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吃湯圓作文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1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聽到這熟悉的歌曲,讓我想到元宵節(jié)參加包湯圓的情景。
今年元宵節(jié)那天。我們學(xué)校舉行了包湯圓活動,我和同學(xué)都興奮極了。吃過午飯,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老師讓準(zhǔn)備的桌布、碗、和勺子,準(zhǔn)備包湯圓。我以前包過湯圓,現(xiàn)在只要復(fù)習(xí)一下就行了,想著想著……老師已經(jīng)把面團(tuán)發(fā)下來了,我拿起一團(tuán)面,熟練地把它揉成團(tuán),壓扁,并放一點餡,最后我把四邊捏在一起,輕輕揉成團(tuán),一個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我看見同學(xué)們個個愁眉不展的樣子,心想:“原來我們班有這么多同學(xué)不會包湯圓啊,我就來教教他們吧?!庇谑?,我先教我的同桌吳律宸。我給他示范怎么包湯圓。他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我的動作。可是他試著把自己把包的湯圓收口時,他一捏住這邊,那邊的餡就流了出來,一捏住那邊,這邊的餡就流了出來,他連忙向我求救:“鄭子祺,快幫幫忙,我能不能把兩邊同時捏住啊?”我忙制止他,說:“如果你這樣做,湯圓的肚子會被餡撐破。千萬不要再捏了?!苯又腋嬖V他這是因為湯圓里放的餡太多了。他試著重新做了一個,這次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xùn),少放了一點餡,終于成功的做出了一個圓圓的湯圓。就這樣,我手把手的教會了很多同學(xué)包湯圓。
吃著圓溜溜、雪白雪白的湯圓,原來不會包湯圓的同學(xué)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我想,湯圓不僅代表團(tuán)團(tuán)圓圓,吉祥如意,也代表著互相合作,互幫互助的意思吧。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到了,人們在大街上叫賣著湯圓,簡直是熱鬧非凡,而且今天我們在小桔燈親自做了湯圓,好開心啊!
準(zhǔn)備的材料有:盆、糯米粉、溫開水、鍋、餡。首先用左手將溫開水倒入湯圓粉中,用右手不停地攪拌著。接著揉成一個大面團(tuán),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用大拇指在小面團(tuán)上面按一個小洞洞,將紅糖餡放入進(jìn)去,把口封住以后,用雙手輕輕地搓一搓。一個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最后把湯圓放進(jìn)鍋里煮。過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湯圓像游泳的小魚一樣在鍋里翻來翻去;又像被人們打過來打過去的乒乓球;還像洗澡的小孩一樣翻來翻去生怕沒洗到。這時候我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于是,我湊近一看。啊!原來湯圓熟啦!我被這濃濃的香味給吸引住了,饞的我直流口水。再看看其他同學(xué),有的跟我一樣口水都流到下巴了;有的看的目瞪口呆,好像在說:“我包的湯圓怎么這么香?!边€有的張著大嘴,恨不得直接把嘴巴湊進(jìn)鍋里咬上一口。當(dāng)湯圓放入我的嘴巴里,哇!真甜。
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感覺真幸福。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3
“買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大家一定聽過這首歌吧?沒錯,就是《賣湯圓》。說到湯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元宵節(jié)!
今天就是元宵節(jié),為了應(yīng)節(jié),我們家來做湯圓。我讓我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yīng)了,說小孩子學(xué)做中國傳統(tǒng)美食是件好事,說完,媽媽便去買材料了。
媽媽買了半斤糯米粉,一包花生,一些小蔥頭,一包紅糖。還說想讓湯圓變得好吃,重點在炸蔥頭油這部分!
