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5篇

鎮(zhèn)圳1139 分享 時間:

珍貴的扶貧經歷,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要實現(xiàn)扶貧的意義,就在于用心用情干事,真正做貧困戶脫貧路上的“知心人”。那你知道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都有那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5篇最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篇一

__省__縣__鎮(zhèn),像一顆飽滿豐潤的渾金璞玉,鑲嵌在郁郁蔥蔥的苗嶺山脈之中,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清水江河畔。

2017年10月18日,就在__鎮(zhèn)脫貧攻堅指揮部里,我們前線工作隊員一起觀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式,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黨中央向全國人民再次作出莊嚴承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脫貧奔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為了這個承諾,千千萬萬的扶貧工作者被派往貧困的基層農村,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承諾。

我作為__省水利廳極貧鄉(xiāng)鎮(zhèn)脫貧攻堅前線工作隊的一名隊員,派駐黃平縣__鎮(zhèn)參加脫貧前線工作,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時間里,我見識了__的美麗,也目睹了__貧困的一面。

__是美麗的,它的美麗出塵脫俗。

這里山青水秀、風景綺麗。有大高山萬畝杜鵑花、翁干洞九級瀑布群、飛云大峽谷、清水江等自然風光。更為奇特的是,湘黔鐵路途徑此地,由于特殊的地理落差,鐵軌在這里連續(xù)繞了兩個大灣,形成S型,列車沿山坡盤旋而上,從村寨的一面穿進另一面穿出,形成兩個相接的美麗圓環(huán)。特別是夜間,列車車窗亮著燈、鳴著笛,環(huán)狀穿行在山間,燈光、笛聲環(huán)繞而過,如夜空長龍呼嘯,蔚為壯觀讓人嘆為觀止。這個景觀,時常吸引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村寨拍攝,留下了許多美好的作品。

這里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巖門司土司城、明清古梯田、建在石板上的滾水寨子等歷史文化遺跡,體現(xiàn)了勤勞樸實的苗家兒女適應自然又改造自然的聰明才智。

這里是苗族歌后阿幼朵的故鄉(xiāng),更有“蘆笙會”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節(jié)日。__鎮(zhèn)群眾幾乎全是苗族,苗族喜愛苗銀苗繡裝飾的服裝,每當苗歷節(jié)日到來,苗族同胞都身著盛裝,特別是婦女,佩戴銀花銀飾,穿上繡工繁復的衣裙,參加苗族盛會,吹笙跳舞,斗牛游方,蘆笙聲、酒歌聲、情歌聲、飛歌聲彌漫在苗寨,每年九﹒二七蘆笙會,阿幼朵等本地藝術家,都會回來獻藝,與家鄉(xiāng)同胞一起過節(jié),抒發(fā)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一連幾天,長桌宴不散,米酒飄香,歌聲不斷。

然而,__又是貧困的,它的貧困讓人心酸心痛。

它是全省二十個極貧鄉(xiāng)鎮(zhèn)之一,距縣城28公里,地理位置偏遠,全鎮(zhèn)220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都是山地、丘陵,土地貧瘠,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寨子里基本都是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苗族木屋,設施簡陋;由于缺少清潔垃圾桶、垃圾車,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得不到解決;鎮(zhèn)上的男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家里農活全由女人承擔,路上常??吹侥昀系陌⑵殴尘徛凶撸骋褟澇删攀?,這是由于長期艱辛的勞作,老年便成了勾腰駝背的模樣。諸多歷史條件的制約,阻礙了全鎮(zhèn)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沒有上規(guī)模、有效益的產業(yè),導致貧困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土地收成少、農民收入少,除了基本解決溫飽外,仍有2萬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下,是我省20個極貧鄉(xiāng)鎮(zhèn)中貧困人口最多的鄉(xiāng)鎮(zhèn)。

在全省開展的精準扶貧戰(zhàn)略中,__鎮(zhèn)作為全省極貧鄉(xiāng)鎮(zhèn)之一,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更多關懷,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產業(yè)保障就業(yè)、社會公共服務、農村環(huán)境治理,再加上易地扶貧搬遷、民政社會兜底等脫貧攻堅措施,目標是改變__鎮(zhèn)的現(xiàn)狀,幫助__鎮(zhèn)2萬多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

