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
一個人的記性再好,也不如用筆經(jīng)常去記記。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你記得東西越多,前面的東西就會忘記得越快;如果用筆記下來,那就永遠存在,想用的時候,就很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學習。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1
5月14日,國內(nèi)某些媒體報道了所謂中泰兩國在廣州簽署“克拉運河”合作備忘錄的“特大新聞”,這條據(jù)稱規(guī)劃工期10年、規(guī)劃投資總額280億美元的運河被一些激動不已的人士稱之為“一帶一路布局的新動作”,更有人進而憧憬通過這條運河縮短中國-波斯灣航線、避開馬六甲海峽“哽嗓咽喉”的“戰(zhàn)略價值”和“偉大意義”。
然而僅隔5天就出現(xiàn)了戲劇性反轉(zhuǎn):中國駐泰使館和泰國駐華使館雙雙明確表示,兩國政府部門迄今為止未參與關(guān)于克拉運河項目的研究和任何具體合作,也未就此問題發(fā)表過任何立場,泰方更進而指出“協(xié)議是民間行為不涉及政府”、“不過是可行性研究”,令前一晚尚在歡呼的“大戰(zhàn)略派”空歡喜一場。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謂“克拉地峽運河”早已是一碗一炒再炒、卻從未離開過藍圖的冷飯。
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nèi),最寬處190公里,最窄處56公里,西鄰印度洋,東鄰太平洋的暹羅灣,是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連接處,理論上打通這條地峽,的確可縮短東亞-中東航線,并繞過馬六甲海峽。但這里林密人稀,地質(zhì)條件復雜,且位于泰國領(lǐng)土最南端的南四府(宋卡、也拉、北大年、那拉提瓦,)居民以馬來族穆斯林為主,分離主義傾向嚴重,是該國民族問題最集中、政治麻煩最多的地區(qū),在這里修一條戰(zhàn)略性運河,猶如在馬蜂窩里動工,能否確保航路暢通和過往船只安全,是否會導致當?shù)卣尉謩莞硬环€(wěn),誰也不敢打這個包票。
最早炒“克拉運河”冷飯的是泰國國王拉瑪五世,時間可上溯至19世紀末,很顯然,這樣的“藍圖”也只能始終是一張圖;二戰(zhàn)期間和上世紀70年代,日本曾兩次提及這條運河,但前者因為戰(zhàn)爭失敗、后者因為財力不足,都限于空談而未付諸實施。
2004年之后的歷次炒作,則無一例外和中國有關(guān):2004年泰國前總理他信提出“五年內(nèi)讓泰國成為亞洲石油中心”的計劃,并把修建克拉運河當作重點,雖然論證小組請的是日本專家,但一個號稱“中國背景機構(gòu)”、實為在香港注冊私人公司的企業(yè)卻廁身其中,不過該項目很快因泰國民眾反對而擱置;2006年,中國-東盟南寧雙峰會議召開,會上克拉地峽運河問題被當做話題進行討論,前述“中國背景機構(gòu)”以所謂“克拉地峽運河籌建小組參與者”身份改頭換面,再度高調(diào)亮相,但很快沒了下文;2014年3月,“克拉地峽運河籌建小組”再度浮出水面,除了照例出現(xiàn)某“機構(gòu)”的“變身”,柳工、三一重工、徐工等等中國大型國有企業(yè)都被傳系“牽頭單位”,一時成為熱點,并導致相關(guān)股票暴漲,但當月14日被傳聞提及的各大型國有企業(yè)全數(shù)辟謠表示“從未參與”,“克拉運河”再度“轉(zhuǎn)入地下”。
此番最新一次炒冷飯同樣毫無新意:被故意使用非常用譯名“察哇立·榮齋育”的泰國前總理差瓦立.永猜裕是他信同盟者,也是此前一系列和中國有關(guān)“克拉運河”傳聞的關(guān)聯(lián)者,他信至今仍是泰國通緝嫌犯,其妹英拉則剛剛上庭并繳付巨額保釋金保釋,這樣一個項目由這樣一個人“見證”,有多大可能獲得“泰國官方背景”不問可知;“運河概念”的另一方主角“中泰克拉基礎(chǔ)設(shè)施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雖招牌嶄新,但半遮半露的“操盤手”卻似曾相識,甚至“規(guī)劃工期10年、規(guī)劃投資總額280億美元”也原封不動照搬2004年論證小組數(shù)據(jù),時隔11年之久,幣值變化如此劇烈,規(guī)劃造價竟分文不改,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再多用些“爛筆頭”更不難發(fā)現(xiàn),近10多年來“涉中”的“戰(zhàn)略性運河概念”遠非泰國克拉地峽一處,而是在拉美、西非、黑海都有,這些“戰(zhàn)略性運河”共同特點,都是民間機構(gòu)假冒“中國官方概念”,都是隔三差五“炒冷飯”卻最終“爛尾”——更關(guān)鍵的是,不論何時、何地,“戰(zhàn)略運河”概念“操盤手”中,始終閃現(xiàn)著同樣一兩個熟悉的名字,盡管頂著不同的嚇人頭銜。
