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020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1
劉家坳村地處千陽北部山區(qū)山塬結合部,距縣城10公里,是全縣76個貧困村之一。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202戶,758人,有勞動力340人。全村耕地面積1626畝,人均耕地面積2.1畝。該村由千陽縣千湖濕地管理處聯村幫扶。
根據縣委安排,新組建了駐劉家坳村工作組,3月初駐村開展工作,現就第一季度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摸清底子,明確思路。
通過一個多月走訪,摸清了情況。全村確認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93人,其中低保戶23戶73人;五保戶2戶2人。2016年貧困戶40戶163人,2017年退出貧困戶6戶19人,目前在冊貧困戶7戶11人,村主導產業(yè)以紅豆杉、肉牛養(yǎng)殖、核桃和勞務為主。53戶貧困戶分別由包扶單位干部、駐村工作組、村主要干部等14人包扶。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93人,其中:因病致貧8戶35人,因殘3戶13人,因學9戶36人,因災2戶6人,缺技術11戶47人,缺資金11戶45人,缺勞力9戶12人。低保貧困戶23戶73人,五保戶2戶2人,一般貧困戶23戶117人,2016年脫貧40戶164人,2017年脫貧6戶19人,2017年年底全村實現整村脫貧。目前在冊貧困戶7戶11人,貧困發(fā)生率1.44%。
2018年,工作組將把發(fā)展產業(yè)作為扶貧增收的主渠道,以村經濟發(fā)展合作社為載體,通過實施紅豆杉種植產業(yè)項目,采取有勞動能力、長期在家的貧困戶參與務工,所有貧困戶搭載產業(yè)項目分紅等形式,帶動53戶貧困戶193人年人均增加1000元以上。
二、三大行動,推進春季工作
1、加大106萬元紅豆杉公園(暨紅豆杉育苗基地)建設項目。
該項目載體了53戶,今年擬為貧困群眾每戶每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栽植紅豆杉、國槐、櫻花、皂角等樹苗420畝,其中紅豆杉300畝。項目苗木種植基本完成,下一步主要進行公園基礎設施建設。
2、實現45萬元農田灌溉項目。
該項目依托紅豆杉育苗項目,為300畝的紅豆杉苗木實行農田灌溉,提升苗木成活率,確保53戶貧困戶增收脫貧。項目目前正在由代理公司進行公開招標。
3.投資5萬元,綠化了主干道、進村路2公里,載體柳樹160株,油松、垂柳、櫻杏樹380余株。
4.投資30萬元,擬村在村委會東側,填平垃圾溝,建設休閑廣場1處。
5、對常駐村179戶群眾住房進行了安全認證。
其中171戶住房安全,8戶修繕加固(其中2戶已完成,6戶縣城有住房修繕加固不積極,還在準備。)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村上堅持黨建引領,實施產業(yè)帶動、搭載扶持,形成“黨支部+經營主體+貧困戶”,促進貧困群眾穩(wěn)定增收。建成新品種核桃示范園120畝,其中貧困戶建園43.5畝;栽植花椒41畝,其中貧困戶11畝。發(fā)展肉牛養(yǎng)殖,肉牛存欄121頭,其中貧困戶5戶53頭,奶山羊存欄38只,勞務輸出210人。
三、細化管理,鞏固長效
對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們按照“扶上馬、送一程”的思路,在扶貧力度上做到“三個不變”,即精準扶持政策不變、結對幫扶機制不變、幫扶規(guī)則不變,聚焦技能培訓、產業(yè)后扶、資產扶持、市場帶動等重點,持續(xù)提升脫貧戶增收能力。
一是落實包抓責任,排出時間接點。對計劃實施的兩個產業(yè)項目,落實具體的包抓責任人。紅豆杉項目由第一書記、工作組長張永軍負責包抓,10月底全部完工。農田灌溉項目由村委會主任劉志劍負責包抓,10月底前建設投用。包抓責任人要檢查深入項目實施現場,跟班監(jiān)督,確保項目建設質量。
二是經常入戶走訪,隨時掌握情況。督促指導各幫扶人、村組干部和駐村工作組堅持經常深入到產業(yè)發(fā)展貧困戶家中,隨時了解產業(yè)發(fā)展情況和幫扶需求,解決其在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精準落實各項產業(yè)發(fā)展幫扶措施。第一季度,我們對貧困勞動力進行了摸底建檔,對扶貧戶今年養(yǎng)殖情況進行了摸排,對貧困戶最低生活進行了走訪調查,為勞力輸出、養(yǎng)殖政策申報、低保評定奠定了基礎。
四是大力開展持志持智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形式,通過道德講堂、道德評議會及扶貧扶志學校引導群眾樹立正確價值觀,通過“十星級文明戶”、“最美農家”等評選活動樹立典型事例引導群眾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確保2018年脫貧攻堅各項目標圓滿完成。
五是動態(tài)管理,真脫貧長效化。建立全村非貧困戶困難預納入機制,對非貧困戶中因病、因災、意外事故等導致困難的,及時掌握具體情況,提前介入,協調民政、衛(wèi)計等部門落實救助政策,減輕家庭負擔,避免滑向貧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提升,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針對已脫貧戶的致貧原因,分類管理,精準制定長效幫扶措施,落實定期回訪責任人,確保貧困戶真脫貧,脫真貧。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2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目標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部貧困縣摘帽,貧困村要實現脫貧,貧困人口要邁入全面小康。扶貧攻堅目前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中心工作,也是一項政治工作。
