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親子教育書籍
多給自己和孩子一點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教育孩子,一點一滴地滋養(yǎng)、改變孩子,讓孩子收獲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詈玫挠H子教育書籍大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好的親子教育書籍(篇1)
(1)《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科學養(yǎng)育五步伐,深受萬千父母追捕。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分享,有效果的情感引導育兒模式。
內(nèi)容摘要:
在處理與孩子溝通的問題時,控制、放任、賄賂、威脅都是家長們常用的方法。這些不同類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導致孩子無法以恰當?shù)姆绞絹肀磉_情感和進行溝通,從而無法建立起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孩子也就無法得到家庭關系所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與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滿關愛,也更符合邏輯和人性。因為只有情感引導型父母才會把這些棘手的情況當成了解孩子內(nèi)心世界的好機會,并且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同情和理解,在溝通中增進親子關系,進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溝通能力,為他們將來的成長打下有益的基礎。
(2)《你好,小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會的未來。
內(nèi)容摘要:
面對子女教育、親子關系,越來越多的父母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教育理念”“養(yǎng)育妙招“中焦慮著迷失了教育的本質(zhì)。終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焦慮的父母只會造同樣焦慮的孩子,而所有高高在上的“理念”“方法”,很可能會將父母和孩子推向?qū)α⒌膬擅妗?/p>
善意地養(yǎng)育,也許是終解。從“家長式管教”到“合作式養(yǎng)育”,本書將關注點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只括父母在內(nèi)的整個社會,都將“對兒童友好”作為核心認知和教育規(guī)范,才能讓兒童的精神獨立和天賦自由成為可能,也才能讓每個出自身的無限活力。
本書寫到,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他也是這個社會的孩子;別人的孩子也不只是別人的孩子,他們還是你的孩子未來的社會伙伴。那些被呵斥、打罵著長大的孩子,和那些被呵護、善待著長大的孩子,終都是未來和我們的孩子一起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合作者。
(3)《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內(nèi)容摘要: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nèi)在生命力的驅(qū)使,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zhì),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本書收錄了200多個孩子(0~10歲)敏感期的真實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長或老師記錄,孫瑞雪點評。中外教育點評,這是一次大規(guī)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xiàn)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鑰匙,使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解決兒童內(nèi)心的秘密。
(4)《嬰兒、兒童和青少年》
內(nèi)容摘要:
《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第5版)》涵蓋了六大部分共17章內(nèi)容,涉及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發(fā)展的勝利與環(huán)境基礎、從嬰兒到始成年期各個不同人生發(fā)展階段,全方位展示了個體身體成長、認知發(fā)展、情緒與社會性發(fā)展的各個層面。
《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第5版)》圖文并茂,資料翔實,富有可讀性,不但充分反映了發(fā)展心理學的傳統(tǒng)知識內(nèi)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為讀者呈現(xiàn)出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新方法與新進展;更進一步的是,作者勞拉·E.貝克還將發(fā)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點置于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之中,通過“社會熱點”等專欄,將發(fā)展心理學的理論與知識同現(xiàn)實中的問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讀者對發(fā)展心理學的學科特色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思考。
(5)《養(yǎng)育男孩》
本書是全球暢銷400萬冊的《養(yǎng)育男孩(典藏版)》。
內(nèi)容摘要:
千萬不要覺得你家的小寶貝還只是個孩子,就是這個男孩,他終有一天會成為一位兼具責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一隱秘而巨大的變化,正發(fā)生在你與之共同生活的十幾年間。男孩身上與生俱來的男性氣質(zhì),是家長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長過程的三個關鍵階段,培養(yǎng)他所有積極正面的品質(zhì),在適當?shù)臅r候讓合適的人陪伴他、影響他,引領他成長……數(shù)年后,作為父母,我們將因此而收獲驕傲!
(6)《養(yǎng)育女孩》
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復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xiàn)在和將來注定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父母要培養(yǎng)一個內(nèi)心強大、獨立堅定的女孩!
