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七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1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邊陲的一個縣城--宿松。這里既沒有城市的繁華,也沒有密集的人口,但是有一種獨特的記憶,印在60年代的宿松人腦中,這項活動就是舞龍燈。
別看舞龍燈各地過節(jié)基本都有,但家鄉(xiāng)的龍燈還一點兒都不一樣。首先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特點就是:家鄉(xiāng)的龍燈大多是紙糊的,也不是一整條的,而是一段一段的,這不僅代表著龍燈的制作難度提高,更需要舞龍時的配合。而且,家鄉(xiāng)的龍燈除了敲鑼擊鼓,還會有人吆喝呢!
我的爺爺是在1953年出生,在他的記憶里,每村都會有舞龍燈的。村長一通知舞龍的人要來,那個小山村立刻就會沸騰起來了。一陣飛來飛去的紙屑和“噼里啪啦”的炮聲過后,舞龍的人經(jīng)過各家門前,他們的動作是那么流暢和連貫,輕松嫻熟地在空地上轉(zhuǎn)著圈。一陣陣樂器、歌曲、吆喝聲相混的聲音,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nèi)逦宓鼐墼谝黄?,聊著、笑著,互相嚼著白白的貢糕,條件好些的就吃水果糖;大人們湊在一起談著家長里短,也有的低頭彎腰,準備一卷卷紅鞭炮。隨著存著一聲吼,龍頭映入了大家眼中。就像提前約定好似的,同時“噼里啪啦”響起來。小孩都捂住耳,閉上眼,大聲“啊啊啊”地叫起來;而大人們一點兒都不怕,饒有興趣地觀賞著。鞭炮聲過后,音樂和鑼鼓聲又爭先恐后地開始“大鬧”,與那行云流水連貫大氣的動作獨成一派。大家都被吸引住了,眼睛都直直地盯著?!斑圻圻诉恕钡蔫尮穆?,伴著喜慶的音樂,大家的心也“咚咚咚”跳得更快了。一陣高潮后,孩子們興奮勁尚未散去,而大人們也拿著準備的賞錢去了,順便拜個年。
聽完爺爺?shù)闹v述,再看他那激動的神情,我也興奮極了,下次回家過年,我如果也能參與這個活動該多好啊!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2
我的老家在歙縣許村,許村是以許家為“核心”的一個古村落,我就是許家的后代。
許家習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許家中的“力之霸王”們,便舉著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許家怎樣會有這種習俗呢?這個節(jié)日又是怎樣被許家設立的呢?
這要從唐代的開始說起,那時候,有一位許家的首領,名叫許遠。他精通兵法,智勇雙全,并創(chuàng)立了許家刀法。安史叛亂時,許遠與援軍主帥張巡一齊奮勇抗戰(zhàn),保家衛(wèi)國。他的許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一次戰(zhàn)斗中,許遠身先士卒,身殺千人,最終因寡不敵眾,與張巡一齊英勇犧牲。為了讓許家刀法不失傳,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許村人都要舞大刀,這個習俗一向流傳到此刻。
哦,差點兒忘了說正月十五傍晚時分的情景了,午時五時許,看熱鬧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陽橋、大觀亭、五馬坊一帶。大約半小時后,嘰嘰喳喳的人群突然靜了下來,只見一把紅色的大刀“砍”過來!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條道路,隨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興奮的人群一齊涌到河邊的一塊寬闊的場地上,精彩的演出開始了:各部門準備就緒,跟京劇差不多的音調(diào)響起,只見四個肌肉發(fā)達的壯漢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著系在刀背上的繩子,大刀開始傾斜,并迅速地轉(zhuǎn)動,像有人在揮舞一般。一會兒,他們又將大刀揮上揮下,有時橫割,有時斜砍,還有時來個“暴劈”。四米多長的大刀在他們手上真是“舉重若輕”,在刀光閃閃中,我仿佛看到了許遠當年揮舞大刀,殺敵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大刀”又要轉(zhuǎn)移演出,可惜媽媽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大刀”。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3
我的家鄉(xiāng)有著奇特的風俗。
在春節(jié)走親戚的話,就是要拿著大饃,它形似倒扣的鐵鍋,色白而已。底盤若海碗粗。兩個大饃,論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饃的習慣,不知從哪個年月起,演變成了凡是親戚家有長輩,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還是叫啥,過年走親戚,都必須拿大饃,而且必須成雙。
從我媽媽那個年代到現(xiàn)在,在我看來,大饃是一種禮節(jié),是一種威儀——不僅僅是恭敬,絕對是百姓人家的一種威儀。
姥姥隨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媽眾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記事起,我家收的大饃在親戚中就最多。大饃中隱藏了好多秘密,這秘密是姥姥發(fā)現(xiàn)的。每在親戚走了之后,姥姥看著裝滿幾個大瓦盆的大饃,總是一副很滿足的模樣。不過,姥姥會將大饃分開存放,她指著一對大饃說,這是誰誰家拿的,他家最窮,外層是白面,里面一準兒是紅薯塊兒,為了夠重量,還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發(fā)酸;又指著另一家的大饃說,這一家窮得不很,外面是白面,里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面;最后,老人家會指著僅有的幾個大饃,說:“這是城里親戚拿的,都是純好面的,留到最后吃......”
