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ji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宋佳0 分享 時間:

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繁忙,有時候不知不覺間會突然發(fā)現(xiàn),季節(jié)已經悄悄更替了,為此關于立冬時節(jié)你們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3立冬時節(ji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歡迎參閱。

立冬時節(ji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立冬時節(ji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3年的立冬時間是11月8日,根據農歷計算,這一天是農歷十月十七。也就是說,2023年的立冬節(jié)是11月8日。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與冰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凍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冬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相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節(jié)氣的特點是什么

1、南北兩方溫差拉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qū),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2、熱帶氣旋強弩之末

根據統(tǒng)計,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氣旋,還有可能發(fā)展到臺風強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地點主要在臺灣、廣東和海南。如果當年中緯度盛行緯向環(huán)流,熱帶氣旋比較活躍,如果中緯度盛行經向環(huán)流,也就是冷空氣強,不容易有臺風。

3、華南南北秋夏兩季

立冬期間的華南北部,即便寒風掃過,氣溫會迅速回升,晴朗無風之時,常有“十月小陽春,無風暖融融”之說。這里往往12月才會進入冬季。華南南部、臺灣以及以南的海南島等島嶼地區(qū),11月尚未進入冬季。但11月的氣溫也不是很高,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出現(xiàn)強烈降溫的情況,只不過近些年來較少出現(xiàn)。

4、入冬深秋易有霜霧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xù)出現(xiàn)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出現(xiàn)初霜。

立冬有哪些活動

①補冬:即字面的意思,吃一些東西滋補身體。有些地區(qū)的群眾就會食用一些大魚大肉來進行補充,預備度過寒冷的時期,包括雞肉、鴨肉、羊肉等等。

②迎冬:古代帝王會去郊區(qū)舉行儀式,并賜予群臣冬衣,表示迎接冬天的到來,不過現(xiàn)在已經見不到了。但農村有些地方會有祭祀活動,據說是為了迎接“冬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農作物安全過冬,來年的時候糧食能得到大豐收。

③游泳:而在南方一些地方,當地民眾會在立冬這一天去游泳,據了解,冬季游泳可以增加抵抗力,不過這沒有科學的佐證,但大家圖的是過節(jié)的熱鬧氛圍而已。

立冬節(jié)氣簡介

立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斗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于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jié)。立冬是季節(jié)類節(jié)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意味著風雨、干濕、光照、氣溫等,處于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扒锸斩亍?,萬物在冬季閉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yǎng)生息的季節(jié)。立冬,是民間“四時八節(jié)”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jié)日來慶賀。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天季節(jié),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傳統(tǒng)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秋季少雨干燥氣候漸過去,開始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立冬后日照時間將繼續(xù)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由于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孟冬)時期氣溫雖逐漸下降,但還不是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并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qū),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148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