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聽力對話conversation題型精講

陳鈴1147 分享 時間:

托福聽力對話conversation題型精講, 這些出題思路你都知道嗎?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送懈B犃υ抍onversation題型精講 ,希望能夠給幫助到大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托福聽力對話conversation題型精講 這些出題思路你都知道嗎?

托福聽力對話類素材出題點規(guī)律介紹

托福聽力對話素材中的出題點一般是按照這個公式來分布的,(1+2+1)+1。這個小公式表示的是每一篇新托福對話部分聽力的5個出題點。

熟悉題型的同學們都知道,聽力中每一篇對話討論一個故事,無非就是學生求助,提出問題,教授回答幫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詳解規(guī)律公式抓出題點方法

對話中前20秒找到第一題答案,這是括號里面第一個1的意義所在。括號里面第二個1表示故事的結果,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進度條快走到結尾時??赡苁抢蠋煹囊螅部赡苁菍W生自己的表態(tài)。問題通常以學生最后會怎么做的形式提問。掐頭掐尾,搞定兩題。

而括號中的2表示的是最重要的故事經過中的曲折點。因為教授往往針對問題不僅僅給一種建議,他總是給多個選擇或者幾步建議,充分體現情節(jié)的波折和選項的多樣,也就是表示2個建議的出題點。

而最后括號外面的1表示的通常是教授說出的一句語氣比較特殊的話,屬于重聽題。通常是對話段子倒數第二句,需要各位考生推斷出言外之意。

所以我們的對話段子規(guī)律即是:四個故事情節(jié)點和一個語言考察點。

以上就是托福聽力對話類素材中尋找出題點和關鍵信息的規(guī)律技巧分享,希望大家能夠有所了解并盡早掌握。

托福聽力: 托福聽力文章特點的解析

很多學生做托福聽力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何所有的內容都能聽懂,在考試的時候,托福聽力卻無法取得高分?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熟悉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筆記記錄出現問題等等。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可能的原因,就是不熟悉托福聽力文章的特點,無法從全局上把握文章內容和脈絡,導致思路不清晰、理解不透徹,雖然每句話的含義都能準確理解,但仍然無法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本文,我們就托福文章的特點做一下簡要的分析。

首先,開頭部分為美國教師講課風格的開頭,或向全班同學問好,或直接進入主題。然后在陳述出主題后,教師往往會說整篇文章將會從哪個方面講述主題。這里往往是主旨題的考點。再者,作為一篇5分鐘長的正式學術講座,其內容往往會出現大于等于3個的細節(jié)點和例證。最后,每篇學術文章結束都應該有一個結論點題。但是,有的文章會比較不明顯。需要大家認真聽,同時有很好的語感。另外,在整個lecture 中,有時候,老師將會提問某一學生,問他關于這篇文章講述理論的觀點。學生回答錯,則老師糾正內容則更加強度了主題。(這里,往往是考題)。如果,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答部分也同樣重要。

而在conversation中,將包含以下四項內容: 一個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寒暄。對話的一開始都是兩個人熱情洋溢的打招呼。第二個就是陳述出自己的問題所在。托福聽力部分的對話幾乎都是有一個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碰到了問題,需要得到幫助。所以,打完程序式的招呼之后,學生就開始陳述問題了。第三部分就是提建議。對話的精髓部分,就是對于問題的分析。很多對話的細節(jié)題都是在這里出題。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之后,熱心的老師或者學生就會提出對于問題的解決意見或者對于問題的分析。最后,就是會有一個解決方案。

在聽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明確三點:第一確定主題。第二主題被什么結構展開。第三用什么例子支持主題。另外,在聽力專項中,我們所聽到的聽力文章會和口語和寫作部分的聽力文章不同,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擁有刻意的停頓,斷句,插入口語,重復等等各種轉移大家注意力的設計。

托??荚囆揶o目的題怎么解

形式上講:

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discuss …?

The author mentions/discusses … in order to ______.

The author uses … as an example of_____.

做這類題目時有些同學往往會出現黑人問號,我怎么知道作者怎么想的!

