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初中議論文
眾所周知,陶淵明被認為是魏晉風流的杰出代表,他以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道化世人。陶淵明的詩意人生,首先表現(xiàn)在他對名利的淡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陶淵明議論文,歡迎閱讀分享。
更多議論文相關內(nèi)容推薦↓↓↓
陶淵明議論文1
提起陶淵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會說陶淵明誰不認識?不就是《桃花源記》的作者嗎?古代著名詩人,誰不知道?
陶淵明,東晉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jié)先生”?!拔辶壬贝蟾乓彩翘諟Y明的號吧?
難道堂堂古代著名詩人就這樣被介紹完了?不,關于陶淵明的還有很多很多。
我一直很尊敬陶淵明,也很想像他那樣做一個隱士,不與世俗牽連,據(jù)說陶淵明從小就滿腹理想,博學多聞,29歲出仕,在十余年的時間里,幾番進退,仕途不順,最終因報復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與仕族階級同流合污,于是辭官歸隱,過上了簡樸的農(nóng)家生活
有人說陶淵明的安貧樂道、歸隱田園是迫于無奈,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標,陶淵明也選擇了做官這條路,但幾次入仕的失敗,使他不得不選擇歸隱田園的逃避方式,而我卻不這么認為,在我看來,陶淵明的安貧樂道、歸隱田園的思想是偉大的,因為這是他執(zhí)著追求人格價值的表現(xiàn),陶淵明歸隱是與官場決裂的行動體現(xiàn),他無法容忍官場的黑暗和對人性的摧殘,而選擇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這是一種崇高理想的表現(xiàn)。
我非常喜歡陶淵明的詩歌,因為這些詩歌大多是描繪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充滿了對污濁社會的厭惡和對純凈自然的熱愛?!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边@就是陶淵明的生活。他一個人徜徉在南山下,與菊同眠,與菊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一貫被稱為“花之隱逸者”的菊花,讓陶淵明受到了清靜無為、無車馬之喧的安逸生活,更讓后人明白了要為自己的心靈而活的道理。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一位有著崇高的理想,不慕名利,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高的人。
陶淵明議論文2
你本是擁有榮華富貴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場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無力改變現(xiàn)實社會的污濁,于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涌上腦?!鲆晃恍姓?,不論塵世的喧囂,做自己。
著一身布衣,穿一雙芒鞋,飄然而去,與山間幸福相伴,贈給世人一個堅定的背影。
陶淵明在南山下隱居了兩年左右,日子雖苦,穿著打了補丁的粗布短衣,吃不好也住不好,“但使愿無違,此中有真意”,都是出自這位本應享受富貴,但如今貧苦的人士之口。陶淵明素來淡泊名利,不追求繁華的社會,與世格格不入,甚有隱士風范。自得其樂,愛好讀書,又不像世人一樣深究,不像世人一樣為了名利考官而學習,陶淵明為精神快樂,直率、豪放。愛好喝酒,而且一喝就喝個盡興,期望不醉不歸。陶淵明,性格有時候也比較安靜,少說話,凸顯出他的守志不阿。
吃,愛喝酒,但不能常常喝,因為家中貧困。所以經(jīng)常到親戚朋友家喝酒,家里盛飯的盆子,舀水的盆子經(jīng)常是空的。
穿,打了補丁的粗布衣,沒有金絲銀縷的大衣,在寒冷的冬天無棉抵抗低溫的惡襲。
住,四周空蕩蕩的沒有任何裝飾品,不能遮風蔽日。
南山月下的那輪明月,照亮了世人的迷茫,不為權利而讀書,不為利益而拼搏,不為官名而生活。正是這輪明月,為世人迎來初升的朝光。
陶淵明,隱姓埋名生活在小山間里,就是為了能過上安靜、悠閑的生活,拋開官場上的壓迫、剝削,不是金錢為命,只為自己而活,一生安貧樂道。
陶淵明議論文3
天性所致,喜歡自由天然的東西,對于生活的要求很簡單,大膽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不顧他人的眼光,在恬適、寧靜的鄉(xiāng)村,他不需要原則,不需要規(guī)定,不需要框架,一顆真摯的心,足矣。
對于陶淵明,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我是十分欣賞景仰的,曾作過幾年小官,卻還是欣然于回家的感覺,不被名譽、世俗、官場、財富蒙蔽雙眼,而是朝著生命里最真實的東西步步貼近,在權貴們爭先恐后地想擠進那個官人的世界時,他卻在一旁冷眼相望,這位潔身自好的五柳先生,早已超脫世俗,進入到他的那個“桃花源”的夢境里去了,他不喜歡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不喜歡爭權廝殺,在官場被黑暗氣息所束縛,干脆一走了之,不再爭名奪利,來到人間仙境,開開心心地去享受“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美好景色去了。這樣的淡泊、恬雅,這樣的熱誠、感性,在于他把生命的一切都當作自然的風景,以欣賞的心態(tài),一一平淡看過、走過,最終回歸到他心靈的歸屬,還是這個無窮的自然。
他從不貪戀物質(zhì)生活,反而對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他就像一顆種子,活在繁花綠葉當中,受到大自然的庇護,洗心則凈,每日游走在歲月的最前頭,不會為生存而絞盡腦汁,更不會為功成名就而作踐自己,這種逍遙不會有孤獨,修養(yǎng)身心,使他能清醒的活在那個丑惡的世界,只有他在享受當下最美的物質(zhì)資源。
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蝸居,陶淵明的隱居要更顯得舒適得多,他把他得期望和欲望都投放在大自然中,樂此不疲地,享受著自然帶來的作用,
他始終有一種信仰,那是一種強烈鮮明的感覺,無法猜測他的深度,這是不能被人所窺視的,只有親身經(jīng)歷、體驗后才知道,那是生命的真實意義,那些形同虛設的官場生活,簡直就是人生的祭品,只會讓人更加迅速地接近死亡。
我一直堅信陶淵明從未逃避,他的才華、他的胸襟、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永遠都留存在世間,從未離開,只是方式不同,他所習慣的是那種更加平易近人的自然,那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也只有這樣志存高遠的人,才擁有得來。
