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話題作文 > 關于小學生名人故事大全15篇

關于小學生名人故事大全15篇

光凱4061 分享 時間:

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diào)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名人故事精選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名人故事

小學生名人故事1:鑿壁偷光

漢朝時,有一人叫匡衡,勤奮好學。 家里很窮,白天必須干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

對鄰居說:“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說:“既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

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锖饣氐郊?,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xiàn)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用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p>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小學生名人故事2:蘇秦刺股

古時候,有一個學者叫蘇秦。蘇秦自幼家境貧寒,連書都讀不起。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發(fā)或者幫別人打短工,后來又離鄉(xiāng)背景到了齊國拜師學藝。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蘇秦認為自己已經(jīng)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別老師和同學,去闖蕩天下。但是一年后不僅一無所獲,連錢也用完了。他只能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臟不堪,滿臉塵土。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xù)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愿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暗笑他活該!

蘇秦看到家人這樣對待他,十分傷心。他關起房門,不愿意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骸捌拮硬焕碚煞颍┳硬徽J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沒有好好學習?!?/p>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書本,發(fā)憤讀書。他每天讀書到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都后悔不已,但又沒有什么辦法不讓自己睡著。有一天,讀著讀著實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么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后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目不忍賭。

家人見到這樣,有些不忍心,勸他說:“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虐待自己啊!”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

經(jīng)過“血淋淋”的一年,蘇秦已經(jīng)很有學問了。他又開始出去闖蕩天下,這一次終于事業(yè)有成,很有心得,開創(chuàng)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小學生名人故事3:牛角掛書

隋朝有個讀書人名叫李密,原是貴族出身,后來家境破落。但他喜歡讀書,從不浪費能夠用來讀書的點滴時間。一次,李密騎著牛出外辦事,就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邊趕路,一邊讀,十分專注。這一情形恰巧讓大臣楊素看到,楊素問道:

“你是哪兒的書生?”

“我叫李密,遼東襄平人。”

“你讀的是什么書?”

“《漢書》中的《項羽本紀》。”

楊素很親切地跟李密詳談了一陣,覺得這個少年前途無量,便鼓勵他:“你這么好學,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楊素回家后,把情況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楊玄感便和李密結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并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楊玄感沒有采納李密的妙計,兵敗身亡。后來李密投奔了瓦崗寨的農(nóng)民起義軍,成為瓦崗軍的首領。

后來,人們用“牛角掛書”來形容讀書非??炭嗯Α?/p>

小學生名人故事4: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jù)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和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huán)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huán)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huán)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nèi)滩蛔⌒Τ隽寺暋T瓉?,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p>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小學生名人故事5: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jù)現(xiàn)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xié)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小學生名人故事6:三國名將趙子龍

趙子龍,三國時代劉備部下大將軍。在進取四川之時,奉命攻打桂陽城,守將趙范戰(zhàn)敗,獻城投降,趙范仰慕趙子龍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結拜為兄弟。結義當日,趙范備酒席慶賀,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婦,為趙子龍斟酒,趙子龍問她是何人?趙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剛去世不久,又沒有兒子,常勸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聲言,必須如將軍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適逢將軍,真是天緣巧合,若是將軍不嫌棄,家嫂愿意終生奉侍將軍』。

趙子龍聽了大聲嚴厲斥責趙范說:『你我既然已經(jīng)結義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亂倫,不仁不義……?!悔w范被趙子龍嚴詞義正一番話,說得羞愧無地自容,趙子龍憤憤離席而去,其凜凜正氣,備受世人敬佩。

趙子龍助劉備攻取四川,屢建奇功,建立蜀國后,被封為五虎將之一,英名蓋世。

后人作詩贊趙云:

雖非認義哥哥,也仿著關公秉燭。

不學多情叔叔,羞殺他曹植占甄。

小學生名人故事7: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出身楚國沒落貴族家庭,雖然家境不比鼎盛時期,但也衣食無憂生活優(yōu)渥。家中長輩滿腹經(jīng)綸,對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視。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著楚國王室血脈,從小對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離他們家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中環(huán)境空幽寂靜,除了獵戶到此打獵,平時里鮮有人跡。屈原在家中讀書,冬日里火盆燒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會兒屈原就感覺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記載讀書人吃苦學習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讀書,這樣既能鍛煉自己的心智,還能不打盹把書讀下去。

