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閱讀家庭教育書

小龍0 分享 時間:

教育孩子,任重道遠。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是每個父母始終在努力嘗試、探索和總結的命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局档瞄喿x家庭教育書,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值得閱讀家庭教育書篇1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美]斯蒂文·謝爾弗/主編,陳銘宇等/譯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是一本兒科醫(yī)生經(jīng)常推薦、家長值得信賴的育兒指導,包括了從如何照顧小嬰兒到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自信的一切內容。無論是要解決常見的兒童健康問題,還是需要具體指導處理緊急的健康狀況,家長都可以參閱這本全新增訂的育兒百科。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美]威廉·西爾斯/著,邵艷美、唐婧/譯

南海出版公司

本書是美國知名兒科醫(yī)生威廉·西爾斯博士的代表作。他以40余年的兒科臨床實踐為基礎,結合與助產(chǎn)士妻子瑪莎共同養(yǎng)育8個子女的經(jīng)驗,發(fā)展心理學的“親密理論”,撰寫這本育兒百科。

從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yǎng)到添加輔食、如廁訓練、睡眠指導……本書為父母提供了科學、詳實的育兒知識。書中西爾斯夫婦就像風趣幽默的老朋友,分享著他們豐富的育兒經(jīng)驗,給新手父母理解、關懷與支持。這本書將幫助你調節(jié)情緒,調整心態(tài),找到做父母的好感覺,享受這段頗為辛苦卻美妙的育兒時光。

《正面管教》

[美]尼爾/著,玉冰/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故事知道怎么辦》

[澳]蘇珊?佩羅/著,童樂/譯

天津教育出版社

故事猶如通往孩子內心的幽徑,故事中的隱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行為發(fā)生正向的轉變。如果一個故事以充滿想象力的方式如實呈現(xiàn)孩子的心靈狀態(tài),并帶著愛和鼓勵,提供一種解決方案,或提供一個看待事物的新視角,孩子就會接收到故事中的訊息,令人驚喜的改變會由此而發(fā)生。作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以豐富的事例,講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中,通過故事來化解孩子的各種挑戰(zhàn)性行為。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美]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著,安燕玲/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

閱讀本書的經(jīng)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么聽?”的技巧,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溝通。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能力》

[美]默娜·B.舒爾、特里薩·弗伊·迪吉若尼莫 /著,張雪蘭(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本書介紹了“我能解決問題”法。與其他的養(yǎng)育辦法不同,“我能解決問題”法不是由家長或老師告訴孩子怎么想或者怎么做,而是通過對話、游戲和活動等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家人之間的日常沖突,尋找各種解決辦法并考慮后果;引導孩子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與人和諧相處,成長為一個社會能力強、充滿自信的人。

《圖解兒童逆反心理》

[英]米里亞姆·恰恰姆/著,鄭瑩/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讓他做什么,他偏不做。孩子有逆反行為,其實是因為他覺得你不理解他。翻開本書,一眼看透孩子逆反行為背后的真實心理。你越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就越能理解你的要求,從而更配合你。

《游戲力》

[美]科恩/著,李巖、伍娜、高曉靜/譯

中信出版社

本套書包含《游戲力:笑聲,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游戲力2:輕推,幫孩子戰(zhàn)勝童年焦慮》兩本。本套書能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焦慮時身體各部分的反應,幫孩子察覺并主動放松緊張的身體,既不強迫孩子咬緊牙關來對抗恐懼,也不任由孩子一味放棄而逃避挑戰(zhàn),而是在情緒的“臨界點”上,充分接納孩子后,輕輕地推動孩子繼續(xù)向前。

書中百余個真實案例和解決方案,再次展現(xiàn)了游戲的魔力。游戲,是孩子的語言,它不僅能讓父母清楚地聽懂孩子的心聲,更能讓孩子成功接收到父母的接納、信任以及面對挑戰(zhàn)時毫不猶豫的支援。

《游戲是孩子的功課——幻想游戲的重要性》

[ 美] 薇薇安· 嘉辛· 佩利/ 著,楊茂秀/ 譯

晨光出版社

“假裝我是你的媽媽,你是我的小寶貝。”“假裝我是個隱形人,你看不見我?!薄@些自由進出,來來回回的“假裝”在孩子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不只滿足了孩子們想象的需求,還可以讓孩子們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一點一滴地塑造自我。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常常疑惑怎樣才能讀懂孩子,本書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一個答案,就是長年累月地聆聽、觀察、記錄孩子的對話及他們的心聲。書中描述了孩子的扮演活動,充滿樂趣、創(chuàng)意及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整個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兒童是如何在學習中建立邏輯、語言及互動合作發(fā)展關系的。

