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700字素材

芷晴1159 分享 時間:

  曬出那年端午情,愿能透過端午再次體會文化大氣,感悟文化風范,觸摸文化體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篇1

  夏季的節(jié)日豐富多彩,而我對端午節(jié)情有獨鐘。在這個節(jié)日里,空氣中彌漫著艾葉的淡雅清香與粽子的撲鼻香味,時不時傳來鑼鼓聲和劃槳聲。再仔細聆聽,遠處傳來汨羅江潺潺的流水聲……

  時間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羅江邊,矗立著一個人,他就是屈原。他的臉上滿是悲憤,幾天前,秦將白起攻破楚都,他卻無能為力。他的選擇是,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善良的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掉屈原的遺體,用粽葉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線捆好,扔到汨羅江里,說,魚啊,來吃粽子吧,別吃屈大夫的遺體啊……

  現(xiàn)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成了一個重要的習俗。剝開那層墨綠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味道。

  “艾葉香,香滿堂……”兒時的童謠仍在耳旁縈繞。艾葉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藥;。端午節(jié)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紅繩捆成一小扎一小扎。掛在門上。據(jù)說,將艾葉掛在門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驅蟲。

  走進廚房,沸騰的鍋中煮著幾顆青鴨蛋。拿起鴨蛋,陣陣艾葉香撲鼻而來。艾葉不愧是端午的主角,的處處都彌漫著清香。家鄉(xiāng)有個有趣的習俗,端午那天,編織五彩袋,并在里面裝個青鴨蛋,掛在脖子上。據(jù)說,在中午12點時,誰能將蛋不借助外力立起來,誰就會擁有一年的好運氣。

  點雄黃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習俗。傳說,端午是蚊蟲出行的時候。在端午時,將雄黃點在額頭和耳根后,就能驅逐蚊蟲。

  “咚、咚、咚”“加油!加油!”遠處的江面上隱約傳來聲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舉行劃龍舟比賽。兩條龍舟在起點上就位。隨著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龍頭的鼓手負責助威,隨著有力而有節(jié)奏的鼓聲,一位位龍舟運動員迅速進入狀態(tài)。“一二!一二!”他們大聲喊著,給自己助威。手上的槳有節(jié)奏地劃動,讓龍舟往前駛去。“加油!”觀眾席上爆發(fā)出熱烈的加油聲。這似乎是運動員前進的動力,只見他們更加使勁了,龍舟在水面上飛快地前行,啊!近了!離終點近了!沖刺!在到達終點的一瞬間,觀眾席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劃龍舟——端午節(jié)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空氣中彌漫的粽香,清新的艾葉香,劃龍舟時的鼓聲與觀眾的加油聲,這些都是端午節(jié)的味道啊。

  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篇2

  在我家里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粽子,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事兒對我們來在說可一點也不稀奇。

  “我討厭吃粽子,它總是軟綿綿的,我最討厭吃這種容易塞牙縫,把牙齒給粘住的東西?!边@是我在幼時常常抱怨的話,因為吃粽子實在太麻煩了,連看都不想看一眼,現(xiàn)在是好多了,但是我還是不愿去剝。

  外婆以前經常把半成品的粽葉從市場里買回來,親自制作粽葉,調出一種味道適中的糯米,包粽子給我吃。粽子實在大,以致我一個粽子要被我拖到中午,才能夠吃完。我不喜歡吃粽子,粽子一吃完,幾乎晚飯都吃不下了,還容易噎住,吃粽子成了我一時的難關,成天想著如何讓我可以不用再吃可恨的粽子。但是,年復一年,外婆年紀大了,也不常給我做好吃的粽子了。以前,不愛吃粽子的我,漸漸愛上了粽子,愛上了粽子那種獨特的味道??墒?,吃粽子的機會卻越來越少了,我妹出生后,一年大概只會有一兩次親自吃粽子,有時就算到了端午節(jié)也不再吃了。而粽子也不再是自己家里做的了,常常是從外面買的。在也吃不出過去熟悉的粽子味道了。

  我開始學習制作粽子,的但是做粽子可不是什么美差,過程復雜極了,要么是粽葉壞了,要么是糯米漏出來了,而且,我是吃過好幾次粽子,但也不知曉粽葉到底是什么。因為每天早晨起來時,糯米、板栗與肉在碗里等著我,而那粽葉老早扔到垃圾桶里了。有一段時間還以為是糯米直接丟進鍋里煮的。只是隱隱約約認為那是一種很大的葉子,有幾次在老家時聽別人說的。

