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

新華0 分享 時間: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1

陸鴻是吳江人。他是一名殘疾人,卻用羸弱的身體,擎起人生的夢想,用堅強的脊梁扛起更多的責任和擔當。主持人給他頒獎時說:“有人一生遲疑,從不行動;而你從不抱怨,只想扼住命運的喉嚨。能吃苦、肯奮斗、有擔當,似一葉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樹在萬木前迎來春光。在陰霾中,你的笑容給我們帶來力量?!?/p>

陸鴻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和他一樣身殘志堅的伙伴們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為了這個夢想,他艱苦創(chuàng)業(yè),堅持學習,不斷奮進,成為了人生路上真正的斗士和強者。他本是一名腦癱患者,沒有健全的身軀,但擁有樂觀的天性、不屈的靈魂。從敲白鐵皮、擺修車攤、開網(wǎng)店等最底層的工作做起,他努力改寫人生,實現(xiàn)價值,為廣大殘疾人樹立身殘志堅的榜樣。

2017年,他創(chuàng)立了蘇州市緣躍紙制品有限公司。2020年,工廠年營業(yè)額1000多萬元,42名員工中有30人是殘疾人,并且先后有50多名殘疾人在陸鴻這里學到了技術(shù),靠自己的雙手實現(xiàn)脫貧致富。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2

聶海勝,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正式發(fā)射。57歲的聶海勝第三次踏上太空之旅。在浩瀚宇宙書寫了屬于他自己的傳奇,更創(chuàng)造了屬于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和奇跡。

和許多男孩子一樣,聶海勝從小就向往軍營。他愛看打仗的電影,喜歡聽部隊的軍歌。有一次,正在放牛的聶海勝看到天上一架戰(zhàn)斗機飛過,他激動地追著飛機跑了好久,從那一刻起,他有了屬于自己的夢想——長大當兵,當飛行員!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82年,空軍某部隊到學校招飛,聶海勝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航校學員。經(jīng)過刻苦地學習,聶海勝掌握了過硬的技術(shù)。1998年,他成為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2003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雖然聶海勝這次沒有上天,但他依然激動得眼泛淚光……因為,他離航天夢越來越近了!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號問鼎蒼穹,聶海勝和費俊龍一起圓夢太空!2013年6月,聶海勝執(zhí)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擔任指令長。隊友王亞平說:“聶師兄就像是我們的定海神針。只要有他在我們心里就很踏實,什么都不怕?!?/p>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再次叩問蒼穹!雖然已經(jīng)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yè)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總是說:“航天員狀態(tài)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p>

“24年間,3次飛天,平均相隔約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運地走在中國航天的一大步里。這份榮耀,一生自豪!”這是聶海勝的心聲。

從農(nóng)村的放牛娃到三次飛天的航天英雄,這是中國航天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奇跡,更是幾千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追尋飛天夢的奇跡。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3

1.鐘南山:守護蒼生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仍然奔赴一線,告訴我們”一切有他”這位中國抗擊SARS的領(lǐng)軍人物,南來北往,北京受命,武漢探險,訪疫問病,再次毅然奮斗在抗擊新冠病毒戰(zhàn)斗的第一線。

2.李蘭娟: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

著名感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李蘭娟是第一個提出建議,武漢必須當機立斷嚴格執(zhí)行封城。這位年已七十三的古稀老人,作為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她巾幗不讓須眉,不畏艱險,再戰(zhàn)疫情,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出謀獻策,為救治疫病感染者竭盡全力。

3.張定宇:醫(yī)者無私無畏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一個戰(zhàn)斗者,一個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yī)院,卻在一個月以后才知道他。他知道自己患上了漸凍癥,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他的雙腿已經(jīng)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4.李文亮:疫情“吹哨人”

2月7日,李文亮醫(yī)生去世。李文亮醫(yī)生因最早向外界發(fā)出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因在一線工作,李文亮醫(yī)生不幸感染,治療期間他還想著要盡快康復,因為“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后還是要上一線”。