內(nèi)容摘要:
史蒂夫比達爾夫從兩個女孩的故事入手,按著年齡為劃分了女孩成長的5個關鍵階段,明確告訴女孩父母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發(fā)展的特點以及父母們怎樣做才能從女兒幼年起一直到成年與她建立一種緊密而穩(wěn)固的聯(lián)結。
本書話題涵蓋了女孩發(fā)展過程中幾乎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同儕欺凌,飲食失調(diào),減肥,抑郁癥、以及媒體和社會對女孩的危害和幫助。作者結合自己養(yǎng)育女兒的經(jīng)歷和專家案例為父母們提供了避免讓自己的女兒成為受害者的措施和方法。
無論你的女孩兒處于什么階段,這本書能給你力量,讓你有足夠的熱情為了你的女兒和其他女孩將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
希望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和解決女孩成行面對的種種問題,陪伴她們快樂成長。
(7)《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父母必備的育兒寶典。
內(nèi)容摘要:
本書選取親子關系中為常見的場景,告訴父母“尊重感受、尋求合作、代替懲罰、如何贊賞、應對憤怒”的珍貴方法和技巧,使父母在短時間內(nèi)得心應手,學會溝通,把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于無形之中。
書中又匯集了父母們經(jīng)常問到的問題和作者給出的答案,既是應用實例,也是父母隨時應用的參考。
(8)《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內(nèi)容摘要:
學習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從人類起源,小到個體生命的結束,學習都貫穿始終,并對個人及社會產(chǎn)生著持續(xù)且深遠的影響。那么,我們?yōu)榱耸裁炊鴮W習?東西方學習的動機有什么區(qū)別?什么樣的學習才是好的學習方式?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都在怎樣學習?存在哪些同與不同?誰才是最會學習的人?未來的學習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9)《正面管教》
內(nèi)容摘要:
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么對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面管教方法培養(yǎng)孩子受益終身的良好品質(zhì)?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超級父母”對孩子會有什么危害?各種性格的父母會對孩子有什么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父母如何發(fā)揮自己性格中的優(yōu)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nèi)绾伪苊鈱W生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正面管教(修訂版)》而徹底改變家里和學校的氣氛,改變自己的人生。
(10)《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這本書中的育兒理論會為父母帶來徹/底的轉變。
內(nèi)容摘要: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對孩子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在很多家庭中,這種關系經(jīng)常出問題,令人痛苦,甚很難再回歸正常。
這是一個從業(yè)20年的資深心理治療師的兒童心理學巨著,在英國掀起巨大轟動,全英家長熱烈討論,甚沒有孩子的人迫不及待地買來,用于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
這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簡單一句話:它用育兒理論講透了親子關系,以及圍繞著我們的家庭成員關系,所有人際關系,讓我們更自在地活在關系里。這是一本關于“關系”的書——我們與孩子的關系,與自身的關系,與過去的關系,與周圍的關系。
也許你是一位工作忙碌的父母,你的孩子仿佛從不入睡,總是在哭鬧或尖叫,敲打平底鍋,戳插座,喊著要更多的糖,看更多的電視。這些讓你感到疲倦和絕望,很難保持冷靜和理智。你是一位好家長,但還可以變得更好:菲利帕·佩里的這本書,將幫你打開育兒的新視野。與一般的“親子教養(yǎng)書”不同,這本書并沒有把養(yǎng)育孩子當作令人生畏的雜事。孩子不是一堆有待處理的麻煩,也不是一個需要精益求精的項目。育兒是一種關系,孩子是要被理解和支持的個體。歸根結底,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僅會使他們以后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而且也會使你自己變得更好。
它的閱讀體驗并不輕松,正如作者所說,書里的內(nèi)容會讓你覺得很難受,很不舒服,甚很生氣,要犧牲你的自尊來閱讀。因為它會讓你直面自己在陪伴孩子的過程所犯下的種種錯誤。
任何父母會為了孩子奉獻自己,但美好的愿望也許不會帶來理想的結果。父母的心愿就是讓孩子幸??鞓罚屗麄冞^上美好的生活,但我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是如何在無心之中傷害了孩子。
這本書會剖析我們在親子教養(yǎng)方面犯下的錯誤,尤其是那些我們從來不想犯的錯,這些錯誤的深層心理根源,以及有了過錯之后我們?nèi)绾螐浹a,修復裂痕。
這本書將幫你:
了解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如何影響了你的親子教養(yǎng)方式。
看清親子關系是如何變質(zhì)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
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lián)結,學會用心傾聽,培養(yǎng)情緒穩(wěn)定的孩子。
打破惡性循環(huán),及時補救與修復裂痕,避免把你以前吃過的苦復制到孩子身上。
