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介紹
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介紹
雅思考試考察的是考生的實際英語運用能力,所以題型多樣,出題者思路又很廣泛,無形之中加大了難度,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搜潘奸喿x考試失分點介紹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介紹
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一:遇到生詞,束手無策,無法正常進行閱讀和做題
雅思閱讀考試文章來源于國外原版的期刊或雜志,話題覆蓋面廣,科技,自然,環(huán)保,社會,文化,工作,生物,地理等無不涉及,所以遇到生詞在情理之中。但一部分烤鴨遇到生詞后就信心全失,慌亂至極,打破了自己原有的閱讀節(jié)奏和速度,做題時也因為生詞被卡殼,結(jié)果題目不僅沒有解出,還影響了后面的做題速度和時間,可謂“一發(fā)動而遷全身”。對此,專家認為,生詞的出現(xiàn)在所難免,只要大家有基本的詞匯量,完全可以將生詞的問題逐一擊破。
A. 有時候生詞屬于比較專業(yè)的詞匯,它們的出現(xiàn)不是為了考察考生的詞匯量,更多的是檢閱大家的應(yīng)變和判斷能力。尤其在題目中出現(xiàn)的所謂生詞,更是可以壞事變好事,成為考生定位答案的線索詞。
比如:在劍橋7 “Why pagodas don't fall down”一文,5-10題的分類題中第6題“tiles on eaves”,很可能考生在三個單詞中有兩個都不認識,這時候如何是好呢?首先,先觀察這兩個生詞的詞性。在介詞“on”的前后,且分別加了“s”, 可以判斷是名詞。在這篇建筑類的文章中論及我們不認識的名詞,想必不是日常詞匯,所以完全可以把“tiles”和“eaves”作為定位詞去原文尋找答案。
B. 有時候生詞的含義可以在上下文中直接得到。在雅思閱讀文章時遇到的生詞,有相當一部分的含義可以通過多種猜測單詞的方法得到,所以,在生詞的周圍或上下文尋找其解釋不失為有效途徑。
例如,劍橋4的文章“How much higher? How much faster?”中,有這樣一個句子:“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w methodologies is biomechanics, the study of the body in motion.” “biomechanics”這個單詞從構(gòu)詞法上看,我們只能夠知道其和生物有關(guān),此時,看后面的同位語部分就能很好的幫我們解釋這個詞的意思,直接且易懂,即對身體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研究。
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二:不能權(quán)衡做題的優(yōu)先性,無法把握做題時間
很多烤鴨在面對雅思閱讀考試時,都會感嘆時間不夠,有的考生會剩下半篇文章沒有讀完,更有甚者,一個小時只夠用來做兩篇文章。其中做題速度無法達到要求的原因有很多,詞匯量,閱讀方法,做題技巧無一不是。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會取舍,不會衡量做題的優(yōu)先性。專家提示,雅思閱讀3篇文章,存在難易程度的差別。考生應(yīng)選擇自己擅長或熟悉的話題文章優(yōu)先做。而對一篇文章而言,做題順序可以如下排布:Heading題 ---- 填空型題(表格,圖示,簡答,summary, 完成句子) ---- 判斷題 ---- 選擇型題(單選,多選),平均每篇文章的做題時間控制在20min, 如時間到,還有少量題目(1-2題)沒有做完,可放寬少許時間完成。若還余留多題未完成,建議先舍棄,做下一篇文章,因為不排除下一篇文章,看似文章話題難,但題目容易的情況。難度系數(shù)高的題目在每個人面前都一樣,我們希望確保容易的題目百分百的拿下。
雅思閱讀考試失分點三:對題目考點把握不清,不知如何確定keywords
很多考生在平時的練習和考場上面對劃keywords總是單一的跟著感覺走,或是將一道題目中大部分的詞都劃下來作為keywords, 完全失了方向和重點,直接導致答案很難在原文鎖定。所以,keywords是對題目的濃縮,也是題目的線索詞,更是考點??忌鷤儜?yīng)該在平時的課堂和練習中,多加總結(jié)考點詞的特點,以達到用一到兩個詞就涵蓋整個題目的效果。利用keywords定位答案,更集中目標,更有方向性。
例如:在劍橋7,“Why pagodas don't fall down”的分類題中,“size of eaves up to half width of the building”, 這道題目看似比較長,信息多,其實如果了解數(shù)字是一個考點,就能果斷劃出half這個keywords, 并且根據(jù)做題經(jīng)驗,預測到其在原文必定會變換形式成fifty percent。如果在原文尋找答案前就把握了以上這些,找起來自然速度快了許多。
