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翻譯7大技巧

澤璇0 分享 時間:

考研英語翻譯7大技巧都有哪些?2023年考研英語翻譯有哪些技巧值得學(xué)習(xí)參考的?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guī)砜佳杏⒄Z翻譯7大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考研英語翻譯7大技巧

考研英語翻譯7大技巧


一、增譯主語

由于表達習(xí)慣不同,英文中常有省略主語的現(xiàn)象,在翻譯成漢語時要把它們譯出來。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

以抽象名詞作主語,而中文的表達習(xí)慣則需要把抽象變?yōu)榫唧w;英文中常常會為了避免重復(fù)而多用介詞,中文則不怕重復(fù),一個詞會用上好幾遍;英語中的復(fù)數(shù)名詞譯為漢語時,常常加入這些、各種、種種等,要視具體語境情況而定。

He did not give us satisfied answer; this made us angry.

他并沒有給出我們滿意的答復(fù),這種態(tài)度使得我們非常生氣。

There are solution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ublic problem.

針對這一公共問題,大家提出了種種解決方案。

二、增譯謂語

同理,需要增譯謂語的情況也時有出現(xiàn)。英語中出現(xiàn)兩個或多個相同謂語時,常常會省略,以使句子不那么贅余,而中文中則要譯出來,使其表達更加地道。英文中的介詞短語譯為中文時往往要增譯動詞,而有些英語中的名詞在譯為中文時也要加入相應(yīng)的動詞,使其意義更加完整,表達更加明確。

We went to Xiamen this week, Shenzhen next week.

我們這周去廈門,下周去深圳。

After the party, he has got a very important speech.

參加完聚會后,他還要發(fā)表一個重要講話。

三、時間狀語的翻譯

1、時間狀語常??梢灾苯臃g,一般譯到主句前。

He came in while I was watching TV.

我在吃飯的時候他進來了。

They burst into tears suddenly when they heard the sad news.

他們聽到這個悲慘的消息之后突然大哭起來。

2、有的時間狀語從句引導(dǎo)詞除了表示時間以外,還會附帶條件性,所以在翻譯的時候要譯出條件關(guān)系。

We can’t take any action until our project is well-prepared.

只有我們的項目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我們才能采取行動。

四、原因狀語的翻譯

1、英語中的狀語位置較為靈活,既可以放在主句前也可置于主句后,而中文表達常常遵循“前因后果”的順序,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也要注意調(diào)整語序。

We have to choose another day for the hiking, since the weather is very good today.

今天天氣不好,所以我們得另選一天去遠足了。

2、但上述情況也不是絕對的,原因狀語也可放在主句后,這樣也對應(yīng)了漢語中的結(jié)構(gòu)“之所以…是因為”。

Practice is valuable because it is the test of the theory.

實踐之所以有價值,因為它是對理論的檢驗。

五、目的狀語的翻譯

1、總的來說,目的狀語放在主句前翻譯,把說明情況的主句放在后面。

She closed the door gently and stepped out of the room for fear that she should awake him.

為了不弄醒他,她悄悄關(guān)上房門,輕輕地溜了出去。

2、目的狀語也可譯在主句后邊,表示以免、以防、使得、生怕等等。

He came back after work as quickly as possible, lest his mother should worry about him.

他下了班就早早回家了,免得他母親擔(dān)心。

六、譯成漢語的主動句

1、一般被動句的主語是無生命的'主語,翻譯時常常要將原文主語譯為漢語中的主語。

When rust is formed, a chemical change has taken place.

當(dāng)銹形成的時候,就發(fā)生了化學(xué)變化。

2、主語賓語顛倒位置

一般英語中當(dāng)動作主體的詞前加上by時或由介詞短語構(gòu)成時,那么在譯文中by后邊的動作主體詞或該介詞短語中的名次就要充當(dāng)主語,賓語則是原文中的主語。

Heat and light can be given off by this chemical change.

這種化學(xué)反應(yīng)能夠釋放出光和熱。

3、增加主語

一些被動句在譯為主動句時要增加一些主語,比如我們、人們、大家等等。

This issue has not been solved.

人們還未解決這一問題。

七、譯成漢語中的無主句

漢語無主句較多,也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說話表達習(xí)慣等因素有關(guān)。很多情況下,我們和處于同一背景生長環(huán)境下的人聊天,都不需要說主語,但是對方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能理解你的意思。

Policies have been mad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已經(jīng)制定了政策來保護環(huán)境。

考研英語翻譯考試技巧

多數(shù)人在考研英語考試的翻譯題上都丟分,在翻譯這方面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那么,考研英語翻譯考試技巧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要掌握歷年考研英語翻譯題型??嫉脑~組和短語。這就要求大家至少要把近十年的翻譯真題中出現(xiàn)的詞組短語都認真的總結(jié)一遍,并進行重復(fù)性的記憶。

要掌握英、漢兩種語言所存在的差異??佳杏⒄Z的翻譯是英譯漢的形式,就是在一篇長度大約為400個單詞左右的文章中,劃出五個句子,要求我們用準(zhǔn)確的漢語進行翻譯,即:原語言為英語,目標(biāo)語言為漢語,所以我們就一定要弄清楚英、漢兩種語言所存在的表達上的差異,例如:漢語習(xí)慣用主動語句,英語習(xí)慣用被動語句;漢語是動態(tài)語言常用于動詞詞組,英語是靜態(tài)語言常用于介詞詞組和名詞詞組;漢語習(xí)慣用簡短的句子,而英語習(xí)慣用較為復(fù)雜的句子等等。針對這些語言的特點我們都要銘記于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到翻譯上的“信”、“達”、“雅”。

