常來訪——這里有爺爺對我傾注的傳承。
爺爺還告訴我,養(yǎng)花有個規(guī)矩:得愛他,得連他,心里不愧于它。而且更是要把它當成知己來一生相伴。梅是爺爺?shù)莫殣?,梅在天氣愈是寒?愈是風雪欺壓,梅便開的愈精神,愈秀氣。它有著這樣一種傲氣,從來都是昂首挺胸:正如我國的邊疆戰(zhàn)士一樣,整整齊齊地站立著。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一步步寫下那鏗鏘有力的誓言。梅在冬天時開的鮮艷、美麗;在春天時,它不愿與百花爭艷,爭奪明媚的春天。而這正是爺爺告訴我他所悟得,所領會到的。而我也深深地將這烙印記在心里:學習著它不為嚴寒、堅強不屈的品質。爺爺上了歲數(shù)了,但在養(yǎng)花、護花、悟花之中,他做事仍然是那樣的執(zhí)著、精煉。從此,我會纏住爺爺帶我去種花。我的心會為茉莉、菊花般默默地散發(fā)著幽芳;也如那熱情的玫瑰,芍藥般,做那“永世烈火”!這就是爺爺與我間——嗜愛花的傳承。
其實,養(yǎng)花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它的工藝就如同我們的步律,而它的氣息就好比我們的品質,其中的香,就是融在靈魂中的傳統(tǒng)。這種對花的癡迷由祖輩傳到我,我也將把它永遠地傳承下去。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例文2
濃墨勾勒,淡墨填充,那是一雙老者渾濁的眼眸;水彩渲染,流光四溢,那是幾多爭奇斗艷的牡丹;黑白兩色,純真透澈,那是幾只初生的奶貓,好似一張白紙,尚未被世間風塵沾染污濁。幾個簡單的事物,在奶奶筆下,活了。
不同于我筆下的天馬行空,奶奶的畫總是貼近生活,樸素平易??蛇@樣獲人稱贊無數(shù)的畫于兒時的我而言,只有不解和無奈罷了。慢慢的,對畫畫的興趣,也在奶奶一次次要求和指點下從興致勃勃到萬般無奈。
她執(zhí)著于人物的眼睛。奶奶曾拿著我畫的人物,指著他的雙眼,道:“畫倒是不錯,可是這眼,失去了它們應有的神,,沒了靈魂的雙眼,又怎能支撐起人物所要表達的情感呢?”見我不解,她又說:“記住,畫是平面的,畫中的人可不會說話,而這時,眼睛,便是唯一讓畫外人窺視其內(nèi)心的通道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啊。”
她留意著生活中的一切。有時,一只蝴蝶,幾朵野花,就夠她盯上好一陣的,每當我問起為何要這樣做,奶奶也只是笑笑,輕聲說道:“‘這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話用在畫畫上,不是更恰當嗎?不時常留意著,怎知什么時候就錯過了身邊的美啊?!?/p>
她也經(jīng)常給我看各種名畫。從徐悲鴻的馬,到齊白石的蝦?!皫追@樣簡單的畫,為什么會千古流芳呢?”奶奶指著齊白石畫的蝦對我說,“看,不管在形態(tài)動作上怎么多變,它們的身體都是六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一定是在細致入微的觀察之后,才能畫出來的吧。如果不深入了解一樣事物,又怎能畫好它呢?”