《與孩子共享自然》

[美]約瑟夫·克奈爾/著,郝冰/譯

九州出版社

全書集錄了約瑟夫·克奈爾多年來在輔導孩子“體驗自然”的過程中收集和創(chuàng)作的50個游戲。這些游戲有助于幫助各種性格的孩子以及大人開啟心扉,接近自然,是提高自然意識的最佳戶外活動指南。這些游戲除了用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方式講述生態(tài)學知識外,還能讓人們充分體會在自然中的喜悅、寧靜。

值得閱讀家庭教育書篇2

《父母效能訓練手冊:讓你和孩子更貼心》

誕生30周年之際重新得以修訂。父母效能訓練(P.E.T.)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創(chuàng)立,是美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父母訓練教程,向父母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并循序漸進地提出建議,以解決家庭沖突,讓每個人在沖突中都贏。

這本備受推崇的家教經(jīng)典,是世界上第一套經(jīng)過深入實踐與研究、廣受贊譽,并經(jīng)受驗證的父母培訓教程,經(jīng)過幾十年的使用。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這是一本關于青春期孩子教育問題及解決方法的圖書。要處理好與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的關系,就要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學家稱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誕生”, 從精神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這個階段對于孩子而言至關重要。因為生理迅速發(fā)育,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隨之改變。青春期生理年齡跟心理年齡不同步,隨之帶來青春期特有的自我、反抗、自卑、嫉妒、偏執(zhí)敏感、孤獨,煩躁、矛盾、壓抑和封閉;性心理方面前后經(jīng)歷了異性疏遠期、異性吸引期、異性眷戀期三個階段。在于同伴交往和父母、老師的關系上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作者用大量真實案例,深刻的視角剖析了青春期的一系列問題。作者從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出發(fā),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解答家長們的困惑,幫助孩子化解了“更年期”家長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矛盾,為孩子與家長的溝通、理解架起了一座“心”的橋梁。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我們將通過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幫助家長學會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30多年來,《正面管教》已經(jīng)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的書籍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么說 孩子才肯說》

閱讀本書的經(jīng)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 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么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fā)展。

《游戲力》

本書的重點,是解決常見的行為問題,激發(fā)孩子內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與孩子間親密溝通的橋梁。

游戲力,被很多人喻為親子溝通的“雙向翻譯機”。

一方面,作者通過幾十個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在表達著一份合理的內心需求,只不過表達方式有時是無理取鬧,例如:事事對抗,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粘著媽媽,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鬧,經(jīng)常打人,不好好寫作業(yè),總是欺負弟妹,等等。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時而準確地“翻譯”出隱藏在這些表面行為背后的需求。

另一方面,作者建議了大小幾百種處理問題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提醒我們: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第二步,是將我們的關懷、愛心、贊賞、鼓勵、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譯”成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游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既然我們都同意讓孩子“在玩中學知識”,那么讓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會同樣有效。

書中深刻的分析,顯然來自深厚的專業(yè)功底,然而全書幾乎沒有出現(xiàn)專業(yè)名詞,輕松的閱讀中處處能體會到一位游戲大師的幽默與親和。最難得的是,書中對父母沒有批評,只有體貼和建設性意見,因為作者本人也是一位父親。

《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鞍蛯W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鞍蛯W園”有著與眾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節(jié)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

《媽媽的心靈課》

在書中,溫尼科特教授探討了童年時代的基本人際關系,他從母親與嬰兒間的愛談起,并認為這是人格健全的關鍵。他以輕松簡單的口吻,揭示哺乳、哭泣、游戲、獨立和害羞等日常行為中所蘊涵的心理機制。他特別強調父母天賦心智與性格對孩子的重大影響,并告訴我們:本著自己的天性去實現(xiàn)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才是最好的親子教育模式。

溫尼科特教授的文字隨處充滿了關懷和洞見,更重要的是,傳達了他對父母們發(fā)自內心的支持與肯定。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在自然快樂地做自己的同時,引領孩子同樣地去“做自己”,這樣就一定能實現(xiàn)屬于你和孩子的天性律動。

《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

本書是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qū)。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xiàn)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再如,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營養(yǎng)品、興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卻忘記了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賦,就像每顆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大多數(shù)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jù)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p>

《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里走去。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對繁瑣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時時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感到疲憊?

你是否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

這一切的答案盡在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中![1]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拐軐W家說。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有人想被別人討厭?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為什么非得被別人討厭不可呢?