總結(jié)歷年常考的句型及特殊結(jié)構(gòu),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想要在考研英語翻譯題上取得高分,非一朝一夕之事。經(jīng)過對歷年翻譯題型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考研英語翻譯的出題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被動語態(tài)、名詞性從句以及一些特殊的結(jié)構(gòu),例如:比較結(jié)構(gòu)、否定結(jié)構(gòu)、代詞與非謂語動詞的翻譯。在總結(jié)考點的同時還要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與翻譯步驟,只有這樣我們在應(yīng)對翻譯題型時才能得心應(yīng)手。

多做一些考研英語翻譯練習(xí)。俗話說“熟能生巧”,所以說做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翻譯練習(xí)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們要選擇什么樣的材料來練習(xí)呢?近十年翻譯題中五個劃線的句子和每年傳統(tǒng)閱讀中的長難句都是很好的聯(lián)系材料。

考研英語翻譯實用技巧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很多表達方式很難說是一一對應(yīng)。在英漢之間采取適當(dāng)?shù)淖兺ㄊ侄问呛鼙匾?。這也就是常說的“翻譯技巧”。

(1)詞性轉(zhuǎn)換

和英語相比,漢語中動詞很活躍用得較多,這是它的一大特點。例如:

He admires the President’s stated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job.

他對總統(tǒng)聲明為保住其職位而奮斗的決心表示欽佩。

在該句中,英語的謂語動詞只有一個admires, 而漢語卻是幾個動詞連用。可見,英語里有些介詞、副詞、名詞、形容詞、前置詞等等,在漢譯時通??梢赞D(zhuǎn)譯為動詞。例如:

The road to development is long but we are on it.

發(fā)展的道路是漫長的,但我們已經(jīng)堅定地走上了這條路。

The term laser stands for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激光”這個術(shù)語原意是利用輻射的受激發(fā)射來放大光波。

以上兩例中介詞改譯為動詞,又如:

Time is up.

時間已用完。

The force due to the motion of molecules tends to keep them apart.

分子運動引起的力能使分子分離。

以上兩例子中副詞改譯成動詞。

Laser i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development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applicability to many fields of science and its adaptability to practical uses.

激光是近年來最轟動的科學(xué)成就之一,因為它能夠應(yīng)用于諸多科學(xué)領(lǐng)域,適合實際應(yīng)用。

The 1976 UN document calls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East conflict on the basis of Israeli withdrawal from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Arab acknowledgement of Israeli’s right to exist.

1967年聯(lián)合國文件要求在以色列撤出所占的土地以及阿拉件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quán)利基礎(chǔ)上解決中東沖突。

由動詞派生的形容詞以及多數(shù)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勺g成動詞。例如:

They are ignora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ype of transistor amplifier.

他們對這類晶體管放大器的性能一無所知。

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 “valid” or “fair” comparison. (1992年試題)

既然對智力的評估是相比較而言的,那么在對我們的對象進行較時,我們必須確保所使用的尺度提供“有效的”或“公平的”比較。

(2)增、減詞法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有時為了符合句法或邏輯,需要通過增添、重復(fù)或者省略某些詞語從而使譯句更通暢。下面舉例來說明:

As more people live closer together, and as they use machines to produce leisure, they find that their leisure, and even their working hours, become spoilt by a by-product of their machines—namely, noise.

隨著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大以及由于各種機構(gòu)設(shè)備的使用而使人們獲得閑暇,但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閑暇甚至他們的工作時間都受到了機械設(shè)備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的影響。 這個副產(chǎn)品就是噪音。

在本句增添了“這個副產(chǎn)品”幾個詞語,從而使整個句子渾然一體,顯得很有條理。再比如: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e by no mea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許多人認為,普通人的思維活動根本無法與科學(xué)家的思維過程相比,認為這些思維過程必須經(jīng)過某種專門訓(xùn)練才能掌握。

本句中增添了“認為”一詞承上啟上。

英語中物主代詞his, her, their, those, they, it等,翻譯時為了更加明確所指,可以重復(fù)主語的名詞。例如:

Until diamonds are cut and polished, they do not sparkle like those you see on a ring—they just look like small, blue-grey stones.

鉆石在被切割和磨光以前,人像鉆戒上的鉆石那樣閃閃發(fā)光——它們看看起來更像一塊塊深灰色的小石頭。

Health is above wealth, for this cannot give so much happiness as that.

健康勝于財富,因為財富能給人們帶來的幸福不如健康帶來的多。

對于在譯文中可有可無,有了反顯啰唆的詞要注意省略。例如:

University applicants who had worked at a job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

報考大學(xué)的人,有工作經(jīng)驗的優(yōu)先錄取。

翻譯技巧

翻譯過程中包括兩個階段:正確理解和充分表達。理解是表達的前提,而表達是理解的目的和結(jié)果,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考生在做英譯漢部分試題時:

1、切記不可急躁,一定要先通讀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內(nèi)容,把握劃線部分的語境;

2、在著重理解劃線部分時,首先要在語義上理清全句的整體意思和每個單詞的意思;其次要分析清楚句子結(jié)構(gòu),理出句群,找出各分句之間的關(guān)系;

3、可考慮先打一份翻譯草稿,再根據(jù)文章意義和漢語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

由于英語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且英漢詞典中給出的漢語解釋未必全面,未必與英文的意思完全對等,這就給我們帶來兩方面的問題:

其一,我們需要根據(jù)該多義詞在其語言環(huán)境中的詞類、搭配關(guān)系甚至是單復(fù)數(shù)形式來確定其基本意思;

其二,在"忠實"的原則下,如果詞典上的釋義顯得不"通順",那么為了"忠實"與"通順"的統(tǒng)一,我們必須立足于原意,對其加以適當(dāng)?shù)囊辍?/p>

選擇詞義的時候,要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詞類及上下文的搭配關(guān)系來確定。

13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