在這之后,我的筆下,也漸漸多出了一些以前不曾出現(xiàn)的東西,一雙少女的明眸,似亙古星辰般耀耀生輝;幾枝雜花,棲于紙上,交相輝映。有時,我會在雨后找一片幽靜的樹林,看幾多野花帶著水珠,昂首淺笑;在夜晚守著窗戶,看一夜流星颯沓。
也許,對于我的后代,我也要這樣讓他們體會吧。我想,他們總有一天會理解的,正如如今的我一樣啊。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例文3
每個周二和周五的下午,我們都會準時在合唱廳唱歌、排練,還要聽老師在前面的長篇大論。
我們的指揮姓譚,一位年過四十卻還單身的女老師。休息室,她總喜歡一人看向窗外的操場,眼神里不知透露的是什么。但到了訓練時,她卻又變得一絲不茍。每一個音符都要在拍子上,差一點都不行。她苛求所有聲部的音準都必須完美,無伴奏的情況下也一句都不能跑。在她嚴格的調(diào)教下,我們每年都有驕人的成績。
只是每次,她都會花很長時間對我們進行思想教育。她最看不得我們懈怠,唱不好的時候她敲著譜架子朝我們吼“不想唱別來,別在這磨洋工”。我們唱好了,他卻還是說個沒完。她反復舉那幾位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排練的學長的例子,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倒背如流。她談人生,談理想,用最直白的話告訴我們要堅持要認真。她在上面侃侃而談,我們卻在底下墊著譜架子寫作業(yè),盯著手表等著放學。每次譚老師都有一句萬年不變的結束語:“記住,你們坐在這就有一份責任,一份把歌唱好的責任?!?/p>
畢業(yè)后不久,初中也舉行了班級合唱比賽。班里同學們基礎都不好,我作為鋼琴伴奏有10頁的新譜子要學。我只好每晚瘋狂的練,直到熬不住了才去睡覺。努力終是有回報的,一天合練時,我彈著琴,聽著越來越悅耳的歌聲,深感欣慰,抬頭一瞥,看到指揮同學專注又用力的背影,我卻突然想起了譚老師。
當年她不就是那樣,站在我們面前帶領我們排練嗎?每天她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往事一幕幕回現(xiàn),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譚老師的那些苦口婆心,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成為像她一樣有責任心,甚至比她更好的人。這是對工作怎樣的熱愛,讓她能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排練廳,一次又一次的把這份責任傳承下去。
那天晚上,很晚了我路過學校,看到排練廳的窗里依然亮著,我知道那是譚老師在工作。我又想起她望向窗外的眼神,原來那眼神里的,是愛和期待。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例文4
翻開泛黃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結構清晰,脈絡完整的思維導圖。然而,仔細觀察每一分支的筆記,卻不盡相同。因為它,是從歷屆初三學子的手中傳下來的。
站在面前的學姐,則經(jīng)歷完人生第一場重要考試。她以一張頗為嚴肅的面孔示人:“這本筆記,是從前輩們的手中,一屆一屆流傳下來的,千萬要珍惜!”不禁腦海中浮現(xiàn)這樣一個畫面:學姐與此時的我類似,也站在老前輩面前,傾聽、謹遵教誨。她接過來,以雙手,以最崇高的敬意,最誠意的心態(tài)接過來。然而,我卻不知這“傳”背后蘊含的其意。
做了它兩周的主人,愈發(fā)懶惰地翻看里面的內(nèi)容,便將其仍在床上,任憑頁腳在風中揚起,落下。那情景頗像即將凋零的花瓣,片片墜落。
升入初三以來,日子是煎熬的。發(fā)呆時,無意發(fā)現(xiàn)筆記中有一行秀氣的小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仿佛明白了那“傳”的含義。而她所謂的珍惜,是堅持。
重拾了筆記,一字一句地仔細研究上面的重點和批注。竟有一絲沖動,在旁邊的空白處留下圈點批注,也為后人“傳”下什么。原來,這本筆記的誕生便是如此:一人的總結,二人的補充,三人的訂正,四人的提煉…… 前人的經(jīng)驗都在此得以傳承。但是物質的留傳不足以令人深省,使我成績顯著提高的,是一份動力,是一種精神,代代傳承。
串串槐花下,多少屆學子以傳承筆記的形式,告誡后輩努力求學;頁頁小字間,多少句名言歷歷在目,成為后輩奮斗格言。紅藍筆墨,字跡不一。但不變的,是所有人的信仰與夢想,以及他們?yōu)榇?,所要付諸的行動!