在平常的時候,我的家鄉(xiāng)經(jīng)常會在一個指定地方請專業(yè)的人來表演唱戲,或者是有人在結婚,寶寶滿月的時候也會請歌舞臺來為我們表演。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奇特而又神秘。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4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著自我特有的風俗,而我的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也與眾不一樣,獨具特色,處處顯示著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的民風民俗。
我的家鄉(xiāng)在四川省隆昌縣,我們那里的風俗習慣是—舞龍,在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鄉(xiāng)的舞龍表演異常隆重,也極有特色。
這一天是縣城出大龍的日子。全縣十八個鄉(xiāng)鎮(zhèn),就有十八條彩綢做成的大龍,游行于縣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鄉(xiāng)下,就連臨近的市縣的人們,都紛紛聞名趕來一睹熱鬧。
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龍燈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攜幼,源源不斷地趕來。街道兩旁的人歡呼著,簇擁著,贊嘆著,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覺得可是癮,居然向龍跑去,用手觸摸著龍體,有的在龍腹下穿行,跳躍。據(jù)說摸了龍體能夠讓人免去病痛,給人帶來好運。
舞龍用的拜龍臺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廣場。臺后有兩條十幾米的彩龍相擁而成的柱子,更顯得氣勢不凡。臺上站著一排領導、貴賓,專門等著五彩龍來,給它們“點睛”。據(jù)說龍眼都由最高領導親自點畫。這足見畫龍點睛的意義。
演出最先是雙鳳的兩條鳳,最終的龍市鎮(zhèn)的大彩龍,先鳳后龍,可見其龍鳳呈祥的蘊意。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xiàn)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無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齊建設家園,把家鄉(xiāng)的民風民俗繼續(xù)傳承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5
“搶饅頭”是小時候最期盼的喜事,給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色彩。
我們這里的風俗,每當一戶人家造好新房,總要選個黃道吉日,大清早扔饅頭來慶祝一番。其實,扔的東西除了饅頭,還有糖果、水果,甚至會有籃球,這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
一日村里有人開始造房子,我們就不斷打聽他們哪天扔饅頭。房子越造越高,我們期待的心也越來越著急。終于盼到扔饅頭的前一天,我們會再三請求父母一定要早早叫醒我們,并且,相互轉(zhuǎn)告,千萬不能落下一個人。其實,一整晚我都會興奮得睡不著,無數(shù)次地起來打探情況,一聽到鞭炮聲,就一骨碌起來跑出門去。
有一次,天剛蒙蒙亮,我就心急火燎地趕到那戶人家,只見院子里亮著燈,還空無一人。我暗自慶幸來得早,可以占據(jù)最佳位置,左挑右選,最后站定在院子正中間。這時,小伙伴們也陸續(xù)趕來,并且個個都有準備,有的穿著大口袋的衣服,有的端著個大淘籮,有的干脆在腰間系上一個小竹兜,準備滿載而歸。
“砰砰砰……”鞭炮聲一陣接一陣,院子里頓時沸騰起來,“搶饅頭”正式開始了。拖著麻袋的主人們出現(xiàn)在二樓,我們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他們身上,不斷喊著:“往這里扔!往這里扔!”我屏住呼吸,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男主人,他當家做主,肯定扔得最多。只見他從麻袋里抓出一把,隨手一扔,我趕緊順著饅頭落下的方向迎上去。“哎喲!”我被蜂擁而上的人群推到在地?!拔业酿z頭!我的饅頭!”我心急如焚,拼命掙扎爬起來。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的“漏網(wǎng)之魚”還真不少,兩個果凍,一包餅干、一個饅頭。我一手一把,趕緊放進大口袋。再看看我的那些伙伴:有的端著大淘籮,跟著從天而降的饅頭滿院子跑:有的揮舞雙手,準備一手接住一個;有的一手捂著滿滿的口袋,一手和別人搶奪著。我個兒小,就只把目標鎖定在地上,彎著腰,地毯式地搜索,這里撿幾顆糖,那里撿幾包餅,收獲也頗多。