無論考試還是練習,錯誤在所難免,失分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我們能從失分點中獲得經(jīng)驗和新的認知,失分點會驟變?yōu)閮?yōu)勢。雅思閱讀的提高不僅僅是話題單詞的記憶,題型技巧的掌握,如果能從錯誤中學習總結(jié),相信會更加有效。
雅思閱讀考場的應(yīng)試策略介紹
第一步:考生拿到閱讀試卷后應(yīng)該首先應(yīng)該閉上眼睛,穩(wěn)定一下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考生反映由于做聽力時過于興奮,在閱讀考試時無法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結(jié)果導致閱讀考試時十八般武藝未充分發(fā)揮。在此也提醒考生,切勿在考官喊“開始”之前翻開試卷答題。因為這將被考官視為作弊,有的考生被直接趕出考場,取消其考試資格;還有的考生被考官記下名字,并在名字后注明“扣一分”;當然也有考生比較幸運,考官雖然記下其名字,但后來卻未算其作弊;因為怎樣懲罰考生有是取決于很多因素的,如考官心情、性格等。
第二步:待考官說“開始”后,考生們要做的是瀏覽三篇文章的文章標題,看自己對哪篇文章的話題最為熟悉,然后選擇最為熟悉的一篇開始做。有的考生按照試卷給出的文章的順序依次做,結(jié)果第二篇文章的話題是其最陌生的,結(jié)果考生花費25分鐘來做題,但有的題目依然未找到答案,結(jié)果導致第三篇文章雖然狂簡單,但時間不夠,最后剩的幾道題只能猜答案,結(jié)果可想而知。
其實閱讀考試的答題時間是60分鐘,每篇文章要求是用20分鐘,但并未規(guī)定三篇文章要先做哪篇;并且雅思閱讀文章涉及的都是大眾科學,對于熟悉的話題,有的題目可以直接利用常識做出,根本不用看文章,如劍7 Ant Intelligence中的判斷和摘要、劍 5 Flawed Beauty: the problem with toughened glass 中的摘要及劍六The Search for the Anti-aging Pill中的配對題;對于熟悉話題的文章,題目不用20分鐘就可以完成,這樣就可以把時間留給話題最不熟悉,最難的那一篇。(提醒考生,如果有的文章沒有標題或標題不理解,旁邊會有插圖幫助理解)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文章的7大步驟
首先略讀每章或每頁的大概內(nèi)容,例如:可從書本的序言和目錄開始,通常作者會在序言中交代撰述的重點及動機,而目錄則可幫助你了解課本的組織架構(gòu)及章節(jié)層次;閱讀課文的名稱 title,主題 main headings 及副題 sub-headings;注意每一主題的頭一句,導言 introduction 和本章提要 summary(如果有的話),圖片說明 captions to all graphics 等,這樣,你不用十五分鐘便對內(nèi)容有概略的了解。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2)提出一個全面的問題Write a general question
觀察課文內(nèi)容后,提出一個包含所有閱讀資料的問題,把問題寫在每章節(jié)的開首,令自己可以看到此問題時,便憶起全部內(nèi)容。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3)提出各別問題來引導閱讀Write questions to guide your reading
當你看到主題、副題、圖片及首句時,由此而提出有關(guān)問題,寫在題目或圖片旁邊,幫助你閱讀文章內(nèi)容。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4)尋求問題的答案Rea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閱讀章節(jié)時,盡量跟隨你的問題來找答案,把握課文重點。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5)在答案下劃線Underline words that answer the question
在了解一段內(nèi)容后,找出解答問題的重要字key words及短語phrases,并劃記下來。在劃記時可選用熒光筆,既方便又快捷。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6)修正問題 Revise the questions
如果在閱讀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未得到解答或不明確,可重新寫下問題,并將有關(guān)答案的字詞劃記。再重讀文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再請教導師或同學。
快速理解雅思閱讀(7)舉一反叁Use examples
當你理解全文時,便可將知識整理起來,同時,學習類推的方法,將知識應(yīng)用于其他類似事情或日常生活上,利用聯(lián)帶關(guān)係,才能把文章內(nèi)容融會貫通,大大提高你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例如:當銀行利率提高時,會使銀行的存款利息增加,而你可能會聯(lián)想到投資受影響,或是你會類推更多其他事項。
雅思閱讀同義詞的轉(zhuǎn)換技巧解讀
Question 1:什么詞才會被同義替換?