經過扶貧工作隊和全鎮(zhèn)干部群眾一年多的艱苦努力,__鎮(zhèn)脫貧工作已初見成效,通往縣城和周邊縣市的交通主路已是熱火朝天開工建設,6000余人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即將完工、迎來走出大山深處的苗族同胞,寬闊筆直的城鎮(zhèn)大道兩邊已綠樹成蔭,大型生豬養(yǎng)殖場也即將建成,水果基地上,農民正在合作社組織下平整土地,24個村的新村委會正在裝修粉刷,村民有了嶄新的便民服務中心和活動廣場,7500盞太陽能路燈已矗立在偏僻的鄉(xiāng)村小道上,__鎮(zhèn)作為全縣中心城鎮(zhèn)之一已初具規(guī)模。

水利項目在水利廳黨組關心下進展迅速,農村人畜飲水、灌溉工程、山塘維修、溝渠整治、水土保持、防洪治理、小水電站改造、城鎮(zhèn)水源地保護等一大批水利項目全面鋪開,在惠及農村用水安全和質量的同時,也極大地支持了全鎮(zhèn)扶貧產業(yè),為產業(yè)發(fā)展保駕護航。

在推進項目的同時,我與水利扶貧工作隊員一起,充分利用與各水利部門、單位和其他社會資源的聯(lián)系渠道,牽線搭橋,為鎮(zhèn)上滯銷農產品找市場,為學校500余名貧困學生御寒用品找捐助,為貧困孤兒的生活費找資助,每一次的成功,帶給我的,有喜悅,也有感動,綿薄之力,不能完全改變貧困,卻能一點點觸動各方觀念的改變,讓一個個看到貧困的人群從旁觀者變成扶貧的參與者。

我們工作的脫貧攻堅指揮部,就安置在原苗隴鄉(xiāng)政府辦公樓,廢棄的辦公樓經簡單裝修后作為扶貧工作隊辦公及生活場所。指揮部的成員來自省、州、縣各單位,是一個團結協(xié)作、敬業(yè)實干的大集體。在這里,隊員們一同勤奮工作,用行動一點點改變著身邊的貧困;在這里,隊員們一起體驗苗家淳樸的民風民情,共同分享扶貧工作的苦與樂;在這里,灑下了隊員們辛勤的汗水,也收獲了隊員們燦爛的微笑。

看看身邊的一物一事,我們更深刻理解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既看到了苗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看到了貧困地區(qū)社會發(fā)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脫貧攻堅大戰(zhàn)略,需要緊緊依托黨中央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我們扶貧工作隊員的基層工作來落實,更離不開山區(qū)貧困群眾的脫貧愿望和內生動力。

我們的脫貧攻堅指揮部旁邊,就是__火車站。這個四等小站,每天只有來回各一班慢車??浚捎诎啻紊?、上下乘客少,火車繞著這里運行了四十多年,幾乎還是幾十年前的模樣,幾棟低矮簡陋的紅磚房,沿著站外狹窄的小街排列,小店鋪里擺著老舊木制柜臺,每次坐車前走過小街,仿佛時光倒流,回到數十年前。

每一次坐在回鎮(zhèn)的火車上,望著車窗外層巒疊嶂的青山,我常常會思緒萬千。在上世紀70年代初,著名作家、上海知青葉辛曾在__參與這一段湘黔鐵路的修建。當年條件艱苦,葉辛與他的工友們開山砍樹修鐵路,吃住在工棚,艱苦的條件并未磨滅他們的意志。艱苦工作之余,葉辛深入__苗族村寨采風,積累了豐富的民俗知識,撰寫了許多描寫當地民族文化的文章,先輩們不僅留下了通向文明的湘黔鐵路,還為我們記載了苗族同胞的民風民俗和的生活狀況,“蹉跎歲月”,其實并未蹉跎啊!