忽然,一個籃球從天而降,隨即又彈開。我驚喜地撲上前去,就在我前胸碰到籃球的一剎那,一雙大手也按在了上面。我下意識地一把抱住球,死死不放,猛一抬頭,那整整比我高兩個頭的大人正瞪著我。我大呼:“你袋子里的饅頭倒出來了!”他一回神,我一把搶過球,溜人人群中,繼續(xù)加入“戰(zhàn)斗”。
天色慢慢亮起來了,搶饅頭的人也漸漸散去。我們一邊啃著搶來的饅頭,一邊比著收獲的東西,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心里又開始盼望著下一次的“激戰(zhàn)”。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6
我的家鄉(xiāng)是潮汕。潮汕有數(shù)不清的風俗,有些風俗其他地方也有,例如春節(jié)拜年、元宵賞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燒塔、除夕圍爐。有些則是潮汕獨有,其它地方很難見到,就像營老爺、拖神、賽大豬,行頭橋、摸石獅、出花園。潮汕還有不論儒釋道、不論鬼神,遇見便拜的習俗,就像孔廟本不燒香但潮汕孔廟卻香煙繚繞,黃岐山的月容墓、內(nèi)充公的'將軍墓這些別人的先祖墳塋也祭拜。家鄉(xiāng)的這些風俗,我也只是聽長輩們聊起,自己并沒有多少實際接觸。不過,拜地主爺卻是耳聞目睹,并親身參與了。
拜地主爺,應該是潮汕最家喻戶曉,最獨特的風俗了。
我曾見過在石頭或石碑上寫著土地二字的爺,也記得《西游記》里孫悟空一呼喊,那個被叫出來問話的土地公公,這些是土地爺還是地主爺我總弄不清楚,覺得就是同一個爺。我問過媽媽,媽媽只知道不同,卻說不出個為什么來。我在想,《半夜雞叫》里的周扒皮就是大地主,地主爺?shù)牡刂骺赡芫褪侵馨瞧さ倪@種地主了吧?現(xiàn)在大家都住樓房,沒有土地,這個擁有土地的人就是地主,我們都是租客,是不是這個地主就被人們稱為地主爺了?媽媽說不是,地主爺是神,周扒皮是人。不過,我卻知道我們家的地主爺是媽媽在菜市場雜貨鋪買來的,分明就不是神嘛。
你別不相信,我們搬家的時候,我親眼見到媽媽花了幾塊錢買來一塊寫有地主神位的塑料牌,回到家,她就對著這塊塑料牌叩拜了。那時,我很好奇,問媽媽為什么要對這塊塑料牌行這么隆重的禮?媽媽說這是地主爺,能保佑我們出入平安、居家健康的。我更好奇了,一塊塑料牌就有這超能力?若是真的,我也叩拜,保佑我每次考試都100分,不是更好了?媽媽說也行,你自己跟地主爺說說。哈哈,真能這樣的話,那我天天叩拜。
突然,我似乎記得在哪個地方讀過一篇題目叫《潮汕女人,一個能跟神明對話的群體》的文章。我也是潮汕女人,我也要跟神明對話。地主爺是神明,就住在我家里,我想請家里的神明幫助我考上一所好中學。
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媽媽總會早早起床,我也跟著媽媽起床,與媽媽一起準備拜地主爺?shù)墓┢?。媽媽說地主爺不講究,什么食物都行。米飯、菜、魚、肉、水果、糖,只要是能吃的就好。當然,還必須有錢紙,這是最重要的。我問過媽媽,這是不是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媽媽瞪了我一眼,告訴我小孩子別亂講。如果不是,那要地主爺保佑,為什么要用到錢紙,是行賄嗎?我不敢再問了,估計神明也有潛規(guī)則。
拜地主爺?shù)臅r候,媽媽先在地主神位前面擺一個香爐,再在香爐兩邊放置二根電蠟燭,食物則擺在香爐前面,接著點上三根香。這些供品都是擺在地上,不是擺在供桌上。我納悶了,人吃飯都是在飯桌上,地主爺吃飯卻趴在地上?其他神明可不是這個樣子!我很好奇,但看到媽媽滿臉的虔誠,我也就不敢再問了。我擔心問太多,地主爺不保佑我考個好分數(shù),那就是天大的遺憾了。
媽媽跪在地主神位牌前面,嘴巴嘰里呱啦說個不停。她說得很快,我全聽不清。媽媽說完話,就把三根香插在香爐上。莫非這就是潮汕女人與神明的對話?緊接著,媽媽叫我來拜。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但我不知道要跟地主爺說潮汕話還是普通話,或者是講英語,只能在心里默念著保佑我考個好分數(shù),其實我也不知道是用什么語言念,反正我心里明白著。
