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端午作文 >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

麟良4360 分享 時間:

說到端午,你們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這是我國最傳統(tǒng)的習俗,但是你是否想到一位愛國人士呢?那就是屈原。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踔卸宋缑袼罪L情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1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jié),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母親來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薄鞍兆恿?”母親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著蘆葉、肉、米粒等材料,母親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錯過某個細節(jié)。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粽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粽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母親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蔽也缓靡馑嫉赝铝送律囝^。不久之后,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為了吃粽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后終于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著空調,開著風扇,粽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咸,粘在嘴里,很有韌性,慢慢咽下去,感覺棒極了。接著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jié)來得快一些。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2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卻非常喜歡,不僅因為它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還因為在這一天里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起床為過節(jié)作準備。大人們都趕著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它們是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沒得買了。小孩們是為什么起早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幾株艾草,用來辟邪。可是孩子們割艾草不僅僅為了這個,艾草在他們手里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縫荷包。

吃過早餐,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忙些什么呢?當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節(jié)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這樣才有意義。我跟大人們學過,知道大概怎么做——先到河邊摘些葦葉,放在鍋里煮軟;然后用幾片煮過的葦葉包些糯米(有的還添些葡萄干、紅棗、豬肉等)。包好以后,便可以放在鍋里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豐盛的午飯了,什么雞啊魚啊肉啊都有。我們小孩則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換完就一頓猛吃,然后評論誰家的好吃、誰家的不好吃。那場面絕不亞于一場辯論賽,因為誰也不承認自家的粽子不好吃。當然,我們每次去主要還是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于誰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著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兒講從老師那里聽到的關于屈原的故事。

終于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飯菜,其樂融融,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在我家有個特殊規(guī)定,誰贏了就可以滿足一個心愿,但是不能花錢。當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吃完飯,我通常會和小伙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用布包好,然后按自己的想法縫好就可以了。有的還在荷包上縫一根帶子。荷包縫好后,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每一個荷包里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每一次,我們都盡情享受著這個快樂的節(jié)日。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3

有關這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jié)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后,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jié)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彌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后慢慢才從睡夢里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征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后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fā)。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后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xiāng)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著小狗,吹著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jié)L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xiàn)碎現(xiàn)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著手唱著歌上,春風伴著歡笑飛舞,春日迎著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后,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面餅已經擺好了。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4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佳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佳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佳節(jié)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佳節(jié)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佳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端午佳節(jié)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閑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么痕跡。大伙很傷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里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于端午佳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佳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啊!端午佳節(jié)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佳節(jié)的美、喜歡端午佳節(jié)的熱鬧、喜歡端午佳節(jié)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佳節(jié)嗎?

初中端午民俗風情作文5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家鄉(xiāng)人讀音如“端娘”節(jié)。是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三大節(jié)之一,包棕子,賽龍舟,煮咸鴨蛋,走親訪友,甚是隆重。

用箬葉包好的棕子是饋贈親友的禮品之一。花式不多,味道也不是特別好,遠不如嘉興的棕子那么遠近聞名。在訂婚期間,卻是男方家必須要贈送給女方家的最重要的禮品,也非常講究。略帶有一點觀賞性的棕子,是包一個特大的,下面帶著四個小小的棕子,美名曰:母雞帶小雞。

在鄰村的弋陽縣境內,端午前后要賽龍舟。尤其是五月十三日,附近幾個大村莊,百十條壯實小伙子,頭包彩帶,身著開襟輕衫,搖旗吶喊,飛舞雙漿。兩岸山坡上,盡是圍觀的男男女,老老幼幼,場面甚是壯觀。我特別羨慕那站在龍舟頭上指揮的漢子,微風吹開了他的汗襟,露出古銅色虬勁的肌肉,似乎也有氣吞如虎的氣概。

小時候我不喜歡吃棕子,去鄰村看龍舟太遠,印象中只記得看過一二次。然而對于端午的咸鴨蛋,我卻是難以忘懷。

離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呢!外婆便開始張羅賣鴨蛋了,她把親自挑到的個兒大、青殼的鴨蛋,仔仔細細地洗干凈,放到事先預備好的臘肉咸水中,就這樣“藏好”一個月,拿出來煮著就可以吃了。

老實說外婆“藏”的咸鴨蛋并不好吃,敲開它并不是汪曾祺所說那樣:“蛋黃微紅而多油”,相反卻總是發(fā)黑的。母親說是因為“藏”鴨蛋的咸水煮沸后沒有涼透,鴨蛋被“燙”著了,所以會發(fā)黑。母親教過好多次了,外婆總是學不好,或許她把鴨放進去“藏”的時候,心情很急切吧!

母親每年都帶我去外婆家過端午節(jié),中午的飯很豐盛,有魚有肉。吃飯時,外婆會給我剝一個咸鴨蛋夾到我的碗里說:“乖,吃一個咸鴨蛋,是青殼的,變聰明,考試就會考100分了。”我卻斷然地把它撥出碗外,說道:“婆婆,我不喜歡你的鴨蛋,黑黑的不好吃?!蔽彝浟送馄糯丝痰谋砬椋苍S只是笑笑吧!第二年她照例還是在我的碗里夾咸鴨蛋,照樣還是黑黑的。

稍長以后,母親便教導我說:以后外婆給你鴨蛋,你就拿起來說帶回家吃,不要總是說鴨蛋不好鴨蛋不好,知道嗎?我點點頭。

外婆又要剝鴨蛋了,我連忙說道:“婆婆,給我自己剝,我等下吃”。外婆高興地把鴨蛋遞給我。飯后我到屋外逛了幾圈,拿出咸鴨蛋,小心地敲開,掏出蛋黃,扔掉了,回家把蛋殼高高地舉起對外婆說:“婆婆,你給的鴨蛋我吃了,好吃?!眲x那間,外婆笑靨如花。

外婆“藏”的咸鴨蛋,多年沒有吃過了,今年是她的十年忌。她生前篤信_,愿她在天堂過得很快樂。

106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