5.夏思思:用生命踐行醫(yī)者誓言

29歲的夏思思是武漢一名醫(yī)生,1月15日,科室一名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fā)現(xiàn)異常。當天,夏思思剛下夜班,臨時接到任務后,改變行程,折回醫(yī)院參與救治。隨后幾天,夏思思擔心老人病情,主動留在病房。盡管夏思思醫(yī)生有防護,沒想到還是感染了,后搶救無效離世。

6.劉智明:“如果萬一,不要插管”

2月18日,武昌醫(y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感染搶救無效離世。搶救期間,劉智明曾留下話,“如果萬一,不要插管”。知情者透露是因為在氣管插管打開的瞬間,噴血、噴氣管內(nèi)附著物具有傳染性,劉智明害怕同事因此染病,所以才會如此叮囑。

7.彭銀華:推遲婚禮抗疫情

正月初八,彭銀華原定在這一天與心愛的人舉行婚禮。醫(yī)院考慮這種情況,一開始并沒有安排他春節(jié)期間值班。但他得知疫情狀況后,主動推遲婚禮,奔赴抗疫一線。后因感染病毒不幸去世,年僅29歲。

8.黃文君:豈因禍福避趨之

疫情發(fā)生后,湖北孝感醫(yī)生黃文軍寫下請戰(zhàn)書:“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聽從組織安排!”之后,他一直奮戰(zhàn)在抗擊新冠感染一線,后不幸感染,英勇殉職!

9.肖?。簣允匾痪€不后退

今年50歲的肖俊,大學一畢業(yè),便到武漢醫(yī)院工作,至今已有29年。疫情發(fā)生后,肖俊一直堅守抗疫一線。一月底,還值了個24小時連班,白天工作一天,晚上還值夜班。后不幸感染,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

10.張軍浩:連續(xù)奮戰(zhàn)不松懈

張軍浩,57歲,黃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yī)生,疫情發(fā)生后,曾連續(xù)十六天奮戰(zhàn)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一線,因過度勞累,2020年2月9日突發(fā)心梗去世。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4

20__年10月,聶海勝乘神舟六號遨游太空?;鸺l(fā)射那天,聶捷琳在電視上看見丈夫和費俊龍頂著鵝毛大雪踏上出征路,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這天氣能行嗎?可千萬別出什么問題!

火箭順利升上長空,聶捷琳又擔心丈夫在太空能否適應,是否吃飽,會否受凍。她把家里的電視24小時打開,不放過任何與“神六”相關(guān)的消息。實在困了,就先迷糊一會兒,突然醒來時,馬上搜索“神六”的最新動態(tài)。

飛船順利返航那天,從直播里看到丈夫和隊友微笑著走出返回艙時,聶捷琳喜極而泣,哇地一下哭出聲。

心頭壓著的千斤巨石終于落地,那一刻,淚水成了聶捷琳最好的宣泄。

此前,聶海勝兩次“飛天”,在太空與聶捷琳“兩地分居”共計22天。這次神舟十二號任務,聶海勝和隊友預計在太空駐留3個月時間,行程更遠,時間更長。

“牽掛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擔心?!蓖ㄟ^前兩次成功飛行,聶捷琳不但對我國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充滿信心,也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只當丈夫又“出了次差”。

聶捷琳清楚丈夫和隊友平時的訓練水平,相信他們定能勝任,定會凱旋!

是的,我們都相信!聶海勝將軍和他的隊友,一定能順利完成任務,如期返航,載譽而歸!

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鮮花和掌聲。捷琳大姐,聶海勝這個常勝將軍,除了帶給你成功的喜悅,還有——小別勝新婚!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5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的為你好,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愛,一輩子關(guān)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報,只要你能夠健康,幸福;有一個人需要你用盡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媽媽;有一個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銘記,那就是媽媽!——題記

今天我看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也就是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這個頒獎典禮讓我心潮澎湃。

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87歲;為了事業(yè),為了中國的發(fā)展,他任勞任怨,連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學的“五保”老人劉盛蘭,92歲,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里,將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來的錢,毫不猶豫地捐獻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更有為了兒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媽媽,姜春梅,84歲,有一年,有一個小孩溺水,方俊明見了,二話不說一頭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頸椎骨折并導致高位截癱。媽媽勸導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還有許多許多讓人感動的人物,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只為了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幫助祖國!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方俊明的媽媽。