我系上圍巾,開始做湯圓了。首先,把湯圓做好,我家做的是不包餡的,把糯米粉與水按比例揉成一個大團(tuán),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好,在和面團(tuán)時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弄得糯米粉布滿一臉,逗得媽媽開懷大笑,說我像只小貓。然后就到把一個小湯圓揉出來的步驟了。媽媽說把湯圓揉成櫻桃大小就行了,我上手得很快,馬上學(xué)會了技巧,一個個湯圓從我手中“誕生”了。其次,做湯圓湯。先把蔥頭油炸出,把油燒至七成熱,就把小蔥頭切成指甲蓋大小,炸時只能開中小火,微微發(fā)金黃色,有香味即可加入開水,根據(jù)個人口感加適量紅糖,煮兩分鐘,最后把湯圓加進(jìn)湯里,期間要不停攪拌,避免糊鍋。
哈哈,一盆香噴噴正宗福建做法的湯圓就出爐了。我迫不及待的夾了起來吃,果然慢慢幸福的口感滿溢而出,特別是蔥頭油的香氣,好吃的不得了。
“買湯圓,賣湯圓……”歌聲在屋子里回蕩。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因為人們在元宵節(jié)有吃湯圓的習(xí)俗。所以我和弟弟就去和媽媽說:“我們要包湯圓”。媽媽不假思索的答應(yīng)了我們倆,給我們準(zhǔn)備食材。
媽媽把需要用的工具和材料,全部拿了過來:糯米粉、大碗、水、豆沙餡。我們拿來了手套,開始做起湯圓來,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我們把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倒入了一個大碗。然后拿起盛著滿滿一碗清水的碗,倒入少許,再拿出筷子用力久攪拌。在攪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吃力,攪拌的時間只要越長,需要的力量也就越大。終于,包湯圓的糯米團(tuán)做好了,接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可就比剛才簡單多了,那就是——包湯圓。我拿出一點糯米團(tuán),把它壓平。再放入我最喜歡的餡———豆沙餡。揉一柔,一個滿臉傷痕的“大胖子”出來了。我趕忙又做了一個,又太小了,第三個,包的很好。弟弟去做花樣,做了一個“面條”,又做了一個“圓餅”我也不甘示弱,包了一個“驚喜大湯圓”,其實這驚喜“好”極了:這里面是沒有餡的。我們燒開了水下了湯圓。吃完湯圓后,我問:“誰吃到了‘驚喜大湯圓’?”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被我那“超級老媽”吃了。
做完湯圓,吃完湯圓,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生大道理:只有辛苦的耕種才能獲得糧食,只有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5
“耶!耶!”課堂里回蕩著同學(xué)們的歡聲笑語。
冬至將至,我們這堂作文課安排了動手活動,大家動手做湯圓。
活動開始了,大家三個一伙五個一簇地湊在一起,拿出備好的糯米粉團(tuán),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你看,水快開了,空中彌漫著氤氳的水汽。
在我們的期待中,老師邊為我們講解做湯圓的技巧,邊熟練地示范。只見老師慢慢地往糯米粉中注水,不停地攪拌揉搓,然后搓成條狀,掰下一小塊,放在掌心,雙掌擠壓粉團(tuán)四周,按順時針方向揉搓,力求湯圓的飽滿圓實。不一會兒,一個湯圓就出現(xiàn)在老師的手中。
外面寒風(fēng)呼嘯,而我們卻倍覺溫暖舒適,真是“平安包皮如意餡,冰天雪地不覺寒”啊。
我也學(xué)著老師的樣子,掰了一小塊粉團(tuán),放在掌心揉搓。可是,手里的粉團(tuán)總是不聽使喚,一次次地破碎了。想了想,我明白了,可能是我太用力了吧。再輕輕試了試,果然成功了。
老師又端來了花生仁和糖,教我們?nèi)绾渭羽W。其實加餡也很簡單,只要把做好的湯圓輕輕按出一個小穴,取適量的餡放進(jìn)去,再從四周往內(nèi)按揉,包裹住餡仁不使外漏,再搓圓就行了。
老師示范完之后,同學(xué)們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帶來的胡蘿卜、韭菜、香菇等餡料,準(zhǔn)備大展身手。
這次我可是一學(xué)就會的,不一會兒就搓了一小盤了。
“我的餡沒了……”
“用我的,拿去。”
……
教室里互幫互助,洋溢著溫馨的氣息。
湯圓下鍋了,教室里水汽彌漫,香氣裊裊,大家興奮地議論著剛才的過程,似乎忘了窗外的寒冷。
湯圓端上來了,大家爭先恐后地?fù)屩?,一鍋湯圓霎時就分完了。
“這是我包的,胡蘿卜餡的,好吃嗎?”