隨著脫貧攻堅的進程加快,小小的__火車站必然將產生更大的改變。等到那一天,已經脫貧奔小康的__鎮(zhèn)一定會邀請更多匆匆而過的列車停留下來,悉心領略新__的風采。到那時,我會收集起葉辛等知青前輩和工人們在__鎮(zhèn)修建鐵路的歷史,收集起脫貧攻堅工作的見聞和回憶,濃縮成一篇紀念文字,留在站前廣場上,記錄下前輩在這塊曾經貧窮的土地上留下的足跡,記錄下苗家曾經的貧困和他們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記錄下我們曾參與脫貧工作的點點滴滴,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在脫貧奔小康、奔富裕的路上奮力追趕,讓__的苗家生活匯入新時代的洪流,就像這川流不息的列車一樣,奔向更美好更燦爛的未來!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篇二

時節(jié)不動聲色地進入小暑,空氣中夾雜著熱浪不帶有一絲涼意。從__盟____鎮(zhèn)出發(fā)向東北方向驅車30分鐘,30座日光溫棚遠遠地映入眼簾,步入其中滿眼綠意。溫棚承包人馬少先興奮地說:“今年上半年收成不錯,第一季收完了,我們這兩天打算開始種第二季了?!?/p>

日光溫棚產業(yè)只是__鎮(zhèn)____黨支部黨建引領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模板。近年來,____黨支部按照“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產業(yè)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帶領__83戶303名居民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組織推動、產業(yè)支撐的幸福路。

幸福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曾經的____也是一個貧困戶多、集體積累少的后進__。__年,__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整體轉移搬遷全面鋪開,____為了整個園區(qū)建設,整體實施搬遷。當時,__有83戶313人,由于多數年齡偏大,沒有一技之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經濟收入不穩(wěn)定,如何就業(yè)、增收成為每個農牧民的心病。搬遷戶張宇回憶說:“剛搬遷那會兒,我是上班族,但父母到了城里以后不好找工作,他們還沒有上養(yǎng)老保險,非常擔心以后的生活出路?!?/p>

如何改善現(xiàn)狀?如何讓搬遷群眾搬得出、住得下,有產業(yè)、能致富?____黨支部明確了思路:向黨建要生產力,創(chuàng)新“黨建+”模式,助力搬遷群眾增收致富。

說干就干,乘著__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改革發(fā)展的東風,__黨支部決定,向政府爭取一些工程項目,建立合作社,并鼓勵__居民加入。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如今__已承包園區(qū)100多萬元的土建、綠化、養(yǎng)護、養(yǎng)殖及“一事一議”等工程項目,并取得較好收益,不但給牧民每年固定的分紅,集體積累也越來越多。

__居民汪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搬遷進城后,離開了熟悉的草場,文化水平不高,找工作成了難題,只能靠打零工和草原獎補生活。從__年開始,____集體經濟合作社承接了高新區(qū)部分綠化養(yǎng)護工程,并向汪勇伸出了橄欖枝。汪勇加入后高興地說:“現(xiàn)在合作社每個月給我發(fā)3000元左右的工資,不但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連養(yǎng)老也有了保障?!?/p>

此外,____黨支部以移民后扶工程為契機,利用后扶資金先后建設了30座日光溫棚,由__4戶農牧民成立的__盟移民種植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進行承包經營,__黨支部每年聘請兩批專業(yè)人員平整土地、施肥改良土壤等,目前已有10座日光溫棚投入使用,平均每座溫棚盈利6000余元,另外20座日光溫棚計劃8月投入使用。

__年11月,____股份經濟合作社正式成立,吸納了__農牧民295人,折股量化總股本為9210347.2元,每股21320.25元,量化432股,__集體占股30%,農牧民占股70%,把農牧民聚在“黨建+產業(yè)鏈”上,實現(xiàn)了集體資產的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經營機制創(chuàng)新和分配制度的創(chuàng)新。目前,____已基本構建了“黨建+合作社”“合作社+集體經濟”的產業(yè)組織體系,__年度累計完成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農牧民戶均分紅2000余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余元,搬遷轉移轉產農牧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從容、越走越自信。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篇三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的好朋友何天洋去了__州__縣__鎮(zhèn)共和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這一走,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這樣的景象:陽光灑滿鄉(xiāng)村的小路,滿地的鵝黃迎面送來油菜花的芬芳,脫了鞋,光著腳丫,踏進柔軟的水田里,嫩滑的泥巴從腳趾縫里擠出,掩蓋腳背的同時,整個腳板也隨之陷入黑泥之中……