也許,某一天,我的字跡也將繼續(xù)傳至下位學妹手中。我要告誡她,這份珍惜,這種傳承,應永記于心。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例文5
我坐在書桌旁,正準備應付成堆的作業(yè)。房間外,爺爺正擺弄著那個新買的收音機?!皩O女兒!”“哎!怎么?”“我給你放點兒音樂聽?”“好吧?!蔽掖鸬?。爺爺把音量調(diào)大,京劇《定軍山》的旋律在屋中回蕩起來?!安皇钦f聽音樂嗎?”我問。“聽聽吧,特別好聽?!睜敔敻吲d地說。“……大小兒郎聽根苗:一通鼓,戰(zhàn)飯造;二通鼓,緊戰(zhàn)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上前個個皆有賞,落后難免吃一刀……”收音機里,悠揚的聲音傳出,爺爺也跟著一句句地唱了下來。“怎么樣,不錯吧?”他頗為自豪地問我。我看看爺爺在桌上放的那張“戲校畢業(yè)照”,搖了搖頭。爺爺不管過多少年,都是戲癡。他每天在我寫作業(yè)時總放這么一小段京戲,不管我是明嘲還是暗諷,他到底笑著堅持下來,我也就漸漸默許,不再多說什么。
一天,我望著手中的閱讀題。一個關于京戲角色劃分的問題:孫悟空在戲里算“凈”,還是算“生”?我左右為難。“爺爺,孫猴兒在戲曲舞臺上算‘凈’,還是‘生’?”爺爺正看著報紙,一聽“戲”字便“騰”地坐直了,盯著我說:“什么?哦,孫猴兒啊,算武生,算武生!”“孫猴兒也扎靠?”“那當然,我跟你講啊——”他摘下眼鏡,站起身來對著我,見我又要回頭寫作業(yè),又忙說:“別急,先聽我講!我們當初還扎靠翻跟頭哪!就這樣——”他兩手從低處向高處一揚,一抖,又向下一壓,“啪!就落地了。”爺爺講著他的練功史,收音機里傳出京劇選段。我則看著他在弦樂聲中,告訴我“抖袖子”時單層的絲綢最難抖利落;唱戲穿的鞋底,是用紙糊的,雖輕但厚,穿著需要適應好一段時間……
我頭一次發(fā)覺,爺爺?shù)膽蚶镉腥绱硕喙适?,在寫作業(yè)時,我漸漸地習慣了他的“音樂”,也不時跟幾句念白。
“孫女兒,我教你‘雙刀槍’吧。”爺爺一邊望著我一邊隨著戲里的節(jié)拍輕輕拍著桌子,說到。“那是什么?”我問?!熬褪莾晌谎輪T,一個使雙刀,一個使槍,打戲的一套把式?!?/p>
我使雙刀,刀面刷著銀漆,閃著銀光;爺爺使槍,槍頭系紅纓,威風凜凜。兩人一攻一守。剛開始,我動作很慢、很遲鈍,爺爺需要不時放下槍來給我調(diào)整動作。“擋要稍遲一點,早了就不是擋槍,反成出刀了?!彼忉屩?。后來,我的腳步愈發(fā)快了,動作愈發(fā)疾了,兩人的眼神之間,仿佛兩員猛將正在拼殺,刀光槍影,輾轉騰挪。我在客廳的燈光下,將自己的心跳與京戲的節(jié)拍相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
從此,我會纏著父母去看戲。我的心會因《賣水》中“什么花的鏡子什么花的床”的歡快節(jié)奏而雀躍,會因《紫釵記》中“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誓言而悲欣交集。京劇,不再是一門遙遠的藝術,它成了一種情結,寄托在心中。我對它愛不釋手又無比尊敬。因為我們的傳統(tǒng),瑰麗而博大。它讓我們的生活不再空洞,讓我們的靈魂產(chǎn)生共鳴,讓我們的快樂在跟著收音機哼唱戲詞時迸發(fā)出來,讓我們的激情在對打時展現(xiàn)出來。在傳承中,京戲活了。
這或許就是爺爺把京戲滲透給我的原因吧——讓它充滿活力,讓它充滿生機。
高二作文尊重文化傳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