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翻譯
《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砦难晕墓讶酥趪苍募胺g,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寡人之于國也
【作者】孟子弟子 【朝代】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p>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p>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p>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很盡心竭力的吧!河內(nèi)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糧食運到河東。當河東發(fā)生災荒的時候,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百姓并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么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zhàn)鼓咚咚敲響,交戰(zhàn)激烈了,戰(zhàn)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
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增多啦?!爸灰贿`背農(nóng)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漁網(wǎng)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chǎn)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能夠養(yǎng)活家小,葬送死者而無遺憾了。
老百姓養(yǎng)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著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jié)地繁殖飼養(yǎng),不失時節(jié)地繁殖飼養(yǎng),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jīng)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nóng)時得到耕種,數(shù)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
注重鄉(xiāng)校的教育,強調(diào)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薄艾F(xiàn)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shè)法制止,路上出現(xiàn)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百姓死了,就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因為年歲不好?!@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涌向您這兒來了?!?/p>
寡人之于國也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據(jù)《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他是子思(孔子孫,名伋)的再傳弟子,曾游說齊、宋、滕、魏等國。當時“天下方務于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孟子卻說“唐、虞、三代之德”,被諸侯認為迂闊、遠離實際,不被采納。因此,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文言文學習方法
方法一:三多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guān)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方法二:預習和復習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學會聽課,而且要重視預習和復習。
1、課前預習,除了結(jié)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jié)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yǎng)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方法三:了解句式和翻譯
文言特殊句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與現(xiàn)代漢語有所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語序、省略、句子格式等方面,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和省略句。了解并掌握這些文言知識,我們首先應從各種特殊句式,基本結(jié)構(gòu)入手。
方法四:推斷句子成分
與現(xiàn)代漢語一樣,古代漢語也有一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除個別的`文言特殊句式外,大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尤其是句子成分之間的關(guān)系。基于此,同學們就可以從語法結(jié)構(gòu)入手來推斷詞語意思。通過語法知識我們知道,主語、賓語往往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動詞、形容詞,而定語則多是形容詞、名詞、代詞,狀語往往是副詞。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實詞所處的語法位置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斷它的意思。
方法五:要學會學習
有的同學認為,學習文言文不外乎翻譯課文,因此,上課時一般不怎么愛聽老師的講解,更不會動腦筋去思考問題,滿以為參考書上什么都有,根本用不著操這份閑心,抱著參考書不放,一切唯參考書是聽。一旦關(guān)上參考書,他們就像一個失去拐杖而又不會走路的孩子,收獲的是一臉的茫然,因此,我們要科學的使用參考書,只有在萬不得已時才借用一下,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任何投機取巧都只能是徒勞和枉然。
方法六:重視歸納和積累
一般說來,初學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課一歸納,單元一小結(jié)。歸納整理時可以從特殊字詞的注音、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成語典故、重點語句以及文化常識等個方面來進行,每個單項都可以自行規(guī)定一種特殊的符號,以提高學習效益。當然,無論做什么整理,都必須積累相應的例句,否則,你的知識點就成了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
文言文學習幾個小技巧
技巧一:學習有規(guī)劃,首先看題型
前幾年的各省份的文言文高考題型都相對比較固定,主要是考實虛詞選擇題,文言文中文意的理解,另外還有重點句子翻譯題。而近些年,高考中文言文部分的考察方向發(fā)生了變化,更加偏重于“理解”,文言文常識,斷句等變成了高考的考察重點。既然我們要想學好文言文,了解其考題組成才能找好學習方向,這樣也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沒有重點漫無目的胡亂復習,從而達到高效學習復習。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練習,如果在開始時沒有搞清楚學習方向和重點,是一件非??膳碌氖虑?。另外在每場考試前,都可以定期地回顧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內(nèi)容,制定下一階段的復習方向。掌握了這一點,文言文的學習才能走上正軌。
技巧二:文章句句讀,重點不遺漏
有些同學在讀文言文的時候生怕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總喜歡跳著讀文章,從而忽略了許多可能隱藏于文中的重要考點,這樣做是非常吃虧的。例如某些一詞多義的詞語,或者特定的句型結(jié)構(gòu),在讀文章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無視,甚至理解錯誤。小編在讀高中時也曾有這樣不太好的讀題習慣,后來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句子真的需要一句句地仔細讀,將每一句的句式、詞語都解釋翻譯出來,讀完全文時,你的邏輯思維就會很流暢,如此一來對于整篇文章的含義的理解都會上升一個層次,答題的難度自然也就下降了,這樣不但沒有浪費時間,反而節(jié)省了答題時間,還提高了正確率,何樂而不為。文章句句讀,學好文言文就簡單很多了。
技巧三:詞句要總結(jié),錯題不放過
上文提到文言文的學習過程需要大量的練習,所以相對應地,這門學問是非常注重反復總結(jié)的,因為文言文中有大量的倒裝句式、偏僻詞句、特殊用法等,一個動詞在不同的語境中甚至可以達到十幾種不同的含義,光靠做題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完全掌握。高考中有許多針對文言文詞句在特殊語境中的用法的考題,同學們在日常練習文言文的文章,其過程就要養(yǎng)成善于將常用的文言詞句用法整理的好習慣。通過對各種名詞、動詞和介詞的用法進行記憶,在真正考試的時候才能迅速形成清晰的答題意識,不然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大腦一片空白而亂選一通的狀況。這一學習技巧是學好文言文最為關(guān)鍵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