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
紅樓夢它是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是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1
花了60個小時的時間,終于把紅樓夢完整的讀了一遍,一直都以為這樣舞文弄墨的文學(xué)著作不適合自己讀,但是越讀越被其所吸引。原來一切都是自己以為,很慶幸,能在這個年齡讀了一遍紅樓夢。手指從書中一頁頁翻過,瀟湘館的竹林便在我指下長出,蘅蕪苑的奇草仙藤也爬滿了玲瓏石,換了冠帶的賈寶玉對林黛玉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剛開始讀時,真的被亂到了,各種人物關(guān)系,各種姑表親姨,各種丫鬟小妾,導(dǎo)致每讀到一個新的人物都要在人物關(guān)系圖上去找。最佩服的是曹公,究竟要怎樣的生活經(jīng)歷和才思敏捷才能將豐富的中華文化融入到一本書中,全書幾百個人物,要根據(jù)幾十個不同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分別作詩,同時要求詩作出來讓人能一眼分辨得出層次的高低。
讀紅樓夢,就是讀人物關(guān)系,黛玉之清高,寶釵之賢淑,湘云之豪爽,熙鳳之精明,丫鬟們也是各顯異彩,溫柔如襲人,率真如晴雯,知心如紫鵑,剛烈如鴛鴦,‘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的平兒,叛逆而又瘋癲的寶玉。
黛玉如初戀,是刻骨銘心,是單純的,是美好的,但是和黛玉這樣的女孩子在一起應(yīng)該會比較累吧,結(jié)婚還是應(yīng)該像寶釵這樣的,賢淑,面面俱到,平平淡淡。
最喜歡的還是晴雯,嬌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性格率真而不做作。晴雯并非不愛寶玉。病晴雯勇補金雀裘一回,便把晴雯愛之深描寫的淋漓盡致。晴雯的死,寶玉有著不可推卸的責(zé)任,但是在這樣封建禮制下,雖說有賈母疼愛,然終是一個弱柔公子,平日里都沒幾分陽剛,又能做些什么呢?寶玉終究去看了晴雯,又做了誄文。
越讀到后面,越覺得凄涼,金釧兒被冤枉投井而死,元春暴斃,迎春,被夫家折磨致死,探春遠嫁,惜春和紫鵑出家,晴雯被驅(qū)除病死,賈母王熙鳳病死,黛玉在寶玉和寶釵大婚之日傷心而死,何等凄涼。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讀紅樓夢,真的可以讓我們讀懂人生,讀懂里面的人情世故。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2
充滿荒謬的話語,一個苦澀的眼淚讀紅樓夢,我總是感到感動和遺憾。雖然結(jié)局已經(jīng)背得很透徹了,但我也知道剩下的是一個血淋淋的殘陽,但我還是忍不住要把它翻一翻,原來我并不欣賞《紅樓夢》。賈寶玉的哭訴,林黛玉的軟弱,王熙鳳的行為,都成了我討厭的理由。只要翻開幾頁,在月光下深睡一覺,回首往事,時間的縮影便浮現(xiàn)在腦海。當(dāng)時,我喜歡閱讀,四大名著,歷史記錄,一般知識的紫芝,昆蟲記錄的各種中外著名的作品,我知道一點,其實他們都是吞整體。但那時,我只看《紅樓夢》中的好字好句,不能談“讀書”。偶爾,我認真地讀了幾句話,主觀地認為只有黛玉和寶玉在一起才是現(xiàn)在最好的結(jié)局,再一次拾起了紅樓夢。
我不記得看了多少次,但至少這一次我走進了紅樓夢和大觀園里各色人等的心。我欣賞黛玉的詩性和生活,但我不想成為她;我同情寶釵,也同情她成為家庭婚姻的犧牲品。一次又一次的痛,一次又一次的笑,我的思緒也跟著它們的經(jīng)歷,在朦朧的月光下飛向賈府,賈府就像瑤池的仙境,也像地獄。但《紅樓夢》中的人物無法逃脫曹雪芹為他們設(shè)計的悲慘命運。因為紅樓夢只是飄浮在人間的一個凄美的夢
《紅樓夢》只是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的一個角落。中國文化就像大海,如果你用一生去了解它,你可能不會徹底地了解它。但它讓我相信,我們是一個詩意的民族,我們尊重人性中的美好元素。我們的靈魂,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民族的靈魂,將在這樣一種燦爛文化的支撐下崛起!我堅信!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3
最近熱映的李少紅版《紅樓夢》可謂爭議不斷,之所以有爭議,拋開電視劇制作本身的不足外,更多的是人們對于名著的多元化解讀。今天下午我們分組討論課本中的“每課一得”等四個欄目,此情此境與對“紅樓”的觀賞有幾分相似,都是議論紛紛。
不管是影視劇的拍攝還是教材的編寫,它們都需要一個藍本,影視劇需要的就是劇本,教材的編寫依據(jù)就是國家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biāo)準》。
編者依據(jù)《課程標(biāo)準》可以編寫不同版本的歷史教材,比如說有人教版、湘教版、北師大版等等。不管什么版本它們都是本著體現(xiàn)國家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改變原有教材“繁、難、偏、舊”的現(xiàn)象,著眼于提高學(xué)生素質(zhì),促進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方式的轉(zhuǎn)變的原則來編寫。