學會處理自己與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在和諧的關系中成長。
學習如何與嬰兒、兒童、青少年和長大成人的孩子相處,讓親子關系變成孩子一生的力量之源。
這本書充滿了睿智和明智的建議,是每個父母想讀的書,也是每個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擁有的書。
最好的親子教育書籍(篇2)
書單一:16年教育經(jīng)驗的尹建莉著作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本書很多家長朋友都讀過或至少聽說過,書中提到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要給予孩子信任,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孩子自主、自我控制,給予愛。對待孩子的方法是要多動腦筋、不要跟孩子死磕。
尤其是現(xiàn)在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在抱怨這輩子最痛苦的事莫過于陪孩子寫作業(yè),但是,這種抱怨其實是無形中給孩子傳遞負能量,甚至于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與智力水平的發(fā)展。所以,給孩子多一些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多試錯的機會顯得多么重要,作業(yè)和學習原本就是還在自己的事,作為家長,更要懂得換位思考,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賦予孩子權利讓孩子做主,平等交流,與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上,多給他鼓勵而不是指責發(fā)脾氣。
讓孩子在我們的愛的滋養(yǎng)下,充分地被肯定,從而開發(fā)孩子的學習及各方面的潛能。
讀出了本書的精髓,要養(yǎng)出好孩子并不難。推薦閱讀。
書單二: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
這本書講述了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會對孩子的性格產(chǎn)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書中也有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給做為父母的借鑒。傳統(tǒng)的管教方式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么,對孩子的教育要少些評判、期望、指責、失望和憤怒,應該多向孩子表達無條件的愛,因為孩子在整個過程中是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受到尊重的對待,孩子們會開始做出更好的行為選擇。
好的教育,需要正面管教,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家長要以身作則,這樣孩子才能見樣學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墩婀芙獭愤@本書,值得所有家長閱讀。
書單三:杰弗里·伯恩斯坦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很多父母只知道孩子叛逆、不聽話,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孩子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當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叛逆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停止對孩子的嘮叨,停止對孩子的大喊大叫,只有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只有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因為孩子的每一次挑釁,只是以特殊的方式在告訴我們,他們現(xiàn)在很無助,很不安,需要我們引導他,幫助他。我們作為父母,要去了解孩子為什么要叛逆,并傾聽、尊重他,給他選擇權,看到他的優(yōu)點,肯定他,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讓孩子長成他想要成為的樣子?,F(xiàn)在很多家長真的太需要這本書了。
書單四:作者達娜·薩斯金德著作的(父母的語言》
書中作者發(fā)現(xiàn)了早期語言環(huán)境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并不能影響孩子學業(yè)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錯過對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學業(yè)上與其他人的差距。
作者通過長達三年的研究證明:有較好語言環(huán)境的家庭兒童聽到的詞匯量比語言環(huán)
境弱(工作忙沒時間或本身溝通少等的原因)的家庭對多出了3000萬的數(shù)量、也證明了父母對孩子說話的詞匯量和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zhì)等諸多方面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一個語料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嬰兒和兒童大腦的發(fā)育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幫助父母構建良好的幼兒語言環(huán)境,本書作者出了一套科學且便于操作的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即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輪流談話(Take turns)。
所以,父母的語言,是藏著孩子的未來的。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推薦閱讀此書。