目前,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關系十八大確定的戰(zhàn)略目標的能否實現。同時,脫貧攻堅戰(zhàn)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民心工程,是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傳遞給貧困群眾,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在扶貧幫困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
新寧縣地處湘西南山區(qū),自然資源貧乏,經濟水平差,產業(yè)薄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發(fā)生率高,扶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新寧縣召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部署會,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詳細分解了工作安排,分配了具體任務,細致了每一項工作目標,真正做到了精細管理、準扶貧。
脫貧攻堅要敢打硬仗更要做好細活,在扶貧工作中突出精準,做好做細就是為了保質,就是要求我們干部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做到認真細致,認真做好“一對一”幫扶。每一個村屯、每一個農戶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并且往往會因時而變,稍不注意,我們干部進村入戶取得的數據就會與實際情況存偏差,就會影響到我們對貧困戶的情況作出誤判,影響到人們對整個村整個鄉(xiāng)鎮(zhèn)的扶貧工作形勢作出錯誤判斷,進而對我們整扶貧攻堅工作帶來影響。這就需要我們的干部要會做細活,能做好細活。依靠自身的優(yōu)勢力量,真正為民找到致貧根源,找出脫貧致富門路,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短板,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3
我旗召開脫貧攻堅現場會,通過實地觀摩各嘎查產業(yè)扶貧項目,聽取各旗直部門領導、蘇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和嘎查“第一書記”的交流發(fā)言,讓我深受啟發(fā),對精準脫貧的重大意義和實現途徑有了新的認識。
一、規(guī)模盛大、組織有力。本次現場會__0余人參加,規(guī)模盛大,秩序井然,反映我旗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新部署新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用真抓實干,繡花功夫,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的決心和能力。
二、抓實主導產業(yè),落實產業(yè)脫貧。通過實地觀摩聽取__鄉(xiāng)鎮(zhèn)“第一書記”交流發(fā)言,感受到各嘎查都在因地制宜發(fā)展主導產業(yè),采取“公司+合作社”、入股龍頭企業(yè)、短期育肥等多種模式發(fā)展集體經濟,落實產業(yè)脫貧政策,使貧困戶收入穩(wěn)步增收。
三、因地制宜,拓寬增收渠道。各嘎查都在利用嘎查自身優(yōu)勢,開展花卉、蔬菜、云杉、特色養(yǎng)殖、發(fā)展當地生態(tài)旅游等多種措施幫助貧困戶獲得長期穩(wěn)定增收新渠道。
四、全身心投入、推進精準脫貧。全旗上下都在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為我旗脫貧摘帽做出自己的貢獻,嘎查“第一書記”們落實67項措施,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真心實意地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通過這次現場會,我感受到,要作好精準脫貧工作,一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形成凝聚力,抓黨建促脫貧;二要通過宣傳引導,解決貧困戶自我發(fā)展意識不強,自我發(fā)展動力不足,避免“等靠要”思想的產生,激發(fā)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三要因地制宜確定產業(yè)扶貧項目,制定好經營和銷售模式,形成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yè)模式;四要關心牧民生產、生活情況,對存在的困難予以幫助解決,對不理解的信息進行解答,得到貧困群眾和嘎查牧民的認可和肯定,脫貧攻堅工作才更具實效性,真實性。避免返貧現象的產生。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深入學習本次現場會精神,查找不足,將抓黨建促脫貧、發(fā)展集體經濟、降低貧困發(fā)生率作為哈克木嘎查今后的重點工作,帶領駐村工作隊,團結嘎查兩委,落實好集體經濟發(fā)展項目,拓寬嘎查貧困戶增收渠道,提高收入,實現穩(wěn)定脫貧,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4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在各項工作中一直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樣,在扶貧攻堅中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積極響應,不斷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湖南省宜章縣坦山村是一個貧困村,在全村1700多口人中,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貧困人口還有217人。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村支部書記肖圣云請來了當地養(yǎng)鵝能人黃建軍,向他請教村里正在建設的養(yǎng)鵝合作社場地建設問題。