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必要安全救護知識
急救即緊急救治,是指當有任何意外或疾病發(fā)生時,施救者在醫(yī)護人員到達前,按醫(y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xiàn)場使用物資臨時及適當?shù)貫閭M行的初步救援及護理,然后從速送往醫(yī)院。
一、心臟驟停(心肺復蘇法)
(1)第一步:檢查患者
檢查反應:輕拍雙肩,呼喚患者,若沒有反應,立即撥打120;檢查呼吸:觀察胸、腹部是否有起伏,若沒有起伏,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2)第二步:胸外按壓
將患者仰臥放置于平整堅硬地面上,找準患者兩乳頭連線中點部位,右手(或左手)掌根緊貼患者胸部中點,雙手交叉重疊,右手(或左手)五指翹起,雙臂伸直,利用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壓5-6厘米,速度至少100-120次/分,掌根不可離開胸壁。
(3)第三步:人工呼吸
先清除患者口中異物;打開氣道,手置于患者額部,向下壓,另一只手放在患者下頜處,向上抬,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每次吹起持續(xù)約1秒,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即可。
(4)第四步:重復第二、三步,直到找到AED或救護車趕到。
二、氣管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
(1)互救:站在患者背后,雙臂環(huán)?;颊哐?,一手握拳,拳眼對準患者上腹部(肚臍以上兩橫指)位置,另一手握住此拳,連線快速向內(nèi)、向上推壓沖擊,直到異物排出。
(2)自救:將上腹部抵壓在圓鈍椅背處,連續(xù)彎腰擠壓腹部,直到異物排出。
三、應急止血(三種止血法)
(1)指壓止血法:較大動脈出血時,可用手指壓迫傷口靠心臟方向的一側(cè),阻止血液流動,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
(2)加壓包扎止血法:靜脈、毛細血管或小動脈出血時,可用消毒紗布墊著覆蓋傷口,然后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固定。
(3)止血帶止血法:適用于四肢較大動脈出血。操作前應先將傷肢抬高,止血帶應盡量靠近出血部位,并注意每小時松開一次,避免缺血壞死。
四、扭傷(遵循RICE原則)
Rest:休息,防止再損傷;
Ice:冰敷,將冰塊置入塑料袋中放在患處,每次冰敷15-20分鐘,間隔1-2小時;
Compression:壓迫止血,用手或者繃帶適當壓迫腫脹部位,可減少內(nèi)部出血或繼發(fā)性組織水腫;
Elevate:抬高患肢,減輕腫脹。
五、骨折(五大急救原則)
(1)傷口處理:開放性傷口應及時恰當止血,去除表面異物,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嘗試將其放回原處;
(2)封閉傷口:用清潔、干凈的布片等覆蓋傷口,再用布帶包扎,包扎時松緊適度;
(3)臨時固定:不要任意牽拉或搬運傷者,盡量保持傷肢位置固定;
(4)必要止痛:骨折嚴重時,疼痛可導致休克,需給傷者必要的止痛藥;
(5)安全轉(zhuǎn)運:轉(zhuǎn)運傷者時,要密切注意傷者神志和全身狀況變化,并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