隔三差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且循環(huán)往復炒作“戰(zhàn)略運河”概念,且總是有意無意攀附中國官方、大國企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個中究竟有何緣由,固然不便臆測,但對于媒體、公眾而言卻不應(yīng)為此一次又一次躁動,有意投資、合作的企業(yè)和個人面對“宏大敘事”也該多長個心眼。如前所述,“運河戲法”往往是相似的,且相似度相當高,辨別并防范風險不難,倘沒有天生好記性,多試試“爛筆頭”也是可以的。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2
這天我書本上看了一篇短文,里面講了俄國著名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生前堅持寫筆記。他說:“身邊要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都把它記下來。”有一次,一位客人來看他,剛談了幾句話,托爾斯泰就掏出本子來記??腿似婀值貑枺骸澳阃咀由嫌浭裁窗?”托爾斯泰說:“我記的就是你?!薄拔矣惺裁春糜浀?”“什么都能夠記,世界上什么東西都是搞笑的?!?/p>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也經(jīng)常聽爸爸說,沒有想到人家大作家也是這樣記錄的。因為我的爸爸也有這樣一個好習慣,爸爸是搞策劃的,常隨身帶著小本子,一有新的想法或遇到好的點子就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記下來。有的時候爸爸看電視看得好好的,突然他看到了什么畫面,腦子里頓時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于是,爸爸“唰”地一下立刻站了起來,趕緊找來一支筆,聚精會神地把想法記到本子上,才肯安安心心地坐下來繼續(xù)看電視。
還有,爸爸下班回來,總是先用筆記下寫在手上的東西再洗手,因為有時候車上人很擠,他就直接寫在手上了。因此我爸爸身上永遠帶著筆。有時候,本來他帶了一支筆,卻不明白放包里什么地方了,于是又帶一支。這樣他包里就有很多支筆了。有的同事笑他說:“一枝筆是小學生,兩枝筆是大學生,你是個修筆匠了?!?/p>
而我呢,恰恰與爸爸相反。我最厭惡記錄了,爸爸雖然給我買了一個記錄本,但遇到什么好東西我也懶得記,總認為等會記得的。但是,有時候很好的日記題材我往往一下子就忘了,(只有爸爸總是催我的時候我才勉強把日記題材記下,)所以我的日記顯得很平淡。女孩個性簽名
以后我要學習爸爸,也要養(yǎng)成記錄的好習慣,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3
“你將來能做很多大事,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許自己被一只手握住?!边@是我的上帝,也就是我的制造者,對我說的一句天書式的語話,我聽不懂。
我是一支鉛筆,自從我被制造出到商店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會有一段不同凡響的歷程。
我的同伴一一被老板售出,而我在最里面,便只能看到無窮無盡的黑暗。
終于,有一個孩子,在媽媽的陪同下來買鉛筆。最后,他選中了我。
來到他家,我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非常華麗的別墅,共三層。我的主人名叫小鴻,今年13歲,是六年級的學生。小鴻很寵愛我,每次用完都把我小心翼翼地放進文具盒。
有一次,他帶我去一條風景優(yōu)美的河邊寫生。岸邊楊柳依依,花草迷人,小鴻被岸邊的風景迷住了,不禁俯下身子,用手在水中蕩來蕩去,一不小心,我從他的懷中掉下水中,靜靜的漂向遠方。我知道小鴻在找我,但我永不回頭,因為,我熱愛自由。
