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端午節(jié)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1
平潭屬福州地區(qū),習俗卻不大相同?!俺跻会斴牌?,初二起糅垛,初三煎面餅,初四做節(jié)仔,初五曬午時,龍船賽起來”(起糅垛,也有地方作“浸糅箬”)。這幾句民謠印證了平潭端午節(jié)別致習俗。因此,平潭人又稱端午節(jié)為“五日節(jié)”,老一輩平潭人是把端午節(jié)當年來過的。據(jù)說,平潭一年有“四年八節(jié)”,“四年”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端午,八月十五。端午是從初一過到初五,初一開始人們在門邊掛觀音草辟邪,蒸包子,初五在家四周噴灑雄黃,給小孩點雄黃,吃面餅,家中被帳、冬季袍襖都要搬到戶外或陽臺晾曬,叫做“曬午時”。
端午節(jié)五天里,煎面餅成為家家戶戶的重頭戲。初一到初五,煎面餅的時間自定,但做面餅的程序卻不能省略,家庭主婦到各大市場尋找包面餅的食材。
煎面餅的第一步是做面皮,面皮要做到皮薄細滑、入口好吃,和面是關鍵。面粉加水,再根據(jù)面粉加入適量的淀粉,打上雞蛋調均勻。面和好后,是攤面皮。攤面皮有三個要點,一是火不能太旺,二是油不能太多,三是翻皮時動作要快,否則面皮會糊在鍋里。勺子舀面時,最好是一勺均勻地倒在鍋里,根據(jù)面皮的蒸烤程度,先關火,再攤下一塊。面皮煎好后,把準備好的食材洗凈后,就可炒面餅的餡了。
面餅的餡少不了海鮮,如海蠣、蟶、蝦仁、蟹肉等,當然,豬肉、包菜、綠豆芽、筍干也是不可缺的,為了色彩好看,還可加入適量的胡蘿卜絲。炒餡時海鮮不能與肉丁一起炒,因海鮮容易熟,豬肉相對來說費時稍長,包菜、綠豆芽炒后把水瀝干,這樣包面餅時才不會裂開。吃面餅時,包多少餡由自己定,這是海島端午節(jié)的另類自助餐。吃面餅時,配以清淡的淡菜或花蛤湯,一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
隨著時代的推移,一些古老的習俗慢慢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據(jù)說,早先平潭的端午節(jié)也有掛香袋的習俗,現(xiàn)在幾乎難得一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平潭潭城港內(nèi),還常舉行賽龍舟活動,60年代后,竹嶼口堵港,賽龍舟的風俗也隨之消失。但吃面餅和女婿在端午節(jié)這天給岳父家送禮,俗稱“分節(jié)”的習俗,還保存和傳承得很好。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2
“五月五,粽飄香,插艾葉,掛荷包”。在無數(shù)孩子盼望中扳著指頭數(shù)了無數(shù)次后,端午節(jié)終于來了。
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雖然屈原已經(jīng)去世了很久,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愛國精神,這樣,才是真正讓他永遠活著!
有一種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為強大,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偉人。放眼全中國,雖有人不具備愛國情懷,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將屈原當作學習的榜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習慣了對祖國懷有深深的愛。從精神意義上來講,有沒有屈原這個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這種屈原精神,這種愛國情懷!屈原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無數(shù)詩詞,還有他那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
而在端午節(jié)與姐姐的嬉戲更是引發(fā)了我的思考。
在吃過了粽子以后,我和姐姐便壓不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吵著要出去玩。而出去了,卻又感到?jīng)]什么可玩的了。姐姐提出了唱歌,我們便一起唱起來。
一唱歌,我便有些害羞。就我這五音不全長時間只聽《斯卡博羅集市》的人怎么跟得上姐姐們那潮流的步伐呢?在默默聽姐姐唱很久后,姐姐終于體諒我,問:“萌萌你會唱啥?一起唱。”于是,我就害羞的起了個頭: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彪m然姐姐們都很驚訝的盯著我,但是她們還是跟我一起唱了起來。接下來,便是少先隊員隊歌。與姐姐一起無憂無慮的唱歌,我真的感覺無比快樂,仿佛整個人都被洗刷了一遍,什么都不想的唱著,仿佛我從出生以來只做過唱歌這一件事情似的,這種專注的感覺真的很美好。
如果屈原知道今天的人們是如此幸福,他一定會很高興的吧!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3
朦朧的月光下,一個熟悉的背影在廚房里忙碌著。伴隨著黎明的到來,她身旁的那口大鍋里散發(fā)出醉人的粽香……
那個忙碌的背影就是我的外婆。童年的端午,我?guī)缀醵际前橹@粽香起床,再蹣跚著步伐向餐桌走去。家里雖不掛艾葉,不點雄黃酒,但,這粽香卻為端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年端午,外婆都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餡兒的粽子倒入鍋中,徹夜的煮,她自己,也守在鍋旁,盯著爐前跳躍的火苗,眼睛也隨著爐前的火焰一閃一閃,閃動著慈愛的光。當天已泛魚肚白時,那粽香便愈來愈濃,直沁肺腑,直至霧氣彌漫了廚房。粽子熟了之后,外婆便總會用筷子把鍋中的粽子輕輕挑出,分門別類地擺好放在盤子里。粽子的品種可多了:有的一溜兒是蛋黃蓮蓉餡兒的,有的統(tǒng)統(tǒng)是紅豆餡兒的,有的清一色是花生餡兒的……然后,便是等候我們醒來一起品嘗。
我最愛吃外婆包的蜜棗粽。剝開葦葉,深吸一口氣,那粽葉的清香便如絲如縷,沁人心脾,令人垂涎三尺。終于剝開了粽葉的最后一層,紅白相間的粽子便映入眼簾,紅的是蜜棗兒,白的便是那香噴松軟的糯米餡兒,一大口咬下去,那香甜軟糯的味道便悄悄潛入腹中,唇齒留香,回味悠長。每次外婆包的粽子都能成為了桌上的“搶手貨”,大家都爭先恐后去搶外婆包的粽子。當別人問她這其中的秘訣時,她總是笑而不語。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街上超市里一個星期前就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粽子,盡管包裝精美別致,配料也極其講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來。其實我心里知道,那不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著外婆對子女,對小輩濃濃的愛,那就是愛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4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有吃湯圓的元宵節(jié),有掃墳祭祖的清明節(jié),有吃月餅、賞月亮的中秋節(jié),還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jié)……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天氣漸漸變熱了,端午節(jié)邁著腳步走來了。炎熱的天氣阻擋不了人們的激情,便在江面上舉行了賽龍舟的活動。我們踮起腳、抬起頭,向起點望去:一艘艘龍舟一字排開,像弦上的利箭;岸邊的人們吶喊著,敲鑼聲,打鼓聲,鞭炮聲,那場面多么壯觀!
