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說明文考點有哪些

舒淇0 分享 時間:

說明文解題要先讀原文通大意,再讀題做標記,找出范圍對應句,比較選項看差異。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沓R娬f明文考點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常見說明文考點有哪些

說明文有哪些考點

說明文閱讀題順口溜:

先讀原文通大意,

再讀要求明題義,

三讀文本作標記,

找出范圍對應句,

認真研讀別忘記,

準確表述莫大意。

首先,考說明對象及特點。

(1)明確說明對象的方法是看標題,如:《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如果題目中沒有或沒有題目,就要抓首括句、中心句。

(2)說明對象的特點,有的在文中用一句話歸納,如:《蘇州園林》,有的則需要多句話歸納,語言最好簡練一點。如:《中國石拱橋》。

其次,考說明方法。

一考辨析。請說說常見的說明方法。

友情提示:1、“舉例子“不是“舉列子”。

2、“列數(shù)字“不是“例數(shù)字”。

3、“打比方”、“作比較”、“ 舉例子”和記敘 文、議論文中的有些方法實質上相同但說法不一樣,一定要注意。

二考作用??赡芙心阏f說某種方法的作用。如:

舉例子:非常具體地說明了什么……的特點。

列數(shù)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了什么……的特點。

打比方: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什么……的特點。

再次,考說明順序。

一般讓你回答某段或某篇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時間、空間不用說,可以找標記。難的是邏輯順序,它有很多種。一般地,如果既不是時間,也不是空間,基本上可以定為邏輯,填寫時就直接填上“邏輯順序“四字。如果實在問具體是哪種,那就只能慢慢去分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只要仔細一點,還是不難看出的。常見的有:由總到分、由主到次、由整體到局部、由一般到特殊等。

最后,考說明的語言。

說明語言的特點準確是前提,這個考點主要是問答題。一般問法是:句中或文中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么?當然,一般不能去掉。接下來可以這樣答:

1、加點詞突出地說明了什么事物……的特點。

2、加點詞表示推測,去掉了就與實情不符合。

3、加點詞表明了……的程度,去掉了就……

4、加點詞說明所引用的(資料、事例等)不一定可靠,去掉后太絕對了。

等等。最后都可以加上這句,“這個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另外,還可能考到生動的說明。如果段落以描寫性為主,極可能叫你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生動、形象),形容詞的作用(形象、具體),動詞的作用(準確的寫出了什么什么)等等。

當然,說明文還有其他的考點,如結構啦、層次啦、歸納中心啦、信息篩選啦等等,有的是其它類文章也會涉及到的,有的因為時間的關系,這節(jié)課不能再講了,下節(jié)課再說吧。

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及技巧

題型一:分析說明文的句子作用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在文中抽出一個句子或一個文段,要求分析這個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這種題型解法很簡單:首先判斷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還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規(guī)律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統(tǒng)領全文、總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啟下;在文末,作用多是總結全文。

題型二:提出說明文說明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開放性強,要求針對文中所說明的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或應對措施。命題的形式通常有:

①應如何正確看待或防范“……”﹖請你略作分析。

②從上文對“……”的說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③針對文中所提到的“……”問題,請你提出幾條合理的建議。

解答這種題型的方法有:

(1)在原文中尋找答案。作者有時會在文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的。我們可以直接摘錄這些句子答題。

(2)根據(jù)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去提建議。在說明文中,一般情況下都會對所說明的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原因去提建議會更加準確、快捷。

(3)依照常識回答。我們依據(jù)所掌握的常識回答就可以了。

題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義,現(xiàn)聯(lián)系說明的內容,看看這兩者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就能領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說明的開頭文段或中間敘述有關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開頭敘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或者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間敘述故事,往往是為了增強說明文的可讀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事物的來源或作用。

題型四、考查說明對象:

答題技法:其一,要看懂題目,不少說明文題目本身就表示說明對象,如《中國

石拱橋》、《蘇州園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說明文往往需要運用首括句和中心句來提示說明重點,包括說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為說明文的語段加一個標題,也可以用說明對象作為標題。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例:《看云識天氣》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及怎樣看云識天氣。

題型五、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答題技法:盡量從原文中找原詞原句,若沒有,則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國石拱橋》三大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題型六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題型七、段意概括:

句式:說明了……介紹了……

方法:找中心句;結合本段說明特征概括,摘要聯(lián)合,結合標點,尤其注意分號,認真提煉。

題型八、“這樣”的指代義: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幾句內容。

題型九、段落語句順序:為什么不能調換段落順序?

不能調換: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后不合邏輯。

《向沙漠進軍》5、6段照應上文游擊戰(zhàn)、陣地戰(zhàn)順序。

總分關系中分說部分與前文總說部分順序相照應?!犊丛谱R天氣》

題型十、語言準確性: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tài)(刪還是不刪)。(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shù)量。(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4)_詞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xiàn)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題型十一、考查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對段落的內容進行歸納;對全文要點進行概括。技法:認真仔細閱讀原文,一般都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死海之變”中“死海已發(fā)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質變化?

答:(1)海水水體的分層結構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氫消失(3)鹽的沉積增多。

題型十二、發(fā)散創(chuàng)新:近幾年,開放性試題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但在答題時要從三個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問題。不一定按標準答案作答,意思答對就給滿分;

(2)是閱讀材料后受到的啟示、感想。這樣的答案也是具有個性化的;

(3)是從材料出發(fā),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驍U散聯(lián)想到其它方面。

說明文三要素

教學大綱對說明文的訓練要求為:

(1)能寫簡單的說明文,說明對象明確,能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

(2)能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點,采用適當?shù)恼f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注意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簡明和平實。因此,對于初學寫作說明文的同學,要牢記這幾條要求(即說明文的三要素):

1.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

寫說明文,一定要對說明對象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即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某事物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象征和標志,即該事物所特有的個性。它往往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外顯性特征,如事物的顏色、質地、空間位置、形狀、溫度等;二是內隱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變化過程、內部結構、習性、性能、風格等方面。

2.要合理地安排說明順序。

說明順序主要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寫作說明文時,往往以一種順序為主,當然在具體運用的時候,有時出現(xiàn)了說明順序的并用與交叉的現(xiàn)象。如:《中國石拱橋》在說明趙州橋的構造特點時采用了邏輯順序,而在說明中國石拱橋輝煌成就時,又采用了時間順序對其修建時間做了逐一說明。合理地安排說明順序,一要考慮所說明的事物的結構特點(上下、左右、內外各部分的組成情況)和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二要考慮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順序(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等);三要考慮說明的中心與材料的關系。

3.要采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

采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能把事物說得更清楚明白,便于讀者理解。恰當?shù)剡\用說明方法,是衡量說明文寫作水平的重要標志。比如要說明沙漠地區(qū)的日照時間長,說“那里日照時間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qū)也不過2500小時?!蓖ㄟ^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就能形象地突出了沙漠地區(qū)日照時間長的特點。再如,要說明水不是白色的,就可以拿水同豆?jié){比較一下。水同豆?jié){一比較,白色的是豆?jié){而不是水。水,什么顏色都沒有。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等。寫作中應根據(jù)要求靈活地選用。

13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