這段旅行真不錯。白天,看著鶯歌燕舞;晚上,枕著碧波入睡。一轉(zhuǎn)眼,我已經(jīng)悠閑自得一個月了,而我身下的這條河,名叫長江。
一天,一個貧窮的女畫家來到江邊,已經(jīng)窮得連鉛筆都買不起的她,見到我后興奮極了,急忙跑過去撈起我,并將我緊緊地握在手中。自由慣了,突然間覺得很難受,便情不自禁地掙扎起來,可那畫家卻渾然不覺,握著我回到她的住處。
這是一間極其簡陋的房子,和小鴻家可差遠了,空空蕩蕩的就只有一條涼席和一個畫夾,而且還是水泥地。
那畫家小心翼翼地握著我,站在畫夾前,用我輕輕地描繪出崇山峻嶺和一輪紅日,又慢慢地畫出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正卷著滔滔春水向東流去,我知道,那是長江。
多美的一幅畫啊,多棒的一幅《夕陽圖》啊,我低頭欣賞著我們共同的杰作。畫畢,畫家坐了下來,捧著我,對我說起了她的父母、她的姐妹,他們家過去的生活……原來,她家曾如此地顯赫,只是幾場飛來橫禍,在就了她今天的困境。
我被她感動了,不再掙扎,而是幫她完成了一幅又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
漸漸地,她賣出了一些畫,得到了一些較豐富的收入,高興得她晚上睡不著覺,又握著我,繼續(xù)畫。
她的話一幅一幅地賣出,而世人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畫畫奇才。
我在一旁微笑著看著興奮的她,心中充滿了欣慰,我的身體只剩下了2厘米。畫家再一次拿著削筆刀向我走來,我開心的閉上了眼睛……
無數(shù)的天使繞著我飛,我聽見一個洪亮的聲音:“雖然你只是一支鉛筆,但你幫助畫家畫出名畫,它們將成為人類不朽的財富。你的靈魂將升上天堂。我知道,那是真正的上帝在說話。
我忽然明白了那句話,那是我實際經(jīng)歷的見證?!澳銓砟茏龊芏啻笫拢幸粋€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許自己被一只手握住”,這句話將伴著我飛向天堂。
在人間,一位名畫家在削一支2厘米的鉛筆時,不慎削斷……。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4
天哪,抄七遍,甚至抄十遍哪!手都要抄斷了!我讀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禁發(fā)出了驚嘆。這篇文章講的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張溥小時候的故事。張溥背書不熟,老師讓他把課文罰抄十遍后再背,結(jié)果背得很熟。好學上進的他從中領(lǐng)悟了提高記憶力的好方法——抄書。張溥沒有把手抄斷,而是抄成了當時很有名望的文學家。
文中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我也有同樣的感受。記得那次,老師教完了課文,說:“現(xiàn)在練習背誦課文四五節(jié)?!蔽易x呀讀,又試著背,再讀,再背,一會兒,我覺得大功告成——我會背了。于是我到老師那兒背。可是也不知怎么的,一開始我還行,背著背著,我停頓的時間越來越多,有時怎么也接不上下句。老師讓我抄一遍,我心里很生氣:再讀再背不就行了,為什么還要讓我抄?但師命難違,我只好認真地抄起來。一邊抄,我一邊記。抄完后,我去交作業(yè),老師讓我再背。嘿,我很流利地背完了??磥恚?strong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10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抄書還真有道理。
還有一次放學時,我因為已經(jīng)把書包整理好了,所以英語老師把作業(yè)寫在黑板上時,我就不愿意再拿記載本出來記了。我念了幾遍,覺得自己記住了,看到同桌很麻煩地重新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yè)本記,我嘲笑她:“笨死了,記在心里不就行了?!币换氐郊依铮蜷_作業(yè)本,我卻搞不清是做練習冊上第幾頁的二和三了。我不敢亂做,因為做錯了還得重做。我只好找出電話本,打電話問同學。問了一個同學,和我一樣,也忘記了,只好再打電話問另一位才搞清。想不麻煩,卻因為我的“好記性”麻煩了。
