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阿Q正傳讀后感I讀書筆記I讀書心得I簡介
《阿Q正傳》是魯迅對舊中國病態(tài)國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統(tǒng)的大清算。精神勝利法貫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殺頭了,也還在用精神勝利法使自己忘記殺頭的苦楚。用魯迅的話解釋精神勝利法:“中國人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為正路。
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滿足著,即一天一天地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本駝倮ǖ闹饕δ埽菏蔷S系奴隸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瞞自己、騙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阿Q的精神勝利法純?nèi)皇桥`們在失敗面前閉上眼睛,用瞞和騙制造勝利的幻覺麻醉自己,把奴隸的屈辱和失敗的痛苦變成精神上的自滿自足,從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隸。阿Q好賭,但總是輸,然而有一回卻福星高照,終于賭贏了,他居然“贏了又贏,銅錢變成角洋,角洋變成大洋,大洋又成了疊。他興高采烈”,可惜的是,“不知道誰和誰為什么打起架來。罵聲打聲腳步聲,昏頭昏腦的一大陣”。阿Q也挨了幾拳幾腳,到頭來“他的一堆洋錢不見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錢不見了”。然而,阿Q畢竟是阿Q,他還是能拿出與眾不同的解除痛苦的辦法來。阿Q忽然“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便心平氣和起來,仿佛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于是,又覺得“心滿意足得勝”了。魯迅用近乎漫畫的夸張的手法,將精神勝利的荒謬性揭露得淋漓盡致。
在阿Q們的靈魂里有著四千多年積淀下來的沉重的奴隸意識,這也是魯迅對舊中國國人靈魂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中國人,上自宰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得跪下來稱臣。王公貴族、大官小吏、鄉(xiāng)紳地主,他們都具有雙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們以下的百姓、仆役的主人。只有最下層的平民百姓,他們“默默地生長,萎黃,枯死了,像壓在大石板底下的草一樣,已經(jīng)有四千年”,他們世世代代做奴隸,受的封建文化奴役最深,靈魂里積淀的奴隸意識也最沉重。
阿Q從來不把自己當(dāng)人看,安于做奴隸,把做穩(wěn)了奴隸視為最大的滿足。面對壓迫,面對肉體和精神的凌辱,他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地忍受。阿Q精神的麻木,是因?yàn)樽隽藥浊甑呐`習(xí)慣。在等級制中,被強(qiáng)者欺凌似乎順理成章,欺負(fù)弱者也似乎理所應(yīng)當(dāng)。魯迅曾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遇見比他更兇的兇獸時便現(xiàn)羊樣,遇見比他更弱的羊時便顯兇獸樣?!卑頭上的癲瘡疤雖然是比他強(qiáng)的閑人們欺侮和取樂的材料,然而,阿Q還有又癲又胡的王胡可以嘲笑取樂。阿Q打不過王胡,但還有更弱的人向他求饒,他也得勢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