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有什么習俗

柳琪7665 分享 時間:

中國古人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也就是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水上人家、漁家等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南方小年有什么習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南方小年有什么習俗

南方小年習俗

1、撣塵

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干凈徹底的衛(wèi)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jù)《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qū)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后“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nèi)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2、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節(jié)。人們在臘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兩邊配聯(lián)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lián)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shù)淖?,讓它不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

3、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tǒng)。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小年的來歷

小年來歷一

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經(jīng)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張密報,說人間要謀反天庭。

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墻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jié)張大網(wǎng),掛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占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墻上都做了記號。

灶君發(fā)現(xiàn)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干干凈凈。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都很干凈,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于牢。

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

小年來歷二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tǒng)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yè)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后,認為張生能回心轉(zhuǎn)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于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笨梢哉f,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漢族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小年的五個禁忌

1、女不祭灶

過小年是祭拜灶王爺?shù)牧曀?,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只能由男人祭拜,女人是不能參與的。

因為,男人拜嫦娥,意味著拜倒在石榴裙下,有違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思想。同理,女生祭拜灶王爺,也會擾亂灶王爺?shù)男闹恰?/p>

不過,現(xiàn)在的年輕人恐怕早就沒有祭灶這一說了。

2、蒸的花饃不能送人

這個應該和地區(qū)有關系,北方蒸花饃,但南方?jīng)]有這個習俗。

花饃是為了祭祀用的,所以千萬不能送人。

3、忌討債、賒欠

民間認為,小年這天不能討債,否則就意味著一年到頭都會在討債的路上。

同理,這一天也不能賒欠,不然預示著一年都會欠賬。

4、忌宰殺

相傳湖北某些地方,在小年這一天是不能殺生的。

但不少網(wǎng)友也有疑問,如果不能殺生,那么賣雞鴨魚肉的人,又該怎么辦呢?或許都會提前一天準備好吧。

5、忌搗蒜

河南一些地區(qū)忌諱小年搗蒜,據(jù)說是會把家搗窮。

雖然都沒有科學依據(jù),但也是寄托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所以,不管信與不信,這一天都稍微注意一下。畢竟,老一輩人講究得比較多

122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