  現(xiàn)在,我可見著了。那不過是箬葉罷了,剛開始是墨綠的。接著,用刷子使勁刷,用水去沖,循環(huán)操作。那聲音有點像毛刷刷衣服的聲音“唰唰唰”。即使力用大了,那葉子也韌性十足,毫無要崩裂的跡象。最后再將葉子曬干,大概要曬上兩三天的光景,葉子中的水分才會差不多干透,就可以用來包粽子了。因為,只有曬干了,葉子中的香味才會真正激出來,發(fā)出一種又讓人的植物芳香,誘人的粽葉味道。這樣把糯米裹進去蒸后,糯米才會擁有葉子的味道,而使得肥肉中那些的油榨到板栗與糯米里,而瘦肉更加鮮嫩美味,味道剛剛好。

  那可就是粽子,我思念已久的難忘的粽子味道,何時,我能在吃上粽子啊,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篇3

  踏上土路,走上石階,跨過門檻,迎面撲來的,是老家特有的熟悉味道。回眸望向那條給我?guī)頍o數(shù)歡樂的小溪,已經變得渾濁,岸邊的點點玫紅也消失不見。

  外婆從客廳走出來,我笑著跑去抱住她。“你們回來啦!明天就要包粽子了!”外婆笑道。“嗯!外婆,明天我來吃哦!”

  我跟著阿姨回來,只有我一個人。因為外婆家里沒有睡的地方,那幾天,我住在阿姨家。

  這一次回來,只有三天時間,再見到外婆,看見她又染了一次頭發(fā),青絲仿如舊,可是我知道,其實不是。白發(fā),應該已經悄悄爬上了她的劉海和鬢角了吧。鼻子一酸?!巴馄?,我走了,不然阿姨要擔心了?!薄昂茫魈炷銇戆??!蔽掖饝?,出了門。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來了,可是婆婆和阿姨起的更早,他們已經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了。公公剛拿回一捆粽葉,那是早上剛摘的竹葉。阿姨拿著刷子開始刷洗,刷掉葉子上的絨毛,再過一遍開水,然后放在一邊。昨夜泡下的糯米已經吸飽了水,一粒粒透亮飽滿,相互依靠著,慵懶得沉甸甸,像是飲了一夜的瓊漿,濃睡不消殘酒。阿姨端來一盆堿水,把糯米倒了進去,包堿粽。

  婆婆動作的極其利索,手上下翻飛,便捏著一個粽子在綁線了,我甚至都看不清她把米填進作粽葉卷成的三角錐后的動作。翻、折、壓,重復幾遍,便又是一個飽滿的粽子。很快,一串粽子出現(xiàn)在門檐下。紅絲線,綠竹葉,風一吹便會搖晃。

  我跑去外婆家,外婆包的是花生豌豆的粽子,淺黃的糯米中點綴著紅花生和綠豌豆,是一種樸素的美感。

  午飯在外婆家吃。外婆外公要開始煮粽子了,我在長凳上,看他們添柴旺火,煮著粽子。廚房里的煙霧升騰著。粽子在鍋里咕嘟咕嘟的響,是端午的歌謠最貼切的唱腔,香氣從廚房溢出,氤氳在整個院子上空,我不住地趴在桌子上張望。這溫熱的午后,我感受到了困意,便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醒來,外婆已經涼好了一盤粽子。遞給我一個,我輕輕捧起,拉下線繩,展開粽葉,四角粽子煮得透亮,咬一口,竹葉的清香彌漫,有著花生的甜香。

  時間到了,我又要回廈門了??粗菞l已不太清楚的小溪,一天天變老的外婆,還有日漸稀少的野莓叢,越來越少見的手作粽子,我又不愿離開這方水土。因為我知道,改日再見的時候,又會有某種我所珍視的東西消失不見,人事物卻非。

  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篇4

  今天,昂立奇趣的老師帶著我們去老家印象農莊過端午。

  自己包粽子、自己烤燒烤,還有各種活動呢!我越聽越興奮,我興奮得能跳三尺高,我興奮得能一下跑一千米,我興奮得無法形容啦!

  我們坐著公交車,開始了我們的旅途。坐在車上,我不僅看到了優(yōu)美的風景,還學到了兩個關于端午節(jié)的單詞:一個是端午節(jié)、一個是粽子,真是一舉兩得哦!

