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閱讀訓練 > 閱讀答案 > 空城計古詩閱讀答案

空城計古詩閱讀答案

崇灝3633 分享 時間:

2021空城計古詩閱讀答案

《空城計》選自《三十六計》,它是根據(jù)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jīng)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chǎn)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空城計古詩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空城計古詩閱讀答案

①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斑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酌髂伺Q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③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④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老師無軍,故作此態(tài)?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⑤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酌饕娢很娺h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日: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閱讀題: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笑容可掬: ②駭然:

2.這篇課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可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階段。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各個階段的'主要內(nèi)容。(4分)

A.開端(第①段): B.發(fā)展(第②段):

C.高潮(第③④段): D.結局(第⑤⑥段):

3.閱讀課文第①段,說說作者在這里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4.諸葛老師為什么不棄城逃走?為什么敢使空城計?請摘取原文句子回答。(2分)

①為什么不棄城逃走: 否

②為什么敢使空城計:

5.課文中三次寫到諸葛老師的笑,請分析第⑤段中的撫掌而笑是一種什么樣的笑,并分析人物當時的心理。(3分)

參考答案:

1.①形容滿臉笑容。②驚訝的樣子。2分,一個詞語1分。

2.A.開端:司馬懿兵臨西城。B.發(fā)展:諸葛老師臨危施計。 C.高潮:司馬懿中計。

D.結局:諸葛老師釋計。4分,一空1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確即可得分。

3.對比手法。烘托嚴峻的形勢,突出西城之險。4分,一問2分。

4.①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②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2分,一空1分。

5.是一種脫險之后的歡笑,其心理是:司馬懿果然中吾計矣。3分。

閱讀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7、夸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征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jié)奏。

閱讀打表達與理解

形式有以下幾種 ①情景式擴展(據(jù)情景展開想象) ②添枝加葉式擴展(增加修飾限制成分) ③提供中心式擴展(圍繞中心進行擴展) ④ 補寫續(xù)寫式擴展。 要明確重點,辨明情景,分清語體展開想象,巧用修辭。打開思路,發(fā)散思維。

壓縮題 考查形式有:提煉觀點、概括觀點、組織導語、擬定標題等幾項內(nèi)容。方法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①寫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 ②事情的經(jīng)過和結果怎樣 ③文章的思想脈絡怎樣 ④命題目的是什么 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級信息 (10字內(nèi)) 誰+干什么 ②二級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么干的 ③三級信息 再加上目的是什么,結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則:刪繁就簡,去次留主,重點信息不遺漏。

句式變換 形式有 ①長短(單復)句變換 ②主被動句變換 ③整散句變換 ④陳述反問設問句的變換 其中長句一般為單句,短句一般為復句。長句(單句)變短(復)句一般方法為先找出主干并擺上,然后把修飾附帶成分再擺上,并使用相關的連屬詞使其通暢。短句變長句一般先確定主干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狀補。做完要檢查共有幾套主謂結構。散句變整句注意原則上可形成并列的成分,內(nèi)部結構要保持一致(主謂對主謂搶救等)

古詩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中班夏天繪本教案模板

2020年小學教導處工作計劃模板四篇

以古詩詞為話題的中考滿分作文5篇

朗誦古詩主題班會教案三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必背古詩及練習題

小學五年級語文試題及答案

四年級寫景閱讀專項訓練題及解析

六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2021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易錯題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教案模板

9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