這是天洋兄童年的記憶,也是他正在行進中的青年的樣子。

坐車5個多小時,他來到__州__縣__鎮(zhèn)共和村,迎接他的,除了村里熱情的干部,樸實的村民,還有床頭恣意大膽的蟑螂和河邊泥濘坎坷的山路……

來不及收拾臥室,返鄉(xiāng)大學生唐安厚已經慕名前來,這位帶著寬邊眼鏡,旅游專業(yè)畢業(yè),在外跑過銷售如準備回鄉(xiāng)大干一場的年輕人,一見面便遞上了申請書。他已自籌資金30萬,聯(lián)系了__農學院進行技術合作,聯(lián)系了一家畜禽公司解決銷售等問題。而他看好的場地卻得不到部分村民同意。

這個場地是一個廢棄多年的小學校舍,權限歸屬于三個村民組,而其中一個村民組的村民之前無論怎樣就是不同意。怎么辦?

初來乍到的何書記想不明白,這么好的事為什么幾個月都協(xié)調不了,本村的大學生帶著滿腔熱情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為何卻遭遇這樣的尷尬?怎么辦?

經過2天的走訪得知,原來不同意的村民之前與小唐的家人有矛盾,思想疙瘩解不開。而村干部做過工作,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工作打不開情面。怎么辦?

借助多年新聞工作見多識廣的積累,剛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何天洋把三個組的干部和村民代表組織起來開會,講明發(fā)展養(yǎng)豬項目給小唐本人、村組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近就業(yè)等帶來的好處,引導大家用發(fā)展、開明的眼光來看待,并明確表態(tài):這是集體的事,應該由大家來民主決策,少數服從多數,任何個人都不能惡意阻撓。最終,小唐從提出申請到村民代表按手印同意僅僅用了5天時間。

脫貧與致富,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在貧困戶走訪中,何書記的朋友圈曬出了這樣一則信息:劉茂豐,男,62歲,腿腳麻木,行動不便。其妻吳梅香,61歲,雙目失明。大兒子11年前去世,不久后兒媳改嫁,留下一個孫子隨二老生活,現(xiàn)年12歲。全家人靠在外打工的小兒子不時寄回來一點生活費買米買藥,吃菜燒柴幾乎全靠寨鄰鄉(xiāng)村接濟。

信息發(fā)出后,很多好友表達了幫助劉老一家的心意,劉老一家的生活狀況也迅速得到了改善。實際上,在具體工作中,還有很多難以言說的問題和矛盾。

比如,加班加點,跋山涉水,經歷危險,遭遇病痛……

比如,老家的親友在微信中留言:看你把人家的村子幫得多好,辦公樓修好了,通組公路拉通了,連心橋架起來了,合作社成立了,而老家現(xiàn)在還只是一條唯一的窄窄的黃泥路……

比如,很多貧困戶不愿意脫貧,因為雖然脫帽之后仍然可以享受政策,但幾年時間全面小康之后,這些政策就將不復存在。所以,沒有精細的工作方法和實實在在的致富門路,這脫貧的事,群眾不會輕易答應。

正當何書記的駐村工作干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個電話猶如晴天霹靂朝他襲來。2016年9月28日早上十點,年屆70的父親在家中離世。其實,早在幾年前母親去世的時候,他就發(fā)誓,一定要多陪一陪父親??墒亲詮乃v村后,父親便獨自一人在老家。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何天洋以不孝之子的自責辦完父親的后事,抱頭痛哭、徹夜難眠。這下好了,沒有牽掛了,他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了,他收下悲傷,重回戰(zhàn)場。他說,只要群眾需要,只要組織批準,他愿一輩子扎根在這里,把自己的智慧、激情、汗水和熱血都奉獻在這里。