“嗯!好吃。”
“太贊了!”
……
大家邊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興高采烈地談?wù)撝?/p>
“吃了湯圓,大家就都長一歲了!”語文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們。聽著老師甜美的聲音和同學(xué)們的歡聲笑語,品著我們自己動手做出的湯圓,我頓時覺得,整個教室里充盈著春天般的溫暖……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6
盼著,盼著,終于把春節(jié)給盼到啦!這天,是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清晨,我起了個大早,向窗外望去,只見紅燈籠高掛,還拉起了帶有“喜迎春節(jié)”字樣的橫幅,面對著萬象更新的場景,鳥兒也為此啼囀,仿佛在于人們一起共享這般美好。也不知今天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一進(jìn)客廳一陣香味就撲面而來?!巴?”是湯圓,是好久沒嘗湯圓呀,只見我媽媽包的湯圓圓圓的、大大的,重點是口感又甜又黏,讓人百吃不厭。剛嘗兩三個就讓人贊不絕口,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媽媽可以包,我為什么不行呢?我也要包!
說干就干,包湯圓嘛,簡單!我三下兩下卷起了袖子,回憶著媽媽之前包湯圓的方法,有模有樣的學(xué)了起來。首先,我輕輕捏下一小團(tuán)已經(jīng)和水?dāng)嚢韬昧说呐疵追?,把它揉成一個小球,再慢慢地把它壓扁,把在中間的糯米粉往下按,形成了一個“小碗”,再把甜甜的紅豆沙放入“小碗”中,最后捏緊“碗口”把它捏成圓圓的團(tuán)子就行。
可是,新手畢竟是新手,總有一些個不如意的事兒發(fā)生,也不知是我的紅豆餡放多了,還是糯米粉拿少了,又或是“小碗”沒有捏好,在捏好“碗口”把它搓成小團(tuán)子時,餡竟然把“碗”給撐破了,眼見著紅色的餡就要流了出來,我連忙又扯了一把糯米粉下來,再拿其中的一些蓋上裂了的口子,又重新開始搓了起來,可不管怎么搓它,那塊粉團(tuán)總是非常顯眼的蓋在上面,好像是個補(bǔ)丁似的。
后來我又搓出了許多湯圓,它們有大有小,形狀也有圓的、橢圓的和不圓的。有的甚至還有著不少塊“補(bǔ)丁”。但在我眼中都是那么可愛。
到了下鍋的時間了!我先把水燒開,在小心翼翼的把湯圓放下去,把鍋蓋蓋上,等上五六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一分鐘、兩分鐘……我可等急了,這五分鐘怎么過的這么慢?好容易才等到它出了鍋,看著那熱氣騰騰的湯圓,我的口水都不禁流下“三千尺”了。
端著幾碗香噴噴、熱乎乎的湯圓,我們一家圍坐桌邊,享用著美好。湯圓湯圓,團(tuán)團(tuán)圓圓,但愿2018,我們一家都能像今天這樣團(tuán)團(tuán)圓圓,合家歡樂!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7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南,元宵節(jié)有吃元宵的習(xí)俗。元宵節(jié)是每年的第一個滿月之日,也就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我從小聽爸媽講,吃元宵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有很多關(guān)于元宵的歷史傳說。宋代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圓子詩》里也寫道“今夕知何夕?團(tuán)圓事事同?!背栽庥髦總€家庭團(tuán)團(tuán)圓圓,平平安安。
在江南,最好吃的“元宵”當(dāng)屬寧波產(chǎn)的了,據(jù)說是從宋代開始流行開來的?!霸弊钤缃小案≡印保蠓Q“元宵”,江南做生意的人還叫“元寶”呢。元宵也就是湯圓,有甜的和咸的,素的和葷的,風(fēng)味各異。可湯煮,可油炸,可蒸食。
元宵,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一年之中也只有元宵節(jié),媽媽才會親自做一次,平時吃的都是在超市里買的寧波湯圓。我家的湯圓有芝麻餡的,有豆沙餡的,媽媽做的豆沙餡里還加了玫瑰和棗泥,芝麻餡加了桂花,少了甜膩,多了花味的清香,還有紅棗的清甜,營養(yǎng)豐富又可口。
