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數(shù)學的小學優(yōu)美作文優(yōu)選8篇范文

常艷221147 分享 時間:

  好多數(shù)學題是有規(guī)律的,只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才好解決問題。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數(shù)學的小學優(yōu)美作文優(yōu)選8篇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人民幣面額

  今天我和爸爸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到收銀臺結(jié)賬的時候,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為什么人民幣里面只有一元、五元這些面值,沒有四元、六元的錢幣呢?于是我問爸爸:“為什么人民幣里面沒有4元、6元、8元、30元、40元這些面額呢?”爸爸讓我自己好好想想。我算了一會,終于知道答案了,于是我對爸爸說:“我知道了,因為1、2、5可以組成任何其他數(shù)字。例如,4=2+2,6=5+1等等”。“為什么還有10、20這些面額呢?”我說:“有些數(shù)字太大,用1來拼的話,需要太多張數(shù)了,攜帶起來、數(shù)起來都不方便,所以才要那些大點的數(shù)字。”爸爸連夸我聰明,數(shù)學果真在生活里是無處不在的。

  找規(guī)律巧計算

  好多數(shù)學題是有規(guī)律的,只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才好解決問題。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計算一道數(shù)學題. 題目是這樣的:一條馬路邊種著一排柳樹,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小明從第一棵樹跑到第200棵樹,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開始我們好多人都認為是1000米,可老師建議我們自己動手畫一畫.于是我拿出練習本,在紙上畫了三棵樹,發(fā)現(xiàn)三棵樹之間有兩個空距,四棵樹之間有三個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樹之間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個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樹到第200棵樹之間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對了。

  答案出來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來解答問題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規(guī)律,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從買菜想起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微風徐徐吹來。我和媽媽去超市里買菜,一到超市里,里面到處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我們剛到一個小店鋪,據(jù)說那是一位剛退休的數(shù)學老師,她最喜歡考小朋友了,于是我們就到她家買菜。一進入店鋪,那奶奶看起來很和藹可親,并說回答出我的問題,到時事買菜就可以優(yōu)惠,我炯炯有神地看著她說:“問吧”!她說:“一天,小明買了25元的排骨,比青菜貴1/2,兩種菜錢的總數(shù)比一斤牛排便宜1/5,比比薩便宜3元,比薩比青菜便宜多少元?”我想了想,一直沒有思緒,時間過去了五分鐘,我還是沒有想出來......我只好說:“我不會?!?/p>

  媽媽跟我解釋:小明買了25元的排骨,比青菜貴1/2,就是25*2=12.5就算出了青菜的元數(shù),那么兩種菜錢的總數(shù)比牛排便宜1/5元,就是12.5+25=37.5,37.5*5=7.5,就算出了的牛排元數(shù),那比比薩貴3元,就是7.5+3=10.5,現(xiàn)在青菜12.5元,牛排7.5元,比薩10.5元,25元排骨,那比薩比青菜便宜多少元,就是12.5-10.5=2元......

  奶奶看我有學會了一個本領(lǐng),把優(yōu)惠券給了我們,我問:“我沒回答對,您為什么要給我?”“因為你學會了本領(lǐng)?!?.....

  今天很快樂!

  買水果的奧秘

  大家一定和爸爸媽媽一起買過水果吧!可你們知道嗎?買水果也是有數(shù)學的哦!

  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買梨,我的幼兒園同學居然也在那兒買梨。我就說:“哦呦!到蠻巧哈,居然在這兒碰上了呀。你買了幾個梨?”“小周啊,我買的梨呢,是要送人的。人家說要給他們家小孩子吃,要一人一個多一個,一人兩個少兩個。小周呀,你數(shù)學好,幫忙算算幾人幾個梨唄!”

  我一聽,就知道又是他從哪兒找來的小題庫,來考我了,我想了想。突然,媽媽拍拍我,說:“盈+虧?!蔽衣犃?,知道這是一道“盈虧問題”,公式是:份數(shù)=(第一次分的個數(shù)+第二次分的個數(shù))×(大虧-小盈或大盈-小虧),這里虧比盈大,所以是(虧-盈),份數(shù)=人數(shù),那么就是:人數(shù)=(1+2)×(2-1)=3×1=3(人),那么梨的個數(shù)就是3×1+1=4(個)或3×2-2=4(個)。就這么簡單!我立刻說:“3個人,4個梨?!蓖瑢W說:“恭喜你。下次遇見可就沒有這么簡單的題了!”

