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

麟良0 分享 時間: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和重陽節(jié)。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亩宋缂亦l(xiāng)風俗作文范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1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爺爺買來了艾草。只見艾草比水芹菜長出一大截,上邊還有一些艾葉。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見爺爺把艾草插在窗戶上和門上。這種艾草可以防止蚊蟲侵入,和蚊香片的用處一樣,不過還比蚊香片更美觀,更環(huán)保。這時我家真是香滿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師發(fā)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爺爺煮的粽子的香味,還有一種別人家沒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梔子花的香。這種花雪白雪白的,向四處展開,有的還沒有完全展開,就連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飯了,“哇!”我開心地大叫。只見桌上有牛肉、雞翅、肉圓……我一口氣也不喘地吃呀吃。粽子終于登場了,這粽子是我小姑包的。粽葉是綠色的,還有一點被煮黃的樣子。我家的粽子很與眾不同,是粽葉包的,但是沒有用線捆,直接弄一個孔,再用第二片葉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粽葉打了一個結(jié)。我母親說:“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學會這個本事。”粽子里裹著糯米、紅豆、花生、蜜棗,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又稱娃娃節(jié)。中午吃完飯,我泡了一個艾水澡。我覺得非常舒服,渾身上下都顯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母親給我穿上了她買的新衣服,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母親又給我戴上了一個老虎形狀的香囊,這是母親親手做的,上面有好幾朵開放的小花,還有幾只小鳥在枝頭歌唱。老虎胡子和尾巴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母親還給我的手腕和腳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絨線,它們像五條蛟龍保護著我。

端午節(jié)我真開心。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2

每當想起第一次包粽子是的情景,我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記得那是我六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來到了姥姥家。一進姥姥家門就看見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食材和綠綠的葉子。我好奇的問姥姥:“姥姥,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姥姥笑著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

“我也包!我也包!”

看我那興奮勁姥姥答應了。

只間姥姥從一個大盆里拿出了兩片粽葉,一疊就成了一個圓筒,往里面放上兩勺米,幾個棗,又來回折了幾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興致勃勃地拿了兩片粽葉照貓畫虎的包起來,左邊折一下,右邊疊一下,折來折去,終于疊成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圓筒,往里面放上了兩勺米,幾個棗,把剩余的葉子往圓筒上一鋪便系上了草繩。哎?怎么餡露出來了?白白的江米就像淘氣的小孩子不老實的探出頭來,好像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使勁把粽葉往左拽拽,江米又在右面露出來。這下可怎么辦呢?我望著盆里的粽葉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幾片葉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來的江米包了起來?,F(xiàn)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綠棉衣,胖胖的。

粽子下鍋了,媽媽指著鍋里的一個最大,最胖的粽子說:“這個粽子最大一定餡最多,一會兒誰都不許跟我搶?!遍_飯了,媽媽打開那個最大的粽子,剝了一層又一層,邊剝邊說:“哎?這個粽子是誰包的?怎么只有葉子沒有餡呢?”我聽了笑著對媽媽說:“這個粽子是我包的,因為老露餡,所以我又給它包了一層又一層的棕葉?!币患易尤寺犃硕脊笮ζ饋?。

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的經(jīng)歷,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3

端午的記憶最深的是我奶奶最愛吃的粽子,那時,我們一家圍著奶奶團團坐著,嘴里邊吃著香甜美味的家鄉(xiāng)粽子,邊聽奶奶絮叨著老家的往事。奶奶也懷念舊時往日,只是老家因筑了水庫,已成了泱泱的水之國。據(jù)我奶奶說,她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太婆婆了,一到端午,也是忙里忙外的,給兒孫們包上美味的粽子。居然還有咸蛋肉粽子,我爸爸小時候吃過,據(jù)說可香了。輕嘆一聲,奶奶輕咬一口手中的粽子,眼光微微閃著淡淡的幸福,仿佛在吃著太婆婆當年香香的,無可替代的粽子了,引得我們也直流口水。粽子還是粽子,只是吃在嘴里,心里憶念著已故去的親人,那永留人世的血脈親情,在這個粽香飄飄的端午節(jié),有著濃濃的思緒飄著,天上人間粽(總)是情。

奶奶也會給我們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說農(nóng)歷五月五端午節(jié)也叫端陽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習慣叫五月節(jié)。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記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jù)說,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終生憂國憂民,卻屢遭排擠陷害。一紙《離騷》,滿腹經(jīng)綸,終化泡影。最后,詩人竟魂歸汨羅江。后來,為記念屈原,端午節(jié)也叫“詩人節(jié)”。

猶記得前些年,和父母同住的時期,一到端午節(jié)前,家門前那條清清的新豐江水,就會隔水傳來,那鼓聲陣陣,吆喝聲聲,“咚咚,一二,咚咚,一二”的齊聲同氣的劃漿聲勢。那漂流在江河上紅的,黃的色彩鮮艷的龍舟隊伍,在記憶的長河中,永遠難忘記。有一年賽龍舟,天空飄灑著龍舟水,爸爸帶著我們,奔走在沿江路,追著龍舟跑。龍舟在水上,我們在岸上,觀眾無數(shù),都在隔岸吶喊助威。盡管天空還飄灑著雨,我們亦不管不顧,只為這一年一度熱鬧的端午龍舟賽。