其實,這類題目和托福其他題目一樣,都是有套路的。至少,托福閱讀里的修辭目的題是不會要求考生們對鍋里的魚眼里“詭異的光”進行理解的。

言歸正傳,那么做這類題目的套路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托福文章結構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claim(觀點)+detail(s),換句話說就是給出一個觀點,然后用一個或者若干個細節(jié)或者例子來支撐前面的觀點。

不論是從文章整體架構,段落結構,還是更微觀的行文結構來看,一般來說這個規(guī)律都成立。而修辭目的題實質上就是出題人把一個detail拎出來問你,作者為什么要提到這個detail。到這里,問題的關鍵就變成了找到這個detail對應的claim究竟在哪里。

最簡單的模型就是,claim后面就一個detail支撐,這種情況下,自然detail前面緊挨著的那句話就是作者的觀點,即提到這個detail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前面的這個觀點。

然而有時候,作者會用不止一個detail來支撐最前面的claim,模型視圖如下

Claim+ detail 1 + detail 2 + detail 3

這種時候,如果出題人把detail 3拎出來問你它的目的,顯然答案就不是為了支持緊挨著它的前面那句話了,而應該是遙相支持前面的前面的前面的那個claim。

根據以上原理,我們總結出了一個做題步驟,幫助大家高效地找到這個claim。

簡言之,

1. 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

2. 用關鍵詞定位原文

3. 按照原句 -- 前面1~2句 -- 段落第一句的順序找到claim

4. 根據原文claim找到對應選項

可以看出,步驟1和2是在文章中找到題目里提到的detail的位置,當然,如果文中已經給你highligh出來了的話這兩個步驟就省掉了

而步驟3才是在找claim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實操應用:

In paragraph 1,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providing examples of how organisms are destroyed?

○To emphasize how surprising it is that so many fossils exist

○To introduce a new geologic theory of fossil preservation

○To explain why the fossil record until now has remained incomplete

○To compare how fossils form on land and in water

很明顯,這道題需要我們自己去找到detail的位置,所以我們要從第1個步驟開始做起: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

examples of how organisms are destroyed(生物被摧毀的例子)

第2步,我們要拿著關鍵詞到段落里面去找detail對應的原句,即哪里有提到生物被摧毀的例子

Paragraph 1: When one considers the many ways by which organisms are completely destroyed after death, it is remarkable that fossils are as common as they are. Attack by scavengers and bacteria, chemical decay, and destruction by erosion and other geologic agencies make the odds against preservation very high. However, the chances of escaping complete destruction are vastly improved if the organism happens to have a mineralized skeleton and dies in a place where it can be quickly buried by sediment. Both of these conditions are often found on the ocean floors, where shelled invertebrates (organisms without spines) flourish and are covered by the continuous rain of sedimentary particles. Although most fossils are found in marine sedimentary rocks, they also are found in terrestrial deposits left by streams and lakes. On occasion, animals and plants have been preserved after becoming immersed in tar or quicksand, trapped in ice or lava flows, or engulfed by rapid falls of volcanic ash.

我們看下來后會發(fā)現有且僅有紅色部分是一些摧毀生物的具體例子,清道夫、細菌、化學侵蝕等等,至此我們完成了第2步,定位出了detail對應的原句。

第3步,到這句話的前面找它對應的claim,這道題里,它前面只有一句話,那讓我們來驗證一下這是不是這個detail所支撐的觀點呢?

When one considers the many ways by which organisms are completely destroyed after death, it is remarkable that fossils are as common as they are.

(當一個人知道生物死后會被如此多的方式所完全分解毀滅,那他就會感嘆世界上化石如此普遍有多不可思議)

看起來邏輯上可以成為生物被摧毀的例子所支撐的對象吧

那我們現在來做第4步,根據找出來的claim去選出最接近的選項

In paragraph 1,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providing examples of how organisms are destroyed?

○To emphasize how surprising it is that so many fossils exist

○To introduce a new geologic theory of fossil preservation

○To explain why the fossil record until now has remained incomplete

○To compare how fossils form on land and in water

選項1是不是就是我們找出來的claim的同義復述呀?答案就是它了!

All in all,只要把握好題型背后的原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做不好修辭目的題了!

托福聽力記筆記的一些建議

一、筆記適合哪類同學

針對托福聽力先聽文章后做題的形式,以及時間較長的講座占比較大的特點,一般比較建議有一定聽力基礎并且希望沖刺高分的同學在聽托福聽力的時候要適當的記筆記,尤其是講座部分。當然,聽力一定還是以聽為主,筆記為輔,并不是什么都要記下來,當然在考場里這也是不切實際的?;A相對薄弱的同學還需要通過聽抄或者跟讀等等練習方式提高了聽力基礎之后,再進行筆記練習。

二、為什么記筆記

總體來說,托福聽力題目相對比較獨立,每個對話和講座的出題點也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預測并記下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另外,對于時間較長的講座,很多時候同學聽了后面的內容會忘記前面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在做多選細節(jié)題的時候,如果筆記記得比較好,可以幫助我們回憶并作對很多題目。