  小朋友們,數(shù)學就是要多體驗、多觀察、多做題才行的哦!加油!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

  寒假里的一天,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數(shù)學小問題:“小紅一共有10個氣球,如果一分鐘放一個氣球,她放10個氣球一共用了幾分鐘?”我故意考考在一邊的弟弟,剛上一年級的弟弟很快地回答:“這問題簡單,10分鐘啊,一分鐘放一個。”說完特得意地望著我。我大笑一聲,喊道:“錯!”“啊,為什么是錯的?”我耐心地解釋著:“正確答案是9分鐘,因為先放第一個氣球,一分鐘后放第二個氣球,一直放到和9個氣球,所以第9分鐘后放第10個氣球 ?!钡艿苈犃怂贫欢?,“哦,我有點懂了,原來這個題很容易讓人上當?shù)??!?/p>

  媽媽在一旁聽到了我們有趣的對話,笑著說:“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像這樣的問題,比如爬樓梯、排隊、坐座位……,我來考考你,媽媽從一樓到二樓用了9秒鐘,那我從1樓到15樓要多少時間呢?”我拿出筆和紙,認真地做了起來:從1樓到2樓用了9秒,走到15樓也就是說走了14層,14*9=126秒。

  我把答案給了媽媽,她笑著說:“不錯,掌握了,會思考!”

  只要我們善于思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有學問!

  身體上的“尺子”

  我還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帶我們一起學習了《身體上的“尺”》。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體上都有幾把尺子呢。當我們身邊沒有尺子的時候,就可以用身體上的“尺”來進行測量估算。

  把手張開,你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叫做“一柞”。如果你“一柞”的距離為8厘米,量一下你的課桌為幾柞,就可以知道你的課桌長多少。“一步”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知道你每步長多少厘米,在學校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數(shù)數(shù)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知道我們的學校的面積大約有多大。身高同樣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周長就大約是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要是你想量樹的身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你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根據(jù)這個原理,我曾經(jīng)就解決了很多難題。

  如果你去游玩爬山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想知道對面的山離你有多遠呢?這時聲音就幫上忙了。聲音每秒能走331米,只要你對著山喊一聲,看看幾秒可以聽到回聲,用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這座山離你有多遠了。你看,多神奇啊!

  如果你學會怎樣使用身上的尺子,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我們要時刻想著它并學會使用身體上的“尺子”哦。

  購物中的數(shù)學

  今天爸爸媽媽和外婆帶著我去買年貨。到了超市,我們各自分開行動,我和外婆推車爸爸媽媽負責找東西。首先要找酒,爸爸看酒就不要命,一下子買了好幾箱,算一算一共兩箱,還買了六七條煙,他這個人呀,平時不怎么抽煙的,過年就瘋狂的抽煙。然后,我們又去買牛奶,這牛奶一下子買了八箱還送了一箱呢,爸爸可真小氣,九箱牛奶都不給我吃一箱,真是摳門。

  買好了,牛奶、煙和酒,媽媽問我:小盧,香煙200元一條,酒80元兩瓶,牛奶50元一箱,那么每家兩樣,其中六家必須有香煙,那么請問怎么買最劃算?我想了想,回答應(yīng)該是六家送香煙加牛奶,兩家送酒加牛奶是最劃算的,算式應(yīng)該是這樣:

  (200+80)×6+2×(80+50)

  =280×6+2×130

  =1680+260

  =1940(元)

  媽媽說:正確,太棒了,算的比媽媽還快!

  然后我們又買了橘子,瓜子,餅干,糖果,巴旦木,葡萄干,香蕉,杏仁等好多水果、堅果。今天購物的收獲可真大!

  “0”的故事

  “0”在我們的生活里無處不在,不管在算式中,車牌號中,數(shù)字中,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然而你可知道,“0”是怎么來的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代考古學家在一本古希臘的書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圓圈,考古學家觀察了一會兒,感覺到了問題所在,這個圓跟其它圓不一樣,它是扁的,而且在它旁邊,1—10的數(shù)字一字排開,考古學家想通了,原來這個奇怪的圓也是一個數(shù),并且把它命名為零。

  這位考古學家二話不說,立馬來到古印度的皇宮稟告國王,國王看到這個數(shù)后勃然大怒,并說:“在我們的數(shù)字王國里一定不能有這樣的怪物”。說完,便將考古學家拉了出去,斬首了。并且將“0”永遠地抹去了,可是他并不知道,其實這個“0”早就傳了出去,眾多古代數(shù)學家都在悄悄地使用“0”,所以,“0”就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

  至今為止,“0”有了很多很多的用處。

11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