現(xiàn)在的社會,不知何時才會出現(xiàn)“陶淵明”,他就像是一種科學規(guī)律,等待人們?nèi)ミM一步發(fā)現(xiàn)和了解,他擁有的高度,在這個生活千篇一律的社會中,更是難以突破。追求奢侈,過充滿黃金的生活,有勞斯萊斯,在好的地域買一套能背跨幾代人的房子,擁有精致的商業(yè)頭腦,努力賺錢,進入上流社會,信奉“有錢才是硬道理”讓名牌打包自己,一夜暴富,這是諸名年輕人所夢想的,那么如果沒有這個城市呢?如果哪天自然災害把這一切都毀了呢?你的人生追求還有價值嗎?每天忙到虛脫,健康、幸福、快樂,這些還是我們原來最本質(zhì)的需要嗎?天真、善良、淳樸、堅強、誠實,這些還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偉大的本性嗎?世界的顛覆者依舊是上述中的我們,依舊是“陶淵明”的所作所為,他應該能給我們或多或少地啟導。
陶淵明在那個社會沒有為政府帶來多大的價值,但我覺得,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他最寶貴的價值,他的人格與處世態(tài)度更是我們將要為當代世界創(chuàng)下的價值。
陶淵明議論文4
陶淵明是漢魏晉南北朝前后五百年歷史中最優(yōu)秀的詩人,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他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時代便懷有兼濟天下的壯志,卻只因寒門出身,不得不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委蛇,他倍感疲憊,于是開始放棄官場名利轉(zhuǎn)向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淡泊。
他是一個略微消極的人,他所作的《歸去來兮辭》描述了從路上到居室,再到庭院和郊野,開始還是“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認為回家是正確的,而做官是錯誤的。但在欣賞完大自然的壯美景色之后,反而生發(fā)出了“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的悲嘆與感慨,這種消極的想法想必大多數(shù)上了年紀卻過分留戀世間美好萬物的人時常會有吧!
同時他還是一個善于運用積極情緒化解內(nèi)心矛盾的人,“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更是用積極態(tài)度勸慰自己的內(nèi)心要忠于天命、安于本分,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叫做“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有時成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同時具備的。他也說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我最喜歡的一句正是如此。
他也是一個有著高傲氣節(jié)的人,一句“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深深觸動著我的內(nèi)心,這句話也廣為流傳,被后人傳頌至今。
他才是一名真正的隱士,隱居只是為了擺脫世俗官場羈絆,同時他深深的喜愛著鄉(xiāng)村優(yōu)美的雅境,一句“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便是最好的驗證。不同于其他人的“終南捷徑”,我想也只有他才是最純粹的那個人吧!
他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幅安貧樂道、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恬淡圖景,但這一切情景都蘊藏在景物中等待著我們?nèi)ネ诰?,巧妙的自然景物同時也流露出了田園生活的安逸,以及作者的喜悅之情。
陶淵明議論文5
我站在那南山下,看那殘陽染紅的半片天地,我在看,看那漫天的云卷云舒;看那夕陽的無限美好;看那飛鳥的雙宿雙棲。
鼻翼間圍繞著淡淡酒香,朦朧的月色下,我看見了滿布青苔的青石板,歪斜的籬笆,一絲亮光在破舊的草廬顯現(xiàn),穿過那盈盈月光下?lián)泶氐木栈?,推開“吱呀吱呀”的門。呀!這是陶淵明的世界。
我看見你對酒當歌,笑得瀟灑自在,我看見你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我知道你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在那爾虞我詐,追名逐利的官場里生活,你鄙棄官場隱于茫茫人海中。你那高潔純粹的身影深深的鐫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欲問君,可曾悔過?君不答,卻意已明。想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蔽蚁肫鹉闾摌?gòu)的那個世界——桃花源。陣陣歌聲仿佛天籟,老人小孩歡樂無憂的畫面在眼前浮現(xiàn)。多么愜意!多么自由!那令人向往的世界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可觸不可得。你懷著一顆純潔真摯的心,在那黑暗動亂的時代,追求著自己的理想,著實讓人羨慕不已。
天邊漸漸泛白。草廬結(jié)了點點白霜。在看那屋外,已是芳香盈盈,開滿了高潔而又淳樸的秋菊,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的眼倒影著這山光水色,微風拂過,吹起你滿頭白發(fā),攪亂了一窩淡黃。這一刻你與自然融為一體。你的一生追求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你開創(chuàng)了古典詩歌的一個新流派——田園詩派。我在你的詩里仿佛看見了那鳥語花香,春暖花開的一幕。讀到你的詩,再焦躁的心,都會被漸漸撫平。
你從我的世界里走過,每當我焦躁不安總會想起你的身影,那顆在淤泥中打滾的心,就會被慢慢洗凈,取而代之的是平靜與積極。是你讓我變了,變得積極向上,我開始過好每一天。我開始執(zhí)著勇敢的去追求我的夢,因為你,我相信,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夢和想。
陶淵明你是我心中的凈土,是那夢中的淡淡花香。
陶淵明你隱了身,只是不想汲汲于富貴,只是不想為五斗米折腰,只是不想滿身銅臭而保持文人應有的清高。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的退,退成了隱逸之先宗,開創(chuàng)了中國隱逸文化的流派。你的菊花香不僅在我心里,還在中國文化的長河里。
陶淵明初中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