合上書本,我仍然回味著張溥成才的故事?!?strong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10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其實講的還是要勤奮這個意思。自古以來人們就說“勤奮出天才”,像張溥,智慧并不過人,但他成才了,靠的不就是勤奮嗎?想想自己,真難為情。大人們常說我聰明,可我的成績就是不理想。為什么?太懶。我總想著偷懶,老師上課時讓我們把重點記下來,我偷工減料,有時還不記。作業(yè)也不認真,讀的背的我老少做。在學習上花的工夫太少,成績怎么會上去呢?張溥成才的故事啟發(fā)我,勤奮是硬道理。再聰明的人,要想成才,也一定要勤奮。我應(yīng)該趕快告別懶惰,奮發(fā)努力,為將來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5
媽媽常告訴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我卻不以為然,心想:偷偷懶沒關(guān)系。但前幾天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深刻地記住了這句話。
那天,老師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我仗著自我記憶好,便沒有抄作業(yè)。第二天早上,我收拾書包時,看見擺在寫字臺上的魔方,猛然想起老師要求制作十個小正方體,而我全然忘在了腦后。于是,我匆匆忙忙找出一塊硬紙板做了起來,過了五分鐘,我才做了一個,這進度也太慢了吧,我急得抓耳撓腮,無奈只好讓爸爸媽媽前來“助戰(zhàn)”,一個畫,一個剪,一個粘,急急忙忙做了半小時,最后做好了,我松了口氣,這時,時針指向7:50,沒有吃飯的時光了,我只好拿起一塊面包,搭爸爸的順風車去學校,走到半路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匆忙中忘帶紅領(lǐng)巾了,這可怎樣辦呢?對了,買一條吧!進了校門,我以“神七”的速度沖到了教室,剛坐到座位上,“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阿彌陀佛,幸好沒遲到,我趕緊準備上課用的東西,咦,英語課本哪去了?不要著急,慢慢找,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也沒見到英語課本的影子,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就在這時,數(shù)學老師走進了教室,說英語老師臨時有事,換到下一節(jié)上,呀!天助我也,我一陣竊喜,懸著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下了課,我正準備借英語書,看到媽媽給我送過來了,這真是雪中送炭啊!原先,媽媽收拾房間時看到課本,就急忙送過來,她在寒風中等了半個小時。我悲喜交加,暗暗告誡自我:
以后再也不偷懶了。
是啊,有些時候,一時的偷懶會帶來很多麻煩,媽媽說的沒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最近,讀了《我有一個小本本》,感到文中那個孩子的做法十分好——讀書的時候,用一個小本子把好詞好句好段抄下來,透過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我的語言。
我過去也有一個小本本,但是那不是用來積累語言的。我的那個小本本叫“錯題集”,隨時把做錯的題抄下來,有時光就看一看,避免以后“重蹈覆轍”。隨著做錯的題越來越少,那個小本本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了。我打算另準備一個小本本,專門用來積累語言。比如,看電視時聽到的一些新名詞,大人說話時偶爾用的一句俗語,看報時見到的一些佳句,以及平時自我腦袋里迸發(fā)的靈感火花都就應(yīng)隨時記下來,不斷充實這個“寶庫”。
光記還不行,還要經(jīng)常使用,這樣才能逐步進入到“妙筆生花”的境界。寫文章的時候,要多翻小本本,盡量從中選用生動的語言素材。小本本里面的好詞好句好段,甚至就應(yīng)背下來,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局面。總之,有個小本本是十分必要的。
“小本本,爛筆頭,讓我作文不發(fā)愁;小本本,爛筆頭,讓我更上一層樓?!薄@是我給自我總結(jié)的順口溜。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題的演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