  到了目的地,我們首先上二樓去了解屈原和端午習俗。學習完了,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個活動:護蛋行動。護蛋,也就是說要小心翼翼地保護這個蛋,不能讓它碎了。我接過老師手里圓圓的小雞蛋,我要把它藏起來,可是,藏哪兒好?我左思右想,決定用衣服把雞蛋圍起來,隨身攜帶好了,但是又想,這樣太麻煩了,還是把它放在我的背包里吧!至少這樣比較安全。我希望我的蛋寶寶不要哭,不要讓你的眼淚濕潤我的背包。

  然后,我們來到了一樓大廳,我們圍著一個大圓桌站好了,大圓桌上有很多食材,上面有糯米肉末綠豆和黃豆,的包粽子的粽葉和捆粽子的繩子。老師給我們示范了一遍后,我嘗試著自己包粽子,首先拿出三片粽葉,兩片正面向上,一片把它倒過來。然后把這三片粽葉卷兩圈,卷成一個像漏斗的形狀,再往里面放些糯米,用筷子戳緊,往里面還可以放點肉什么的,又用大拇指把頂部的粽葉蓋著,最有用繩子綁住。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出來啦!包粽子的時候,我有點分心,因為我想看一看我的蛋寶寶,我很怕它碎掉,如果碎掉了,我晚上可沒有煎蛋吃了,嘻嘻!

  包粽子的活動結束后,我們進行了拔河比賽,我們是紅隊對戰(zhàn)的是紫隊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我看見那根拔河的繩很粗,摸上去很粗糙,有些扎人。還沒開始游戲,繩子就被繃得緊緊的,讓我們感受到紫隊的哥哥姐姐們力氣很大,游戲開始了,我左腳在前,右腳在后,使勁拉!“一二!一二!”我們喊著整齊的口令,團結一心,可是還是輸了,但是輸贏并不重要,友誼才第一。雖然沒贏,但我們很開心,雖然沒贏,但我們不灰心。

  今天,我很快樂!

  寫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篇5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許多,例如唐詩宋詞,敦煌絲路,戲曲漢服,文房四寶等,每個人所接觸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國人民每年都接觸的便是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文化。

  燈火照亮夜空,鮮花點亮城市,歡笑聲響徹大街小巷,這是節(jié)日里的習俗,也是習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的生氣,給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許許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們便為新的一年蓄勢。

  冬的腳步要漸漸遠去,春的影子將覆蓋的大地。在這期間,中國人過起了春節(jié)。春聯(lián)、爆竹渲染著節(jié)日的氛圍,那一張張春聯(lián)不僅體現(xiàn)中國文化之奧妙,還把中國傳統(tǒng)書法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年夜飯中升騰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在春雨淅瀝里,帶著香火和貢品,慈孝的人在掃墓的路上。于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是人們口中的傳唱,那句經典的古詩文化把人們清明生活極致體現(xiàn)。

  端午之時,空氣里彌漫著粽子的香氣,河道邊又會響起雷鳴,那是鑼鼓聲,是人們在舉行傳統(tǒng)的賽龍舟大賽,人們用力劃著船槳。

  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奮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的屈原,我們總會想起那句,“史家之覺唱,無韻之離騷”,連魯迅也稱屈原的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屈原經典之作也被載入各類版本的語文教材,讓祖國的花朵領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懷念佳人,許多人與牛郎、織女共度良宵,深深體會“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雋永,于是生出“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感情。

  “待到重陽節(jié),還采就菊花”思鄉(xiāng)之情寓于菊,情之深難以言表。就在這九九之時,忽又念及八月十五,人們吃月餅,賞月圓之美。

  作為華夏兒女,理應自豪與欣喜,如此多的節(jié)日,濃縮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寄托了炎黃子孫淳樸的感情。余光中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杏花、春雨、江南、那一片土地就在那里面,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民族的心靈就有了寄托。”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文化是那心靈的寄托,通過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記住中國之文化。在絲紅的春聯(lián)中,在綠綠的粽葉中,在思鄉(xiāng)的明月中,不也有我們的祖先遺留下的文化嗎?不忘中華民族之文化首先從過好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延續(xù)中華民族傳統(tǒng)習俗開始。



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700字素材相關文章:

有關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700字五篇

高中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5篇】

關于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700字五篇

端午節(jié)的高中生作文700字五篇

端午節(jié)高中學生的作文700字五篇

端午節(jié)的高中生作文700字五篇精選

高中端午節(jié)作文700字五篇精選

關于端午節(jié)的高中生作文700字五篇

高中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700字五篇精選

端午節(jié)高中優(yōu)秀作文素材5篇匯總

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700字素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9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