他把想法告訴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對。但是屈原不顧家人阻攔,帶著書本只身來到山里,找了一處背風的山洞,開始讀書。山中氣溫本來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濕,沒過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腳凍腫了。他起身跺跺腳搓搓手待身體暖和過來就又開始坐在地上讀書。家人看到屈原這么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攔了。

屈原在山洞里堅持了三年,終于把《詩經(jīng)》讀懂讀透了。這也為后來他開創(chuàng)楚辭奠定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小學生名人故事8:聞雞起舞

晉代有一位的將軍,名叫祖逖。 可是,祖逖小時候卻是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愛讀書習武,整天只喜歡到處去玩。

祖逖長大后,看見國家衰落,連年征戰(zhàn),百姓的日子非常艱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學問又淺,什么忙也幫不上。為了能改變國家的現(xiàn)狀,祖逖開始發(fā)奮讀書,認真學習,從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祖逖還經(jīng)常去當時的首都洛陽,向有學問的人請教。認識他的人都說:“祖逖將來會是國家的棟梁。”在祖逖24歲的時候,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不夠,就沒有答應,而是繼續(xù)努力讀書。

祖逖有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和祖逖一樣,都希望早日平定戰(zhàn)亂,讓國家強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兩個人每次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都會不知不覺談到很晚,就在一張床上休息。第二天早上,他們又會一起練劍習武,為將來報效祖國做好準備。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叫聲,便爬起來對劉琨說:“公雞在叫我們起床,現(xiàn)在就去練劍怎么樣?”劉琨欣然同意了。從此以后,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劍。不管刮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冬,從來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練習,祖逖與劉琨都成為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的文武全才。

聞雞起舞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小學生名人故事9:孔子相師

一日孔子乘著一輛馬車周游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鬃泳蛦枺骸澳憧匆婑R車為什么不躲開呀?”

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并不怎么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笨鬃訛榱送旎孛孀?,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地化解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后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p>

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guī)?,要不恥下問?!苯?jīng)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小學生名人故事10:韓信點兵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zhàn)。苦戰(zhàn)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于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

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后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嘩。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

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

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tǒng)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

于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逼,楚軍亂作一團。交戰(zhàn)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小學生名人故事11:孫武練兵

孫武晉見吳王之后,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后,贊不絕口。為考察孫子的統(tǒng)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00多名宮女由孫子操練。

孫武把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zhí)行軍法。但宮女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

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jù)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已經(jīng)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赦免她們。

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睂O武執(zhí)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xù)練兵。

當孫武再次擊鼓發(fā)令時,眾宮女前后左右,進退回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guī)矩,陣形十分齊整。闔閭失去愛姬,心中不快。

孫武便親見闔閭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p>

聽了孫武的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小學生名人故事12:岳飛學藝

岳飛是南宋的一名愛國將領,他背負著母親“精忠報國”的刺字率領著岳家軍一次次痛擊外來侵略者。要了解岳飛,還要從他小時候拜師學藝的故事說起。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xiāng)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fā)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那是在—個冬天的下午,外面吹著寒風,突然在—個農(nóng)居的小房子里傳出—陣又—陣嬰兒的哭聲,岳飛就在這天下午出生了。岳飛在媽媽懷里不停地哭著,小臉漲得通紅,岳飛的爸爸在旁邊來回走著不停地拍著腦門,哎,該給這孩子取個什么名字呢?正好這時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只大鳥嘴里哇哇叫著飛了過去,岳飛的爸爸臉上露出了微笑:對,就把這孩子叫做岳飛吧。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鳥—樣展翅高飛。

在岳飛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時候,這天早上岳飛爸爸要到鎮(zhèn)上去辦事,突然黃河發(fā)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個張著大嘴的魔鬼,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呼嘯而來,吞沒了—個又—個村莊。當洪水來到岳飛的'家門口時,岳飛的媽媽急中生智,抱著岳飛跳進了—個大大的水缸,就這樣,洪水就載著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圍已經(jīng)不見了村莊,全是黃黃的洪水。

終于,幾天過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飛和媽媽也漂到了—個小鎮(zhèn)上。岳飛和媽媽便無家可歸了,于是他們就在這個小鎮(zhèn)上安家落戶了。