村干部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召開動員會、上門勸說,并帶著村民們到委托幫扶的企業(yè)去參觀,終于打消了村里69戶貧困戶的疑慮,辦理了小額貸款,一共70多萬元的扶貧資金注入到了坦山村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養(yǎng)鵝。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乎群眾的根本利益。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根基,部署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必須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組織建成一支具有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隊伍。因此,要把扶貧開發(fā)工作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扶貧開發(fā)中更好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一是要發(fā)揮表率作用,帶領群眾致富。農村黨員干部要在發(fā)展種養(yǎng)項目上下功夫,學用科技上做文章,成為致富帶頭人。通過先富的實踐,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發(fā)困難群眾的致富愿望,增強他們加快發(fā)展的信心;通過項目帶動、生產幫助、資金扶持等方式,幫助和支持困難群眾發(fā)展生產,增加收入。
二是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尋找發(fā)展門路。當前,一些農村地方,千條路,萬條路,苦于沒有致富新路。基層黨組織要集中黨員干部的智慧和資源優(yōu)勢,利用“致富帶頭人”的影響力積極向群眾宣傳其致富經驗,逐步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開發(fā)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新對策,引導群眾走上富裕之路。
三是要發(fā)揮協調作用,促進共同富裕?,F階段是改革的深水區(qū),也是扶貧攻堅的關鍵期,但在基層依然面臨各種問題和矛盾,比如有的群眾目光短淺、斤斤計較,在集體占用自己的土地時不顧大局,漫天要價;有的群眾有“紅眼病”,見不得別人好,工作不配合,等等。基層黨組織要敢于直面問題,及時協調和處理好各種矛盾、糾紛,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來推動發(fā)展。
四是要發(fā)揮陣地作用,樹立先進典型?;鶎狱h組織要利用好黨組織活動場所對黨員和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實解決思想和觀念上存在的問題,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等,傳授技術知識,宣講致富能手的好經驗、好做法,讓大家受益。同時,要把農村中創(chuàng)業(yè)致富、積極扶持貧困戶的黨員作為帶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黨員學習的榜樣;也要把積極轉變觀念、依靠一技之長增加收入的貧困戶作為致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群眾學習的榜樣。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報告5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對克服新冠疫情影響,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為我們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孫志剛書記在《黨建》發(fā)表的文章:兩場戰(zhàn)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奪取中指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打贏兩場戰(zhàn)役、奪取兩個勝利的信息決心。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92萬人,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85%,57個縣摘帽退出。我們所獲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黨員干部們的辛勤付出,他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了初心的使命,向黨和人民詮釋了他們的忠誠,展現了他們的成果。今年年初以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有所停滯,但是如今, 對疫情防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新冠疫情有所控制,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千方百計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爭取時間,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細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區(qū)委、區(qū)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奮力沖刺九十天,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戰(zhàn)爭,奪取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