叩拜完之后,我?guī)蛬寢尠彦X紙拿到樓下,媽媽則提著一個燒錢紙的爐子也下了樓。她先把一張錢紙點著火,放進爐子里,再陸陸續(xù)續(xù)把其它錢紙放進去燒。我也照著她那樣,把錢紙放進去?;鸷芡?,我一不留神,稚嫩的手差點成了烤豬手。我大驚失色,連忙把手縮回來,嚇得大喊哎呀媽呀??墒?,媽媽卻不慌不忙,一張紙錢一張紙錢往爐里放。我真佩服媽媽那樣不怕火。
回到家,媽媽問我跟地主爺說了什么。我把剛才我的迷惑、我的行動全跟媽媽說了,媽媽聽后大笑。媽媽告訴我,潮汕女人跟神明對話,就是這種方式。不管你有說出來沒說出來,不管你說的是潮汕話普通話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還是火星語土星語,神明一概能明白。你有什么疑問也可以問神明,神明都會告訴你。我感嘆,那神明不就是百度了?不止不止,神明應該是億度才對!
我終于明白了!我想跟媽媽說,待我升初中考試的時候,我把家里的地主爺帶到考場去,讓他幫我做題,這樣就能科科滿分,天下無敵了。
你們說說,我家鄉(xiāng)的這個風俗好不好?保證所有同學都說好。哈哈!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7
剛拉的官地洼大西瓜,撒蜜蜜的甜,不甜不要錢草長鶯飛,春回大地,這幾天,耳邊又回響起了商販們的吆喝聲,家鄉(xiāng)招遠各地農(nóng)村大集紛紛開集,又恢復了往日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景象。
一大清早,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向集市匯聚而去,仿佛去晚了自己心儀的物品就會被別人搶先一般。琳瑯滿目的商品,從街頭一直蔓延到街尾,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此起波伏的吆喝聲,不絕于耳;還有那撲鼻而來的各種小吃香味,令人回味無窮。賣家極力地推薦著自己的貨物,買家東走西瞧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物品,處處熱鬧非凡,處處都能聽到人們的歡聲笑語。
集市上,瓜果蔬菜、服裝鞋帽、日用百貨、農(nóng)副土產(chǎn)、各色小吃一應俱全,在這里可以買到更多商場超市買不到的東西。紅彤彤的糖葫蘆總是最能吸引我,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糖葫蘆,如箭矢般插在陽光下,一顆顆紅彤彤圓滾滾的山楂,外表仿佛裹了一層金光閃閃的糖衣,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每次一到集市上,我都會迫不及待的買上一串,咬上一口,酸甜軟糯甜到心底,跟在爺爺奶奶身后,邊吃邊逛,嘴里會不由自主的發(fā)出快樂的聲響。
走累了,逛累了也不要緊,集市上又各種各樣的小吃,到處都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這時候來一碗熱氣騰騰羊湯,可以驅(qū)走我們所有的疲憊與寒意。每當趕集臨近中午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走進一家羊湯攤鋪,坐上接地氣的小馬扎,盛上一碗鮮香濃郁的羊湯,表面漂浮著翠綠的香菜葉,淋上香醋和胡椒粉,配上一根焦黃酥脆的炸面魚兒,一口面魚就著一口羊湯,整個人仿佛都清爽起來,真是色味雙美,令人回味無窮!
趕集,不僅可以買的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加強人們之間的溝通,在集市上人們可以相互交流,討價還價,聊聊家常,可以結交許多新朋友,它不僅方便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放松自己的娛樂場所。即使現(xiàn)在城市里大型商場超市林立,外賣網(wǎng)購也越來越便利,人們?nèi)匀簧钌畹責釔壑s集這一傳統(tǒng)民俗活動。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q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習俗,趕集作為我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囊豁椈顒?,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它的內(nèi)涵與文化價值,并將其永遠地傳承發(fā)揚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 日記作文范文分享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