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

淑燕220 分享 時間: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嗎?八年級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一起來看看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歡迎查閱!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

一、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從大到小的七個等級,并對每一類群地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2、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3、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物種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親緣關系最親密。

4、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5、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依據是:花、果實、種子

6、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jié)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7、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有:金絲猴、白鰭豚、朱鹮、揚子鱷 我國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杉、珙桐(中國鴿子樹)

8、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雙名法,即屬名+種加詞

二、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內涵:它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2、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xiāng)”

3、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三者關系:

4.保護生物的棲息地,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根本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最有效的措施。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

動物的主要類群

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腸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緩慢的淡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2個胚層構成;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2、渦蟲是典型的扁形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3、血吸蟲和豬肉絳蟲是比較常見的人體寄生蟲。

二、線形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

1、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里,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體呈圓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體表包裹著一層密不透水的角質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可消化小腸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別發(fā)達,生殖能力強;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地蠕動。

2、蚯蚓的身體呈長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形體節(jié)構成;蚯蚓身體的前部有幾個體節(jié)界限不明顯;蚯蚓的體壁有發(fā)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腸壁也有發(fā)達的肌肉,腸可以蠕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濕潤,體壁內密布毛細血管,氧氣可溶于體表的黏液里,然后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3、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鉤蟲、蛔蟲、饒蟲都是常見的線形動物。

4、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常見的環(huán)節(jié)動物有蚯蚓、沙蠶、蛭。

三、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

1、目前已命名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軟體動物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為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質形成的物質形成的。雙殼類動物可以用足緩慢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2、節(jié)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目前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3、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感覺器官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口器用于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 ,有三對足,善于跳躍;有兩對翅,適于飛行。觸角和足等是昆蟲的附肢,分節(jié)。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此外,體表有氣門,用于呼吸;身體表面包著堅韌的外骨骼。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石鱉、蝸牛、烏賊都是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蝦、蜘蛛、蜈蚣等,都屬于節(jié)肢動物。昆蟲除了具有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外,還有昆蟲獨有的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翅等等。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大全

一、細菌和真菌的異同點;

細菌 真菌

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外部形態(tài):是單細胞生物,外形可分 菌體有許多細胞相互連接而成菌絲構成 球菌、桿菌、螺旋菌

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大多利用現成的有機物 異養(yǎng),可利用現成的有機物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繁殖,也可進行出芽繁殖 生存條件: 必備有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有的還需氧氣

培養(yǎng)方法:①配制培養(yǎng)基 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 ④恒溫培養(yǎng)

二、細菌、真菌的其他要點: 1.腐生、寄生、共生的區(qū)別:

腐生:細菌真菌生活在動植物尸體上,獲取有機物的生活方式; 寄生:細菌真菌生活在活的動植物身上,獲取有機物的生活方式; 共生:細菌真菌和動植物之間是互助互利的關系。 2.芽孢和孢子的區(qū)別:

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可適應不良的惡劣環(huán)境。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細胞,一般在菌絲的頂端。 3.常見食品與細菌、真菌:

釀酒、制作饅頭和面包 ------ 酵母菌(真菌);酸奶、泡菜------ 乳酸菌(細菌); 制醋------ 醋酸菌(細菌);制醬------- 霉菌(真菌)

4.“鵝頸瓶”實驗:

(1)實驗前將肉湯煮沸的目的:殺滅肉湯中細菌、真菌;

(2)甲乙兩組實驗的變量為:細菌的有無;

(3)乙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細菌進入到肉湯中。

(4)這個實驗證明:細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5.細胞的結構: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膜:保護,控制

物質的進出;細胞質:加快物質交換;

DNA:內含遺傳物質;鞭毛:運動;莢膜:保護; 6.青霉和曲霉圖:

(1)A:青霉 B:曲霉 1.孢子2.直立菌絲 3.營養(yǎng)菌絲

(2)青霉孢子:呈掃帚狀,顏色為青綠色 曲霉孢子:呈放射狀,顏色為黑色 三、病毒的基本特征:

大?。罕燃毦€小,需借助電子顯微鏡觀察;

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無細胞結構 生活方式: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細胞體內繁殖方式:利用細胞內物質合成蛋白質外殼,復制自己的遺傳物質,形成新的病毒 種類:根據寄生細胞不同可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與人類的關系:有害:引起流感等疾病 ;有利:制造疫苗(人工處理的減毒或無毒的病毒)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最新匯總2021

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最新歸納2021

最新的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八年級2021生物會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2021初中生物會考必備重點知識點匯總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八年級上冊最新生物復習提綱總結歸納

八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重點復習資料最新匯總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考點總結歸納

89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