她任勞任怨地照顧她的兒子,也從不說苦,也從不說累。自從那件事發(fā)生之后,方俊明媽媽就一直開導她的兒子,讓他兒子也不再傷心,但是這些年也發(fā)生了許多事,方俊明妻子的離開,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打擊。家里的重擔也都壓在了方俊明媽媽身上,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五點起來做早飯,晚上等到兒子,孫女都入睡了,才敢漸漸入睡。23年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都是靠媽媽來背,她為兒子洗衣、做飯、洗腳、擦身子,有時候腸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媽媽及時的.換洗。

在天氣好的時候,想讓方俊明下樓透透風,散散心,就從二樓,一步一步艱難的背下來,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堅持?,F(xiàn)在方俊明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負擔。但是方俊明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媽媽,媽媽已經(jīng)老了,也漸漸背不動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媽媽能夠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媽媽并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兒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還是自己照顧的比較放心,只要還走的動,就要把兒子背下去,照顧下去!

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母愛是多么的無私,讓人催人淚下,看了這次頒獎典禮,我的感觸很深,覺得看的很有意義,也有很大的收獲!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6

開學了,我們懷著好心情,回到了學校。今天又要看一年一次的《感動中國》。

今天下午的第二節(jié)課就開始播放了。令我最感動的是一對夫妻,丈夫叫朱敏才,妻子叫孫麗娜。大家都認為他們倆退休后會回到北京過日子,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不僅沒有回到北京,反而還到了一個村莊去教學。夫妻倆把所有的心都注重在了孩子們的成長之上。后來,因為孫麗娜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和長期吃不到菜,所以視力就開始慢慢下降。有一天,一個孩子來給孫麗娜送菜,但是那個孩子本身家里就窮,吃不上菜,好不容易弄來的白菜葉,就給老師送了過來,這讓她非常感動。不久,與她風雨同舟的老伴終于堅持不住,倒下了。經(jīng)過醫(yī)生們的搶救,朱敏才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我們的老師又何嘗不是這樣,雖然沒有他二人做得多,可是,老師們也在為我們的前途著想啊!并且我們生病的時候,老師還費盡心思的照顧我們??墒?,我們就是不聽話,不像那些孩子,知道老師生病了,自己家明明窮的都快不行了,卻還要照顧老師。我們呢?老師讓我們幫他干些活,我們還不情愿干。

老師說我們,我們心里還不服,光想跟老師吵一架;老師留的&39;作業(yè)總不能按時完成。我們?nèi)粢心菢拥睦蠋?,便是我們把腸子悔青也不會安心的。

今天看《感動中國》,我頗有感受。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7

萬佐成、熊庚香:創(chuàng)辦一元愛心廚房的老夫婦。

王海:志愿軍的空中雄鷹。

毛相林:向絕壁要天路的當代愚公。

葉嘉瑩:古典文學的擺渡人。

汪勇:最美快遞員。

張桂梅:改變山區(qū)女童命運的云南公益校長。

張定宇:身患絕癥的人民英雄。

陳陸: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戰(zhàn)士。

謝軍:北斗三號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

國測一大隊:60多年奮斗逐夢珠峰之巔。

抗疫英雄:特別獎(特別致敬)因為每個人都了不起

感動中國2023作文主題篇8

今天,我觀看了“20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和“炎黃”張紀濤。

朱敏才,是中國外交官一位風度翩翩的一位官員,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間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們以為朱敏才會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樣與老伴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現(xiàn)實卻不是這樣。在一個特殊的機遇后,朱敏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與老伴孫麗娜一起當起了一名鄉(xiāng)村教師。他們一起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了十年,期間幫助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出現(xiàn),使許多孩子改變了命運。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zhàn)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卻還惦記著上課。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朱老師和孫老師五個字: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xiāng)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qū)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個城市里,“炎黃”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的名稱,但大家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錢資助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gòu)。他使用“炎黃”這個名稱來掩蓋自己,自己卻默默地資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張紀濤。他與妻子住在一棟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將自己的錢毫不吝嗇地捐出,張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贈多少人,多少個機構(gòu)了。感動中國給予了他五個字: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舍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144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