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學科資料 > 語文 > 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淑燕1147 分享 時間:

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大全

學習語文必須動筆寫。我們都知道學習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歡迎查閱!

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高考語文知識點總結

【散文閱讀】

一、標題作用

①可能成為線索,便于梳理結構思路。②點明寫作對象的特點和多層含義,表達感情、態(tài)度,。

③可能有象征意味、寓意深刻,揭示主旨、哲理。④可能運用表達技巧,能吸引讀者。

二、開頭作用

①總領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節(jié)或引出話題。

③為下文情節(jié)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 ④制造懸念或埋下伏筆,吸引讀者。

三、句段作用

①首 句(段)——總領全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筆。

②尾 句(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耐人尋味。

③轉承句(段)——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④中心句(段)——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⑤點睛句(段)——點明中心,統(tǒng)領下文;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⑥情感句(段)——抒發(fā)強烈內(nèi)在情感,直抒胸臆。

⑦矛盾句(段)——看似矛盾而寓意卻深刻,表現(xiàn)深刻內(nèi)涵、見解。

四、結語作用

①總結全文,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

②卒章顯志,或含蓄地表明主旨 (借助象征性景物描寫)。 ③升華情感,深化主題。

五、線索作用

①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貫穿全文。 ②層層遞進,逐層深入。

③把感情推向高潮 (線索類型:中心事件、感情、具體事物、時空變化。)

六、景物描寫

①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②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暗示社會環(huán)境,起象征、暗示作用。

③烘托敘寫對象的某種特征。 ④為下文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七、引文作用

(表達思想情感,對當前語段或全文的作用,豐富文章內(nèi)容或富有詩意,增強感染力,增加權威性、文學性、歷史性、文化性。穿插性材料對主體性材料起著補充、豐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潑,曲折有致,豐富或深化主旨。)

傳說:增強文章的傳奇性、風物的神秘性;豐富文章內(nèi)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

事件: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內(nèi)容上具有深化主題或啟迪作用。

史實: 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具有例證的作用。

詩句: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豐富文章內(nèi)容;引起讀者興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觀點。

名言:表明觀點,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增強文章說服力;豐富文章內(nèi)容。

八、表達方式

①順敘:清晰地呈現(xiàn)事情的來龍去脈。

②倒敘:增強文章生動性,設置懸念引人入勝,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③插敘:對主要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的作用,使題旨鮮明)。

④補敘:增強文章的審美效果。 ⑤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

⑥間接抒情: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⑦渲染:營造氛圍,情景相生,深化主題。

九、修辭手法

①比喻——形象生動。 ②比擬——人格化、物象化,富有情趣,表意豐富。

③借代——突出形象特點,具體生動,含蓄簡潔。

④夸張——揭示本質,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⑤對偶——語言簡練整齊,意義凝煉含蓄。

⑥排比——增強氣勢,節(jié)奏鮮明;內(nèi)容集中,強化情感。

⑦反復——增強語勢,強化某種意思或某種情感。

⑧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

⑨反問——加強語氣語勢,強化感情;加深讀者印象,起強化作用。

十、語言特色

①風格:含蓄明快、文雅通俗、生動樸實、富麗素淡、簡潔繁復。

②特點:精煉、準確、形象、豐富。

十一、表現(xiàn)手法

①對比——特點鮮明,反差強烈。

②襯托——突出事物特點,強化思想感情,形象、主次分明。

③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遠,引發(fā)聯(lián)想,感染力強。

④想象——突破時空束縛,自由創(chuàng)造新形象,以抒發(fā)特定情感。

⑤抑揚——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特點;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⑥諷刺——從反面或用反語來諷喻事理,更鮮明地表達主題。

高考語文知識點歸納

1.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中國四大發(fā)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3.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

4.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6.四大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

9.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10.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1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huán)(羞花)

1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1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17.歷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岳麓衡陽石鼓

18.商丘應天府

19.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20.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

23.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后漢書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后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是:

2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0.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31.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33.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詩作書法

34.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35.我國當代文學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6.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臺夏洛克潑留希金

38.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饑荒》

39.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40.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指:平上去入現(xiàn)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1.元末明初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42.元雜劇的四大愛情?。骸肚G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高考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小說分析寫作技巧的技法

(1) 從語言運用角度: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有什么表達效果。

(2) 從結構安排角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線索,設置懸念,抑揚,鋪墊,暗示,節(jié)奏,突轉,巧合,串聯(lián),并聯(lián)……

(3)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是否運用了想像、聯(lián)想、象征、渲染、烘托、對比,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修辭手法:

①.比喻: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A.使深奧的、抽象的事理變得淺顯易懂

B.化平淡為生動、形象

C.重要的審美作用,使人產(chǎn)生美感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②.排比:能增加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A.排比句結構整齊勻稱,音律鏗鏘,使語言具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B.在議論、說明文中,可以使論點闡發(fā)得更嚴密、更透徹,使條理更清楚

C.可以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增強文章的氣勢或感染力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⑤.夸張

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質,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B.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用以諷刺或歌頌、感染讀者

C.可以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深思和共鳴

⑥.比擬:生動形象

A.運用比擬,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達作者的強烈的愛憎感情

C.增強諷刺幽默,增強文章的戰(zhàn)斗力

D.把無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寫得有聲有色,可見可聞

E.使敘述生動形象

F.制造氣氛,借以傳情達意

⑦.設問:吸引讀者

A.引人注意,發(fā)人思考,強調觀點,加深印象

B.承上啟下,過渡銜接

C.波瀾起伏,避免呆滯

D.提掣全篇,帶動全文

E.用于篇末,余音不絕

⑧.反問:加強語氣

A.加強語氣以利論辯

B.加強語氣抒發(fā)強烈的感情

C.引起思考以求共鳴

9.托物言志(象征)、虛實結合:使表達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內(nèi)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動靜結合、化靜為動:使表達中更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對比、襯托(正襯和反襯):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突出作者的某種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題。

白描:用字簡煉,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簡潔傳神的表達效果。抑揚:有先抑后揚或先揚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瀾,突出喜歡贊美或批評諷刺的感情。以小見大、側面烘托等。

場面描寫:使人物情貌一覽無余。通過場面中環(huán)境和人物活動的描寫,來渲染氣氛,刻畫人物思想性格。

虛實(正側面):引發(fā)作者聯(lián)想,使人物形象特點更突出、更豐滿。

對比描寫:突出了人物的某一性格或情感。

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顯得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xiàn)實比較靈活自由。


2021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相關文章:

2021年高考語文考前必背知識點歸納

高考語文考前必背知識點歸納2021

2021年高考語文復習知識點整理歸納

2021高考語文知識要點的最新總結

2021高考語文會考必看知識點總結匯總

2021高考文科語文必考基礎知識點

2021高考語文必備文學常識大全

2021高考備考語文重要知識點匯總

高三必背語文知識要點匯總2021

2021高考復習資料語文知識點最新匯總

846292