中國的端午節(jié),有著濃濃的歷史文化,神舟大地上,在端午節(jié)前后,便有著濃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風味。端午節(jié)對于我,也有著別樣的情懷。懷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似乎總是在特定的節(jié)日里更加的浮現(xiàn)在眼前,鑲嵌在心里。

飄雨的端午,飄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飄來了端午時節(jié)的快樂往事,原來美好的事物在我記憶深處從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掛在家鄉(xiāng)門前的艾草青青還有那家鄉(xiāng)獨特的粽子飄香。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永遠都是鮮活的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艾草青青,粽香濃濃。情思飄飄,思憶綿綿!最是一年端午香!在這個飄香的節(jié)日,每座城,每顆心里,都溢滿了濃濃的端午節(jié)味道,在此,祝福親朋好友們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4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大家伙都在家里忙著過端午節(jié)。我們姊妹幾個也聚在母親家過節(jié)吃飯。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說起來。小妹嘴快,先說起來了,還是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熱鬧,一個禮拜前就有過節(jié)的氣氛了。那時候農(nóng)村交通不太發(fā)達,好多小商小販就來村里賣紅棗和糯米,天天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里買了紅棗和糯米沒有。買了多少,好第二天上學去給別的同學炫耀,粽葉皮是不用買的,我們那有個蘆韋塘,勤快的人還可以打上賣給販子,過端午節(jié)的錢就有了。

那時我們那很少包粽子的,都是蒸年糕的。端午節(jié)前一天下午,家家戶戶就開始煮粽葉皮,泡糯米,洗紅棗。到了天快黑,大人就開始包年糕了。我們就在旁邊湊熱鬧,吃紅棗。蒸年糕也是個技術(shù)活,包好了年糕在水里煮一晚上,也不會散開,端午節(jié)早上打開年糕津津的,包不好的,煮到半晚就會散開,端午節(jié)就沒的吃的了。不過我們從來都不擔心,母親包的年糕是村里有名的,又好吃又瓷實。

年糕包好了,要開始煮年糕了,說包年糕是技術(shù)活,煮年糕可是件累人的活,從晚上差不多十點開始,要煮到半個夜四五點,那時都是加柴火煮的。家家戶戶為了煮年糕,都早早挖好了大樹根,曬干劈好,放一次柴火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小時。到了端午節(jié)的早晨,等我們起來,母親已經(jīng)炸好了油餅,從田埂上回了艾葉。院子也掃的干干凈凈。

看到我們起來了,母親就用油餅包上一大塊年糕給我們吃,黃燦爛的油艾葉插在大門口,這陣各家各戶人差不多都出來了,小孩子都拿著父母前面買好五彩絲線開始編五彩繩,老人說是“長命縷”,拴在各自的手腕和腳?,誰的漂亮就說誰可以長命百歲。

家里有出嫁一兩年的女兒今天和新女婿要回娘家來,沒小孩的娘家還有小弟弟妹妹的,姐姐都會做好香囊給弟妹,傳說香囊有避邪驅(qū)瘟之意。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巾,清香四溢,再以五香絲弦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的香囊。女兒有小孩的,娘家媽媽早就坐好了蛤蟆鞋,名字不好聽,做的卻很非常精致,鞋面是黑金絲絨的,紅布包邊,鞋前面繡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蛤蟆,鼓的眼睛,五彩絲線做的腿,也是取避邪驅(qū)瘟之意。

現(xiàn)在過端午節(jié)了已經(jīng)成了大家放假休息的節(jié)日了,條件好的就出去旅游去了,沒時間的就大家伙聚在一起吃飯,就算過端午節(jié)了。小時候的熱鬧是一去不返了。

小妹一口氣把花說完了,大家也陷入沉思,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買什么都可以買到,小時候過節(jié)的那種期盼,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悅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5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們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jié)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方法表達對他懷念,此日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時間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jié)”,過節(jié)形式也多養(yǎng)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我們孩子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zhuǎn)下來,手里捧一大把花線、畫布??筛吲d了,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搓起花繩來?;氐郊依铮c鄰里幾個小朋友圍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微笑……

興奮我就是睡不,偷偷起來把花繩與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jié)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闭媸且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幫助下認真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手腕、腳腕花花綠綠花繩,是弄胸前各式各樣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帶無比幸福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架勢喊來爸爸,指揮他與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白糖、蜂蜜與均勻,接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餡子后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繩子要打成活結(jié),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自己花繩與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jié)享受了,一家人圍豐盛節(jié)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自己親手做好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與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被這欣欣向榮日子陶醉了……

端午家鄉(xiāng)風俗作文范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熱門文章

1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