隨著一聲號令,三、五艘龍舟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奮力向前沖去,搶奪最有利的位置。原本平靜的江面,被劃開一道道水紋。舟上健壯的小伙子在烈日下比賽,可心中的熱血遠遠比過太陽!岸上的人們歡呼吶喊,鼓聲大震,給了船上的人無窮的力量。指揮在前面敲鼓、喊號,小伙子們聽了斗志昂揚,齊心協(xié)力,動作整齊劃一,龍舟越行越快。在終點線的那一刻,一艘龍舟超過了其他的龍舟,首先到達終點線,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陣歡呼聲。人們看了還是意猶未盡,還想再看一遍。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最讓小朋友垂涎三尺的東西—粽子。粽子是三棱形的,外面用清翠的竹葉包著,里面裹著糯米和其他東西。粽子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肉粽和蛋黃棕了。粽子煮完以后,剝開竹葉,里面香噴噴、熱騰騰、黃燦燦的,讓我直流口水。咬下去,軟軟的,在嘴里留下一股香味,讓我越吃越愛吃。
熱鬧有趣的賽龍舟、美味香甜的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呢!當人們聽說他投江自殺了,便紛紛在水面上一邊劃著船,一邊敲鑼打鼓,尋找屈原的尸體;還扔下粽子給魚蝦吃,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后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這樣傳下來了。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5
天氣一天天轉熱的時候,端午節(jié)就要來了。幾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除了春節(jié),端午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熱鬧的節(jié)日了,吃粽子,捆五彩絲線,戴香袋,賽龍舟,逛廟會。對于孩子們來說,端午是最有實際意義的一個節(jié)日。
一大早,不到四點,就被兒子喊醒了,小聲央求著:“爸,挪下車,我和同學約好去爬山?!边@也太早了!忍著滿腹的沒睡醒的抱怨,下樓給他挪車,想到我也得去上山采點艾蒿,索性我也直接上山。
我去了一個有點遠的山上,那里人少,不像北山,人比艾蒿還多。以前端午節(jié)我也去過北山,感覺北山過一次端午節(jié)就好象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去得稍晚點兒,不僅艾蒿,所有蒿類都難尋一根半根,甚至有人采不到蒿類連樹枝也扯上一枝,扛在肩上招搖下山,實在過份。我在一個松林中的小山溝里安靜地采了點兒艾蒿。早起的感覺真好,空氣清新,晨風清爽,草香清淡,四周安安靜靜,反襯得幾聲蛙鳴、雉叫非常清晰。我用剪刀剪了大半袋子,這樣采不傷根,過個把月再來采,還有新芽可采。艾絨熱炙、艾葉沖澡、艾蒿泡腳都是非常好的健體手段,我每年都會備上一些。
看著太陽要冒頭了,我也收拾一下回家。下山快進市里時,陸續(xù)有人上山,還是奔北山。北山,失火城門前的池魚。
大廟前好長一溜商鋪地攤,不光賣端午節(jié)特定商品,賣什么的都有,渲染出了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推開家門,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面而來,妻已煮好了雞蛋粽子,等我開飯。小女兒飛奔出來,向我炫耀她的五彩絲線。兒子也回來了,一家人開飯。兒子說屈原是他最想感謝的一位歷史名人,不僅因為粽子,更因為廟會和放假。懶得理會他的“歪理邪說”,這年齡的孩子個頂個象剛會打鳴的小公雞,充滿了斗性。
吃完飯,本打算今天要出去踏青野餐,正在收拾東西,突然下起一陣急雨,噼里啪啦把好好的打算澆個七零八落。小女兒趴在窗前撅嘴,我趁機補一覺,希望老天過會兒能發(fā)發(fā)慈悲,給個晴天。
……睡夢中被小姑娘薅頭發(fā)叫醒,嚷嚷著:“晴天啦晴天啦!”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一早上讓倆小混蛋挨個叫醒一遍,看著妻在后邊幸災樂禍地壞笑,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生無可戀”是種什么感覺!看看外面,果然是天晴了。
后來山上的野餐還是很不錯的。這就是我的一天,一個人到中年的倆孩子的爹忙碌但也滿是愛之體驗的端午節(jié)。
平潭的端午節(jié)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