書單五:壓軸的教育書籍推薦必是我國著名大作——《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在教育自己子女事情上有獨到的認識和見解。在修身立德方面,曾國藩一向篤學力行,堅持不懈。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國藩主張勤儉持家,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
書中有很多教育學習方法,直至現(xiàn)在都是可以借鑒利用我們?nèi)粘5募彝ソ逃械摹?/p>
1、以身傳教為主:曾國潘極其重身教、輕言教。他每次要求孩子們什么事情的時候,都會自己先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榜樣。
2、養(yǎng)成子女勤儉樸實的習慣
3、規(guī)正子女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法:在教育子女的學習方面,曾國藩認為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認為讀書除了應試的目的外,更要有經(jīng)世致用的理想。
4、教導子女謙虛處世:曾國藩既繼承了中國優(yōu)良的家訓傳統(tǒng),又不拘泥于古人,適應時代的變化,在家訓的內(nèi)容和教化方法上都有許多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所以,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也廣為當前家長教育所使用。非常適合家庭教育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
最好的親子教育書籍(篇3)
1.《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海姆?G?吉諾特著 張雪蘭譯 京華出版社)
如果說在父母與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經(jīng)典著作的話,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諾特博士的這本著作——它徹底改變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在這個領域,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本書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高居美國各大圖書排行榜榜首,暢銷美國500多萬冊,并陸續(xù)被翻譯成31種語言暢銷很多國家。自20--年9月引進我國以來,幾乎月月加印,讀者好評如潮,在出版商沒有做任何宣傳和推介活動的情況下,父母們自發(fā)地在網(wǎng)上開展討論,相互推薦,口口相傳。
父母與孩子之間充滿了無休無止的小麻煩、階段性的沖突,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父母如何同孩子溝通,這時語言顯得尤其重要。大多數(shù)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發(fā)現(xiàn)他們正用一種自己也不喜歡的語言在跟孩子說話。在溝通中發(fā)生這種不幸,常常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的理解;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識。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可為一個品質(zhì)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有責任感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優(yōu)秀的家長需要好的溝通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2.《開明父母大學堂》([中國臺灣]鐘思嘉著商務印書館)
有人說:“當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問題?!边@句話并非指剛剛出
生的孩子會造成什么問題,或是新上任的父母們自己會有什么問題,而是意味著——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必定會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問題。
初為父母的人們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一方面他們大都沒有任何育兒的經(jīng)驗,一方面他們又接受著來自親友、專家及各種媒體的眾說紛紜的建議與忠告。這給父母們帶來更大的困擾與迷惑,其實,這種困惑是自然的,因為教育孩子的方法并非一成不變,也沒有標準的處方,而是需要父母去學習,并在運用中再加以領會。
《開明父母大學堂》就是這樣一本讓父母系統(tǒng)學習與訓練解決孩子種種問題的書。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并學習應對之道,最終建立符合自己家庭情況的方式。這就是目前世界上運用非常廣泛且有效的一種方法——父母效能系統(tǒng)訓練。
本書的作者鐘思嘉博士常年從事親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有豐富的培訓父母和親職教育專業(yè)人員的經(jīng)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多年的實踐所得,使得本書的讀者可以于輕松閱讀中尋得孩子問題的根源,并找到每一位家長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3.《不再有成長的煩惱:糾正孩子38種不良行為》([美]米歇爾?波芭著馮羽、俞海弘譯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所有的父母在養(yǎng)兒育女的過程中都面臨著孩子的許多問題:哭泣、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騙、罵人等;每一個父母都渴望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作者米歇爾?波芭博士根據(jù)成千上萬心煩意亂的父母提出的成百上千的問題,統(tǒng)計出38種最讓父母頭痛和束手無策的不良行為,創(chuàng)造性地為父母們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理性改變戰(zhàn)略,一步一步、點點滴滴,告訴父母如何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培養(yǎng)出一個品行端正的孩子。作者認為,“在一個充滿關愛和安全感的家里撫養(yǎng)孩子,教育她如何正確言行,這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大財產(chǎn)。”