奮斗的青春,跟年齡有關,他是18歲的英姿與年輕。

奮斗的青春,與年齡無關,他是一輩子的活力與激情。

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青春的名義,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吃苦不言苦,遇難不說難,甘灑青春血與漢,做我中華好青年。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篇四

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穩(wěn)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發(fā)揮。村黨支部書記,是村“兩委”班子的帶頭人,是村黨支部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關鍵,同時也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的直接承擔者。__真抓實干,先后榮獲“五好三提升”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____先鋒標兵等榮譽稱號。一個個榮譽的背后,是__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和孜孜不倦建設現(xiàn)代化新農村的滿腔熱忱。

“我是阿門其紅公雞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草原爵雞,阿門其紅公雞,蒙御阿門其紅公雞都是我注冊的品牌……”談起這些年的經歷,皮膚黝黑、穿著樸素的__村黨支部書記__質樸的臉龐上洋溢著滿滿的自豪感。__年建立阿門其大紅公雞體驗店以來,這個曾經容易被人們遺忘的小村莊漸漸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大紅公雞”成為它的代名詞。

談及__村的未來發(fā)展前景,__信心滿滿,“下一步,將逐步完善升級柳編產業(yè),開拓電商銷售渠道,不斷擴大產品銷售量和銷售范圍,將柳編藝術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探索出一條綠色發(fā)展、惠民富農的產業(yè)發(fā)展道路?!?/p>

為尋找合適的、帶動力強的致富產業(yè),__率先垂范,發(fā)揮自然資源優(yōu)勢,帶頭發(fā)展柳編產業(yè)、養(yǎng)殖產業(yè),摸索新路子,帶動村民致富。__村__年成立__加致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以“放仔收雞”的模式,實現(xiàn)了阿門其“大紅公雞”的規(guī)?;?、集約化、標準化發(fā)展目標,同時帶動項目區(qū)18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年人均純收入增收3000余元。

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__帶領“兩委”班子助力全村群眾脫貧致富。他帶頭放棄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每天早出晚歸,跑資金、跑項目,依托地區(qū)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柳編文化基礎,引進__中旺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發(fā)展柳編產業(yè),發(fā)展柳編工藝品加工、掃帚加工等產業(yè)化項目,重拾柳編技藝,帶動農牧民發(fā)展傳統(tǒng)手工產業(yè),開拓致富之路,同時積極開拓電商渠道銷路,不斷擴大產品銷售范圍,增加產品銷售量。積極引進了__民豐薯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種植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5000多畝。通過招商引資,為當地農牧民增加年人均純收入1000元左右。

“現(xiàn)在政策越來越好,村子的未來肯定會有大發(fā)展?!盻_說。他結合__村實際,解決了__村旱地改水地5800畝,新打機井17眼,實現(xiàn)節(jié)水灌溉9000畝,種植庭院經濟果苗12000株,發(fā)放基礎母畜100只、種公羊14只、豬仔20頭,爭取互助資金75萬元,同時申報牲畜出欄補貼等各項惠民政策,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及后續(xù)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修油路25.2公里,為農牧民提供出行便利。危房改造300多戶,建設可容納400多人的文化活動室1處、衛(wèi)生室1處,為全村脫貧致富邁向小康打下堅實基礎。今年已經59歲的__,已經在這個基層崗位上堅守了8年。他殫精竭慮為民服務,不負村民信任,堅守崗位。多年下來,他獲得的不僅是各項榮譽,更贏得了村民的口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篇五

2015年初,我被選派為第一書記赴__縣駐村幫扶。我出生于農村,有機會回到農村,用自己的努力為貧困村做點什么,我感覺很幸運。于是,我把駐村工作當做一件大事,認真對待。駐村工作日記本上,我鄭重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牢記總書記囑托,做決戰(zhàn)貧困的地礦青年黨員。

真情駐村作為,精準脫貧有我!這是激勵我的座右銘,也是我對扶貧工作的堅定的目標。

以村為家進村入戶調研實情

__村是__縣自強鄉(xiāng)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耕地面積少,也沒有較成規(guī)模的種植業(yè),村民年均收入在__縣處于較低水平。從什么地方入手?我想先摸清情況,聽聽老百姓怎么說。因此,自我來到__村的第一天,就帶著礦泉水、工作記錄本,地質錘、地質包,從該村最偏遠的海麻組入手,進村入戶,調研村情民意。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里,挨家挨戶走遍了7個村民組的200戶人家,調查摸底350人次,為全村172戶貧困農戶建檔立卡,雖然鞋子走壞了,腳也磨破了,但心卻踏實了。