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復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童書非童書》

這是一本介紹兒童閱讀規(guī)律以及親子共讀技巧的書。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對父母在親子共讀中遇到的難題進行一一解答,讓父母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閱讀特點、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并給出了科學的解決方法。

父母可以經(jīng)由這本書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知道如何利用童書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巴瘯峭瘯?,讓童書可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值得閱讀家庭教育書篇3

1. [意]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

推薦理由:在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

作者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y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chuàng)辦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 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萬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并不多見?!痹谌找嬷匾曀刭|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chuàng)立的蒙臺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

2. [法]盧梭:《愛彌兒》

推薦理由:《愛彌兒》是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它所論述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被歌德稱頌為"教育的自然福音"。

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舊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遵循人的身心的自由發(fā)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lián)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yǎng)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3. [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深刻影響后世、不朽的教育經(jīng)典,它們深刻地影響了后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讀之書。

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jīng)典《教育漫話》、《愛彌兒》、《童年的秘密》三本書中,洛克的《教育漫話》發(fā)表的時間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身體、德行和智力訓練,并把身體訓練放在首位。洛克在此書的開篇寫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與"磨練身體"相似,洛克建議家長以“嚴格管教”的方式訓練兒童的德行。

《愛彌兒》《童年的秘密》《教育漫話》三本書中,洛克的觀點比較"理性",盧梭的觀點比較“浪漫”,蒙臺梭利則承接了盧梭的“浪漫”卻又比較“理性”的為兒童的自主活動提供“有準備的環(huán)境”。

4. [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與天才》

推薦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于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fā)研究,日本皇室在給他授勛時盛贊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國民的素質。

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頗豐,其《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更是被教育學界奉為家庭教育“圣經(jīng)”,雖然出版已時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輕父母們的教育子女的首選書籍。本書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適合所有家長閱讀。

5. [美]海姆.G.吉諾特:《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推薦理由:暢銷美國 500多萬冊的教子經(jīng)典,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對中國的家長非常有借鑒和指導意義。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yī)生。他將自己短短的一生獻給了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聰明才智做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chuàng)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6. [挪威]哈芬丹·費昂:《親愛的加百列》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一封父親寫給患孤獨癥兒子的感人長信,不是小說也不等同于紀實。從加百列出生,到三歲確診為孤獨癥,再到上小學的成長經(jīng)歷:兒子學會閱讀、騎單車、表演獨唱,父子倆一起出海、舉辦化裝海盜舞會和家庭聚會……作者以飽蘸真情的筆墨,記下兒子點點滴滴的成長故事,令人心碎的情感、綿綿無邊的愛、理解家庭遭受的無盡惆悵的真實,從孤獨癥的特殊視角讓我們理解孩子是如何看待一事一物,是如何成長的,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寬容和愛是怎樣的,相信每個父母親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感動,流下自己虧欠的淚水。

7. [美]斯特娜:《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推薦理由:維妮弗里德·斯特娜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在著名的哲學家詹姆斯博士的影響下,開始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深受影響,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自然教育”理論。

在此理論指導下,她的女兒維妮弗里德 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 4歲會用世界語讀寫劇本; 5歲能自由運用 8國語言; 9歲進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兒童。但是斯特娜夫人并不滿足于僅將自己的女兒培養(yǎng)成才,她也渴望讓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于是在她女兒12歲那年寫成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書,并成立了自然教育學校,培養(yǎng)出了眾多天才兒童。本書詳細地記述了她的女兒維尼夫雷特的成長過程,并極力闡明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作者以生動的事實來說明問題,而不是用枯燥無味的理論,父母可以獲得許多借鑒。

8. [奧]阿德勒:《兒童的人格教育》

推薦理由:阿德勒非常準確而又清晰地介紹了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和問題兒童誕生的原因,他關于兒童人格結構的基本框架,可以視為理解兒童問題的一把鑰匙。對這本書的反復閱讀,能夠幫助家長建立起理解兒童人格的基本結構。因為阿德勒的這本書,確實揭示了兒童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可以解釋許多難以管教的問題兒童的根源。若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感興趣的家長,還可閱讀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一書。

9. [德]卡爾·威特:《卡爾·威特的教育》

推薦理由:作者卡爾·威特,19世紀德國的一名普通鄉(xiāng)村牧師,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將先天不足、略顯癡呆的兒子教育培養(yǎng)成了一名有著驚人成就的奇才。其著作《卡爾·威特的教育》堪稱中外教育史上的一本奇書,是他的教育方法和教子心得的真實記錄,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讀物的鼻祖。

10. [英]懷特海:《教育的目的》

推薦理由: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作為過程哲學家的懷特海敏銳地把握住了教育的基本節(jié)奏,即“浪漫—精確—綜合”以及“自由—紀律”。雖然懷特海盡可能通俗易懂地闡釋了自己非常重要的思想,但是要真正理解懷特海的思想,仍然有一個過程,不過一旦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思想便會成為非常有用的力量,成為我們家長思考教育問題的基石之一。

148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