書中所傳授的育兒理念和方法深入淺出、簡單易行,這些教育孩子的見解能幫助讀者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缎撵`雞湯》的作者杰克?坎菲爾德在本書的序言中指出:這將是家長們唯一需要的養(yǎng)育孩子的紀律書籍。米歇爾?波芭是全球聞名的兒童問題教育專家和咨詢顧問,還是一系列教育媒體的專家嘉賓和專欄作家和18本育兒圖書的作者。本書被亞馬遜網(wǎng)站評為20--年度十佳育兒圖書之一。
4.《不是孩子的錯:為中國少年成長辯護》(蕭蕓著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這是一本發(fā)人深省的家教圖書,作者對當今的社會和家長大聲疾呼:這不是孩子的錯!他們要為中國少年成長辯護,真是直指人心。作者基于大量的調(diào)查,尖銳地指出了中國家庭教育的誤區(qū)與扭曲、中國少年成長的艱難與恐慌,啟發(fā)家長走出誤區(qū)、正確認識孩子的成長特性,回歸教育的自然本性。作者提出“挫折是成長的代價,也是少年的權利?!边@一觀點,無疑給現(xiàn)代父母上了嚴峻的一課。作為一本成長導航的實用書,《不是孩子的錯——為中國少年成長辯護》洋溢著濃烈的思辨特色,充滿著真誠執(zhí)著的思想交鋒。
在書中,作者選擇了15歲~18歲這個敏感的年齡段進行調(diào)查與反思,因為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心理斷乳的高峰期,“成長紊亂”就在這個年齡段不可遏制地爆發(fā)。作者是成長熱線的主持人,本書以新聞熱線為切入點,用真實感人的故事為說理載體,以透徹的剖析證其要害,將一個個活生生甚至是驚心的個案擺在讀者面前。但作者并未停留在擺事實的層面,而是記錄了怎么成功解決成長的疑難雜癥,讓家庭回歸和諧的全過程。讓讀者掌握被實踐檢驗了的可行方法。在書中作者獨到而鮮明地區(qū)分了“成長”與“成才”兩個概念,成長是自然屬性的需求,成才是社會屬性的需要?!俺砷L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成才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的成才苦難與恐慌,可能都與父母的越權期望與過度設計有關。
5.《人生設計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話說》([美]高燕定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高燕定講述的教育故事是迷人的。但是,這本書并不是一本獵奇、記趣的書。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教育工作者,通過自己在美國教育女兒的過程,對比中西方教育進行第一手的深入體驗和分析后,寫成的書。這樣的書,雖然過去有過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寫、記述得如此扎實深厚、真實細膩。
女兒高倩的成長與成功是令人驚羨的。不過,這也不是一本講天才的書。如果是講天才的書,我們也是肯定不看的,我們普通人何必沒事通過天才來證明自己的失敗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從一個普通父親講述自己普通女兒成長故事的角度,告訴我們: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哈佛是可以算計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倆一起合計的。通過父母與孩子的共同“設計”,在可預見的將來讓孩子不靠機遇、不靠伯樂地走向必然地成功。
作者所思考的教育理想的精華在于人生早期的職業(yè)預備,這完全不同于將孩子早早送進貴族學校的那種冠冕堂皇,而是盡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為其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立下可行的目標。從童年設計,而不是成年之后再強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奮斗目標,無疑將會更切合社會的需要,也更能讓孩子盡快地實現(xiàn)他們的人生理想。在這個意義上,高燕定所提出的教育思想顯然具有著突破性的理論貢獻。一個有早期目標的人生必然會將孩子培養(yǎng)得更接近成功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而本書正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
6.《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唐偉紅、崔華芳編著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备改傅穆氊熓墙逃⒆?,而教育孩子的關鍵就是培
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習慣是在生活過程和教育過程中形成與培養(yǎng)起來的,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就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尤其是3至12歲的孩子,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如果父母在孩子的關鍵期沒有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等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的時候,父母后悔就來不及了。