其實,連基礎(chǔ)較好的考生也會對paraphrase犯怵這一事實本身就已經(jīng)反映出來問題——paraphrase并不是靠使用高級詞匯來考人的。正相反,理論和時間都可以證明,越容易進行同義替換的往往不是那些“相貌丑陋”的難詞、怪詞,而是那些非常生活化,很“親民”的小詞。
由于paraphrase的定義即為以不同的詞表示同樣的意思,而往往又是以更常見、更小的詞來表示意思,就以為這paraphrase和原文相比通常會占據(jù)更多的篇幅。這樣一來,當一個相對艱深晦澀的概念好不容易找到paraphrase的時候,其所占用的空間就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個問題了。
而在雅思考試的format下,每道題目僅僅占用非常有限的空間,這客觀上導致對于深詞、難詞、怪詞、術(shù)語等paraphrase的難度加大。換句話說,就是
雅思考試同義替換的使用一般僅限針對相對高頻和常用的表達。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istically(反非國教主義論者地。筆者注)
很難想象,像如下這樣的一個單詞會在有限的試題空間中進行有效的替換:,這也就意味著,越是難的單詞,越是罕見的表達,我們反而不需要擔心其被同義替換。如果考題真的涉及到某個大、難、偏的怪詞,那么幾乎可以肯定在文章里一定會原文再現(xiàn)。
所以,其實對與基礎(chǔ)較好的考生和較差的考生,所面對的潛在paraphrase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前者也會比較受困呢?
答案很簡單。他們沒有真正有效掌握重用的高頻的詞匯和表達。事實上,正是這樣一些概念和表達由于其常用性,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極其大量的替換說法。而我們眾多的考生往往因為輕視低級別的詞匯,造成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皮毛的不利局面。這肯定會造成paraphrase識別的困難的。那么就有了第二個問題:
Question 2:怎樣才能有效識別同義替換?
由于上面所提到的原因,解決詞匯閱讀過程中的識別問題,首先應(yīng)該加強對高頻和常用詞的掌握。事實上,越是常用的詞,詞義越多,詞性也越多。如果僅僅滿足于看到后能反應(yīng)出一個意思,顯然不能夠稱得上對該單詞的有效把握。
對高頻、常用單詞的有效把握,是提高paraphrase能力的基礎(chǔ)。
這意味著,對于相對較生僻的單詞,只需要了解一兩個詞義也許就已經(jīng)夠了。因為這些詞本身的搭配和用法都是有限的。而對于高頻詞則需要多詞義、多詞性同時把握。
解決了詞匯認知的信息儲備問題,僅僅做了一半的工作。有效的識別paraphrase,同時需要對paraphrase的編寫做到心里有數(shù)。
熟悉paraphrase的常見類型,是提高其識別能力的有力武器。
那么同義替換的常見類型有哪些呢?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轉(zhuǎn)述表達:
1. 同義詞、反義詞的替換
2. 詞序的替換
3. 句子結(jié)構(gòu)的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