岳飛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里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岳習卻—點都不怕,因為他是—個非常堅強的孩子。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磿缴钜埂T里w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后做—個大將軍,率領—支軍隊去保家衛(wèi)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由于經(jīng)常參加勞動,小岳飛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吃飯—次就能吃三大碗,他還經(jīng)常幫助鄰居們干活,周圍的大人們都說他是—個又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小學生名人故事13:歐陽修快馬追字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宋代聞名遐邇的文學大師,是當時文壇盟主,詩、詞、文均有很高的成就。

歐陽修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十分嚴謹,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復錘煉推敲,精益求精,一絲不茍。這也正是他創(chuàng)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宋代,一些達官貴人在亭臺樓閣建成時,總喜歡請文壇大家作文或題字。歐陽修有一位老朋友韓琦,當時在相州任職,曾建造了一座別墅。他便請歐陽修幫忙寫一篇文章,以記錄別墅畫錦堂建造之事。并請歐陽修在文章寫成后立即交給來人帶回,以便在重陽節(jié)前鐫刻堂上。

歐陽修計算了一下日程,立即閉門謝客,擬好腹稿后,一揮而就。寫畢交給來人,來人則立即辭歸。

可到了晚上,歐陽修重讀白天寫的文章,讀到“仕宦至將相,錦衣歸故鄉(xiāng)”時停住了。他覺得這兩句意思過直,與上下文銜接也不甚和諧,讀起來氣短而促。原來是白天成文時,因來人再三催促,沒有來得及仔細斟酌所致。他經(jīng)過仔細推敲,決定各加一個“而”字,從而使文句上下連貫順暢,意思也較深邃。

歐陽修馬上出門,喚醒家人,又牽出一匹快馬,交代一番后,家人便快馬加鞭,向相州路上飛奔而去。到第二天日落西山時,才趕上了韓琦派來的人,把“而”字補上。

從此,歐陽修快馬追字的故事便不脛而走,為許多人熟知和傳誦。

小學生名人故事14:趙光義開卷有益

宋太宗趙光義是一位聰明而又干練的帝王。少年時代,他曾任職于宋太祖所指揮的宿衛(wèi)軍。由于經(jīng)歷頻繁戰(zhàn)事,了解民間疾苦,繼位后他澄清吏治,整頓朝綱,使得人民安居樂業(yè),天下大平,被后人稱為一代賢君。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有“賢君”之稱的趙光義的登基卻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案。按照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宋太祖趙匡胤應當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他卻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實在出乎意料。

據(jù)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

趙光義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外人只遠遠看見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一些什么,接著燭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后聽到鐵斧戳地的聲音,聽見趙匡胤高聲說:“你好好去做?!?/p>

天快亮時,趙光義急忙叫人來,說趙匡胤已經(jīng)逝世。

天亮后,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這件事由于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

盡管世人對趙光義取得政權的方式心存疑慮,卻不得不承認,歷史上的趙光義確實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為了弘揚傳統(tǒng)文化,宋太宗命宰相李昉等十四人編纂了《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三大類書,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作出的重大貢獻。

《太平御覽》原名《太平編覽》,書編成后,獻給宋太宗審閱。宋太宗極為重視,認真閱讀。他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一時政務繁忙,沒完成計劃,那么第二天一定要補上。當時,有的大臣認為皇帝日理萬機,還要這么刻苦讀書,未免過于辛苦,就勸皇帝放慢計劃,每天少看些。宋太宗卻笑著說:“只要打開書就會有收獲,我不覺得辛苦啊!”

宋太宗用大約一年的時間,終于看完了全書。因為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所以這部書又叫《太平御覽》。

【感悟】讀書可以使人聰明。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還是西方先哲的“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都反映了書籍作為知識載體的巨大作用,表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讀書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多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增加我們的才能和智慧。因此,開卷有益應當成為每個人的格言。

小學生名人故事15:愛動腦的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fā)現(xiàn)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yè)優(yōu)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么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后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干活,心里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干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jié)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獲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后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荚嚢l(fā)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鉆研,成為小學堂一位優(yōu)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fā)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秘。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并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chǎn),預測地震,開發(fā)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關于小學生名人故事大全15篇相關文章:

適合小學生經(jīng)典勵志小故事5篇

經(jīng)典名人勵志小故事5篇

關于名人的作文精選6篇優(yōu)秀范文匯總

名人故事讀書心得500字6篇

名人故事主題班會教案三篇

新學期小學生看的勵志故事精選5則

名人短篇勵志故事及感悟5篇

精選名人成長勵志故事5篇

優(yōu)秀三年級小學生童話故事作文8篇精選集錦

17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