三、怎么記筆記

形式上,就對話部分而言,一般可以把考場上發(fā)的A4紙豎著對折,然后沿著折線左右兩邊分別豎著記下學生和教授或者學生和工作人員對話的相應內容,講座部分每個人的處理情況會不一樣,一般比較建議豎著記下筆記內容就可以了,有同學會比較喜歡康奈爾筆記法,如果習慣了這種筆記法也是可以使用的,不過筆者認為這種筆記法更適用于閱讀文章做筆記或者聽講座之后有較多時間分析總結的情況下使用,而托福聽力考試時間還是相對比較緊湊的,沒有很多的時間在筆記上做更多的總結。

應記錄:核心內容

1、記關鍵詞

關鍵詞就是指聽力中心內容有著密切關系的詞匯和短語,說白了就是看到這個詞你就知道這里講的是什么內容。一般情況下,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在內的實詞是我們筆記的重點,而包括冠詞、介詞等在內的虛詞則無須記下。

關于怎么記實詞,不得不提的就是縮寫,一般情況下單詞是無需完整拼寫的,一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二是只要看的懂縮寫也可以很好的起到提示作用,通常情況下兩到四個首字母就可以代表這個單詞。除了縮寫之外,如果單詞相對應的中文筆畫更少,也可以作為原單詞的代替。

2、注意邏輯關系

邏輯詞是文章前后內容聯系起來的重要筋絡,聽力考試中很多邏輯關系也是考試的重點,常見的邏輯關系比如Classification、Comparison and contrast、Cause and effect、Definition、Example、Problem and solution等等,這些都是必考的考點。

關于邏輯關系,可以用很多符號來進行表示,比如數學上三個點表示因果,就可以使用在聽力筆記里,或者使用箭頭來表示因果關系。符號除了表示邏輯關系以外,很多單詞或者意思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比如向上或者向下的箭頭表示趨勢的提高或者降低,大于號或者小于號表示對比時程度的多少等等。在練習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完善自己的筆記符號體系。

下面我們用TPO41第一篇環(huán)境科學講座的段落舉個例子。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沙漠里的不同種類的植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我們先看一下原文的一個段落

So first of, there are succulent plants. There are many species of succulent plants, but they all can absorb and store a lot of water. Obviously, the opportunity to get water in desert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Generally, rains are light and short. So the rain doesn’t seep too far down into the soil. And there is limited window of time for any plants to get the water before it evaporates, but succulent plants have spread-out and shallow root systems that can quickly pull water from the top inch of soil, though the soil has to be saturated, since succulent aren’t good at absorbing water from the soil that only a little moist. Succulent plants are also well suited to retaining water, important in environment where raining days are rare. Succulent plants can store water in their leaves, in their stems or in their the roots, And to keep their moisture to evaporate in that hot desert sun, most succulent plants have waxy outer layer that makes them almost waterproof where their stomata are closed. They also preserve water by minimizing their surface area. The more of the plants is out in the sun, the more potential there is to lose stored up water, and that means most succulent has few if any leaves.

這段講的是succulent plant自身應對惡劣環(huán)境所擁有的自我保護方式。

這一段筆記也是比較清晰的,大致如下

1.S plant :store 多水

rain ?seep ↓

a、shallow root

b、retain 水:leaf...waxy layer

c、min. surface :few leaves

看著文章做筆記總結自然是更容易的,我們在聽的時候如何才能比較準確的記錄關鍵信息呢?這就涉及到信號詞的問題,上段標紅的字都是比較重要的信號詞,所謂信號詞實際上就是一個提示詞,告訴你這里的信息比較重要,應當適當做筆記。上文就有表示分類的,有表示轉折的,還有解釋以及表示強調的信號詞,這些信號詞也是我們課上會總結給大家,課下需要同學們有意識的注意的內容。

面對這么多的特點,以及后面還有兩種植物的多種特點,如果我們筆記里記下了相應的關鍵內容做起多選題也就比較輕松了(當然做題方法不唯一,筆記只是其中一種)

What are two features of succulent plants that help them survive in deserts? Click on 2 answers.

A. Succulent plants store water in their leaves and stems.

B. Succulent plants become dormant until the next rainfall.

C.Succulent plants have short stems.

D. Succulent plants have few leaves.

根據筆記內容很容易可以選出AD正確選項來。



托福聽力對話conversation題型精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5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