本書是一本專門指導父母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做人、做事、學習、交流的36種好習慣的書,對父母、對孩子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書中,作者把孩子的習慣分為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學習的習慣和交流的習慣,指導父母抓住教育關鍵期,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交流,成為生活的強者。在本書中,作者精選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習慣,運用大量的案例,分章詳述。更為可貴的是作者還在每章的后半部分,向我們提供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的建議,使本書具有極強的操作性。筆者曾同本書作者崔華芳有過交流,就家庭教育問題進行過探討,本人為其對教育的熱忱和執(zhí)著所感動,為其對家庭教育的見解所折服。本書自上市以來,一直受到父母們的追捧。
7.《4年級決定孩子的一生》(張偉、徐宏江著京華出版社)
徐宏江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教師。因此,本書既具有權威、科學的家教理念,又有豐富的實用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在四年級以下,那么,本書對你和你的孩子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8.《發(fā)掘孩子的大腦潛能》([韓]李承憲著 王寧譯 地震出版社)
大腦是人身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長期以來受到關注的程度卻很少。大腦又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人類對它的認識太少了。人的大腦具有無窮的潛能,而一般人在他的一生當中,也僅僅只是開發(fā)了其中的2---5%,連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只是才開發(fā)了10%左右。沒有人教過我們?nèi)绾问褂么竽X的方法。我們往往總是羨慕那些頭腦靈活的人,但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其實我們自己的大腦經(jīng)過開發(fā)也可以達到那個程度。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確開發(fā)使用,他們的也會發(fā)揮出無窮無盡的能力。所有的人都是帶著天才的潛質(zhì)而降生的,只不過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不同而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結果而已。相信本書會成為父母和孩子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本書由盧勤主編,作者李承憲博士是世界大腦開發(fā)專家。在韓國出版3個月內(nèi),銷售就突破了50萬冊,一度居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也是韓國國內(nèi)近1500所小學中學的教師推薦給學生的必讀書目。希望這本凝聚了國際著名的大腦潛能開發(fā)專家李承憲博士和?知心姐姐無限愛心的書,能給每一位爸爸媽媽帶來一些新的啟示;希望本書中所介紹的研究成果能被中國家長普遍地掌握與運用,并能有所收獲。
9.《告訴世界,我能行》(盧勤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本書開列了未成年人成長中面對的50個問題,用“太好了”、“我能行”、“我?guī)湍恪?、“你真棒”、“我要學”、“我思考”6句最簡單明了的短語作為6章的題目,運用了當代未成年人生活中大量鮮活生動的例子,與未成年人平等地面對面、心貼心地進行“知心對話”,充滿關愛、充滿激情、充滿智慧、充滿哲理。成長要面對的這50個問題,是盧勤從長期從事“知心姐姐”工作中面對未成年人成長中的千千萬萬個問題中梳理出來的,盧勤的“解惑”,也是從“知心姐姐”工作的長期實踐中提煉出來的,全書充分體現(xiàn)了“從未成年人中來,到未成年人中去”,具有了真正的時代性和實用性。
俗話說:“有苗不愁長。”當今社會經(jīng)濟全球化,高科技迅猛發(fā)展等外部因素,一方面為未成年人成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太多的誘惑也為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不良環(huán)境。有“苗”怎么長?這是一個令全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本書的出版,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了一本可翻可看,可查可依的引領成長的“知心寶典”。愿我國3億多未成年人,在自己的成長路上,能面向世界,自豪地高聲地喊出“我能行!”
10.《母親的路,孩子的天》(王開敏姜鵬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母子之間的故事:一個睿智并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母親;一個性格陽光、身體健康、學識過人的孩子;18年,母親始終執(zhí)行著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原則并獲得了成功。孩子最終在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威斯里安費里曼亞洲獎”,飛往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深造。如今這位母親將自己“平民化的陽光教育”歷程與經(jīng)驗進行了總結以便供所有渴望孩子成功的家長進行分享。
平民陽光教育是該書的核心概念,平民化、陽光教育則是全書的關鍵詞。作者的孩子艾天是個平民,并沒有過人的天賦,而作者也是一個普通人,更是一個普通的母親。作者的家庭教育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育原則和模式也具有普適性,甚至可以克隆,帶有鮮明的平民化烙印。作者寫作此書的目的正基于以下的信念:任何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孩子未來的父母,可以輕松地從平民陽光教育模式中獲益,孩子最終能在幸福和快樂中獲得成功。她能做到的,天下的父母同樣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