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一家人做湯圓,我也動手學(xué)習(xí)包和煮,吃元宵自然就增添了很多樂趣。元宵節(jié)前一天,媽媽就準(zhǔn)備好了餡,爸爸準(zhǔn)備好了皮,我們包好放冰箱里凍著。元宵節(jié)的清晨,我負(fù)責(zé)煮好,給爸媽端上兩碗。別說煮湯圓也有講究,媽媽說要開水下鍋,不然會黏糊一起。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把一個個凍的硬硬的小白胖子放進(jìn)沸水里,看見鍋里的小白胖子一個擠著一個,從下沉到浮起來,從硬變成軟。白里透紅的一看便知是豆沙餡的,是媽媽愛吃的;白里透黑的,是我最愛吃的黑芝麻餡的。一個個湯圓翻滾著,我吞了吞口水,早晨的胃口就這樣被這香甜味打開了……
我喜歡元宵的香甜可口,喜歡元宵的白如羊脂,但我更喜歡吃元宵的那份歡樂與祝福。祝福祖國大江南北,家家戶戶,健康平安,幸福團(tuán)圓。
描寫吃湯圓作文篇8
團(tuán)團(tuán)圓圓鬧元宵,街上凜冽的寒風(fēng)還是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街上各式各樣的兔子燈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著的;有圓形的,有兔子模樣的;有點著蠟燭的,有絢爛彩燈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回到家中,溫暖柔和的燈光,從電視傳出的聲音和熱氣騰騰的廚房。在外公外婆的熱情召喚下,我二話不說地進(jìn)了廚房。“元宵節(jié)就要吃湯圓,這樣才是團(tuán)團(tuán)圓圓?!蓖馄耪Z重心長的說道。從前每年元宵節(jié)都是吃著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做的湯圓,今年我也要來“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著眼前的面團(tuán),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問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見外婆熟練地揪起一小團(tuán)面團(tuán),在手掌里搓成圓形,再將面團(tuán)按扁至不薄不厚,看著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急忙喊道:“慢點,慢點,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笑著說:“沒事兒,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開始將餡兒放在面團(tuán)中心,有菜肉餡、有豆沙餡、有棗泥餡、還有芝麻餡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愛吃的棗泥餡,這時外婆卻攔住了我,“瞧你這個小饞貓,太黑心了,放這么多餡兒,這湯圓可包不起來了呀!”外婆拍怕我說道,一聽,我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
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說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籮筐里,白白嫩嫩的,像一個個小棉球。但我包的湯圓和外婆包的還是天差地別的,看著我噘著嘴的樣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聲。最后就是給湯圓“泡溫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時不時地問:“好了沒,好了沒?”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鍋子說:“等湯圓從鍋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p>
在耐心的等待下,湯圓新鮮出爐了,一大家子圍坐在桌旁,陣陣糯米香撲鼻而來,湯圓散發(fā)的熱氣將我的眼鏡弄糊了,大家都滿足地吃著湯圓。
那一碗湯圓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里。不一樣味道的湯圓,一樣“味道”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