但在教材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具體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上肯定不同。我們使用的北師大版教材就設(shè)置了課后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每課一得”、“材料閱讀”、“自我測評”和“活動建議”,這種設(shè)置在體現(xiàn)編者編寫意圖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鍛煉學(xué)生各項能力的要求。但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一方面覺得有些欄目非常實用,比如“每課一得”。
另一方面又覺得有些欄目不好操作,比如“活動建議”。面對難以割舍的情況我們?nèi)绾问呛?,有爭議當(dāng)然是好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這些欄目的內(nèi)容,服務(wù)于自己的教學(xué)需要。
比如說你可以用“每課一得”作為你的課堂總結(jié),你可以把“材料閱讀”作為給學(xué)生探究的問題,還有把“活動建議”成為我們“活動課”的好素材。我想這是不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只要我們做個教學(xué)方面的有心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教材的魅力所在。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會不斷的翻拍,出現(xiàn)更多版本的“紅樓”劇,我想說的是只要我們在教學(xué)中善于挖掘、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終有“長風(fēng)破浪時”。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4
都說:“閑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笔且?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推開案前的《紅樓夢》,心思神涌,至夜不平?!都t樓夢》把我領(lǐng)進了一個流淌著晚清寂寥之歌的地方:繁華酥骨,香車寶馬……但逝去的又是那樣徹底,那樣殘酷。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恰是一朵清云剛出軸。說道《紅樓夢》,必說林黛玉了。林黛玉的生命是毋庸置疑的短暫與脆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瀟竹疏動湘簾垂地的瀟湘館,墨香盈室琴聲泛耳的閨房里,滲透著一腔徹骨的幽怨和蒼涼。世間知己本難求,而怡紅公子亦只識得半個她。比別人要多一些,比她期許的要少一些。她有一脈心香拈花燭的詩情,她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畫意,她有纖手描繪素低淺書的淡愁……傾城傾國的佳人,卻再也難得。
從古自今的紅樓看客也始終未曾忘記瀟湘妃子的葬花悲情。質(zhì)去潔來還潔去是她的心愿,于是她把落花葬了。而如今,花還在謝,可再沒有為它們收葬的黛玉了。她流盡了淚,流盡了希望,流盡了短暫的生命。落花是她的歸宿,流水是她的閑愁。
黛玉讓我想到了秋,而妙玉當(dāng)之無愧屬于冬天,如云中仙子般美麗,又如冬日冰雪般寒冷;似梅花般傲骨,遺世獨立;真真一朵冰做的梅花。史湘云就像賈府的一把火,身世坎坷,性格卻直率、活潑。醉眠芍藥茵,怕也只有她才做的出。我最喜歡她和顰兒在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的對聯(lián)了。而其中“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卻又是最好的了?!昂炼生Q”何等自然,何等現(xiàn)成,何等有景而又何等新鮮。枕霞舊友就如夏日般耀眼、火熱。
封建歷史的洪流中,衰草枯腸、白骨攏頭最終取代了紅窗好夢、白玉龍床。好一出食盡鳥投林,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真真可嘆,可悲。
海天茫茫,風(fēng)塵碌碌,酒闌燈炧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閬苑仙葩,美玉無瑕,有奇緣,卻也成虛話!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5
古有“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之說。足見此書若無事在文典文學(xué)之地位。帶著一般好奇,本人假借春節(jié)之余看完此書。以己之愚見表以下之評說或算是心得:
手捧紅學(xué)意躊躇,
世間萬象終如初。
何嘆情錢淚兩行?