通過全面調研摸底,我較快地融入到基層工作中去,為精準扶貧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作為駐村干部要真情投入,取得群眾信任只有實實在在為農民辦實事,解難題,全心全意幫助他們,才能取得群眾和村支兩委的信任。

多方籌資修建村辦公樓

抬頭是好山好水好風光,低頭是破樓破路破村莊,這就是__村的現(xiàn)狀。為抓好“四在農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改變__村容村貌,我和村委一同商議從破爛的村委樓開始,并找來學建筑設計的同學一道與村支書多次實地勘測,繪出辦公樓建設草圖,擬定方案,積極向局黨委匯報,為此我局楊永忠副局長高度重視,多次過問此事。

經過多方努力,2015年9月,我局專項幫扶資金10萬元撥付到賬,年底前主持完成了村辦公樓和黨員活動室的修繕。自強鄉(xiāng)黨委楊書記檢查時高興地說:“以前__村的辦公樓是全鄉(xiāng)最差的,如今是舊貌換新顏呀!”

從項目的計劃,實施,到新樓的修繕完成,雖然簡單,卻常常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問題,諸如材料的運輸,施工的安全,質量的監(jiān)督等。只有親臨現(xiàn)場,狠抓實干,積極溝通,主動調和各方面矛盾,才能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完成。

傾注一片愛心關愛留守兒童

從一入村起,村里54名留守兒童就是我最為掛心的,孩子們因為父母的長期遠離,而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針對__小學圍欄安全性差等情況,我及時向105地質隊領導匯報,引起我隊領導高度重視并出資1.42萬元及時幫助__小學建設好圍墻,消除隱患。同時,在學校和村委會張貼留守兒童安全宣傳海報,向委托監(jiān)護人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強調兒童安全問題。此外,還利用晚上時間走進留守兒童家庭,與孩子們談心。與村干部采取“包保制”方式,和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關心學習、生活和人身安全,為留守兒童撐起保護傘。

剛開始,孩子們對我很生疏,不愿多開口,后來每次去,我都會在工作包里裝一些糖果零食帶給他們,逐漸地孩子們都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訴我,我也盡力給他們更多幫助和關愛。

培育產業(yè)精準幫扶村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深知要想__村脫掉貧困的帽子,必須幫助__村建立村集體經濟。為此,我與自強鄉(xiāng)黨委副書記楊洪江及__村委成員一道,分析__村自然地理特點以及外出考察的成果,利用__村有水源、土質好、鄰路近等特點,深入到村,協(xié)調土地,動員村民,成立合作社,希望能把蓮花白的成片種植作為經濟發(fā)展突破口。

我與村委到外邊租借了三臺犁土機,組織村民耕犁土地,為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我卷起衣袖與村民們同干。經過近兩個多月的努力,完成了100多畝土地的耕犁,建成了12個蔬菜大棚,完成了對蓮花白苗子的培育,使__村群眾看到了脫貧的新希望。

2016年4月,我被評為“全省優(yōu)秀村第一書記”,并作為其中六名代表之一,接受了省委領導的表彰。我深知,這是黨組織和各級領導關心重視與傾情支持的結果,是對我駐村工作的鼓勵和鞭策。但是我心里明白,自己所做得還很不夠,一年的扶貧工作雖已結束,但__村的村民還牽掛著我的心。我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無數駐村干部的和各種社會力量的關心幫助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__村一定能夠實現(xiàn)全面小康目標。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征文5篇相關文章:

2020我的脫貧攻堅故事征文精選5篇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匯總5篇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yōu)秀征文5篇

2020我的扶貧故事征文最新大全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征文優(yōu)秀作品五篇2020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征文1000字以上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征文五篇2020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作文優(yōu)秀范文5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話題作文5篇

51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