“好了”精髓益千古。
解釋:
第一句:當(dāng)我拿著《紅樓夢》,認真的看著的時候,心中畫滿了許多的問號,腦海中產(chǎn)生了許多的想法;
第二句:當(dāng)你看完此書,再聯(lián)系到自己的生活,以及看看我們周圍正在發(fā)生的事或物,你就會感受到,世間的一切,都是新生到消失,再美麗的花,會調(diào)零,再絢麗的煙花,最終也不過是一撮灰盡而已。人亦如此,赤條條的來,空空如也含著一腔不舍而去,一切的一切,我們只不過是擁有一個過程罷了。
第三句:接上句,正因如此,當(dāng)我們在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nèi)松б獾臅r候,我們迷茫的時候,我們在最墮落的時候,在最傷心的時候,要想開一切,同時,我們也只能追求屬于自己的東西,不屬于我們的東西,只能豐富我們的視野,開闊我們的視野,不可強求。
第四句:“‘好’‘了’”指的是紅樓夢第一卷的“好了”歌。“‘好’‘了’”之精典在于闡述了世上萬般之事,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當(dāng)然,我以為這只是一種慰藉自己的道理,充分說明遇料不鉆牛角尖,遇事要想到最周全的一面,我也以為可以延申為,得便是失,失便是得,此謂成敗之理,舍便會得,得必須舍,此為舍得與成功之聯(lián)系之論!所以,正確的理解“‘好’‘了’”歌,會其意,明其理,曉其道,動其心,行其身,你的人生就不會有大喜大悲,也不會以物喜,更不會為己悲,所以,我以為“‘好’‘了’”歌是一首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精典論人生之道之精華。
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介紹一本喜歡的書紅樓夢精選篇6
讀《紅樓夢》的時候,誰又能忽視那個貫穿全書的主人公,那個出生時就口含著一塊美玉的少年呢?
作者用一闕《西江月》寫出了賈寶玉的“乖張怪癖”,并且還勸告人們“莫效此兒形狀”,但作者又借著風(fēng)月寶鑒告訴我們不要只看文章正面,還要看背面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當(dāng)真事被隱去,我們該突破滿紙假語存的字面意思去體會和探索其中的真意。
悲劇是對美好的毀滅,我相信作者寫賈寶玉的形象也是如此。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曾經(jīng)浪漫的少年作為作者心目中對理想、對純凈、對世間美好的描摹與象征。
作者說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他甚至不需要去懂世俗的事情,在賈府外強中干的時候,他心愛的林妹妹都會在心里替他們算計著各項出入,冰雪聰明的林妹妹說如今府上入不敷出,可賈寶玉卻覺得總不至于把他們餓死。少年不需要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需要在仕途經(jīng)濟上埋沒了美玉的光芒,所以他純凈得近乎虛假,連物質(zhì)的事情都不去考慮。
人也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才能擁有純真,擁有無條件的善良,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對他人報以溫情的愛。人一旦面臨著世俗的謀生,便從珍珠變了魚眼睛。我相信賈寶玉是一個隱喻,那單純明亮的少年總有一天會在時光里老去,失去青澀,忘卻癡情,踏碎了竹馬青梅。
大觀園見證著他們生命中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美好,那時候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還可以擁有明媚的微笑。最終大廈傾頹,心事被掩埋,唯有白骨如山忘姓氏,所有往日的溫柔翻作后來的哀傷。
作者只能讓那個他心目中代表著理想的少年選擇出家,因為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像當(dāng)年一樣相信著美好。不被卷入這世俗的污濁。雪地里大紅衣服的他,是個最盛大的收場。紅塵茫茫,他看破了這世間的繁華如夢?;ǘ浜艜r是羞澀含蓄的美,盛放綻開時是熱烈恣意的美,可枯萎時呢?作者不忍寫他的枯萎,不忍讓他成為鄉(xiāng)野村夫,舉止粗鄙、斤斤計較,為了五斗米折腰,只能把他送到佛門,歸彼大荒。
我喜歡那略顯凄涼的結(jié)局,少年留在歲月的岸上,那就夠了,我不想看翩翩少年的老去,那如寶似玉的少年,不許人間見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